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大将直言不讳的故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黄克诚在其六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屡遭坎坷,历尽艰辛,然而他铁骨铮铮,百折不挠,襟怀坦荡,刚直不阿。他在中央苏区期间的事迹,同样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在宜章揭开湘南暴动的序幕后,黄克诚任团长,翌年初,中央军委派黄克诚到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工作,担任第五纵队第八大队政委。从此,黄克诚跟随彭德怀,攻平江,克修水,打长沙,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发展红军武装力量。

正当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之际,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1931年10年间,中央苏区又开始了一场乱打"AB团"的肃反运动。

黄克诚

一天,上级肃反委员会给三师政委黄克诚送来了一份第三师"AB团"分子名单,要求立即按名单抓人。怎么办?黄克诚从前一次肃反打"AB团"的沉痛教训中,已经意识到那种逼供、杀人的做法是胡来的,这一次他就硬着头皮顶,坚决不肯抓人。在抓"AB团"的名单中,有两名连政委是黄克诚很了解的刚提拔起来的红军优秀基层指挥员,绝不会是"AB"分子。黄克诚心中有数,仗义执言,对肃反委员会的人说:"以前肃反说是地主、富农叛变革命,要进行阶级决战。可是这次你们要抓的人当中,没有一个是地主、富农,都是工人、农民出身的,经过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指挥员,他们怎么会是反革命呢?"接着,他又说:"石文祥,是井冈山的小鬼,原来是当号兵的。

曾彬农,是个农民出身的同志。这两个人都是我到三师以后提拔起来的连政委,表现很不错,打仗非常勇敢,凭什么要抓起来呢?"但肃反委员会的人坚持一定要抓这两个人,黄克诚一看硬顶也无济于事,即使师部不捕,肃反委员会也会自行把人抓走。

上了黑名单的指战员,是很难幸免于难的。于是,黄克诚把肃反委员会通知要抓捕的人赶快送上山躲藏了起来,每天派人给他们送饭,打起仗来,就派人叫他们下山,回各自部队参加战斗,打完仗上再上山躲藏。肃反委员会曾几次派人来三师捕人,因找不到人,也就无可奈何。那些上了"AB团"黑名单的人,明知自己一旦被肃反委员会抓到就活不成了,但他们并未逃跑,打起仗来照样冲锋陷阵,英勇杀敌。黄克诚看到这种情形,愈加坚信他们不是"AB团"反革命,下决心保护他们免遭不测。

但黄克诚也因此受到牵连。肃反委员会怀疑黄克诚有问题,说他也是"AB团",又说是"托陈取消派",于是,把他也抓起来审查。这时,幸好军团长彭德怀得知情况后,进行了干预。彭德怀质问肃反委员会凭什么抓捕他的师政委?肃反委员会拿不出黄克诚是"AB团"和"托陈取消派"的证据,就只好说黄克诚在肃反问题上表现"右倾",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彭德怀则说:对"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可以批判斗争嘛,怎么能抓、杀呢?肃反委员会无言以对,慑于彭德怀的威望,只得将黄克诚释放。这样,黄克诚才幸免被杀头,但兵是不能带了,被撤了第三师政治委员的职务。到1931年12月,上级对肃反扩大化问题有所纠正,黄克诚才被重新起用,调任红三军第一师政治委员。

黄克诚到一师任职不久,就赶上打赣州

根据中央军委的军事训令,赣州之役于1932年2月4日打响,红三军团为主攻部队。战役开始前,黄克诚就对此次夺取中心城市的行动持反对意见。待红军抵达赣州城下,黄克城发现地形条件对我十分不利,赣州城高且固,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越发感到这个仗打不得。第一次爆破攻城受挫以后,黄克诚即向军团司令部提出撤围的建议,但未获批准。苏区中央局和总政治部力促红三军团加紧攻守赣州城,于是各攻城部队在坑道内增添大量炸药,再次实施爆破。但爆破后攻城仍未成功,黄克诚又提出撤围建议,仍未获批准。我军继续屯兵坚城之下,一月有余,屡攻不克,伤亡甚大。虽四次攻城,均未奏效,且敌大批援军已至,形势发生急剧变化。鉴此,中央军委刚下令撤围,攻城部队遂到赣县江口集结,开会总结经验教训。

江口会议后,红三军团组成西路军进击赣西。渡江之前,军团政治部由袁国平主持,在田村召开会议,批判黄克诚"抵抗中央路线",是"右倾机会主义"等。黄克诚不服,在会上与他们争论。这一次虽然批判得很厉害,但没给处分,也没撤职。

不久,黄克诚调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在西路军回师赣南的行军途中,黄克诚同军政委贺昌一起走,贺昌试图说服他认错。但黄克诚明确向他表示,准备再争论二十年。随后,黄克诚率部参加了水口战役、宜乐战役。这时因部队整编,红五军番号取消,他又被派到红三军任政治委员。宁都会议后,红三军团政治部在广昌召开会议,继续批判黄克诚的"右倾"。黄克诚仍不服,拒绝认错,而且直言不讳地批评上级推行的是"左"倾冒险主义,认为毛泽东的主张是正确的。上级认为黄克诚的态度不好,一再坚持错误,不适宜带兵,又撤销了他政委的职务。先调任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一星期后又解除宣传部长之职,降为营政委。

第四次反"围剿"之后,红一方面军在大湖坪进行整编。黄克诚被派到红三军团第五师任政治部主任,随军入闽作战。

1934年4月中旬,敌军集中兵力进逼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左"倾领导人博古和顾问李德亲上前线,在广昌另组建野战司令部,指挥督战。当红三军团从福建沙县回师黎川准备参战时,黄克诚就对彭德怀说:"照这个样子打下去,红军要被搞垮的,一点出路也没有。你现在讲话还能起点作用,是不是你向中央建议请毛泽东同志出来指挥,或许可以扭转危局。"

由于"左"倾领导者顽固推行"御敌于国门之外"、"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的错误军事方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节节失利。黄克诚对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前途十分忧虑,曾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用"短促突击,红军送死"的尖锐语言,继续批评"左"倾错误。

1934年10月,红军退出中央苏区,黄克诚随队长征。

实践证明,黄克诚的一系列意见是正确的。他在"左"倾错误的淫威下,仗义执言,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伟大风范。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