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尼:发明无线电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科尼于 1874 年 4 月 25 日出生在意大利的波罗尼亚。 他是无线电的发明家, 是意大利著名的电机工程师, 于 1909 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马科尼童年时代是在一个小地方读小学的, 长大以后进入波罗尼亚大学。 他喜欢物理学, 特别对电学有浓厚的兴趣。 在大学他遇到了一位叫里奇的教授, 里奇热心研究赫兹的电磁波。 这和马科尼的爱好完全相投, 马科尼就拜读在这位老师的门下, 虚心向老师学习, 认真而大胆地研究起无线来了, 他进校不久就提出了一个科学发明的理想, 并要为此奋斗终生; 他决心一定要用电波传递音讯。从此, 他更加发奋读书, 开始了艰难的科学实验工作。

马科尼

1895 年他大学毕业, 到格列丰继续进行无线电实验研究。 由于得不到政府的资助, 自己又没有经济实力, 甚至于连吃饭、 穿衣都发生了困难。 他不得不去英国做实验。 在这里他一边打工, 一边搞科研, 在英国有个有利的条件是, 曾经有人做过无线电试验, 因失败而不再继续了, 他反复研究这个人的失败原因, 找出有用的资料,把别人失败的教训变成了自己成功的法宝,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终于在两年之后获得了成功, 他欢喜若狂, 于 1897 年兴高彩烈地回到了意大利, 创办了无线电公司。 很快生意就异常兴隆。 英国、法国也先后采用了马科尼的无线电技术。

1898 年的一天, 马科尼第一次用无线电传播了有关金斯汤赛船的消息。 紧接着, 他又用无线电让英国的王后和太子在相距很远的地方通话, 这使王后感到异常的兴奋。 不久, 有名的南甫兰灯塔上安装了无线电, 正好 1899 年 3月 3 日, 东谷德文快船被一艘轮船撞破, 在这危难的时刻无线电显示了威力, 许多地方同时收到了一种不断的呼救讯号, 立即有很多救生船一齐驶向了出事地点。 落水的人全部得救, 人们欢呼跳跃,从此马科尼的无线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促进了无线电事业迅速发展, 人们已经意识到它有无限的光明前途。

短途无线电报研制成功之后, 有人说地球是圆的, 长途无线电报是行不通的。 他们的理由是电波走的是直线, 当发出的电波往空中冲去时, 就会离开地球表面, 这种说法初听起来似乎有理, 实际上电波是随着地面向外扩散的, 因而是完全可以传到地球对面的。

1933 年 10 月的一天晚上, 在美国科学家欢迎马科尼的宴会上, 马科尼当即进行了演示, 发出无线电 SSS 信号, 经过世界上六大电台再回到了原地, 电报绕地球一周仅用了 33 秒钟。 从此打消了无线电不能长途传播的疑虑。 为普及无线电铺平了道路, 扫除障碍。马科尼尽管是应用了物理学的知识, 但他在无线电应用方面给人类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使音讯的传递更加方便、 快捷, 故于1909 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由于马科尼发明了无线电, 广播事业才有了发展, 世界上的第一次正式广播是 1920 年在英国开始的, 接着美国和其他各国的无线电广播事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就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1933 年这位世界上无线电的发明家, 来到我国, 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 给交大的师生作了报告, 传授了知识, 增进了友谊。 上海交通大学为了纪念那次难忘的访问, 在校园里竖立了马科尼纪念柱,表示对这位科学家永久的纪念, 也是中国人民和意大利人民友好的象征。

马科尼于 1937 年 7 月 20 日去世, 终年 63 岁! 人们从无线电里仿佛又听见他的声音, 他的音容笑貌似乎又回到了人间。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