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唐以前酒多是绿颜色的吗
早在周秦汉唐时期,的发酵酒已经兴旺起来,然而那个时期的酿酒,远不如后代的技术,人们在制曲和酿酒的时候,质量并不稳定,所以,1300年前的酒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色泽,其中就有很多绿色的酒。
中华成语中有“灯红酒绿”,形容的是美好生活。古人夜生活,能够挂上红灯笼,然后开怀饮绿酒,那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绿酒——呈现了酒的颜色,也反映了古时候的生活情趣。宋人朱翌诗中既有“雨脚雪花方间作,灯红酒绿正争光”之句,可以为证。
两千多年前,周朝人酿酒,已经能够依据酒体形态、酒液颜色、酝酿时间、酒事用途而划分出若多种酒。《礼记·内则》在阐述酒品酒类时有这样一段话:“酒:清,白”。意思是当时的酒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酒,一类是“白”酒。清酒是酿造时间长,液感清澈的酒,一般呈绿色;白酒是指浑浊的酒,即汉代人通称的浊酒,一般呈乳白色,也叫白酒(切记:古代白酒与现代白酒并不是一个酒种)。
我们目前能够发现的早的酒,是周朝战国时期的酒,距今2300年,呈现绿颜色。1974年,河北中山王墓的东、西两库,分别发现了一件扁铜壶和一件圆铜壶,壶口有铜盖密封。扁壶中的酒液存有6.7公斤,呈浅翡翠绿色;圆壶中的酒液存有3公斤,呈墨绿色。
汉代的酒也呈绿色。邹阳《酒赋》有云:“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流光醳醳,甘滋泥泥。醪醴既成,绿瓷既启,且筐且漉,载篘载齐。”这里提到的“绿瓷”,并不是指绿色的瓷器,而是形容酒的光泽。邹阳《酒赋》又有“沙洛绿酃”之称,是说绿色的酃酒,这种绿色酒产自湖南。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西汉绿酒有实物保存。2003年3月至6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北郊进行了一次考古发掘,共发掘3座汉墓,其中一号汉墓被断定为西汉墓葬,墓中有一件青铜酒锺,酒锺中保留有26公斤西汉绿酒,酒液透明,呈翠绿色。据考古工作者对墓葬年代判断,断定为汉文帝至汉武帝时期,那么这个铜锺中的酒也应产于这段时期。盛酒的酒锺通体鎏金,凤鸟钮,形体高大,通高78厘米,盖顶密封完好,从而使得这锺美酒保存了2100年之后,仍然绿泽可鉴。
从出土西汉原酒的色样来看,西汉谷物酒的基色应为翠绿色。这种翠绿色是我国古代谷物酿酒的成品色泽。构成绿色酒的原因乃是由当时酒曲的霉菌颜色所决定的,这种酒色一直保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人们改革制曲工艺,酿出的酒才逐渐变成黄色或赤黄色。所以汉唐之间,人们形容酒的颜色往往以“绿”为标识。
唐人酿成的米酒也保持了绿色状态,唐诗中多见吟咏。李咸用《短歌行》:“一尊绿酒绿如染。”李德裕《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行觞举绿醪。”李白《赠段七娘》:“千杯绿酒何辞醉。”白居易《落花》:“请君尝绿醅。”陆龟蒙《村夜》“开瓶浮蚁绿。”这些诗咏,都在表述酒的色泽。
按现代的黄酒不会出现绿色,而周秦汉唐时代的米酒以绿色为多,这是因为,古时酿酒未能保证酒曲的纯净,以至制曲及酿造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其它微生物,导致酒色变绿。很遗憾,我们今天已经喝不到这种绿颜色的酒了。(来源:佳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