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的合纵连衡是假象?一起来探寻“合纵连衡”背后的历史
提及战国时代,人们一般都会把这段历史视为合纵连衡的时代。在这战乱年代中,出现了很多运用外交活动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政治家,人们从"合从(纵)连衡(横)"中取出二字,称他们为"纵横家"。他们的才华得以淋漓尽致地施展的,正是在战国时代。
合纵连衡的假象
不过,一般意义上的合纵连衡与实际意义有很大出入。我们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一边简单回顾一下战国时代究竟是个怎样的时代。
一般认为合纵是为了抗衡秦国而进行的纵向(南北)联合,而连衡则是与强国秦国合作而进行横向(东西)联合。"连衡"的"衡"即为"横"。也就是说,若要形成这种关系,就必须要出现的这样的局势—秦国不断向南北扩张领土,以极大的统治领域傲视天下;同时其他国家的统治领域不断缩小,散布在从南至北的土地上。
我们先看看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地图。该图上的结构却不尽然。此后,秦昭襄王(前307—前251年在位)于公元前278年征服楚国根据地湖北、湖南等地,使秦国所统治的领域占据了天下的半壁江山。
如果就这种局势形成之后的事情进行讲述,那么合纵、连衡就能按其字面上的意思来使用。但是,如果是针对在此之前的事情进行讨论,则"合纵是为了抗衡秦国而进行的纵向(南北)联合,而连衡则是与强国秦合作而进行横向(东西)联合"的格局还尚未形成。
正如前面所述,之所以我们很难对战国以前的时代—商王朝、周王朝、春秋时代进行讲述,是因为我们很难依据战国时代的史书去追溯城市国家的时代风貌。而论述战国时代则没有这个困难。不过,另一方面,战国时代出现了超越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领域的、由官吏进行领域统治的新动向。如果论及大国将小国封为诸侯进行统治,则周王朝的统治力量早已超越陕西一带,波及了中原。而新的动向则是想通过文书行政方式来对这片领域实现统治。
如果这一趋势不断发展,则天下统一也指日可待了。
在天下统一的趋势日趋明显之后和局势尚不明朗之前,人们对天下的认识是不相同的。
即使使用同一个词语,对于即将统一天下的国家和没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国家而言,该词语所表达的含义也是有所不同的。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从"便是其中一例。"从"是作为合纵之意来使用的。其具体用法大致可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秦国统治了大半个天下之后的"从"。这时,各国为了与强大的秦国抗衡而联合起来,而这些联盟国家的领域大概是由南至北纵向排列的。所以,想要对抗秦国就需要组成"从"(合纵)。对于秦国而言,则需要打败此举(连衡)。
这个时代,许多以前的史料被重新归纳整理。许多传说的开场部分都被追加了总结的语句。这些语句中使用了"从"。这里使用的"从"字背后隐含的是秦国占据天下半壁江山的强大。
第二,到比第一种情况更早一些的时期所使用的"从"。这个时期是在秦国统治大半个天下之前,齐国作为东方强国不断扩大领土,秦国则作为西域强国扩大领土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夹在秦齐两国之间的各国就成了问题。这些国家分布在从南至北的细长领域内。不论抗衡的对手是秦国还是齐国,结成联盟后便形成了"从"。
人们一般提到的"从"指的就是第一种情况。因此,即使看到第二种情况下的"从",也会不知不觉地与第一种情况的"从"混同一谈。这样虽然秦国作为合纵的抗衡对象没有被忽视,但齐国却被忽视掉了。
不仅如此,如果仔细阅读,我们还能在史料中看得到表示联合之意的"合"这个词。由于这类词译成现代文之后也用来说明合纵连衡,因此就更加深了读者的误解。
我们在前面也曾提到过,在第二种情况下诸国被夹在秦、齐两国之间,而这些国家之间的合作不久就出现了裂痕。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地域的迥异传统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不信任感。尤其在第二种时代背景下的楚国。楚国的统治疆域非常广大,超越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地域。楚人也一直引以为傲。因此,如果我们过于看重"从"这个词,就很容易陷入误区,看不清历史的真相。
