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淋巴结病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04 属于: 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一)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1.概述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又名Rosodi综合征、Rosai—Dorfman综合征,是一种良性淋巴结增生的局限性疾病,其特征是累及淋巴结,但已有相当数量的结外表现(伴或不伴淋巴结病)的病例。

2.病因 未明,可能与EB病毒、疱疹病毒感染有关,与机体细胞免疫的损伤有关,也有伴淋巴瘤者。

3.病理 淋巴组织呈黄色。淋巴窦扩张,窦内组织细胞增生,包括组织细胞(呈泡沫状细胞)有多核巨细胞,核一般不分裂,组织细胞内含有被吞噬的血细胞,如淋巴细胞、红细胞、浆细胞。嗜酸细胞少。不发生坏死或形成肉芽肿。组织细胞内有中性脂肪(苏丹Ⅲ染色)。

4.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常相互融合成巨大肿块,也可累及深部淋巴结。

2)肿大的淋巴结经历数周至数月可自行消退。

3)伴有发热、贫血、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多克隆性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等慢性炎症征象。

(2)病理检查

1)淋巴结窦内充满吞噬性组织细胞,其吞噬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核碎片。

2)吞噬性组织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特点:S—100蛋白(+)、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酯酶(+)。

3)吞噬性组织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表达泛巨噬细胞抗原、吞噬功能相关抗原、单核细胞抗原(CD、CD、HAM、CD、CD)。

无痛性巨大淋巴结肿块,呈自限性消退为SHML的临床特点,是诊断的重要线索,但最后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证实。

5.评论 病程的自限性是SHML的特征,但肿大淋巴结自发缩小甚至消退,还可见于其他疾病。许多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随体温下降淋巴结逐渐缩小,最后可完全消退;部分恶性淋巴瘤(ML)患者,其肿大的淋巴结也可随发热的暂时消退而缩小。因此,肿大淋巴结自行消退绝不是SHML特有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应十分慎重,且SHML较为少见,从诊断思维方面仍应先考虑常见病,最后诊断必须由病理学证实。此外,有可能部分SHML在淋巴结肿大阶段未做病理活检而已自愈,造成临床漏诊,推测实际发病率可能较文献报告的要高。本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近年已有少数死亡病例的报告,应引起关注。

(二)Castleman病

1.概述 Castleman病(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angiofollicular 1ymphoid hyperplasia)、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不少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分为局灶性和多中心性。病理主要特征是显著的血管增生和透明性变或伴浆细胞增多。

2.病因 未明,可能与炎症和感染有关。发病机理与免疫缺陷有关,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相互反应异常,B细胞产生大量IL—6,浆细胞增生。

3.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局灶型

①单个胸、腹腔或浅表淋巴结缓慢肿大,形成巨大肿块,直径通常为3~7cm,少数可达16cm。

②大多不伴全身症状。

2)多中心型

①多处淋巴结缓慢增大,形成巨大肿块。

②伴全身症状,如长期发热、乏力、消瘦。常伴肝脾肿大。

③出现贫血、多株性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

④有多系统累及的表现,如肾病综合征、周围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干燥综合征、淀粉样变、口腔炎或角膜炎、内分泌腺体功能障碍、皮肤病变(如无滤泡)、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⑤实验室检查:贫血(100%)或同时有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低白蛋白血症,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γ或α球蛋白增高,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可阳性。蛋白尿、肝功能异常。

⑥骨髓象可见浆细胞增高。

⑦X线、CT或腹部B型超声有助于发现胸腹腔的淋巴结和肿块。

(2)病理分型

1)透明血管型:淋巴结显示很多散在分布、增大的淋巴滤泡样结构,小血管穿入其中。血管内皮明显肿胀,管壁增厚,晚期呈玻璃样变。滤泡周围有多层环性排列的淋巴细胞,形成洋葱皮样或帽带状结构。滤泡间有小血管、淋巴细胞增生,也可有浆细胞、免疫母细胞增生。淋巴窦消失或呈纤维化。

2)浆细胞型:淋巴滤泡样增生,滤泡间各级浆细胞成片增生。异常小血管也穿入滤泡及滤泡间增生,但程度较透明血管型轻。滤泡周围洋葱皮样结构层较薄,或缺如。

3)多中心型:有上述两型的共同特点,累及多个淋巴结,常波及结外器官。

4)原始浆细胞变异型:在淋巴滤泡增生的基础上有原始浆细胞的少量聚集,又称“微小淋巴瘤”。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尤其是淋巴结形成巨大肿块时,要考虑到CD的可能,确诊有待病理检查结果,然后再根据上述病理分型标准进行分型。临床和病理分型常密切相关,病理呈透明血管型者无全身症状,即临床表现为局灶型;其他两型则常伴全身症状及累及多器官,即临床表现为多中心型。原始浆细胞变异型的部分病例可发展为原始浆细胞淋巴瘤,临床经过凶险,大多在1年内死亡。

