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到底该不该废除?
1999年11月30日,国内不少报纸刊登了白酒协会负责人,在武汉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的部分内容。其题名为,《白酒协会会长揭“老底”,七成白酒采用酒精勾兑》。在文章中,提及部分“鲁酒”和“皖酒”的厂名。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哗然,“鲁酒”率先对此表示异议。据湖北《楚天都市报》报道,山东省白酒协会黄会长透露,食协白酒协会副会长沈怡方已就此事向山东酒业进行道歉,并表示要采取补救措施云云。
12月16日,经济日报A2版头条刊登了杨志琴、韩冬冬的文章。标题是《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倒退还是进步》。通篇文章列举了食协白酒协会几位白酒专家的意见。实质上,代表了白酒行业较高权威的食协白酒协会,一致肯定了采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应该是白酒工业的进步。 这应该就是黄会长透露的,食协白酒协会将采取的补救措施——给食用酒精勾兑白酒鼓劲。 对长期向消费者隐瞒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行为进行辩解,甚至讲这样是水平,其实都可以理解。但为了采取补救措施,安抚被点名的酒厂,而用传统工艺不如酒精勾兑白酒纯净、卫生、,甚至传统白酒不如酒精勾兑白酒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说法,是错误的。这就不能不让我们这些专搞传统工艺的企业感到意外了。并且,各位专家、权威们的见解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的。在此,我就把几点意见拿出来,与各位专家商榷。 商榷之一: 新型白酒(固液结合以优质酒精为基础酒调配、勾兑各种白酒)技术及其产品在全行业内早已得到普及,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揭底”问题。(摘自杨志琴、韩冬冬文) 说到已经普及,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厂家都在生产这种采用食用酒精、加水、加各种香精的新工艺酒。然而竟没有一家厂家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承认此种事实。承认和标明自己的产品是采用这种食用酒精勾兑技术生产的新型白酒,从而能够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目前的状况是,每一个厂家都在千篇一律地鼓吹自己“研制”了什么新产品。要么是说窖龄长,要么就是某某品牌的系列产品。就我个人所知,有的厂家竟连生产白酒产品的设施都没有!就随便“借”得一块“名酒”的金字招牌,宣扬其是什么“佳酿”。或者是收购一批食用酒精和所谓的基酒,一勾兑便成了窖藏了五年、十年,三星、五星的优质产品。消费者们恐怕是不知道,这就是专家们倡导的,采用食用酒精的勾兑技术得来的新型白酒吧。这些产品不借助传统工艺的招牌,是难以上市销售的。 因此,当大家得知70%的白酒是采用食用酒精勾兑而成时,怎能不疑惑重重、议论纷纷呢?其实,这个“老底”,业内人士和不少经销商早已心知肚明,只是一直在向消费者隐瞒而已。倒是难得白酒协会的专家揭穿了这一事实。今后消费者能够真正的去品评、去鉴证是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酒好,还是采用食用酒精勾兑新技术生产的酒好。所以,本人还是认为,此事是否存在“揭底”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后让消费者如何简单明了地识别传统白酒和新型白酒的问题。 商榷二: 新型白酒技术工艺是造酒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它有的节粮优势,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必须大力推广。入世在即,洋酒将对国酒形成更大冲击。而新型白酒卫生、干净与节粮、降耗低成本的优势将为白酒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力。(摘自杨志琴、韩冬冬文) 关于洋酒的冲击,到底能有多大?是否采用酒精勾兑白酒的新工艺就是一张抵挡入世以后洋酒冲击的呢?我想,这也是值得商榷的。 放眼国外,日本在二战后,生活方式、习惯都是迅速西化的国家之一。冲入日本市场的洋酒,也都是绝非等闲的品牌。但日本在经济繁荣以后,作为本民族特色的清酒依然长盛不衰。并非是日本人喝不起洋酒,而是不可能改变喝清酒的习惯。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国的.....省,.....市场的洋酒品牌可谓是琳琅满目,而在内地开放之前,他们已经在金门酒厂生产“.....茅台”、“.....五粮液”、高粱陈酿,以满足岛内的白酒需求。改革开放以后,亚洲“金融风暴”以前,仅我厂的贵州醇产品每年就要输往.....省达三千吨以上,销售收入上亿元人民币!同样,不是.....人买不起洋酒,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酒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祖国大陆前些年也曾经刮过洋酒“入侵”的风。在沿海及各大城市,很多经济宽裕而又追求时髦的人,出于对洋酒的新奇,喝过一阵洋酒。正当这种现象令诸多洋酒商人跃跃欲试的时候,“洋酒风”却不见了踪影。看来,人喝洋酒的习惯,恐怕是难以培养的。