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推翻元帝国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9 属于:徐达
  • 徐达

      徐达灭了张士城后,朱元璋又命朱亮祖进军台州温州汤和大军直取庆元。方国珍逃入海中,又被廖永忠水军击败。朱元璋致书劝降,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好 归顺乞降,小明王亦沉江而死,宋亡。至此,朱元璋已据有湖北湖南河南的东南部、江西安徽浙江以及汉水和长江下游广大地区。此时的朱元璋拥有雄兵百 万,猛将谋臣云集,可谓踌躇满志,大有包藏宇内、席卷天下之势。

      正当朱元璋平定陈友谅、灭掉张士诚、降服方国珍的时候,元朝宫廷发生 政变,哈麻阴谋废元顺帝而立皇太子,事泄被杀。皇太子与生母高丽奇皇后又密使宦官朴不花丞相太平商量废立之事,太平不肯,遇害身亡。皇帝和太子分为两 派,斗争白热化了。吴王政权北伐中原、推翻元帝国腐朽统治的外部条件也已具备,时机业已成熟。吴王朱元璋就积极着手准备北伐。具体地讲,其北伐准备工作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十,徐达攻灭张士诚的捷报传抵应天,吴王朱元璋当即派遣贲左卫副使张兴率 勇士1000名为先遣队,奔赴淮安,候命出师北伐,并命令濠州守臣训练平乡山寨军,会师淮安,准备谋取山东胶州及登州、莱阳等处。与此同时,吴王朱元璋为 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使自身在未来的北伐元朝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不厌其烦地劝诫部下众将,希望他们不要沉溺于逸乐,时刻以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统一 全国为念。

      九月二十八日,徐达等自吴越凯旋归来,吴王朱元璋论功行赏刚刚结束时,就曾对徐达等将领说,如今"江南既平,当北定中原, 统一天下",告诫诸将"毋狃于暂安而忘永逸,毋足于近功而昧远图",勉励他们说:"大业垂成,更须努力。"徐达带头表示一定"尽心以图尺寸",甘愿为实现 统一全国的宏伟大业继续效力。第二天,当徐达等入朝谢恩时,吴王朱元璋曾问道:"公等还第置酒为乐乎?"徐达等回答说:"荷主上恩德,皆置酒相庆。"吴王 朱元璋又告诫他们说:"吾宁不欲置酒与诸将为一日之欢,但中原未平,非宴乐之时。公等不见张氏所为乎?终日相与酣歌逸乐,今竟何如?宜深戒之。"

       十月初二,吴王朱元璋在应天戟门与给事中吴去疾等讨论政务时,分析道:"吾以布衣起兵,与今李相国、徐相国、汤平章皆乡里,所居相近,远者不过百里,君 臣相遇,遂成大功,甚非偶然。今扫除群雄,抚有江南,免离乱之苦,每终夜思之,不能安枕,人心难安而易动,事机难成而易坏,苟抚之失宜,施之不当,乱由是 生",说:"今中原未平,正焦劳之日,岂能坐守一方而忘远虑乎?正当练兵选将,平定中原。"认为:"诸将小心忠谨者,唯徐达听受吾言,可任斯寄。常遇春果 勇有为,可以佐之,其余或为偏裨,或以守城,皆有可用之才。天若辅吾,诸将足以了之。"吴去疾认为吴王朱元璋对徐达等将领的评价允当、安排合理,所以答 道:"知臣莫若君,主上知人善任,平定之功不难矣。"至此,徐达已被内定为未来北伐战争的兵元帅。

      其实,不待吴王朱元璋提醒,徐达 早在灭姑苏张士诚后,就已做好北伐的思想准备,史载:"及张氏既灭,唯大将军(指徐达)于货宝无所取,妇女无所近,其深谋远略,盖谓中原未平,民未苏息, 岂可速恃为安乎?"即其明证。对此,吴王朱元璋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十月十四日于西楼设宴款待功臣后,曾谕令部下诸将"当如大将军所存,共图大勋,康 济宇内",要求他们以左相国徐达为榜样,做好北伐的思想准备。众将领对徐达也颇为了解,知道吴王朱元璋所言不虚,因此闻言后都叩头请罪。

       在北伐中原的时刻表、进军路线等有关战略战术问题上,吴王政权内部意见不一。有人劝吴王朱元璋等"荡平群寇",即消灭各地割据称雄的地方武装及元末红巾 军余部之后,再进兵攻取元朝都城;有人建议"直走元都,兼举陇蜀",即同时出兵攻打元朝都城和割据陕西四川的实力较强的张思道、李思齐和明昇所部,等 等。由于这些意见与建议与吴王朱元璋的想法不一致,因此都没有被采纳。

      十月十七日,打算在近期兴师北伐的吴王朱元璋召集徐达等人,商 讨有关北伐事宜。他问道:"今欲命诸公北伐,计将何如?"常遇春应声答道:"今南方已定,兵力有余,直捣元都,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挺竿而可以胜 也。都城既克,有破竹之势,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矣。"吴王朱元璋认为常遇春举兵深入、直捣元都的建议也不可行,说:"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如卿言 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非我利也。"接着,吴王朱元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吾欲先取山东,撤其 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太原以及关陇 可席卷而下。"徐达等表示赞同,于是北伐进军路线就此确定下来。随后,吴王朱元璋又转过头来对徐达说:"兵法以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卿其识之。"告诫身为 众将之首、未来北伐战争主帅的徐达,务必遇事三思而行,临阵胸有成竹,切忌鲁莽行事。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而有序的准备之后,吴王政权的北伐行动已经如箭在弦。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吴王朱元璋正式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同鄂国公常遇春(时任"征虏副将军")等,领兵25万,北取中原。

       随即,吴王朱元璋同时召集负责进攻中原、福建和广西的三路统兵将领徐达等进行训话,声称自己命将出征是"奉天命平祸乱、安生民",告诫诸将切勿轻敌等。 由于北伐中原事体更加重大,所以吴王朱元璋在训话时对徐达等北征将领的行军作战事宜做了特别细致的安排。他指示说:如"临大敌",征虏副将军常遇春负责统 领前锋;如"敌势强",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参将冯宗异则分为左、右两翼,各将精锐进击敌人,同时右丞薛显、参政博友德可各领一军,独当一面;如遇"孤城小 敌",则只需派遣一位有胆略的将领,赋予他总制之权,即可马到成功;征虏大将军徐达"专主中军,策励群帅,运筹决胜,不可轻动"。同时,他特别叮嘱徐达等 牢记"将在军,君不与者胜"的古训,要求北征诸将都能够在临阵之际随机应变。随后,吴王朱元璋又向徐达强调了北伐的进军路线、军队纪律以及临阵和为将应当 注意的主要事项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