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巧对对联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文。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发表新诗《女神》等,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巧对对联
郭沫若出身于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自幼聪颖,才智过人,四岁半上私塾,七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等,他写诗、对对联非常有功力,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横溢的才华。
有一年,私塾周围的桃子熟了。郭沫若和小朋友们一起爬进附近的寺庙里,专拣熟透的蜜桃摘了吃。不到半天工夫,庙里桃树上的甜桃几乎全部进了他们的肚里。老和尚大为生气,便跑去找私塾先生告状。先生痛感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可是追问的结果竟然是无人承认。先生生气了,上课时口出上联,挖苦讽刺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且向学生声明:"谁要对得好,可以免罚,不打板子。"学生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半天也没有一个敢回答的。先生明白,郭沫若最顽皮,一定有他参加偷桃,所以决定叫他回答,也好罚他一下,警告他人。郭沫若无可奈何站了起来,只思考了半分钟,便答出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连声夸奖,心想: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干出一番大事业。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又一次,先生讲过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后,问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该怎么办?"又是郭沫若回答得精彩:"要振兴中华多读书,为富国强兵读好书。"郭沫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终于成了一位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一代名人。
大启发
郭沫若自年幼时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理想和志向。从他回答先生的问话中就可体现出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这是何等的气势不凡;"要振兴中华多读书,为富国强兵读好书",这又是何等的荡气回肠。话中透露出他的远大志向和要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有道是,无所求,也就无所得。最糟糕的人,就是没有志向的人,而人一旦失去志向,就等于迷途的盲人。郭沫若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大志向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他不懈地追求着,努力着,终于作出了一番成就。
志向可以引领着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如果说,人生是一艘船行进的旅程,那么志向便是引航灯,它会指引你避开风雨,通向成功的彼岸。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