至于入世以后,由于关税的降低,造成洋酒蜂拥而至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前些年的洋酒,大多数是通过非官方的形式进入市场,关税对其影响并不大。这样看来,强调新型工艺白酒可以使白酒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实力,未免有些牵强。 与采用酒精勾兑生产有相同之处的“洋酒”是俄罗斯的伏特加,以及产糖国家生产的,以废糖蜜为原料的朗姆酒。这些酒恐怕是任何一个人,从口感、感情等方面都不容易接受的“好酒”。这些酒的成本确实较低,因为它们连勾兑的酸、酯等化工原料都可以省掉。只不过就算它们成本低,也不至于让的消费者喝到“上瘾”,从而冲击国内白酒市场。 倒是有部分高品位的洋酒,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市场。它们以优雅、细腻、尊贵的风格与我国的几大品牌争夺酒市场。我所说的洋酒,主要是指法国的白兰地和其他国家不同风格的威士忌酒。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闻名的洋酒,没有一种是运用酒精勾兑技术生产的,而国内有实力与其“逐鹿”的,无一不是运用传统工艺生产的国宝级产品。的白酒在上享有盛名,其较大的优势莫过于传统工艺,如果说传统的酿造工艺不如采用酒精勾兑工艺先进,那我们也确实无法抵抗“洋酒”的“入侵”了。 商榷之三: 新型白酒比传统白酒更益于人体健康,符合人们的健康需求。(摘自杨志琴、韩冬冬文) 我想,这句话指的是,传统白酒的杂质含量高,不如新型白酒低,因此更益于人体健康。在文中还特地指出了新型白酒不但酸、酯低,可使人神经麻醉的醛、杂醇类含量更低。 其实,传统白酒中确实有近300种其它类物质,但它的总量仅有1%——2%而已。这些其它物质比例较大的是各种醇、酸、酯、醛类物质。酸类物质绝大多数是乙酸(又名醋酸)、己酸、乳酸,它们没有一样可以对人体构成伤害。相反的,没有这些有机酸的天然比例搭配,白酒的酒精刺激性就非常强。因此酸类物质低并非的是好事。就算是采用酒精勾兑生产,还是要不可避免地按照比例调入这些酸。只不过勾兑的酸类物质恰好是化工产品,它们的性才没有任何可以保障的手段。至于酯类物质,在酒精勾兑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没有己酸乙酯就不会有浓香型白酒,没有乙酸乙酯和大量的乳酸乙酯就不可能构成清香型白酒的风格。(但我认为,通过加入化工生产的成分,使白酒形成的口味、风格,是远远不能与传统工艺发酵过程中,窖池内自然形成的各种成分带给产品的风味相比的。)更何况浓香型白酒的质量标准恰好就规定了己酸乙酯的起码含量。 白酒产品中真正危害人体的“罪魁”是甲醇和铅。在传统工艺中,只有异常发酵,才可能产生过量的甲醇。而微量甲醇的存在,也确实是所有传统工艺不能避免的客观事实。但所有正直的传统白酒生产厂家,一定会依照国家严格的卫生指标限制进行生产,决不会允许一瓶甲醇超标的产品流入市场。因而,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因饮用传统工艺白酒而中毒的事件。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生的导致消费者身亡的假酒案,全部都是因为错将甲醇当酒精造成的。那为什么数百年来,传统蒸馏白酒存在的微量甲醇从未使人中毒呢?说穿了,人体天生就有一副具功能的肝脏,它真是一个神奇的化学工厂。凡从食物中带进体内的有毒物质,只要在肝脏功能限度以内的,都可以被分解成的物质进而排出体外。 以酒精为例,当酒被喝到胃里以后,迅速进入小肠。之后通过血液被吸收进肝脏,再通过酶的作用,将酒精分子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进一步就会被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每分解一次,就会释放出一定的能量被身体利用。 我们每天食用的各种食物都不会是的物质,例如蔬菜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也含有不少的草酸。草酸与其它含钙食物在一起会生成草酸钙,这种钙绝不是对人体有益的。所以,依据国家卫生部门颁布的规定来看待传统白酒内的所谓杂质,才是有科学依据的做法。 铅的含量是所有白酒厂家都应该非常小心的事。按理说,按照传统工艺,白酒产品铅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使用的工具(冷却器、容器等)。过去一般的小酒厂使用锡制的冷却器因而带入铅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国家卫生部门一直在进行严格的测查。现在的白酒生产企业基本上淘汰了锡器。所以说,大多数的传统名优酒厂出产的产品,所含的铅成分是不会超标的。 能使人神经麻醉的不是醛、杂醇类物质,反而是酒精本身。因白酒内含的醛种类较多,其中主要是乙醛。诚然,它们的存在也构成了酒体的香味,但过量的乙醛恰好来自于酒精勾兑过程。为了除杂,必须采取过量氧化的方法。这是某些白酒喝过会“上头”的原因之一。所谓杂醇,是指除乙醇以外的甲、丙、丁等醇类。由于含量太低及危害性低,虽在白酒卫生标准中也有规定,确是传统工艺非常容易控制的。 因此,可以这样说,所谓新型工艺白酒会比传统白酒更益于人体健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用这种说法来否定传统的酿造工艺我认为是十分不合适的。试问白酒协会的各位资深专家,是否列位现在已经不喝运用传统工艺酿造的优质酒,而转喝更加卫生的“新型酒”了? 商榷之四: 新型白酒值得倡导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的高科技含量……目前我国新型白酒已经实现了机械自动化生产、电脑操作控制和微机勾兑……实现了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