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鉴赏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原文作者】:杨维桢
【原文出处】:(据《元诗选》初集《铁崖集》)
【鉴赏】: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浙江诸暨人。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咏史、题画诗,时有佳作,人称“铁崖诗”。《题苏武牧羊图》是其中的一首。
苏武保存民族气节的风范,汉之后的诗人,不断有诗赞颂。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有“在汉苏武节”的颂歌。元代的周志远在自题其像时以苏武为榜样律己,喟叹自身“十年尘土变形容”,并从苏武的不幸到最终的荣幸,得到鼓舞力量。汉族士大夫寄身于元朝篱下,汉族的意识不会泯灭,这种寄人篱下之感,常会从苏武身上找到共鸣,希望能像苏武一样苦度眼前之不幸,能有将来的荣幸。思汉唐,慕苏武,是一种怀故国、存希望的思想表现。苏武能从长期的遭难中最终功成名就,画像于麒麟阁,封赏爵禄,而李陵却最终徒抱向隅之悲,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杨维桢这首诗,用形象的描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杨维桢擅长乐府歌行,而这首诗却是五律。首联“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写出苏武功成之前身在异域,就有一颗时时思国怀乡的忠心,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苏武之所以能功成名就的原因。颔联“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首句和首联第二句相映衬:苏武忠心于汉廷,汉廷也不忘怀苏武。相辅相成,衔接紧凑。“食雪不离羊”和颈联第一句“旄尽风霜节”所展现的画面形象相照应。北海莽原,大雪皑皑,苏武啮雪为食,以羊为伴,持旄节,熬尽风霜,节旄脱尽,苏武“食雪不离羊”、坚贞不渝的耿耿忠心终于得以昭示,像日月一样光照人间。“心悬日月光”是首联“时时望帝乡”的升华,歌颂了苏武坚贞不渝的赤胆忠心,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尾联“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化用所传的李陵别苏武之诗为二人作对比。在此,诗人对苏、李二人作了深刻评价;坚心矢志者终究如愿以偿,屈辱变节者则悔恨莫及。
咏史诗是杨维桢的主要题材之一。其诗好学李贺、卢仝之奇诡。这首诗与他的其他诗相比,却较少奇僻,较少模仿,而以平实、质直见胜。但其内容和主旨并未超出其所本的《汉书·苏武传》,并没有作出更深入的拓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