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祠庙寻迹
到了二月,北京依旧很冷,不过风小了许多。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北京城里竟还有袁崇焕的祠墓。对袁崇焕始终是个很模糊的印象,先查明了地址,是在广渠门中学附近的东花市斜街。于是在广渠门附近下车,问明广渠门中学的位置后,就走到了一个街口。附近楼房林立,并不像传说中的巷子,靠大街就是一幢新的大楼。打听之下,才知道因为修建楼房,原先的小巷子早就不见了。顺着巷子往里走,大约一百米,就看到了广渠门中学,中学周围,是新盖的大楼。
无奈之下,只好继续找人询问。原来,只要右拐,走十几米,见一小区铁门,进去就可以找到。小区很旧,老式的北京筒子楼,估计是还没有拆。穿过小区的花园空地,就看到青灰色的大门了。大门是一个孤单的门架子,过了这个门架子,才是真正的大门。这里就是今天要跟说的袁崇焕纪念馆,也就是原广东义园旧址了。
抗金名将袁崇焕
迈门槛,进大门,两边陈列着一些材料,记录着袁崇焕的生平事迹以及有关墓地的一些文字。
袁崇焕是明末最著名的抗清将领,祖籍广东东莞。后落籍广西藤县。他于明万历年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明末风雨飘摇,各地农民起义让朝廷穷于应付、焦头烂额;而边患频仍,已经崛起的后金不断进犯,更令朝廷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袁崇焕心系辽疆,毅然投笔从戎,因抵御后金军屡战屡胜而官至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并出任蓟辽督师。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兼监察部副部长的官衔,蓟辽督师则类似于东北总督的职掌。可以说,明朝廷在东北方阻挡后金进犯的重任,都落在袁崇焕身上了。而他在任辽事期间,也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获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袁崇焕在与努尔哈赤的一次决战中,用炮火把努尔哈赤击伤致死,非常有效地阻遇了后金军的南下。
明末代皇帝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袁崇焕在辽西的关锦防线进攻北京,袁崇焕闻警后即率师勤王,星夜驰援京师,在京郊获广渠门大捷和左安门大捷,独自力解京师之危急,再次显示了他的果敢坚毅及军事谋略方面的才能。
短短数年间的几番较量,皇太极深知袁祟焕的厉害,于是听信其汉人谋士所献反间计屯兵北京城下,不与袁崇焕交战,却诈信约与袁崇焕做内应定城下之盟。自命“非亡国之君”而视满朝“皆亡国之臣”的崇祯皇帝,果然中计,听信了谗言,终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制造了一起特大冤案,也造就了一出自毁长城的巨患。袁崇焕以身许国,空有“臣心期报国,誓唱凯歌归;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的壮志和情怀,仍然脱不掉封建皇朝里正直的忠臣常有的悲惨结局,终于祟祯三年受磔刑(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处死于西市。
袁崇焕被祸后,他的一个佘姓部下冒着被满门抄斩的危险,将袁崇焕的尸骨偷偷运回下葬,当年所埋葬的地址,就是今天带您参观的广渠门内的原广东义园里。
袁崇焕纪念馆瞻拜
这左袁祟焕纪念馆为三间的通房,大院里,前面是祠堂,后面是墓碑。都是新建的小房子,不起眼的某一面墙,刻着前人的字,看来是以前祠堂的残留。祠堂两边的小屋内,是一些书籍和资料,如袁崇焕老家的照片,其父墓地的照片等。而另外一间小房间内,陈列着袁崇焕抗清时士兵用的兵刃,锈迹斑斑,犹能反映当是的铁马生涯,刀光剑影。
中间的祠堂里,挂着一副袁崇焕的画像,很像农村家里的陈旧年画,两边写一副对联: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两句大气磅礴的诗句,挂在这有点荒凉的室内,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现在想起来,袁崇焕能够打败皇太极,勇敢是一方面,还有他的不守旧。说一个例子吧,当时袁崇焕的困难很多,在他之前抚顺丢了亲河丢了,开原丢了,铁岭丢了,沈阳丢了、辽阳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努尔哈赤带领军队来打宁远,宁远以北所有的军队都被魏忠贤的阉党撤了。在袁崇焕之前,明朝在辽东战死的总兵死了15人,明朝总共有21个总兵,现在只有袁崇焕自己还守着宁远,就是用西洋的大炮。
西洋的大炮是葡萄牙人发明的,很多人以为是英国发明的,葡萄牙造的西洋大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通过澳门买回来的,运到了山海关。在当时,这个新的东西别人不敢用,也不会用,冷兵器持续了几千年,根本没有人相信这种东西。他用了,就把西洋大炮运到的宁远省,来保卫宁远,可能是广东人的原因,因为广东人比较开放,后金骑兵往上冲,被大炮打得人仰马翻。
佘姓传人守墓四百年
回到纪念馆,再往后面走,是通往墓碑的小口,后面的空间比前面小很多,当年把袁崇焕尸首偷出来的佘姓义士就埋葬在旁边,墓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佘家后代一直为袁崇焕守墓,到佘幼芝女士,已经是第十七代了。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老人家。问管理人员,说目前墓地归政府管理,老人家已经搬到金鱼胡同去了,但是老人家每周会过来一次打扫墓地。老人家有一子一女,前些年,儿子赴广东处理有关袁崇焕事宜时遇车祸而亡,为督师守墓下去的愿望怕是无法实现了。持续将近四百年的义举,或许就此断绝。
龙潭公园设立袁崇焕庙
真正为袁祟焕洗雪沉冤的,是在其被祸后152的乾隆皇帝。乾隆下渝告额驸(即驹马)尚福,让其通知时任广东巡抚的尚安说:“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谙政昏,不能磬其比,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现在有无子孙,可曾出仕,著传谕尚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将此谕令知之,钦此。”乾隆作为清朝的皇帝,对自己祖先打天下人鼎中原时的死对头所受的奇冤,能有如此通达的胸环和态度,在封建社会也实在难能可贵了。
到了新中国,随着袁崇焕祠墓的不断休憩,龙潭湖公园也设立了袁督师庙公游人参观。
我们《名人故居》栏目组也随即来到龙潭湖公园,寻访有关袁祟焕的记录。龙潭公园很大,有孙敬修的雕像,还有时传祥的。问及袁崇焕的庙,很多人都模栅两可,说,是有一个庙。于是,在询问的时候,就改问公园里是不是有个庙,在什么地方。辗转反侧,终于找到了。袁崇焕庙很小,处于公园西面,旁边有个早冰场,还有块空地,几个孩子在踢足球,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这三间青灰砖房是做什么用的。
这袁崇焕庙是广东人张伯祯先生于1917年创建的,坐西向东,坐落在高约1米的台基上。中门上刻着“袁督师庙”。门两旁刻有一副对联:“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庙内明间正壁上镶嵌着袁督师石刻像,两壁有《明袁督师庙记》、《袁督师庙碑记》、《佘义士墓志铬》等石刻,督师墓地的“听雨”石刻原是这里的。庙的左右两个小间为张先生“意钓亭”和“悼亡亭”,是纪念其亡妻亡子的家祠,其内尚有梁启超书刻的对联及宋伯鲁等名人手迹石刻。
如果有兴趣,不妨您也可以来这里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