4.鉴别诊断

(1)恶性淋巴瘤:病理学上有许多相同之处,特别是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Castleman病滤泡间血管增生不显著,而其生发中心富含细胞的病例,且多中心型可转化为淋巴瘤,因此诊断时需十分慎重,淋巴瘤有关免疫组化染色是必需的。

(2)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Castleman病淋巴结含有丰富血管并伴有较明显的免疫母细胞浸润时应与AILD鉴别,前者有明显的生发中心,而在AILD则甚为罕见,此外,AILD无显著的弥漫性浆细胞浸润。

(3)结缔组织病:Castleman病滤泡间弥漫性成片的浆细胞浸润,甚至延及边缘窦部,可与结缔组织病的淋巴结肿大鉴别。

(三)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1.概述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hathy,AILD)曾被称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伴异常蛋白血症(AILD with dysproteinemia)、淋巴肉芽肿X(lym—phogranulomatosis X),多见于中老年,部分呈良性经过,部分病例可转化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或B免疫母细胞淋巴瘤。近年来研究,AILD称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型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为侵袭性T细胞型淋巴瘤的一种。

2.病因 未明。可能与自身免疫缺陷有关,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致B淋巴细胞过度增生。还可能与药物过敏有关,可诱发本病的药物有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磺胺类、苯妥英钠、染发剂等。

3.病理 淋巴结构破坏,生发中心淋巴滤泡缺如,出现下列三联症。

(1)免疫母细胞大量增生,伴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及组织细胞增生和弥漫性浸润。

(2)小血管明显增生,呈树枝状分布,伴血管内皮肿胀。

(3)淋巴结间质中嗜酸性物质沉积(PAS+)。

4.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发热,高热或中等度发热,伴畏寒、多汗、乏力、纳差、消瘦。

2)浅表和(或)深部淋巴结肿大,常伴肝脾肿大,若仔细检查,退热间歇期间有不同程度缩小。

3)药物过敏史和(或)皮疹,皮疹常为一过性,反复出现,呈斑丘疹、荨麻疹,可伴瘙痒。

4)少数患者有肺部浸润、腮腺肿大、浆膜腔积液。

(2)实验室检查

1)贫血,多为轻度至中度;白细胞计数常增高,部分患者血片中见到免疫母细胞和浆细胞。

2)骨髓象及活检: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或免疫母细胞。

3)多克隆性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4)Coombs试验阳性、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如抗核抗体)。

5)淋巴结活检,特征性“三联症”。

5.鉴别诊断 恶性淋巴瘤,两者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淋巴瘤少见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多种身身抗核抗体,缺乏典型“三联症”。但以免疫母细胞增生为主者,易和B免疫细胞淋巴瘤混淆,免疫组化染色可能有帮助。

(四)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1.概述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曾称“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目前国内外称Kikuchi(菊池)病,属淋巴结炎症性疾病。多见于青年,主要特征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预后良好。

2.病因 可能为病毒感染,多为EB病毒。发病与复发的诱因为受凉、劳累、感染、某些药物。

3.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发热,轻度至中度发热,常伴畏寒或寒战,可有一过性皮疹。病程极期高热,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可长达2~3个月或反复间断发热。

2)淋巴结肿大,常2个以上部位(以颈、腋下常见)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局部不适或隐痛、轻度触痛,可伴肝脾肿大。

3)少数病例表现为“变应性”发热、肝肾等多脏器受累、皮疹、颅内压增高、血液呈高球蛋白血症,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常减少,可见核左移或异型淋巴细胞。轻度贫血,严重者血小板计数减少。

2)血沉:增快,GPT一过性轻度升高,蛋白尿、血清球蛋白增高。

3)淋巴结活检:病变主要位于副皮质区或皮质区,呈灶性或大片坏死,坏死灶内见坏死细胞轮廓、核碎裂,但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坏死灶周围有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其中可见吞噬核碎屑现象。周边部的淋巴结结构尚存在。免疫组化示病灶内CDT细胞主要是由Ki—MIP阳性标志的浆细胞样单核细胞组成。

4.鉴别诊断

(1)淋巴瘤 伴皮肤表现的Kikuchi病,受累及的真皮见到大淋巴网状细胞和类似于Reed—Sternberg细胞的分散细胞,易误诊为淋巴瘤。进一步的免疫组化染色和淋巴结活检可鉴别。

(2)结缔组织病 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Kikuchi病可继发该病,有时两病并发,淋巴结活检证实Kikuchi病的存在。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也源于EB病毒感染,多见于青少年,临床与Kikuchi病相似,但血清嗜异性凝集素试验滴度升高,商品化试剂盒“单点”试验更敏感。EB病毒衣壳抗原(VCA)的IgM抗体阳性对初次感染有诊断价值。淋巴结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可形成滤泡结构,可见明显的免疫母细胞。

(4)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详见十二)。

(5)恶性组织细胞病(详见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