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的成才故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李四光(1889-1971),湖北省黄冈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在20世纪初,一些外国专家曾提出了"中国贫油论"的观点,宣称中国没有石油。1952年的一天,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李四光。他问道中国是否真的贫油这一问题。李四光望着毛主席那急切的目光,肯定地说:"从中国的地质情况看,我们的地下不是贫油,而是有丰富的石油。"他向政府建议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工作。

党和政府对李四光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不久,李四光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

李四光

1964年,李四光和他的地质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工作。李四光根据我国地质构造和自己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最后确定到东北松辽平原去勘察。他和地质队员们风餐露宿,自己还患上了关节病,但为了能够早日找到石油,他忍着疼痛坚持工作。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李四光等人艰辛的劳动,1959年,地质队员们终于在东北探明了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从而有力驳斥了"中国贫油论"的观点。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李四光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提出了"不放弃西北,多搞东部"的找油方针。勘探队在李四光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在全国找到了几个可能储油的构造,并相继在华北、辽河和江汉平原等地发现了大油田。这些油田的相继开发使中国进入了世界产油大国的行列。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地质人找石油的事,他说:"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中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这一地质理论,凝结了李四光一生的心血,为了学习地质学,李四光16岁赴日本留学,后又到美国深造,1920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在以后的50年里,他一方面为国家培养地质人才,一方面开展地质研究工作。他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以及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物分布规律,为新中国的生产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打开了中国石油宝藏的大门,而且找到了铀矿、金刚石、铬矿、钨矿和地热资源。晚年,他还把这一理论用于地震研究,首创了观察地动变化和预报地震的有效方法,为我国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