鲁迅:磨刀师傅的喊声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出身于破落的地主家庭。曾留学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以文学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后就任教员。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兼在北京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之后又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等等。
磨刀师傅的喊声
鲁迅先生少年时期,对读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总是喜欢一个人找一个安静一点儿的地方,专心读书。有时候,鲁迅会去自家附近的小溪边,一边聆听那缓缓的流水声,一边读书,那种感觉,真是惬意极了。不过,大部分的时间,鲁迅的父母还是希望他可以在家里读书,因为这样安全一些。鲁迅自然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因此,大部分的时间,他还是愿意选择在家里一个人读书。在家里看书的时候,他常常听到窗外传来这样的声音:"———咔嚓咔嚓,呵…… ×..×..呵———磨剪刀呵!"
鲁迅觉得这个声调好听极了,要比溪水声更奇妙。"咔嚓咔嚓"是磨刀担子前面的铁板的敲击声,就像是前奏曲一样,接着就是磨刀师傅抑扬高亢的喊声。前一个"呵"字拖得长长的,而后一个"呵"刚一出口就赶快煞住了。只是中间的"×..×..呵",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鲁迅也觉得非常奇怪,就跑去问自己的父亲,可父亲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叫他去问磨刀师傅,可鲁迅请教了很多磨刀师傅,结果,都不能解决他的疑问。
有的磨刀师傅说:"一直都是这样叫的嘛!我们都叫惯了!"有的磨刀师傅说:"我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叫的啊。"虽然几次询问都没能解决掉心头的疑问,但鲁迅并没有灰心。他从小就有这样的倔脾气:对什么事情都要追根究底,不弄一个水落石出,是绝对不肯善罢甘休的。
终于有一天,鲁迅从一位白胡子老磨匠那里得到了答案:"是这样的———‘磨镜呵———磨剪刀呵’!"磨镜?鲁迅真是感到奇怪极了。他正准备再问,老人却挑起担子唱着走了。
鲁迅迷惑不解地回到家里,想啊想啊,一个劲地想,忽然,他想到了自己过去读过的一本古书,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啊,老师傅们这一行,在很早的时候,不仅磨剪刀,而且还磨镜呢!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纳闷了,镜子为什么还要磨呢?是的,现在的镜子都是由玻璃制作而成的,蒙上灰尘,揩一揩就光亮了。可是,古代并没有玻璃,镜子都是用铜制成的,家家户户的镜子都要反复地磨。所以"磨剪刀"这一行,是既磨镜又磨剪刀的。后来,虽然镜不磨了,可磨刀师傅的喊声却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大启发
中国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王充说:"不学不问不能知也。"在他看来,学问就是"学"与"问"这一对矛盾的组合。勤奋学习是人们换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本条件。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人的智慧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好问又是好奇心和求解欲这种可贵品质的表现:总是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不断提出新的目标,虚心求教的人才能在事业上取得大的成就。
生活中,有很多疑惑的问题存在,我们不应该因为问题小就不去考问。在对问题进行考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回味自己学过的知识,也许会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这对我们增长学识是大有帮助的。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