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范蠡富国强兵
除了积极促进农业生产外,范蠡对于畜牧业和养殖业也相当注重。范蠡在京都周围建有不少专业化的鱼池。都城南方三十六里的南池会稽山小城下有名的两个大池 塘,在范蠡的主持下,开辟为鱼池,发展淡水养殖业。据说,这些鱼池在三年期间便获得三万余条大鱼,经济价值颇为可观。范蠡规划执行方面的能力,以显示他是 一位非常优秀的实干家。据说,范蠡还曾集合不少专家的经验,写下养鱼、捕鱼和晒盐技术的书籍,使越国经济实力增强不少。
此外,他也大力发展畜牧业,利用越国丰富的草木资源,豢养牛、马、羊、猪、驴等,彻底改善越国一向单一的经济结构。在都城周围不远处,就有养狗的犬山、养鹿的白鹿山、养鸡的鸡山和养猪的猪山。
除了畜牧业外,纺织业的成就更是惊人。越国临海,对养蚕业相当陌生。幸好范蠡来自楚国,在这方面颇有经验。他组成农耕观摩队,远赴楚国学习种桑及养蚕技 巧。范蠡还建议勾践"示民以耕桑"。于是,勾践回国后不久,便亲自示民以耕桑,并由其夫人领导纺织的工作。据研究丝绸的专家考证,当时越国的确有帛、丝、 罗、纱灯高级纺织品。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便是吴越边界溪畔的浣纱姑娘。另有《吴越春秋》中记载,越在兴国过程中,一次就向吴国"进贡"葛布十万匹,还有相 当数量的甘蜜、狐皮、晋竹等。总之,越国的纺织品不论产量和质量都具有相当的水准。蚕丝的发展不但解决了不少衣饰上的需要,当时的丝绢也是重要的国际贸易 产品。这方面技术的发展,给越国带来了不少财富。
勾践还在距都城十五里外的木客山兴建伐木场,并派2800人砍取松柏造木筏。在距都城三十五里外,位于海边的朱余兴建盐场,设置盐官,全力开发对越国而言既陌生又重要的海边资源。
为了有效地改善农耕器具及作战用的武器,冶金业的发展更是不可缺少。越国原本就盛产铜、锡等矿产,这方面的技术工人并不缺乏。在范蠡的精心规划下,这些矿产的开采量大为提升。特别是铸炼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品质方面的改善更是惊人。
在近年来的考古挖掘中,越地出土了大量的铁制品,且有不少是属于勾践复国时代的。这期间,中原地区仍属于青铜时代。东南的吴越有铁制武器出土表明,除了地区性的矿产特色外,吴越长期对抗也促进了炼铁技术的提升。
铁制武器的确能使作战力增强不少,这可能也是春秋末期吴越两国先后成为中原霸主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越国,在范蠡的规划下,铁制武器的品质更有着突破 性的发展。虽然这已经是近3000年前的故事,但范蠡的眼光却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他由经济实力着眼,不空谈精神和意识形态,培养出绝对客观的实力,给一向 喜欢美丽口号的中国人着实上了重要的一课。
越国审慎地由经济方面人手,不刻意加强战备,希望能以低姿态避免夫差的猜疑。即便如此,大部分工作仍必须在极秘密的方式下进行。
万幸的是,吴国的情报工作是由伯嚭负责的。范蠡特别派人以重金贿赂,腐化其情报体系,总算勉强遮住了夫差虎视眈眈的眼光。不过,想要长期瞒住对方也是不可能的,何况夫差身后还有伍子胥。因此,范蠡不得不以非常手段来应付这种非常的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