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东方各国的合纵与灭亡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楚、秦、齐、宋及越国,他们之间都缺乏相互间坚守信义的常识,导致相互不信任的连锁反应。秦始皇在位期间是以昭襄王打下的领土遗产为基础而迅速奔向统一大道的时代。

<a href=https://www.baikedang.com/wiki/ZhanGuo/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战国</a>时代东方各国的合纵与灭亡

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纵"

楚、秦、齐、宋及越国,他们之间都缺乏相互间坚守信义的常识,导致相互不信任的连锁反应。这里就导致出现相互不信任的连锁反应。人与人之间的信义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存在的。正因为存在,国家间的连衡才能得以成立。然而,这个连衡没过多久就土崩瓦解了。

如果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发挥作用,如能让时间停滞不前的话,从提倡人类信义角度来讲,是值得赞赏的。

公元前262年,自从秦国攻打韩国并夺取野王之后,位于韩国野王之北的上党与韩国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就被截断了。由于上党的看守冯亭赵国求救,赵国就封冯亭为自己的封君(华阳君),并将领土编进赵国版图之内了。赵国派廉颇将军前往救援。赵国和秦国对峙于长平。公元前261年,楚国顷襄王驾崩,由考烈王即位,把州地割让给秦国以达成和谐。公元前260年,一直与秦军对峙的老将军廉颇被年轻的赵括替代,开始由赵括统率军队。由此形势骤然转变。赵括中了秦国白起的圈套,死于战场。数十万赵兵虽然投降秦军,白起却把所有人都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了四五十万人。

秦历公元前259年,赵历公元前260年,秦军终于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此时,齐、魏两国协助秦国攻打赵国,齐国攻取了临,而魏国也攻取了伊是。可是,魏、楚两国见邯郸没有降服之意继续坚持镇守,就派出了援军。因为,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采纳赵国平原君的建议,成功促成了合纵。

此时,秦国早已支配了楚国的旧地—湖北湖南,甚至其领土已占据了大半个天下。要么对抗秦国组织合纵,要么与秦国联手进行连衡,这已成了关键所在。

这时,魏国的信陵君不顾魏王之意,为促成合纵奔波于各国间。理应辅佐魏王的他却成功促成了合纵。

其实魏王只是口头承诺派去援军,本打算让援军在半路就停止。这是因为秦国向他施加了压力。信陵君无视这个命令,将援军派往合纵的军队中去了。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信陵君获取了赵王的信任。不过,他与魏王之间也断绝了关系。

赵魏历公元前258年的最后三个月,秦楚历公元前257年的头三个月中的某一月,秦军被合纵军打败,损失了无数官兵。齐、韩两国也派出了援军。在秦军形势不利的状态下,白起因罪而死。秦国不得不放弃围攻邯郸。

这时,在救援赵国的口号下成功促成了合纵。这件事情对秦国而言虽说是短暂的,却也成了秦国一时的重创,致使秦国在战略上陷入困境。此后的十年,魏国的信陵君在赵国得到重用,于公元前247年促成五国合纵,以此防范秦国。

人们把上面讲到的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以及孟尝君称为"战国四君子"。虽然孟尝君时代秦国还不是唯一的强国,与其他三君相比,孟尝君所处状态有所不同。但这四君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促成对抗秦国的国家联合的功臣。后人论之为尊贤养士。

春申君与吴越之地

自公元前329年以来,越国的大本营处在楚国的管控之下,不过反抗运动并未停息。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讲述。接着,越王投奔齐国,移居到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琅琊,并以此地为新的根据地,准备伺机夺回失去的领土。这在前面也有讲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元前279年楚国将都城向东迁移之后,对这片越国土地的控制才开始走上正轨。楚国忙于维持宋国和越国的治安而顾此失彼,使湖北受到了攻击。同时,湖南也受到攻击,最终不得不把都城迁移至东方的陈。不久,又被秦国夺去了湖北、湖南。楚国失去大本营之后,无奈将兵力集中到东方,最终成功平定了吴地。

被委任管理支配吴越之地的便是春申君。

春申君于公元前263年出任楚顷襄王政权的宰相(春申君相楚元年)。在其相楚三年(公元前261年,顷襄王三十六年)时,顷襄王驾崩,考烈王即位并改称元年。按照古老的惯例,上一任君主去世就要上即位并改称元年(立年称元法。"立"指的就是即位)。但是,中原各国已经开始使用新的方法,于前君主去世后第二年年初起改称元年(逾年称元法。"逾"指的就是越过。即位后过了新年之后再更元)。在楚国仍旧坚持使用着传统的立年称元法。由于前君主的之后一年和新君主的元年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因此考烈王元年就相当于春申君相楚四年。

合纵得以成功、楚国救赵是春申君相楚八年(秦楚历公元前257年,赵魏历公元前258年)发生的事情,趁此时机,此时楚国消灭了鲁国。大本营还在湖北、湖南的时候,由于需要向多方面增派军队,楚国未能实现此举,而此时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这样的结果真是颇有讽刺意味。

