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鉴赏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文体】:《公孙丑下》
【原文出处】:据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鉴赏】:
本篇是专门记述孟子议论军事和政治的短章。孟子认为:在战争中所讲究的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他阐述了战争胜败的关键决定于人心的归叛,而能否得到人心,又在于是否“得道”。由此,他作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论断。
文章开篇即用对比法提出了“人和”的中心论点,简明扼要,直触主题。顶针的辞格,并列的句式,使语气直贯,文章递增,呈现出无可辩驳、不可逆转之势。摆出论点之后,紧接着,便用对比证明的方法逐层论证“人和”的重要性。
论证分两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又分两层。第一层从战争方面论证。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那样的小城,采用四面包围断其生路的方法却没有攻克,表明攻方利用的“天时”不如守方凭借的“地利”。古人作战以干支标记的时日和攻守地点的方位适当配合,作为吉凶、胜败的成数,称之为“天时”,或指时令、气候等。“地利”则指作战的有利地理形势和兵器、工事等。作者极言守方城郭之小,而夸说攻方围势之盛,是为了拉大双方的对比差距,然后推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归结到“天时不如地利”的论点上来。第二层,孟子仍从战争方面论证,连用“非不”构成的四个排比句,欲抑先扬,一口气列举和夸说了“地利”者之主动。双重否定的句式增加了夸饰的感情色彩;铺排的手法,又渲染了盛大的气势;并用“高”、“深”、“坚利”、“多”等一系列形容词状写出了城池的固若金汤之貌。然而,笔锋一转,结果却是得“地利”者“委而去之”。是什么原因弃城逃散了呢?于是又归结到“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上来。如此两层,反复论证,便鲜明无误地指出了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人和”,从而完成了对开篇论点的第一部分的论证。
第二部分,是论证的继续和生发,从军事论到政治,并延伸出“道”。这里顺承上文,孟子以“故曰”承上启下,进一步推论说:“域民”、“固国”、“威天下”都不能凭借“天时”、“地利”,也就是不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而要仰仗人“道”。“道”的得失,关系到“助”的多寡。然后又向深层探索,对比“失道者寡助”和“得道者多助”的不同结果:众叛亲离和天下归顺。那么,以人心归顺去克服亲戚背叛,肯定“战必胜矣”,从而又完成了对开篇论点的第二部分论证。
本文的内容结构,由论点论证和结论几部分组成。开篇是论点,中间两部分是论证,最后是结论。全文紧扣所主“人和”的中心论点逐层深入,反复论证。论证部分设战争实例为据,广为人知,易于接受;议论政治部分比较深奥费解,但作者借助了前一部分关于军事的证明,进行推理分析,便使政治方面的结论得到了充实,并具有了信服力量。孟子提出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啻真理格言,并已被古今中外无数历史所证明。从哲学角度说,它总结出了经验教训,符合认识的客观规律。但孟子思想中的“人和”观点,却显然是为他的政治主张服务的。至于他所提倡的“道”,也应该作历史的和阶级的分析。孟子认为,施行“王道”或“仁政”,就能治理国家并统治天下,就可以不动武而能战胜敌国。这种主张,在到处征伐兼并的战国时代是行不通的。
作为一篇政论文,写作特点也很突出。开篇即开门见山摆出论点,语气肯定,信心十足。末尾又遥相呼应,水到渠成,自然定论,文章有一气呵成之势。中间论证,设例充实,有理有据,无可置辩。严密的逻辑推理,深入的逐层归纳,鲜明的正反对比,夸张的内涵反差,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排比的句式,顶针的辞格,反复的手法,虚词的妙用,又使得行文气势充沛,灵活多变。本章也不失为孟子散文中的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