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纠错的故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一个人犯错误,小则危害自己,大则危害集体。

一个集体犯错误,除危害自身,还可能危及党和国家。

这里讲述的是周恩来在中央苏区纠正错误的故事。1931年12月初的一个普通早晨,一艘自东向西的客轮,从上海港出发,驶入东海。一路上太平洋面上的寒气,随着波涛的起伏向客人们袭来。甲板上,乔装打扮的周恩来,一双深邃的目光始终望着一群嬉戏追逐的海鸥,思索的潮绪,时而随着它们潜入蔚蓝的大海,时而飞越多变的天空。多少天了,他度过不眠之夜,思绪在民族的命运上翻滚、求索。

周恩来

"周老板,欢迎,欢迎。"早已恭候在此的我地下交通员,把商人打扮还在沉思中的周恩来迎上踏入中央苏区的崎岖道路。汕头—潮州—大埔是临时中央局的一条地下交通线。一踏上苏区的大地,周恩来就感到一股清新的革命朝气。在永定这个客家人聚集的地方,山城的古朴之美,加上洋溢着浓烈的土地斗争氛围,让他高兴地看到中央苏区形势如火如荼,他是由上海到苏区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一职的。

作为中共苏区中央局的领导人,周恩来十分想了解苏区革命斗争的真实情况。这天,他不顾旅途的疲劳,随交通员在永定刚住下,就召开县、乡、村苏维埃干部座谈会。会上,周恩来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干部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和群众对革命斗争的反映以及敌对斗争的形势,群众生产和生活等问题。干部们的回答让周恩来十分惊讶———语言的支支吾吾,问题的避重就轻,实质的轻描淡写,干部这一表现让周恩来剑眉紧锁。为了了解实情,周恩来决定到群众中去。可没想到,对周恩来这样的"公家人",老表们纷纷躲起来,避而不见。

"这是为什么呢?"夜阑人静,周恩来反复在心中问道。他联想到在上海时,中央巡视员欧阳钦关于中央苏区情况汇报中所反映的肃反问题。难道这个幽灵还在这片土地上笼罩?对,一定是这样。想到此,周恩来心急如焚,夜不能寐。12月18日,就在他去与红都瑞金一山之隔的长汀途中,更加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于是,他提起笔写了一封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信中写到:"我入苏区虽只三日,但沿途所经,已见到闽西解决社党(社会民主党,编者注,下同)所得的恶果是非常严重的……群众之死于社党之罪的并不是都是社党领袖,甚至因其与社党领袖假共党(中国共产党,编者注,下同)之名在一起开会的也被列为社党而杀了。因此,现在许多群众不敢与共党接近,恐怕后果又是社党。"

周恩来以亲眼所见肃反扩大化的事实,提请中央注意"此事转化之难与问题之严重性",而"决以中央路线与此严重问题斗争"。1932年新年刚过去一周,连日来与毛泽东、朱德、项英、任弼时等苏区中央局成员互通情况,并特别就制止苏区肃反扩大化问题交换意见后,在叶坪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室,周恩来第一次主持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专题检讨苏区肃反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批评一段时期里以肃反为工作中心,和以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唯心论指导肃反的错误。

周恩来在和与会者的讨论中,形成并通过了旨在纠正肃反扩大化的《苏区中央局关于苏区肃反工作决议案》。会后,周恩来根据群众的意愿,处分滥用肃反大权的江西省国家政治保卫分局局长李韶九,并健全了司法制度等,从而有效地制止了苏区肃反扩大化,受到党内同志和党外群众的由衷称赞。

周恩来的纠错,使中央苏区摆脱了人为阴霾的桎梏,保护了无辜群众,保存了革命队伍的有生力量。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