位居山东琅琊的越国似乎也是在同一时期被楚国消灭的。吴越之地,即越国的旧地便丧失了山东越国这一反抗的象征。此后,楚国对越地的统治也走上了轨道。

公元前250年(楚考烈王十二年,春申君相楚十五年),春申君退还了授封的淮水以北的十二县,被委任管理吴越之地(春申君治吴元年)。由于春申君位居宰相之位,便使其子为假君前往封地。公元前241年(春申君相楚二十四年,治吴十年),春申君辞去宰相职位,前往封地吴。第二年,继从陈迁至巨阳后,楚国再次迁都寿春。

很久以后,项羽刘邦拥立楚国义帝的时候(公元前208年),项羽作为西楚霸王彭城定为都城(西楚),而将吴越之地(称为东楚)设成了义帝的大本营。也就是说,湖北、湖南由西楚监视。考烈王曾经统治的一带由项羽支配,而把湖北、湖南以及曾授权由春申君支配的一带划为义帝的畿内。

春申君的治吴(对被作为吴地的越地的治理)政策是一帆风顺。

不过,在楚国的都城寿春,反对春申君的势力逐渐强大了起来。在这股势力的背后,还有秦国的暗中支持。李园的妹妹是考烈王之后,他利用考烈王的死谋杀了春申君与假君。这是公元前237年(春申君恢复相职。相楚二十五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发生的事情。李园没有受到尊敬,很多人为春申君的死感到惋惜。

还有另外一说。起初李园极力想让其妹妹接近春申君,结果其怀上了春申君的孩子。李园的妹妹身怀有孕进入后宫当上了考烈王的王后。出生的孩子为幽王,实际上是春申君的孩子。至于这个故事是否属实,无从考证。

这个故事看其读解方式,不由得让人感觉这个幽王之后,越王(春申君)便取代了楚王。汉代的"南越"("南越"是汉王朝对其的称谓。其自称为"越")称"帝"(越帝)之后,其"帝"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楚国的制度。不过,国号继续为"越"。针对各种说法上的分歧,如果把春申君换成越王就能说得通了。不知道司马迁是从何处得来这个故事的。

秦始皇于公元前224年消灭了楚国。于是曾为楚王一族的昌平君即位。或许是由于汉代继承了秦国的记录方法,昌平君仍被记录为"昌平君",而没有记成"昌平王"。君就是封君(战国时代隶属于各领土国家之下的诸侯)。待昌平君于公元前223年与项燕(项羽的伯父)一同战死之后,在越国旧地仍是"越君"即位。这部分也没有改记为"越王"。这位越君于公元前222年投降秦国。

前面曾讲过汉代不同阶段的越国都自封为越王勾践的子孙。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上面讲述的"越君"也同样自封为"王"了。

秦始皇的出生

实际上,说在任君王并非大王之子的故事在秦国也有流传。下面的故事非常有名。传说秦始皇的生父其实是宰相吕不韦

秦始皇是作为庄襄王之子出生的。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这个庄襄王(名为)子楚,其母亲是夏姬,传说他的生活里缺乏情爱。子楚作为人质被赵国软禁。之后,秦国的宰相吕不韦接近他。子楚的父亲是安国君,是昭襄王的之子。安国君原为太子,因华阳夫人膝下无子,所以要从家族中找个人即位。于是,吕不韦讨好华阳夫人,用金钱买通关系,把子楚推上了太子之位。昭襄王去世后,由安国君即位,即孝王。子楚便当上了太子。然而,这位孝王即位后不过三日就去世了。从而,由子楚继承大王王位。这便是庄襄王。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传说当吕不韦得知子楚的存在后便讲到"奇货可居"(这个人好比贵重的财务,要囤积居奇)。

子楚对吕不韦的宠姬一见钟情,并纳为夫人。据《吕不韦列传》记载,此时吕不韦的宠姬早有身孕,是吕不韦的孩子。子楚作为大王即位(公元前251年)后,于逾年改称元年,更元四年(公元前247年)去世了。接着就由太子即位,便是秦始皇。因此,有人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孩子。据《吕不韦列传》记载,子楚的夫人是赵国豪门之后。由于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准备让作为人质的子楚及妻子负起责任,准备杀掉二人。不过,由于子楚的夫人是赵国人,所以在巧妙周旋后得以幸免。这件事情多多少少在告诉人们:子楚夫人的娘家在赵国是名门望族。

假设子楚夫人是赵国的王族之后,那么秦始皇承继的就是赵国王族的血统。不过,据传赵国王族和秦国王族出自同一祖先。从同姓间不能通婚的原则来讲,这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

因同类理论备受诟病的还有《传》中记载的春秋时代的鲁庄公。庄公的父亲是桓公。但是,鲁桓公的夫人出身齐国,并且经常与其兄齐襄公密会,最终还有了孩子。据说这个孩子就是鲁庄公。《公羊传》就是想通过这件事情,给鲁国国君灭亡、齐国君也会灭亡的事情制造一个"形式"。