秦国夺取了楚国大本营所在地的湖北、湖南等地之后(公元前278年),其领域便覆盖了大半个天下。至此第一种情况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形势,这里是有这样一个过程。
因此,解读战国时代时,我们还要面对战国时代特有的纠葛。
不过,只要稍加注意一下,就很容易识别这种相异之处。接下来我们以这些问题为前提,重新探索一下合纵连衡的真正内幕。
研究合纵连衡的史料大都在《战国策》中有记载。这本史书成书于西汉末期,在它成书之前,有好几本被称为《短长书》、《国事》等的书籍。《史记》中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这些史书。后来,西汉末期的刘向将多部史书汇成一册,并命名为《战国策》。
无论是作为《短长书》、《国事》的阶段,还是被《史记》记载的阶段,或者是作为《战国策》归纳的阶段,都附加了传说在开篇说明中。
没有在开篇说明中附加传说的材料现在也有出土。那就是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如果在收录于该史书中的各个传说的开头另行加上总结性的前言,便会变成《战国策》的文章风格。
《战国纵横家书》中还有一些故事没有被《战国策》采用,这也成为学者们讨论的话题。
苏秦的假象
在谈论合纵连衡之际,人们十有八九都会提到的人物便是苏秦。他以发奋学习而闻名。在《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的故事讲到,苏秦读书时为了不使自己困倦,便用锥刺骨,血流至足也没有擦拭。
但是,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故事讲的不是苏秦,而是他的弟弟苏代。
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不仅与《战国策》的成书情况有关,也与《战国策》曾一度散佚相关。
在战国时代写成的史书中把苏秦记载为"苏秦"或"苏子",苏代则记载为"苏代"或"苏子"。原本记载为"苏秦"、"苏代"的部分,无论是《史记》还是《战国策》,编纂者在引用的时候都把这个部分原封不动地誊写为"苏秦"或"苏代"。而记载为"苏子"的部分,虽然有一部分是分别记载为"苏秦"、"苏代",但绝大多数都被替换成了"苏秦"。甚至原本应是"苏代"的文章也给替换成"苏秦"的了。
这些混淆使用的状况,在该书散佚后重编过程中也出现了相似的问题,以至于出现了两个系统的核定本,即姚本(姚宏的版本)和鲍本(鲍彪的版本)。明代以后备受关注的即是姚本,一般认为它传承了古本的原汁原味,而实际上传承古老体裁的恰恰是鲍本。
其特征是,在鲍本中记载为"苏子"的没有替换的部分,在姚本中大多记载成了"苏秦"。也就是说,鲍本内还保留了诸多替换之前的写法。
我们看到的《战国策》一般都是姚本系统,也就是说读者是依据错误较多的书籍进行分析的。富山房汉文大系本是鲍本系统的日语版本,只要处理上注意江户时代独特的读音习惯,使用该版本还是可以的。
《史记》中也有把"苏子"当成"苏秦"的部分,结果也出现了错误的内容,也就是上面所讲到的锥子刺骨的传说。如果这个传说所说的是苏秦,那就正如图40所示,苏秦就是个相当长寿的人了。同时,这与苏秦死后苏代才开始活跃于政治舞台的事实相矛盾,给读者带来很多疑惑。不被这一矛盾烦扰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基于上述判断,重新整理苏秦和苏代的事实。
《战国纵横家书》中的"苏秦"
有关"苏秦"和"苏代"史料上的混乱,甚至还影响到了对出土史料《战国纵横家书》的整理。据推测,该出土史书极有可能就是《战国策》的原始史料。
在整理该书的时候,很多地方都错误地参照了当时备受好评的姚本。结果"苏代"为兄,"苏秦"为弟的假设已然成为大家公认的前提,而非"苏秦"为兄、"苏代"为弟。
《战国纵横家书》一出土,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学说,即该书籍上记载了可以证明上述假说的文章。
然而实际上不仅年代上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就连所谓能够证明假定前提的文章也是基于误解的内容。
从内容上看,我们可以判断问题篇章是较晚时期的材料。该文章中有读成"臣秦拜辞事"(下臣秦拜受任务……)的部分。"臣"是"我"的自称。由此便有人确定较晚时期的人物为苏秦。
