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成才故事
华罗庚(1910-1985),世界著名的数学家,江苏金坛人。
华罗庚生于1910年,他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40岁了。因为中年得子,所以父亲对他十分疼爱。父亲靠代人收购蚕茧之类的杂货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家里生活十分贫困。贫穷的生活使得华罗庚身体非常瘦弱,再加上他整天没日没夜地钻研数学,使本来瘦弱的身体更加经不起折腾。在他20岁时,金坛流行瘟疫,他那虚弱的身体自然逃不过这一劫。这一次他病得奄奄一息,父母急得四处求医,可是华罗庚依旧高烧不退。虽请来了有名的老中医,但看了以后,也是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他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听了医生的话,全家人陷入了绝望之中,他母亲因为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而离开了人世。
谁知奇迹出现了。华罗庚的高烧竟慢慢地退了,他侥幸逃脱了死神的魔掌。可是,他的左手小指渐渐发肿,接着是左臂疼痛,后来是左腿疼痛,最后是整个左边身子全都痛起来。当华罗庚挣扎着站起来时,才发现左腿的大腿骨已弯曲变形,再也伸不直了。从此,他便落了个终生残疾。
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华罗庚只在上海中华职业中学念完一年就辍学了。回来后,他给父亲当助手,共同经营杂货铺。但酷爱数学的华罗庚在工作之余,仍然刻苦地钻研数学。顾客买东西,他经常是答非所问。为此,人们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把他的那些数学书称为"天书"。有一天,华罗庚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苏家驹教授写的关于《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这篇论文,他深深地被吸引住了,然而他很快就发觉苏教授的论文写错了。年仅19岁的华罗庚并没有被权威吓住,而是马上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寄给了上海的《科学杂志》。
这篇论文很快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由于这篇论文的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语言明快,一经发表便引起了中国数学界的老前辈、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
熊庆来托人四处打听,后来总算了解到华罗庚的情况。他听后大为震惊,立即写信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来。华罗庚此时大病初愈,为治病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根本没有钱买车票,华罗庚只好回信婉言谢绝。
熊庆来十分执著,他再一次来信:"你若不来京,我就专程赴金坛拜访!"华罗庚只好借了钱来到北京。
从此,老一辈的数学大师与初出茅庐的青年结成了忘年之交。华罗庚有恩师亲自指点,如鱼得水,进步飞快。
当时我国的数学水平还比较落后,能在国外发表论文的人并不多。
一个教授如果能在国外发表一篇论文,会感到无比荣耀。可刚来清华不久的华罗庚,用英文一连写了三篇数学论文寄到国外,篇篇都被发表了!
1936年,在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苏和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推荐下,华罗庚辗转万里,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当时在剑桥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哈代,听说华罗庚要来,便有意亲自培养他。但碰巧他要去美国讲学,因此托别人留下一张纸条:"华来后请转告他,他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正常情况,博士学位要三年才能获得,而哈代破例让华罗庚减少一年,可见对他相当欣赏。
博士学位是诱人的,然而华罗庚却拒绝了哈代的好意,他说:"我无意获得博士学位,只想做一个‘访问者’。"
华罗庚一到剑桥,就立刻投身于紧张的学习和研究中。在两年时间内,他向华林问题、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并在欧洲连续发表了十几篇论文。特别是他在他利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定理。这个定理解决了数学家哈代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后来,为了纪念华罗庚的这一重大发现,这个定理被称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从1940年起开始写《堆垒素数论》,当时的写作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华罗庚自己回忆道:"晚上,一灯如豆。所谓灯,乃是一个破香烟罐,放上一些油,再摘些破棉花做灯心。为了节省灯油,还得把心子捻得小小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仍然坚持不懈,呕心沥血,花费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写出了长达60万字的巨著《堆垒素数论》。除中文稿之外,还译成了英文。他亲自把中文书稿送交当时设在昆明的中央研究院,可是当时中央研究院却一推再推,将书稿束之高阁。无奈之下,华罗庚只好请求退回书稿,谁知,书稿竟不知去向!三年心血,付诸东流!华罗庚经受不住这个沉重的打击,并因此生了一场大病。这是他经历的又一次劫难。
幸亏手头还有英文稿!后来华罗庚将英文稿寄给前苏联的一家教学研究所,他们将文稿译成俄文后出版了。解放后,为了出这本书的中文版,中国数学研究所又由俄文译成了中文。
1946年,华罗庚到美国后,被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年薪一万美元。他在美国期间受到了美国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华罗庚和夫人还有幸会见了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后来,华罗庚成为了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人。
但华罗庚一心挂念着自己的祖国。祖国一解放,他就立即携妻子儿女悄然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文化大革命期间,华罗庚遭到"四人帮"的刁难和指责,但他忍辱负重,始终想为数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作点贡献。他不顾自己带病的身体,跋山涉水,到处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
然而十年后,历经磨难的华罗庚终于没能逃出劫难。
1985年6日12日下午4时,年过七旬、满头银发的华罗庚精神矍铄地站在东京大学的讲台上。起初,他用中文讲,然后由翻译译成日语。但他感到这样浪费时间,因此在讲到数学的专门问题时,就直接改用英语讲。会场上鸦雀无声,在场的日本学者们都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这位见解精辟的学者的论述,不断地用掌声表达无比的敬意。日本朋友听说他身体不好,特地为他准备了轮椅,但他在讲话时几乎一直都是站着讲的。他越讲越兴奋,越讲越激动,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原定讲演时间是45分钟,但看到台下的反应如此热烈,他便对会议主席说:"规定的时间已经过了,我还可以再延长几分钟吗?"得到允许后,他又继续讲下去,这次演讲持续了1小时零5分钟。掌声持久而热烈,他被听众们的热情深深感动了,他准备再讲几句话,但刚讲出一句在场人还未听清的话,华罗庚突然从椅子上滑了下来……他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再也没有醒过来!他实现了生前多次表示过的愿望———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