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中进士
明朝的科举制度是先做童生。要想做童生,必须要通过考试取得秀才资格。考前报名时要填写籍贯、三代履历、同考五人联保, 还要请一位廪(lǐn)生作保。然后要经过县考(知县主持)、府考(知府主持)、院考(省学政主持),考中者为秀才,才算有了资格成为县学或府学的生员, 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入学考试。袁崇焕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补为弟子员,时年13岁。
秀才是科举取士制度的第一关,是社会向上流动必须经过的第一道阶梯。袁崇焕取得了这一资格,就算是迈出了仕途成功的第一步,也开始具备士绅的身份。随后,袁崇焕又开始准备乡试,向举人的头衔迈进。
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秋天举行,所以也称"秋闱",考试的地点在省城桂林,由主考官主持,考试三场,每场三天,考中的为举人。万历三十四年 (1606),袁崇焕在广西桂林丙午科乡试中,考中举人。这年他才22岁。对当时的全国生员来说,考中举人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事。举人每科名额,各省数量 不同,人数不多,读书之人,皓首穷经,很难得中。《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因考中举人,高兴得发了疯。这个例子说明:中举,既是科举考试的一件大事,也是科 举之人的一件喜事。清朝《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9岁中秀才后,参加乡试,屡试屡败,"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到老也没有考中举人。袁崇焕22岁 中举,年龄不算太大,是比较早就得到了功名的。所以,袁崇焕也高兴了一阵子。并写了一首诗。
秋闱赏月
战罢文场笔阵收,客途不觉遇中秋;月明银汉三千里,歌碎金风十二楼。
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钥蟾宫任我游。
这首诗中表现了袁崇焕的欣喜与豪迈之情,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袁崇焕中了举人之后,也像其他举子一样,要参加会试。会试,也是每三年一次,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又称"春闱",考试的地方是在北京的贡院,由礼部 主办,皇帝特派高官主考。外省来京应试的人朝廷还给路费、驿马,踌躇满志、风风光光的进京。考场叫贡院,考生入号,关门上锁。考试三场,每场三天。袁崇焕 中举后,继续读书,参加会试,但很不顺利,屡考不中。袁崇焕连续12年,四次机会,都没有取得进士的功名。也就是说,他从中举人到中进士,中间经过了13 年。
连续十几年都没有考上,论谁都不能高兴。袁崇焕也一样。于是他又写下了一首诗。
下第
遇主人多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山岫云应懒,还枝鸟亦安;故园泉石好,归去把渔竿。
这首诗表现出了袁崇焕当时情绪低落之极溢于纸面。
他虽萌生归园钓鱼的闪念,但实际并未气馁,而是愈挫愈奋,更加努力,积极进取,一定要金榜题名。"皇天不负苦心人",袁崇焕会试考中,成为贡士。接着,再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
明朝的科举制度,进士和乡试、会试一样,也是每三年考一次,进士分为会试、殿试两次考试。会试的日期是在二月初九开始,十五日结束。三月初一殿试,也称 廷试。万历四十七年(1619),袁崇焕在北京通过会试和殿试(廷试),考中万历己未科进士。这一科的状元是庄际昌,所以万历己未科进士又称"庄际昌榜" 进士。虽然这时候的袁崇焕不年轻了,但也正当壮年,得中进士之后,他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展开了。从此,他即将一展宏图,在历史上写下壮丽的一笔。
袁崇焕青少年时,便以豪士自许。他所写的《秋闱赏月》中"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就是诗证。他考进士的时候多次落榜,每次上京赶考,他总是 沿途游历,足迹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他说:"十四公车,强半在外,足迹几遍宇内。"他喜欢游历,在《募修罗浮诸名胜疏》说:"余生平有山水之癖,即一丘一 壑,俱低回不忍去。"他喜欢同好朋友谈天说地,纵论山川形胜、兵戈战阵之事。
袁崇焕中进士的这一年、这一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明朝辽东经略杨镐于二月誓师辽阳,三月四路丧师。这就是明清之间在辽东大地上进行的萨尔浒之战,结果明军大败,后金军大胜。
萨尔浒大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既决定了明皇朝的历史命运,也决定了袁崇焕的个人命运。袁崇焕这个向来关心国事、边事的新进士,心情一定很复杂。他那时在北京,一定也听到了不少辽东战事的消息。
袁家先祖来自北方,是南迁人氏。万历四十四年(1616),袁崇焕的堂叔袁玉佩中了进士,比袁崇焕中进士早三年。堂兄袁崇茂也是秀才。袁家出了两个进士一个秀才,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书香人家。
袁崇焕身材短小而且精悍,动作敏捷;好谈天下大事,说得尽兴时还会手舞足蹈。清朝官方编撰的《明史》则称赞袁崇焕为人慷慨,很有胆识。袁崇焕的上司、与 袁崇焕合不来的辽东经略王在晋曾说,在当时众多边关大将中,无论是胆量气魄还是志向才华,袁崇焕都是出类拔萃的,并称赞袁崇焕富有光明磊落的品格和宽阔容 人的胸襟。
后来袁崇焕蒙冤被杀,当时全国上下不明真相,都认定他是勾结外敌的"汉奸",因此无论是时人议论还是史官记录,实际上都把他抹黑了。
广东、广西都是袁崇焕的故里。准确地说,东莞是他的出生地、原籍地;藤县则是他的成长地、寄籍地。当时的藤县、平南县盛产木材,经营木材生意的袁子鹏大 约在1586年就带着2岁的儿子袁崇焕和其他家人迁居广西。因此,袁崇焕的少年时代就是在广西藤县天平乡莲塘村(与平南县接壤)度过的,举人资格也是在广 西考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