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实际形象是怎么样的?孔子的真实形象探寻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游侠,被认为是更接近其实际形象的孔子形象。要想弄清楚这种时代中的孔子形象,汉代的《史记》显然时间上太晚,不能直接作为参考。战国时代的《传》和《左传》也是后世性色彩比较浓,不能直接作为参考(如果想研究作为圣人、贤人,被理想化了的孔子形象或者与此完全相反的理论,则另当别论。

孔子的实际形象是怎么样的?孔子的真实形象探寻

根据国家意图而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孔子形象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制作侯盟书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社会基础仍然是城市国家,派遣官僚直接统治地方,将其取代的中央政权也正在形成之中。人们还并不需要非识字不可,文字仍然是祭祀的工具,文字所发挥的功能也仅仅停留在负责祭祀的官员之间。

要想弄清楚这种时代中的孔子形象,汉代的《史记》显然时间上太晚,不能直接作为参考。战国时代的《公羊传》和《左传》也是后世性色彩比较浓,不能直接作为参考(如果想研究作为圣人、贤人,被理想化了的孔子形象或者与此完全相反的理论,则另当别论。或者,在理想化的孔子形象之上构想出一个刻板印象,然后顺着这个刻板印象来研究孔子,抄捷径,那也另当别论。抄捷径本身是件不费力气的事)。

比起《史记》,《公羊传》和《左传》在时间上更接近于孔子生活的年代,但是《公羊传》和《左传》也是由战国时代的齐国和韩国按照自己的意图所作,而且他们对孔子的评价也并不相同。对孔子的评价,各国皆不相同。所以,这些国家创作的文献也是不能直接作为参考的。

一般认为《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文献。《论语》也是在战国时代形成雏形,到了汉代才形成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目前研究《论语》的理论基本上是将《论语》中的篇章加以分类,然后对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加以论述。虽然研究这些史料的先后顺序是值得称赞的厚重的研究史,但是,在此基础上佐以"地域性"来进行分析,也就是说—《论语》原本在哪个地方所作,后来在各地经过了什么样的加工等,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做,这也是今后的课题。关于一直以来的研究中存在的"学派"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出土史料加以印证,再加上地域性来进行分析解决。在出土史料中,我们已经发现了与现存《论语》部分相同或者类似的内容,今后必定也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吧。这些出土史料是在哪个国家、经过什么样的过程而形成的,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般来讲,在分析文献资料的时候,仅仅通过分析语言或者文字表现、内容的差异,是无法断定哪一部分在先、哪一部分在后的,因为还有地域差别的问题。

几个正统政权并立存在的状况,并不是战国时代独有的。到了汉代,也有南越(自称为越)等正统政权出现,与汉王朝并立。

春秋中期以后伴随铁器的普及使用,田地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城市数量急剧增加,人口迁移也日渐频繁。其结果就是在各自的城市中出现了很多游侠。这些游侠们创建的舆论场所,在领土国家开始受到中央的统治监管。之后,这种统制体制被秦和汉进行了统一。

孔子的思想发源于鲁国这个城市国家,在得到一批人的拥护之后首先在鲁国周围传播开来。在孔子思想得以传播的过程中,孔子弟子们的主张渐渐退出了城市的舆论中心。后来,各个领土国家根据宣传自己理论的需要,对孔子的思想分别加以利用。由于每个国家的需求都各有不同,因而各国宣传的孔子思想也是有显著差异的。

游侠们的舆论与儒教

城市游侠地盘内的言论,虽然因诸侯国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但都分别受到各国的监管统治。就这样,历史迎来了统一国家的时代。就战国时代领土国家的规模而言,统治舆论是非常容易的。因为这些舆论都是以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地域为母体的,可以利用"传统"的力量对其加以统治。然而一旦统治超越了各个文化地域,范围扩大到整个天下,这时"传统"的力量反而会成为统治舆论的一种阻碍。超越不同的传统,形成一统天下的统治体制是非常难的。

到了东汉,游侠的儒教化便成了一个问题。游侠以前是以城市或者领土国家的一部分为活跃的舞台,他们的舆论也是在传统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域形成的。通过对儒教经典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游侠和统治整个天下的中央之间的关系。

追溯历史来分析游侠的问题就会发现: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首先,当时形成的各地游侠社会的舆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到了战国时代,孔子的理论在有些地方成为主流,在有些地方却没有。即便后来这些战国时代的领土国家统一在了一起,也仍然残留着各自游侠社会的舆论独特性。

战国时代的领土国家通过各自的中央政权分别对游侠社会进行统治,这些中央政权中既有把孔子的思想放在主要位置的,也有没放在主要位置的。

战国时代的领土国家的中央政权所拥有的这种独特性,到了后来虽然被秦汉统一,形成了统一的帝国,进而到了汉武帝时代开始独尊儒术为整个帝国的舆论,但是游侠社会的舆论独特性仍然保留了下来。于是就形成了尊崇儒教的中央与不尊崇儒教的地方游侠舆论相并存的局面。

到了东汉时代,作为统一的帝国舆论的儒教,其价值观逐渐渗透到游侠社会中,直到这时,儒教才吞并了地方的舆论,成为天下的舆论。其实暗含的就是"游侠的儒教化"(宫崎市定的观点)。

《论语》是在战国时期始创,后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形式,我们在对其进行分析的时候,有必要将统一帝国中央的舆论与战国时代各领土国家中央的舆论区分开来,并且还要考虑游侠的问题。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再来解读《论语》。与一般只突出孔子"仁"的观点不同,《论语》中提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宪问》第十四》)。"将"智者""仁者""勇者"并列赞颂。将"勇者"列入其中这点尤其引人注目。书中还提到:"非其(应当祭祀的)鬼(鬼神)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八佾》第三)。曾经的城市国家在从属于领土国家的过程当中,逐渐接受了领土国家的祭祀方式。从《论语》的这些文字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城市国家并不情愿接受领土国家的祭祀,并且还存在一个与游侠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勇"的问题。

孔子是诠释"勇"的游侠,同时也是诠释"智"的智者,并且还是后世所宣传的诠释"仁"的仁者。孔子本人并没有只突出"仁",单独突出"仁"的是他的弟子们。

这些细节,通过我们对《论语》当中新旧层次的发掘,逐渐浮现了出来。

游侠,被认为是更接近其实际形象的孔子形象。

作为游侠的孔子

《左传·定公十年》(前500)当中有这样一节内容。

十年春,及齐平。夏,公(鲁公)会齐侯于祝其,实(战国时代的)夹谷。孔丘(孔子)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勇气),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鲁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华夏),夷不乱华(华夏),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

这段话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充满"勇"气的孔子,故事中还含有诽谤齐国姜姓君主的内容。诽谤姜姓君主,原来是齐国田氏朝廷的舆论基调,因为田氏是通过打倒姜姓君主才当上齐国国君的。但我们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站在不同立场上的其他正统政权,也在诽谤姜姓。不过,这段话中还提到"野蛮之地不懂华夏礼节",对夏是一种褒扬。这一内容并不是在齐国写入,而是在《左传》的成书国—韩国首先写入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里展现的孔子的"勇"。"相"(盟誓辅佐)一职,不仅反映出了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代,同时也反映出"勇"也是这个时代的象征。韩国一向不认为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文人),所以在这里展现的绝对不是孔子的圣人形象。所以我们认为,在以前的介绍中,原本的孔子形象被柔和化了。前面也讲过,《论语》中也曾提及"见义不为,无勇也"(《八佾》第三),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就这样,我们通过分析《左传》的细节,将其理论倾向置于头脑中加以琢磨,原本意义上的孔子形象便逐渐浮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