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成才故事
袁隆平,生于1930年,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发明家,中国工程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自幼兴趣广泛,喜爱音乐、体育。他热爱农村的一草一木,深知粮食的得来不易,从小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他在重庆度过了中学时代,中学毕业后考入了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53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
60年代初期,中国正处于严重的困难时期。老百姓忍饥挨饿,苦不堪言。这一切深深地刺痛了袁隆平的心,他下定决心,从事人工杂交水稻的研究,要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观察,偶然间发现了一株特殊的稻子:共有10余穗,每穗有160耀170粒。
第二年,他适时将这独特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分离变异现象十分严重,原有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面对这一结果,善于思考的袁隆平受到了启发。他马上想到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理论,顿悟道: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袁隆平因此更加坚定了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信念。
当时,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并且全世界都流传着"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不良基因早已淘汰,既然自交不退化,那么杂交就没有优势"的观点。但袁隆平并没有因这些固有的说法而退缩,他坚信杂交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袁隆平利用水稻不育性,培育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通过"三系配套",代替人工雌雄杂交,来产生大量的杂种和新一代种子。
袁隆平确定自己的目标后,便开始了他的漫长的探索过程。夏季骄阳似火,正是南方水稻的扬花季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踏烂泥,手拿放大镜,像猎手搜寻猎物一样,在安江农校农场的稻田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无所收获,两手空空。直到第14天,袁隆平才发现了第一株雄蕊退化的水稻不育株。在9个月时间里,他前后检查了14,000余株稻穗,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并对它们的杂交第一代和第二代进行了研究。他向世界吹响了"绿色革命"的号角。
然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给袁隆平的科研带来了阻碍,他成了"白专道路"、"三脱离"、"在人民讲坛上贩卖资产阶级货色"的典型。水稻试验秧苗被砸了个稀巴烂,但袁隆平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和助手南至广东、广西,西到云南不断地进行繁殖育种试验。1970年1月他在云南元江县搞试验时,遇上大地震,连续在外露天住宿达3个月之久。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1975年,由袁隆平任技术总顾问的试验田第一次获得成功,为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试种推广杂交水稻培育了大量的种植种子。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引起了国际上的瞩目,有关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始兴起。
1979年4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国际水稻科研会议上,一个黑瘦的中国人,面对着20多个国家的水稻育种专家,用英语侃侃而谈,大讲水稻的种植经验。这位黑瘦的中国人就是袁隆平。与会者大多是国际知名专家,对这位中国来的农业学家开始时有些怀疑并不予以重视,但听了袁隆平的论文和即席答辩后,他们被深深地折服了。
当幻灯银幕上反复打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字样和他的头像时,全场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一齐起立,向来自中国的专家致敬。从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响彻全世界。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