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其的成才故事
高士其(1905-1988),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和著名的科普作家。
高士其从小就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尤其是他学习英语的故事,特别耐人寻味。
一天,学校校长把高士其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要招收一批新生。高士其听后激动不已。但是,小高士其却被难住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明确规定:凡报名的人都要进行英语考试,而高士其所在的福州明伦小学没开过英语课,这可怎么办?突然,他想起了刚从"洋学堂"毕业回来的大叔,他的英语水平一定很高。于是,便跑到大叔家里请他教自己英语,大叔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在高士其的不断努力下,他的英语水平提高得非常快。工夫不负有心人,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录取了。
高士其来到北京后,参加了学校的新生复试。由于他的考试成绩特别优异,学校破格批准他跳级插入二年级学习。
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正等待着高士其。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里的学生毕业后是要到美国去学习的,所以学校特别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高薪聘请了许多外国英语老师,上课全部用英语讲课。这对入学前只自学了两个月英语的高士其来说,真是一件大难事。但是高士其并不害怕,不懂的地方他就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们。他为此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抄满了英语单词和常用句型,走路、洗脸、甚至吃饭时都不停地背英语单词,不到一个学期,勤学好问的高士其就能够轻松自如地听懂老师的讲课了。又一个困难被他克服了。
1925年高士其赴美留学,进入威斯康辛大学化学系,1927年获学士学位。正当他准备报考化学系博士生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父亲来信说他的姐姐被霍乱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这使他想起了死于白喉、年仅4岁的弟弟,高士其悲痛万分,他们都是被病菌这个"小魔王"夺去生命的。于是,高士其毅然决定放弃原来攻读化学专业的打算,转向细菌学,进入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继续深造。
在医学研究院期间,高士其专门研究细菌学,立志与病菌这个"小魔王"抗争到底。他刻苦学习,忘我地工作,老师和同学都被他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但不幸也降临到高士其身上。
1928年,他在培养一瓶脑炎病毒时,瓶子突然破裂,毒液四溅,顺着耳朵侵入了他的大脑,使他染上了甲型脑炎,变成了残疾人。医生劝他放弃学术研究,回国休养。可是,高士其态度极其坚决,他一定要留下来完成未完成的学业,继续与病菌作斗争。于是,他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顽强作战,读完了全部博士生课程。
1930年,回到祖国,高士其怀着一颗热诚的心就职于南京中央医院。可当他目睹医院里那些"商人加官僚"式的医生贪污、堕落和腐败时,心里非常难受,他愤然辞去检验科主任的职务,离开了中央医院。
他将自己原来的名字"高仕錤"改为高士其,他愤怒地表示:"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为钱",表现出不为名利的高尚情操。
高士其辞去了工作,经济没有来源,使他陷入了生活的困境,病痛也在时时刻刻折磨着他。这时,他在美国留学时的好友李公朴向高士其伸出了援助之手,把高士其接到了他的家中休养。但高士其不久便移居上海,他靠翻译文章和写作挣得的一点点微薄的收入度日,生活过得很艰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地下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影响启发下,他清楚地认识到要惩治病菌这个"小魔王",必须消灭旧制度这个"大魔王"。于是,他毅然拿起笔,高举"大众科学"的旗帜,开始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向病菌宣战,他向旧制度宣战,以科学小品和科学文艺为武器,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奋勇前进。高士其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展开斗争,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许多困难。到抗日战争前夕,他写出了《活捉小魔王》等近100篇科普文章,不仅向人民大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对唤起人民、团结抗日、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主义",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7年,高士其勇敢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成为我国"第一位红色科学家"。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与照顾下,高士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学习科学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