实际上这里要表示的是"臣拜辞事"(下臣拜受任务……)之意,这里本不应该有表示苏秦之名的"秦"。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解决年代矛盾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具体内容上进行判断,看看到底是"苏秦"的时期,还是"苏代"的时期便可以了。经过研究,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是"苏代"的时期。
苏秦的"合纵"
苏秦的合纵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谈。但是,由于有些部分与"苏代"的文章相互混同,存在明显的年代上的前后矛盾,因此在苏秦合纵过程中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目前还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如果细心除去这个年代矛盾,我们就能发现其实这个合纵与公元前318年秦惠文王举行的仪式相关。
该仪式的存在和年代得到证实之后,我们发现该仪式与苏秦的合纵有关联。
该仪式把从周王朝继承权威之事改变成了一个"形式"。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述过有关夏王朝、商王朝以及周王朝这三代的历史,并且也讲述过在战国时代的诸国之间,关于夏王朝的复兴、周王朝的继承以及始祖传说乃至下克上的"形式"(包括反对下克上的"形式")都是相通的。在秦国,作为此类"形式"的一个环节,秦惠文王召集了"逢泽之会"。
逢泽之会,就是聚集于逢泽的意思。不过,这个逢泽也是周武王讨伐殷商时的途经之地,同时也是颇有光辉历史背景的黄河渡口(这里有叫做"盟津"的渡口),是"伐殷"的象征性场所。在此地召集聚会,其实就是在向外宣布准备仿效殷周革命而进行革命的一种"形式"。
这一象征性的仪式并不是从秦国开始的。早在公元前351年魏惠成王就举办过这种仪式。该仪式是以"逢泽之遇"这一表述被记录下来的。继而于公元前343年,惠成王向周王朝要索要"文武之胙",计划通过这种"形式"来把自周文王、周武王以来的权威转让给自己的事情变为现实。可是当这一企图被公之于众,周围的各国便纷纷出来反对,并组成了联盟,导致齐侯(后来的威宣王)等的联军攻打魏国,甚至杀死了魏国的王太子。魏国的计谋因为此次纷争化成了泡影。
紧接着,齐国也企图举行相同的仪式。结果,也遭到了诸国的反对。这次摩擦是由楚威王解决的。
之后,为了对抗秦国,苏秦通过活跃的外交活动联合各国,促成了联盟的成立。这就是"苏秦合纵"的真面目。
正如前文所述,这些都是真正的"合纵"形成之前的国家联盟。可是这些联合行动后来都被解释成"合纵",并广为流传,为人们所熟知。
苏代的"合纵"与齐国的沉浮
苏秦的"合纵"正如上文所述。相对而言,苏代的"合纵"则稍微晚些,是公元前289年(秦历公元前288年)成立的。
虽然这个时期的"合纵"还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合纵"之意,但是从顾及西秦东齐而联合南北的意义来讲,这个时期也算是真正意义的"纵"出现的时期。
此次的"合纵"与孟尝君也有关系。这个话题自古以来就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们可以从这个苏代的合纵开始,按顺序依次排列相关事件。因为当我们获得的故事中涉及多个事件时,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更能帮助我们弄清楚事件的前后关系。
我们在大量收集此类传说,并进行对比后,得出了下面的时间表。
顺便提一下,当时的文章大部分都只讲年代,因此我们根本不能奢望还能有具体的日期。这也导致了整理的困难。因为,每个国家的正月都有些偏差。整理时会经常碰到按阳历虽然已是元旦,而按阴历却仍为旧年的现象。很多时候有的国家已踏入了新年,而有的国家仍处于上一年的年末。如果记载的时候只写年代,那就会出现一边是新年而另一边是旧年的现象,这样时间上就会相差一年了。
另外,为了避免读者产生混乱,我一直没有提过。其实叫"苏子"的,除了苏秦、苏代外还有一个人,就是同族的苏历。这种场合,由于上述的误解使所有"苏子"都变成了"苏秦",结果原本是有关苏历的文章也就变成了苏秦的东西。下面的内容已经将这部分也改回了苏历。
苏代的"合纵"之后发生的事情正如上文所述。在这段时间里有很多国家和很多人在同一时期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就苏代而言,虽然成功地与秦国进行了交涉,但他却在开展活动之际,被秦国出卖,最终促使他组织连衡来对抗秦国。这里有些还与孟尝君等的活动有关系。孟尝君作为齐国的宰相,于公元前298年与魏、韩两国共同组织了抗秦同盟,是把秦国打入函谷关以西的功臣,之后也不断得到了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的场所。
