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死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屈原与《楚辞》的关系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屈原是楚国名门望族之后。查看《左传》我们就能知道,屈氏家族世代世袭叫做莫敖的官职。莫敖是楚国的重要官职,主要掌管楚国的国家祭祀,也是确认楚王之正统性的官职。屈氏是出自拥有悠久历史的楚王之后的名门,如同周公一族维护周王的权威,屈氏也大概同样肩负着维护楚王权威的使命。

屈原之死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屈原与《楚辞》的关系

屈原之死

秦昭襄王抓住齐国走向灭亡的绝好机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对外扩张。秦国早在孝公执政时期就通过商鞅变法(制度改革)增强了国力,惠文王执政时期以此为资本进行对外扩张。结果此举招来了苏秦的"合纵"。之后又经历了孟尝君的"合纵"和苏代的"合纵",秦国开始迅猛地收回因这些"合纵"而"失去"的领地。眼下往日的敌齐国已日趋衰颓,赵国也无力抗衡。

到了此时,楚国变成了秦国最大的敌人。

楚国在上述的"合纵"里没有担当主角。当然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楚国虽然也成功地扩张了领土,但结果却因统治新疆土而弄得苦不堪言。

楚国原本发迹于湖北西部一带,春秋战国时代发展成为雄踞长江中游的大国。到了战国时期,通过推行吴起变法等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公元前329年,楚威王消灭了长江下游的大国越。之后越国的大本营虽然被纳入楚国的统治之下,但是叛乱却连年不断。越王投奔齐国并迁居到位于山东半岛南角的琅琊,并以此地为新根据地,准备伺机夺回失地。《战国策·楚策一》中记载着张仪进谏顷襄王时讲的一段话,道:"大王尝与吴人(吴地的越人)五战,三胜而亡之。"

楚国与西侧的秦国、北面的韩国以及东北的齐国,在军事上均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楚王在这种状态下依然决定出击越国。由于地广人少,楚国对越国领地的镇压并没有像想象得那样顺利。其实对文化传统各异的地域进行统治,原本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由于上述原因,在抗秦连衡中,楚国所面临的状况使其无法担当主角。

然而秦国却决定充分利用这点,首先攻击楚国防御薄弱的地方。作为攻打楚国的前期准备,秦首先制压了长江上游流域的巴蜀国。这个地区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巴蜀文字"或"巴蜀符号"的文字。春秋时代以来,虽然楚国文化的影响渗入了长江沿岸,但巴蜀地区却基本上没有被纳入汉字圈的地域。在与商周并存的时期,这里有着引以为荣的名为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的青铜器文化,之后巴蜀地区也传承了自己独有的文化。这种状况一直维系到了大国睥睨小国的阶段。秦国于公元前317年入侵并消灭蜀国。由于前一年苏秦促成了"合纵",秦国无法将兵力转向东方,无奈之下便将这部分兵力转而南下,攻陷了蜀国。

在之后一段时间里,秦国仍无法将兵力转向东方。这段时间,秦国巩固了其对蜀地的统治。由于是对不同文化传统地域的统治,就像楚国对越国的统治一样,秦国也碰到了很大的麻烦。现在我们还能看见有关当地人反抗秦国的记载。不过,在不必担心其他诸国来犯的情况下,能够集中兵力向南推进,从秦国的角度来讲,这倒是个将蜀国纳入囊中的好机会。

在东方各国封杀秦国的这段时间,秦国对蜀国的统治也走上了正轨。

接下来就是齐国攻打宋国(公元前288年)。公元前286年宋王偃被杀,宋国灭亡。然而,接着出现了各国围绕宋国领土展开的争夺战。与宋国接壤的国家除了发动攻击的齐国之外,还有魏国和楚国。为了阻止齐国独吞宋地,各国开始攻打齐国。秦、赵及韩国的军队也参与了进来。诸国便随之陷入了泥潭而无法自拔。

尤其是楚国,早已因越国的旧地焦头烂额。之后又是宋国。正如前文所述,楚国又于公元前277年进一步开始讨论起平定宋国的事了。

在各国忙于争夺宋国的时候,秦国的军队却于公元前280年从蜀国南下,派司错从湖南西侧展开了攻击。同一年,秦国的白起攻打赵国,夺取了光狼城。白起于公元前279年南下进攻楚国西北,攻下了鄢、邓等五个城池(图46)。赵王派苏历出使楚国,劝楚顷襄王加入合纵。然而,白起继续南下,于公元前278年拿下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楚王向东逃亡,并把都城设在了陈。公元前277年,湖南也被秦国平定。

由此,曾为楚国大本营的湖北、湖南均被秦国纳入支配之下。秦国在军事上的优势从此便成了不可动摇的事实。

在楚国都城陷落之际,有一个为楚国奋战、最终因失意投湖自尽的人物。他就是屈原。

屈原与《楚辞》

屈原是楚国名门望族之后。查看《左传》我们就能知道,屈氏家族世代世袭叫做莫敖的官职。莫敖是楚国的重要官职,主要掌管楚国的国家祭祀,也是确认楚王之正统性的官职。屈氏是出自拥有悠久历史的楚王之后的名门,如同周公一族维护周王的权威,屈氏也大概同样肩负着维护楚王权威的使命。

