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之师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刘伯承是我军著名的高级指挥员,是十大元帅之一。1930年5月,他结束了在苏联的学习生活回到国内。1931年11月初,正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际,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实现了他想与毛泽东、朱德共同战斗的愿望。毛泽东、朱德觉得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后,根据地迫切需要大批能文能武的军事干部,才能抵御敌人的再次军事"围剿",当务之急是要办好办强红军学校。刘伯承的到来,毛泽东、朱德两人很是高兴,商量着由他接任何长工的红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光荣的任务,走上任。

刘伯承曾多次进入各种军事院校接受正规系统的训练,对办好工农红军学校充满信心。他认为,学校能否办好,关键在教员,能否办成功,关键是学员毕业后在战场上的指挥能力。因此,他在各部队挑选了一批经过黄埔军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西北军官学校(教导团)、苏联红军大学、苏联基辅军校和日本士官学校训练的指战员,来红军学校任军事教官。刘伯承对他们既充分信任又严格要求,使他们能自觉搞好教学工作。

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为办好红军学校,倾注了全部热情,他强调"不空谈理论,一切从实战要求出发",对外国的军事理论不照搬硬套,没用的丢弃,有用的加以发挥。求实求真,结合根据地的战争特点,到教员中、学员中和大家一起研究改进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他常亲自为学员讲课,讲课时声音洪亮、讲解生动、比喻形象、引人入胜、吸引力很强,学员们最爱听他讲课。

有一次,刘伯承到步兵连讲射击学,讲到弹道时,问学员们谁能回答出弹道是直的还是弯的。这个提问立刻引起了每个学员的兴趣,纷纷作出回答:"是直的,要不怎能击中目标呢。""不对,是弯的,地球有吸引力嘛!"……还有一些人没有急着表态,只是在思索中。

刘伯承乐了,他没有急着把答案直接说出来,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男孩挺着肚子撒尿的简图,对大家说:"弹道的形状和这个小孩子撒出来的尿线形状大致是一样的。"这一生动形象的例子,把学员们逗得哈哈大笑。待学员们笑毕,刘伯承又结合这个"尿图",讲解了弹道成弧形的基本原理,终于使大家弄懂了这个问题。

刘伯承是务实的,对于战术课,他常常带领学员走出课堂,在崇山峻岭中讲授课程,有时甚至冒着危险来到前线战场上,实地讲解工事构筑、进攻与防御、地形利用等。1932年11月,刘伯承带领40多名即将毕业的学员到中央苏区南大门的会(昌)、寻(乌)、安(远)前线讲解军事地形学,作为毕业论文解答课。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山地一片黑暗,刘伯承和学员们在林中搭篷宿营,被当地反动民团叫来国民党陈济棠部的一个营团团围住。刘伯承听到敌情报告,形势虽然十分危急,但他镇定自若,借助雨雾敌人还没有形成合围之际,集合学员们,现地教学:"现在敌强我弱,我们又缺少武器,硬拼肯定是不行的,怎么办?为了不被消灭,唯一的方法是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但从哪里突围呢?"学员们面对险恶的环境,认真思考了。他们来到这三县交界的山地时,已经视察过了周围的地形地貌,知道下山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大道,大道肯定被敌人封锁了。另一条是东南边的肠小道,这是地图上没有标出来的,只有当地山民走的打猎道,而且,一路是悬崖峭壁,还有荆棘茅草,敌人现在还不至于在那里封锁。学员们回答走羊肠小道,与刘伯承的想法不谋而合。刘伯承在强敌面前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深深地感染着学员们。学员们在校长的指挥下,借着夜色,顶着细雨,沿着怪石嶙峋、荆棘刺手的悬崖峭壁小道攀缘前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急行军,终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这批学员毕业时,在学校的留言簿上写道:"刘伯承校长是我们学员的求实之师,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