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卖柑者言》鉴赏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拕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原文作者】:刘基
【原文出处】:据四部丛刊本《诚意伯文集》
【鉴赏】:
刘基(1311-1357),字伯温,青田(今浙江省青田县)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职,为官有廉直声,后弃官归隐。元至正二十年(1360)后,协助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授太史令,累迁御史中丞。当时诸大典制,皆刘基与李善长、宋濂计定,封诚意伯。惟性刚嫉恶,与物多忤,为胡惟庸构陷,忧愤卒。正德中,追谥文成。
刘基博通经史,精象纬之学,而亦能文。其文,高华虽不及宋濂,而气之遵劲、词之明洁过之。写景记游之作,幽秀如柳宗元,叙情说理之篇,丰腴如班固,爽快如苏轼,而皆一气贯之雄迈之气。《明史》称其“气昌而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其“神锋四出,如千金骏足,飞腾飘瞥,蓦涧注波”,固不愧“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刘基也是一位著名的寓言作家,他于元末屏居青田山中时所作《郁离子》为一部寓言录,意谓从其言可致天下太平,表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其中如《楚有养狙者》、《工之侨得良桐》、《蜀贾三人卖药于市》等,以寓言形式反映历史事实,抨击时弊。和《郁离子》的深奥复杂的内容不同,还有如《卖柑者言》、《师子图说》等,都是文词俊俏、言锋锐利的寓言杂文。《卖柑者言》通过买柑人和卖柑者的一段对话,深刻揭示了元朝封建统治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元代官吏制度的无比愤慨。文以“予怪而问之”揭示矛盾,暗射题旨。运思颇具匠心。
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法来说他对杭之卖果者“怪”而问,以“怪”来领起全文。先写卖柑者“善藏柑”,其“善”表现为“涉寒暑不溃”,而且“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从果的颜色鲜亮说明保鲜技术高妙。这是一“怪”。这种柑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已是原价的十倍,人们还抢购,反映了柑子确如鲜果,也说明了人们也都以此为奇怪。此又一“怪”。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作者也买了一只,剖开来,如有一股烟冲着人的口鼻,一看肉质已“干若败絮”,怎能叫他不惊?这是三“怪”。前二“怪”均为此“怪”服务。见之而奇怪,剖之而惊怪,不由对卖者责怪:“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你所卖给人的柑子是给人装入祭器供奉鬼神,招待宾客,还是用来骗骗傻瓜和瞎子呢?这不完全是一种欺骗吗!气愤地责问,又是一“怪”。作者通过都“烨然”、“玉质”、“金色”、“贾十倍”、“争鬻”等铺陈之笔,与“干若败絮”对比,引出自己的奇、惊、责,从而揭示了卖柑的“善藏”,实质“善欺”。一个“欺”字,是前文的归穴,也是下文的开口,是文“眼”所在。下文以“卖者笑曰”解决矛盾,明揭题旨。在买户的严辞责问下,卖柑者不但没赧然羞愧,也不撒泼耍赖,反而是泰然自若,淡然一笑,此又是一“怪”。接着讲出一段妙语奇言。先笑问者的少见多怪。“吾业是有年矣”,“而独不足子所乎?”卖柑者已寓有如今欺骗公行、不足为怪的意思在内了。至此为六“怪”。再笑问者的见怪不怪。“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社会上那么多欺世盗名者你不以为怪,反而责怪我的行骗,显得很可笑。如今那班掌兵权、坐着虎皮交椅的武将,威武不可一世俨然捍卫国家的人才,可是他们拿得出孙膑、吴起那种取胜的韬略吗?那些戴着高高的帽子、拖着长长的绶带的文臣,器宇轩昂,俨然是辅佐朝庭的能人,可是他们能像伊尹、皋陶一样建树业绩吗?这班文臣武将,盗贼事起不知道抵御,人民困苦不知道解救,官吏奸滑不知道禁止,法律破坏不知道治理,坐吃国库里的粮食不知道羞耻。这种人坐高堂、骑大马,喝的是美酒,吃的是肥鲜,谁不是威风得叫人畏惧,显赫得叫人艳羡?可又哪一个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卖柑者将文臣武将外表煊赫、内里鄙劣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卖柑者言辞酣畅,尤以排比的骈俪句连珠炮发,气势凌厉,抵对方于壁而无回旋余地。卖柑者以令人信服的大量事实证实了“世之为欺者不寡”,不仅为“而独我也乎”作了开脱,而且反唇相讥:“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岂不是能察秋毫而不见舆薪吗!买者责卖者欺人,卖者以为官者皆欺为辩,反映了他不仅“善藏柑”,而且“善观世”、“善辞令”,不得不使买者折服。以小喻大,设喻精警,令人恍然大悟。至此又是一“怪”。上述诸“怪”,全为此服务。最后,以买柑者“默默无以应”结束文章,深化题旨。买柑者听了卖柑者一番慷慨陈词后,“默默无以应”,责难者反而被对方折服,变成哑口无言,可见卖柑者的话深深触动了他。但作者不缘此再发一通议论,而是“思其言”,考虑这个小败为何发此议论:难道他是愤世嫉邪的人吗?难道他是假托柑子来讽喻世俗吗?表面看好像在揣度卖柑者的意图,实际上正是深化题旨,隐而不露地宣泄了愤世嫉俗之情。同时,这也敛锋藏芒,不致因文生祸,而且也切合于寓言的特点。
本文以买柑生疑、卖者解答、闻者有感的思路谋篇,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作为主轴,又以“欺”字为矢向的靶心,极尽揶揄讽刺之能事。封建社会中的官吏,往往不是任贤举能,而决于长官的好恶,门第的高低,这就出现了秀才不识字、武将难缚鸡的怪现象。这班尸位素餐的社会蠹虫,腹无点墨,胸无一策,可是都威风凛凛,盛气凌人。作者以巧妙之笔褫其华衮,裸其腐质,一吐愤慨之气,实际上已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因而此篇能久传不衰,至今仍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