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暑旱苦热》鉴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1-12 属于: 古代文学名篇鉴赏
【原文】: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有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原文作者】:王令

【原文出处】:(据嘉业堂刻本《广陵先生文集》)

【鉴赏】:

王令(1032—1059),初字钟美,改字逢原,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后占籍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其文行识度,为王安石所赏识。散文创作遵循韩、柳,寓意深刻,取譬隽永。歌创作遵循现实主义道路,抨击政治黑暗,关心人民疾苦;在艺术上宗法韩愈孟郊,气势雄,格调奇古,富于想象。是宋仁宗时期在江、淮一带颇负盛誉的青年诗人。

《暑旱苦热》明显地体现了王令诗的特点。

诗的首联“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描写酷暑的烈日。“屠”字原意为杀,这里作减灭解。酷暑肆虐,清风已无能为力,丝毫不能减低炎日的淫威,到傍晚时分,也得不到一点清凉,火热的太阳像是插了翅膀飞上山头,老是挂在那里不肯下落。想象奇突而富于夸张。颔联便写干旱之严重:“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人们已经非常害怕江海枯干,极言旱象之严重,天公难道不怕银河也被晒干吗?这一反诘句不仅进一步突出了旱象,同时对一任施淫威的天公提出了责问,斥责了天公的残忍,表现了对人民的无限同情。诗人为人民所受的苦难而焦急,并且想了很多,因此颈联尾联四句说:“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有遗寒”,如果到这种地方,就能逃脱酷热和干旱,但苦于“不能手提天下往”,无法携同群众一起前往,即使一人能去,又怎忍只身独往呢?结句的“何忍”与前句的“不能”照应,益见诗人的怜民爱民之心。诗意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发的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相似,非常真挚地流露出对人民群众的痛苦的同情,这是诗人有“兼济天下”抱负的表现。刘克庄《后村诗话》评论此诗“骨气老苍,识度高远”,是比较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