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如的成才故事
冯如(1883-1912),中国飞机设计师,飞行家。
冯如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同小伙伴们制作一些机械模型。成绩优异的他深得老师喜爱。
1895年,12岁的冯如随亲属来到美国求学,1906年23岁的冯如开始钻研飞机的制造和飞行技术。他与他的徒弟们经常到旧金山市的图书馆和书店,收集有关滑翔、飞行和飞机、滑翔机结构的资料,并且先研制了飞机模型。要从模型做成飞机进行飞行试验,还需要一笔很大的科研资金。冯如带着飞机模型,深入到侨胞之中,一次又一次地痛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欺侮,宣传制造飞机抗击列强侵略的主张。广大侨胞具有很强的爱国心,听到制造飞机可以救国,都慷慨解囊,对冯如的事业给予支持。
1907年,冯如在广大华侨的帮助下开始租厂开工研制飞机。1908年冯如研制出了第一架飞机,运往达林可市的麦园试飞,但试飞失败了。就在这个时候,冯如在奥克兰的工厂又遭受了大火,所有设备都付之一炬,但冯如并没有气馁,他又继续试造,虽然遭到许多次失败,但是每次失败以后,冯如总是细心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又经过好几次大改进后,到1909年2月,制出的一架新机已经能够飞起来了,可惜只飞了十几米高,又忽然坠地撞毁,幸好人未受伤。这时,股东们见飞机试飞屡次失败,逐渐失去信心,不愿再继续投资。冯如的父母也因思子心切,万里投书,催他回国。在这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候,冯如仍意志坚定,毅然宣称:"飞机不成,誓不回国。"冯如为了研制出中国自己的飞机,和徒弟们节衣缩食,凑出最后的一点钱作为制造飞机的费用,并且特别注意研究飞机在飞行中的平衡和操纵问题。
1901年,莱特兄弟的飞机在纽约进行飞行表演,冯如专程赶往观摩学习。出于保密的需要,表演不准许参观者靠得太近,然而细心的冯如还是从莱特兄弟的飞机中受到了一些启发。有一天,他偶然看到空中有一只老鹰自由翱翔,便开始细心地注意它的飞行姿态和两翼伸展的情况。回来以后他向邻居借了一只白鸽,用尺仔细地测量了它的身躯和两翼的长度,计算了二者之间的比例,从中受到了启发。于是他们进一步改进了飞机的设计,加紧研制。通过两三年的顽强劳动和刻苦钻研,经过大小十几次的修改,他们终于制成了一架能够飞行的飞机。
1909年9月冯如决定对研制的飞机进行试飞,冯如驾驶着这架飞机顺利地升上天空,并且安全地降落到地面,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驾驶着自制的飞机进行的飞行。孙中山先生在这一时期为推动民主革命在华侨社会中筹集资金,曾多次往返美国。他参观了冯如的飞机,并对冯如的成功和奋发图强的精神给予了称赞和鼓励。股东们被冯如的精神和成绩所鼓舞,决定继续投资,于是冯如又不断改良飞机结构,使其性能逐渐提高。1910年12月,这架经过改进的飞机经过几十次试飞表演,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轰动中外的新闻。
1909年9月4日,中国旅美华侨冯如在美国奥克兰州派得蒙特山附近的平坦空地上,驾驶一架有动力的飞机试飞成功,取得了飞行高度4.57米、飞行距离为804米的成绩。9月23日,美国《旧金山观察者报》曾以《东方的莱特在飞翔》为题,报道了"天才的中国人冯如自己制造飞机,并装上自制的发动机进行试飞"的经过,并作出了"在航空领域上,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的高度评价。冯如集研制飞机和驾驶飞机于一身,因此我国的航空史学界称他为中国第一个飞行家。
1910年,冯如制造了第二架飞机,多次试飞后他的飞机飞行高度达到210米,速度105公里/小时,沿海湾飞行时距离32公里,处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辛亥革命后,为了向国人宣传航空事业,在一次飞行表演中,飞机出现了故障,从高空坠落,年轻的冯如不幸遇难,冯如为我国航空事业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人们将永远怀念他。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