《楚辞》是一部收集了楚国歌的诗集,非常有名。很多时候它被作为南方文化的代表作品,与收罗北方诗歌的《诗经》相提并论。

传说屈原就是《楚辞》的作者。实际上《楚辞》是经多人之手而成的,并非屈原一人所做。也就是说屈原是"被指定为"《楚辞》的作者。这种假托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楚辞》中大量收集了与祭祀相关的诗歌。屈氏家族世世代代的主要任务即是掌管祭祀。因此,屈原就被假托为《楚辞》的作者。

据《左传》记载,屈氏家族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也颇为显著,战国时代出现了很多将军。有着这种家族背景的屈氏,在楚国的郢都被秦国军队攻陷之后,突然就销声匿迹了。屈氏既然是掌管祭祀的官员,这就说明屈氏家族也居住在王都之内,屈氏受封的都市也应该在湖北或湖南一带。王都陷落,加之湖北、湖南一带都变成了秦国的统治范围,于是屈氏的势力也逐渐衰落。

即使是这样,名门屈氏与楚国王都共命运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震撼了楚国人民的心。有关屈原的传说也得以流传至今。

其中有个传说与端午节吃粽子相关。屈原因失意而投身洞庭湖畔的汨罗江。洞庭湖内栖息着很多大,人们往河里投掷食物,以免这些大鱼啃食屈原的遗骨。据说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虽说这是把自古以来的习俗套用在了屈原身上,但人们对屈原的思念也可见一斑。

据说屈原曾向楚王提出过意见,但没有被采纳。甚至有人认为这个意见很有可能与制度改革相关。屈原掌管祭祀官,其立场要求他要尊崇传统秩序。站在这种立场上的屈原居然要求进行改革。如果这是事实,倒也是件值得研究的事情。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出这个传说影射出了人们想把楚国灭亡的原因归咎于楚王没有采纳屈原意见上的想法。给这个传说添加上制度改革这一亮点的,应该是进入近代之后的见解了。

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了屈原向楚怀王进谏的故事。这段谏言在《楚世家》内则是昭雎说的了。注释上注明了两个人就同一件事情进言,所进谏之人是楚怀王,他与屈原一样,同样都是"反秦"的象征性人物。这是因为这段故事被摆到了象征性的位置。

楚怀王中了秦国的圈套,前去会见秦王,最终被生擒并软禁了下来。此事发生于公元前297年。如果只看这一件事情,它就是一个讲愚蠢的楚怀王掉进秦国圈套里的故事。然而,如果把前后的来去脉都连贯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孟尝君的"合纵"是公元前298年促成的,此后形成了秦国无法走出函谷关的局面。此次"合纵"是由三晋(韩、魏、赵)组成的,楚国是局外人。在这种状况下,秦国以割地相让为诱饵要求会见楚王。楚怀王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前往秦国,结果被擒。这使楚王变成了一个愚蠢的国君。不过,事实上君主之间相互会见是有先例的。所以,既然由秦国提出要求会面,楚怀王也就毫无防备地应邀前往了。结果,秦国突然扣留了楚怀王,将其软禁了起来。

楚怀王设法逃亡,逃到了赵国,却被赵国遣返给了秦国。公元前296年,齐国、宋国以及中山国都加入了"合纵"的队伍,楚国仍旧没有参加。楚怀王在软禁中死去,其遗骨被运回了故国。这时楚国太子在齐国。齐国向楚国提出条件,只要割让土地就放太子回国。事态变得非常紧迫。由于这个原因,后来齐国和楚国一直都没能建立同盟关系。

楚国国内局势也是非常严峻。楚国答应割让土地,委派一个叫做屈署的人物出使齐国,于是太子终于能回国了。楚国又派人去曾为夙敌的秦国,搬来援兵。齐国知道了楚国有援军之后才放弃了要挟,没再要求割让土地。这时回国的太子就是后来的楚顷襄王。

《屈原列传》中记载说屈原与这个顷襄王关系不合,并讲屈原曾经批判过顷襄王及其亲信对秦国张仪的处置过于宽大。不过,记载同一个故事原委的《战国策》中却没有屈原的名字。因此屈原与楚王关系不合一说可能是后来编进去的。

作为公元前278年楚王准备向东部的陈(最后称为陈郢)迁都时的事件,有文章介绍说当时楚国还保有湖南部分(黔中、巫郡部分)和东方。屈原自尽的地方是在洞庭湖的汨罗江,所以他很有可能是被委派去管理湖南的人物之一。如果屈原受命管理湖南,而湖南最后还被秦国攻下了,这不仅意味着屈原逃向东方是极其困难的事,同时也意味着楚国连这个地方也失去了。屈原就是这样葬身于秦国的征服战争之中。

在匡复楚国这一口号下,屈原变成了英雄。众矢之的便是秦国。楚怀王因这个秦国的"无耻"计谋而客死他乡。这样,楚怀王也成了抗秦的标志。所以,向楚怀王进谏的人物就被改写了,后人把这个人物改成了屈原。这就是顷襄王与屈原不合一说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