我们还能举出了几个类似的故事,"夏姬"就是其中之一。《公羊传》在赞扬齐国田氏的同时,还创造了诽谤齐国国君和鲁国国君的"形式"。齐国国君是田氏要消灭的对手,而鲁国国君有孔子在效命,但孔子后来又表态实际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而且,在自身血统根源的陈国国君当中,对于与自己的祖先无关的部分创造了一种"形式"进行诽谤。田氏的祖先陈厉公(前706年—前700年在位)的父亲是桓公,而桓公的弟弟就是陈佗。这个陈佗由于在蔡的领地进行通奸而被蔡人处死(《春秋》桓公六年)。厉公的弟弟是宣公,与田氏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宣公的曾孙是灵公,灵公与夏姬有性关系,而夏姬与很多人都有性关系。最后,夏姬之子夏征舒杀死了灵公(《春秋》宣公十一年)。《公羊传》是以灵公的儿子是夏征舒的脉络讲述事物。也就是说,在《公羊传》中,作为暗示陈国之灭亡"形式","夏姬"成了问题的象征性人物。

结果是,与此人同名的夫人就是庄襄王的母亲。在"形式"上虽然有主次之分,但是类同的故事被三番五次地搬出,创造了针对秦始皇的、近似《公羊传》的不祥征兆的"形式"。

前面已经通过孔子和刘累的传说讲述过《史记》创造出了汉王朝,尤其是汉武帝为至高无上的存在的"形式"。这里也展示了这个"形式"的冰山一角。在汉王朝,人们认为皇帝之位始于秦始皇,而且还创造了把秦国定为配角的"形式"。在这里还是把秦国因秦始皇而灭亡的事情给"形式"化了。

另一方面,赵国和秦国出自同一个祖先的说法在《史记·赵世家》和《秦本纪》的开篇部分都各有记载。其真伪虽然不可考,但这些故事都被用来诋毁秦国。

如果说得再详细一点,就是这样—殷商末期有个叫蜚廉的人效命于商王纣,蜚廉有两个儿子分别叫恶来和季胜。据传,恶来这一支后来慢慢发展成为秦国国君,而季胜那一支发展成了赵氏。然而,《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最后部分秦国先君的名字中根本就没有这些人的名字。所以,说秦国和赵国有相同祖先的说法,很可能是后来人杜撰的。不过这个故事中秦、赵两国虽然拥有同一个祖先,而那个来自赵国的母亲却生了秦始皇。

如果秦始皇真是庄襄王的孩子,则会变成他是拥有相同祖先的庄襄王与夏姬的孩子。但如果所幸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他的父亲就不得不是吕不韦了。如果仔细阅读就能知道,其母是赵国豪商之女,但对于好刨根问底的人而言,这可能就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了吧。这个故事其实还有这样的下文。秦始皇死后,长子扶苏被杀,由其弟弟胡亥即位。背后主谋就是赵高秦二世胡亥对赵高处处相让,就像对待父亲一样。这里我们也能看到赵国的影子。后来秦二世也被杀害,即位的就是秦三世(子婴)。在秦三世执政期间,秦国走向了灭亡。

东方各国的灭亡

正如上文所述,与秦始皇出生相关的故事充满了浓厚的以诽谤为目的的夸张和编造的内容。因此此类传说是需要区分讨论的。

秦始皇在位期间是以昭襄王打下的领土遗产为基础而迅速奔向统一大道的时代(参考图46)。

公元前231年,从赵国到秦国一带发生了大规模的地震,据说赵国的伤亡比较惨重。秦国发现赵国局势混乱,就派兵消灭了韩国。公元前230年韩国被消灭。除掉后顾之忧之后,秦国转而向北发兵,攻打赵国。公元前229年攻下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并捕获了赵幽缪王。王子嘉在代自立为王。这就是代王。

公元前226年,燕国都城陷落,王喜逃向辽东。

公元前225年,秦国消灭魏国,捕获了魏王假

公元前224年,秦抓获了楚王负刍。王族昌平君自立为王继承王位。这个楚国也于公元前223年被消灭。在吴越之地更是由"越君"自立为王。这个国家也于公元前222年被消灭。

公元前222年,秦消灭了代王嘉和辽东的燕王喜。公元前221年,秦消灭了齐国,天下统一。这时,卫国也被消灭。

这样,秦国的统一大业终于完成。

然而,统一大业完成的过程中死了很多人,留下深深的积怨。杀掉秦始皇—拥有这种想法的人不计其数。其中广为流传的就是关于刺客荆轲的故事。

荆轲受燕太子丹之意前去秦国拜见秦王。献给秦王的礼物是亡命者樊於期的首级。勇士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随行其后,但由于害怕变了脸色,瑟瑟发抖。荆轲走上前制止了秦舞阳,经同意代他把礼物呈献给秦王。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这是天下最锋利的匕首,上面浸着毒药。荆轲乘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挣断衣袖仓皇逃掉。拔剑,但剑插得太紧而且太长,没办法抽出来。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奉的群臣,不能带任何兵器。群臣非常吃惊,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这时,秦王的御医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荆轲受阻。秦王绕着柱子跑。左右大臣终于回过神,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痛骂起来,秦王的左右大臣匆忙上前阻止。

荆轲一行临行时就已做好了死的准备。燕国国境有易水流过,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句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