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显儿子们的故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苏区时期,中央苏区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这里讲述的是八兄弟争当红军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老实巴交的老农和他的八个儿子。

他的名字叫杨荣显,家住瑞金县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现属瑞金市沙洲坝镇),原先,杨荣显夫妇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家十几口挤在两间用茅草竹片搭起来的窝棚里,夏日酷暑蚊叮虫咬闷热难当,冬天北风呼啸衣单被破寒冷难熬。盼星星盼月亮,受苦人终于盼来了救星共产党,盼来了朱毛红军进村庄。从此,杨荣显一家与广大贫苦工农一样翻身得解放,分了田地有山冈,住上瓦屋暖心窝,老人逢人就夸:"共产党好,毛主席好,红军苏维埃好!"

中央政府在叶坪成立的第二天,杨荣显就高高兴兴地把二十几岁的两个大儿子送到红军部队,不幸的是不到三个月两个儿子便战死沙场,杨荣显成了烈属。他对前来慰问的区干部说:"我家一共有八个儿子,最小的也有十二岁了。老大老二光荣了,我不悲伤,没有为我杨家丢脸,是真正的铁血男儿。如果共产党红军需要,我准备把身边的六个儿子也送上前线去!"

争当红军

英雄父亲杨荣显的铮铮话语,强烈地震撼着区乡干部。然而,杨荣显的这番豪言壮语不久便应验了。富人欢笑穷人愁,穷人翻身富人恨。蒋介石听说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气从肺起、恨从心来,在连续三次调重兵派战将"围剿"中央苏区惨败后,在1932年秋,又不遗余力地调40多万精兵强将,自任"剿匪"总司令,杀气腾腾地从南京飞抵南昌,妄图将新生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扼杀在摇篮里,以达到其反动势力长期统治全国的目的。

风烟滚滚来天半,赣水低吟闽山啸。在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兵员短缺的情况下,杨荣显积极响应苏维埃政府"扩红支前"的号召,将六个儿子召集到老大老二灵位前,口气严厉地说:"儿子们,我们一家靠共产党、毛主席才有今天的好日子,现在,国民党反动派不想让我们穷人安生,又派几十万白子进攻我们苏区,要我们重新回到以前的苦难生活,你们说,怎么办?"
"怎么办?打呀!打他个国民党乌龟壳!"
"爸,我去报名参加红军……"
"我也去!国民党反动派不让我们好过,我们就杀死他们,叫他们有来无回!"
"我去!"
"不行,老七老八还小,我老六才行。"
老八不服:"我过了年吃十四岁的饭了,比比看,我不比你矮吧!?"
父亲指着大儿、二儿的灵位说:"去当红军,不是去享福,要随时为国捐躯,就像你们的大哥、二哥一样,你们怕不怕?"
"不怕!"
"怕就不是你儿子!"

杨荣显听到儿子们的话,转而欣喜地看着他们笑了:"别争,你们都别争了。等一下,区政府主席带着接兵的干部来我们家,让接兵干部挑选吧!要谁谁去。我们家享共产党的福太多了,眼下,正是你们报效的时候啊!"杨荣显话声刚落,区苏主席和接兵部队的干部就走进了杨家。结果如老六所言,老七老八还小,没被批准参加红军。从老三到老六,四兄弟高兴地蹦蹦跳跳,高声大叫:"我们四兄弟当红军了!"老七老八缠不过接兵干部,就跑到小河边嘤嘤哭泣了好几个时辰。

苏区军民经过近一年的艰苦作战,终于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可杨家四兄弟都"光荣"在战场上,随两个哥哥一起成了烈士,区苏政府派人给杨荣显送烈士遗物时,恰逢杨老汉和老伴两人走亲戚不在家,老七老八接过四个兄长的遗物,抱头痛哭一场,手足之情哪,他们怎能不悲伤呢?但恨从悲起、仇自爱生。兄弟俩哭醒后商定:先将四个哥哥的遗物藏起不让二老知道,他们俩瞒着二老进城报名参军,要上前线狠狠打击敌人,为兄长们报仇雪恨,为捍卫苏维埃奉献青春!

1933年9月,在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时候,老七贱狗仔、老八老满头夸大年龄,参加了反"围剿"红军部队。可是,这两个乳臭未干的小红军在1934年春的广昌战役中,随六个哥哥去了,写下了悲壮而苦涩的一页。

1934年5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三版以配图报道的方式,图文并茂地报道:"瑞金县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杨氏一家农民八兄弟相争当红军,并全部壮烈牺牲……"

这年仲秋,重病在身的杨老汉弥留之际,他深深地思念着前方的儿子,嘴巴嗫嚅着八个儿子的乳名:"大眼牯、观音生……贱狗仔……老满头……"守在老人身边的家人,止不住的泪水叭叭往下流,谁都不忍心将兄弟们血洒疆场的噩耗告诉这位被人们称为"红军父亲"的老人。老伴强忍内心的悲痛,看着在病痛中受煎熬的老头,不想让他在等待儿子们中受折磨,找来正在读列宁小学的长孙,如此交代一番。长孙擦干眼泪,在爷爷床前举着一个红本本,大声地念道:"……贱狗仔、老满头六兄弟在前线英勇杀敌,红军总司令部特通报各嘉奖一次……"杨荣显听后,双眼放光,露出笑容,很快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如今,红都人民把杨荣显老人和八个儿子的故事搬上舞台,取名为《红都·生命的礼赞》,以铭记先烈的功绩、前辈的光荣,激发后代向上的精神。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