在局势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齐国决定攻打宋国。其后却身陷泥泞。走进泥泞中的不仅是齐国,其他各国同样也陷了进去。齐国在未能摆脱困境的情况下受到燕国的攻击,从而走向灭亡的深渊。
称"帝"
齐国一直在等待攻打宋国的时机。因为齐国的田氏以威宣王的母亲出身宋国为由,一直主张要对与宋国息息相关的殷商故地有支配权。
《史记》中记载着齐国和秦国先后称东帝和西帝,不久后又舍弃了这个"帝"的称号。然而,追溯苏代的"合纵"之后的各国的动向,我们就能发现其实事情并不是如此单纯。
针对齐国攻打宋国之前的事情,《战国策·燕策一》和《战国纵横家书》中有打算称秦国为西帝、燕国为北帝、赵国为中帝的讨论,而问题不仅仅是东帝与西帝。并且,秦国和齐国是何时舍弃帝号的,其实也并不是很清楚。
在上述事件中,宋国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有记载说,时为宋王的偃"射天笞地,铸诸侯之象,使侍屏偃,展其臀,弹其鼻(《战国策·燕策一》)"。这个国家原是殷商的后裔,这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在平日里也要被那些曾为周国诸侯的各国拿来寻开心。这样的国家若想称王称帝,遭到的反对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里的问题是其状况要远远超出字里行间所呈现出的事实。
问题是宋国是否只是称了帝而已。围绕宋国的一连串的活动中,"帝"这个词出现得非常唐突。这个"帝"是商王所使用过的表达方法。商王生前为"王",死后成了"帝"。这是通过甲骨文了解到的商国的做法,宋国自然是继承了这个方法。
既然是这样,宋国在企图主张自己为独一无二的正统嫡系的过程中,不难想到他们自然会启用"帝"这一正统嫡系的称号。如果宋国是第一个称"帝"的,那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围绕称"帝"各国间所开展的纠纷。也就是说,秦国和齐国为表示抗议,首先称起了"帝",然后灭了宋国,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举措。
那么,对于有着如此特殊意义的"帝",这些国家为什么会舍弃呢?能想到的一个理由就是木星的"异变"。木星大约每十二年绕行天球一周。具体一点讲是八十三年绕七周,而非是十二年绕一周。如果是按十二年绕一周,就应该是八十四年绕七周。所以,每绕七周就要相差一年。
由于木星大约是十二年绕行一周,所以如果按十二年等年平分天球,木星就是每一年向前移动一格。把十二支一一分配到这十二个分块内。利用它进行占卜的占卜术也得以发展。在公元前353年至公元前271年的这八十三年还没过一半的时候,人们便知道了木星的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上述事件发生之际(随着临近关键的第八十三个年头的结尾),判断木星每年应在位置的标准,即冬至时木星所在的位置逐年错后,时下的木星已不再是"发现木星周期"之时的木星了。这可是不祥之兆。而且,最初称"帝"的宋国被灭,而灭掉宋国的齐国也正面临灭亡,甚至各国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在这样的局势下,可能是某个人首先提出了放弃的建议。
看史料记载,有些内容给人留下秦、齐两国是在较早前就舍弃了"帝"号的印象,但按事件发展的经过来看,实际放弃的时间要晚很多。所以对于把秦、齐两国放弃"帝"号的时间记载得较早的史料,我们在看的时候只要注释一下"之后放弃称帝"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把注释中舍弃"帝"号的时间理解为书中记载得较早的那个时间,则内容上会出现很多龃龉之处。
也许真相是,濒临灭亡的齐国在田单等人的努力下重建国家,到那时才放弃了"帝"号。
另一方面,公元前286年宋王偃被杀害,而宋国也由此走向了灭亡。然而实际上,平定宋国却花费了更长的时间,甚至到公元前277年,还有人在议论有关平定宋国的事情。
关于领土国家被他国支配时的反抗程度。在宋国,正是出现了这种反抗运动,而且是一浪高于一浪。通常,这类抵抗运动是新石器时代以后拥有不同文化传统的集团之间展开的。这并不是以往的因都市之间的联合而发生的间接支配,而是将官吏和军队派往都市进行的直接支配,而此次支配又波及了不同文化传统地域,所以引发了史无前例的顽强抵抗。
此外,没有与宋国接壤的秦、燕等国扰乱了与宋国相接壤的国家的后方,这也促进了宋国的抵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