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拜师周侗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初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因家贫,自幼苦读兵书。

后来从军,屡破金军,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历官荆湖东路安抚都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等职。绍兴十年(1140年),大败金兀术,进军至朱仙镇(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大河南北闻风纷纷响应。正要趁胜进军,收复北方失地之时,宋高宗赵构采用秦桧奸计,一日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逼迫岳飞退兵。在岳飞带兵回到临安后不久,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赐谥武穆。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为鄂王。

岳飞生活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所作文充满抗金复土的坚强决心和激烈昂扬的感情,历来被人们所珍视。这些作品,大多散见其孙岳珂所撰《金陀粹编》中。其词只遗留下三首,却广为传诵。岳飞传详见《宋史》卷三百六十五,有《岳忠武王文集》存世。

岳飞拜师<a href=/renwu/ZhouDo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周侗</a>

拜师周侗

岳飞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和邻家的一些小伙伴们一同砍柴。有一次,他们砍完了柴,天色还早,便围在一起谈论古代有名的英雄,顺便还谈一些国家大事。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恰好从这里路过,他听到孩子们的议论声,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老人听了一会儿,发现其中有一个少年,浓眉俊目,谈古论今,文韬武略,说得头头是道,不觉暗暗惊叹。他真没有想到,自己的同乡中,竟然会有这样一个年少有为的孩子,不由心中大喜起来,便上前问道:"请问少年是谁家的孩子?拜什么人为师呢?"

岳飞听见有人问话,便抬头看了看面前这位面容慈祥的老人,眉宇间豪气逼人,气度非常不一般,赶忙上前鞠了一躬,吟道:箩弹青沙受母训,茎草草字读儒论。江南若得凤会,报主大宋定乾坤。

岳飞接着说道:"晚生姓岳,名飞,家父叫岳和。敢问尊师大名?"周侗早就听人说岳和有一个儿子,生下来时,就遭遇了大水,因坐在缸中才得以活命,聪慧过人,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于是说道:"老夫姓周名侗,乃一介村夫……"还没等周侗说完,岳飞连忙拱手作揖道:"我早就听人说先生学识渊博,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要是您不嫌弃我的话,请受晚生一拜。"说罢,岳飞跪地就要叩头。周侗赶忙拦住他说:"且慢,今天我们老少俩先各自射三箭,然后再说其他的,怎么样?"周侗说完,就取出随身携带的弓,指着百步外路旁一家酒店的酒幡,说:"你看,那酒字三点水旁的最上一点,就是靶心。"说着,自己先搭箭开弓,连射三箭,箭箭从靶心穿过,引得旁人的一片喝彩声。轮到岳飞射箭了,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容不迫,朝着那随风飘动的酒幡,连射了三箭,结果,箭箭都从周侗的箭眼里穿过,不留丝毫的痕迹。箭结同心,周侗真是欣喜若狂,立即将两张心爱的弓赠送给了岳飞,收岳飞为徒,并将自己射箭的诀窍一一传授给他。

后来,岳飞在周侗的教导之下,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天下没有一个人能与他相比。岳飞一心报国,最后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大启发

人的志向、理想是激发自己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也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岳飞自小就怀有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然而仅有志向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使自己的志向得以实现。岳飞十分明白这一点,并在平日里加以刻苦训练,才有如此高超的箭法。可艺无止境,是他的志向促使他去设法学习到更多更深的技能。当遇到周侗时,他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大好良机。

每个人心中都隐伏着一头雄狮。远大的志向应该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是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但我们一定要苦练基本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为实现理想打好扎实的基础。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去学习,要像岳飞那样在遇到比自己学识高的人时,尽量虚心求教,只有在掌握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使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