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的科学学术发展怎么样?战国时代的宇宙观
被埋没的关于天地创造的神话
战国时代是诸子的时代,诸子们分散于战国时代的各国,而且各国倡导的学说都是不尽相同的。
各国的独特主张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便一直存在,所以是不会轻易消亡的,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这些主张仍然存在。所以在秦始皇去世后,天下立即大乱,旧王国们纷纷复立,其首领虽然未必是王族,但都打着复国的旗号。即便是在项羽刘邦之争结束之后,这种地域主义仍然存在(虽说是地域,指的却是和日本、韩国一样大的国家)。
虽说各国都有自己的独特主张,但也有些理念是共通的。究竟哪些是独特的,哪些是共通的,则必须分别进行讨论,否则很难理清。
近年来,出土文物不断增多,战国时代的文献也出土了许多。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文献之一便是湖北省荆门郭店一号墓出土的竹简(郭店楚简)。郭店楚简中有一篇名为“大一生水”的文章。
大一也写作“太一”,其记载的内容如下: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原文缺失,似乎缺“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釳热(冷和热)。釳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是以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釳热之所生也。釳热者,四时者□□□□(原文缺失,似乎缺“所生也,四时”),阴阳之所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
这里讲述的是天地起源的神话。宇宙的根源是大一,从大一又生成了天地。这个神话的特征是:首先从大一生成了水,水辅助大一进而形成了天,天又辅助大一生成了地。这种说法以前闻所未闻,是一种已经消亡的说法。
笔者认为,该神话最初的部分可以通过蛋黄、蛋白和蛋壳的关系来加以说明。大一便是蛋黄,从这个相当于蛋黄的大一当中生成了水来包裹着大一,这就好比水样的蛋白包裹并保护着蛋黄。接下来相当于蛋白的水辅助相当于蛋黄的大一生成了相当于蛋壳的天,作为蛋壳的天辅助相当于蛋黄的大一在蛋白的中央生成了地。最后生成的地,从蛋黄、蛋白与蛋壳的关系来看是无法目测到的,所以也是最后说明的。天虽然作为壳而存在,但却是昼夜不停地运转,所以壳便是天。
这种说明虽然非常有趣,但却没有成为天下共通的理论,而是楚地独有的神话,随着楚国的灭亡,这个神话也一同消亡了。
不过“大一”本身却流传了下来,被用于其他说明当中,与天地创造脱离了关系。
大地浮于水
郭店楚简出土的一带位于战国时代楚都郢的北部。这一带原本是秦国领地,秦国的文字比较方正,而楚国的文字则是比较圆转的。郭店楚简的文字是以楚体写就的,所以应该是楚国的官僚或者他们的后裔所作。
目前比较有力的说法是郭店楚简写成于公元前300年,但对此各方仍然争论不休。
比郭店楚简稍早时期—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后半时期的遗物,在曾侯乙墓当中被发掘了出来。该墓同样位于湖北省,墓主人是曾侯,也就是曾国的君主。不过,由于曾国是楚国的属国,所以受楚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其出土的文物当中有许多都来自楚国,而且从该墓当中还出土了一座青铜编钟(彩页图九),编钟上刻有关于公元前434年的铭文,据此人们可以推测出墓主人所在的大致年代。而且,这座青铜编钟也是从楚国传过来的。
从这座墓中还出土了多件彩绘衣箱,其中一件上绘有十个太阳在扶桑树上休息、传说中的人物后羿搭弓而立的样子。根据《淮南子·本经训》以及《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的内容来看,这里描绘的是战国时代关于尧所在时期的传说。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传说:传说当时有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东升西落,然后穿越地下再回到东方,它们每天沐浴之后便在扶桑树上休息。可是有一天却出了差错,这十个太阳一起出来了,于是大地便被烤得焦灼不堪。为了拯救生灵万物,天帝便命令后羿射落了其中的九个。一般认为可能是信奉一个太阳的部族打败了信奉十个太阳的部族,所以才创造出了这样的神话。而信奉十个太阳的部族就是商王朝,信奉一个太阳的部族则是周王朝。不过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十个太阳的神话当中,提到太阳每天经由地下回到东方。
在继承了太阳每天穿越地上地下这一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加上有关天地生成的说明,再来说明是谁创造了天地,于是就形成了上文中“大一生水”开头部分的内容。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大地漂浮于水之上的想法,大概是从掘井汲水受到了启发吧,所以才会认为地下充盈着无尽的水。
大鹏的传说
《庄子·逍遥游》开头写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北冥有鱼,南冥天池,这与大地浮于水上的想法是相通的。
而且,《逍遥游》展现的场景非常壮观,仿佛是从九霄之上展望大地,有些想象与“蓝色的地球”非常相似,此外文中还提到“风在其翼下,苍天在其翼上”。
汉代的占星盘(式盘)也是从上方俯视“苍天”的,在方形的大地上坐落着圆形的天,之所以是圆形的天,也正是由于是从天的外侧来观察的缘故。天上的星座也并不是从地面上仰望看到的位置关系,而是从极高之处俯视看到的,视角是由高向低的。
俯视苍天
将蛋黄比作大地、蛋白比作苍天或者托起大地的水、蛋壳比作天盖,就会有两种视角来观察蛋壳,一种是从外面看,一种是从里面看。
苍天绕着轴不停运转,这个轴便是地轴,穿越大地的中央。从北边来看,天的壳是向右转动的,在壳的中间位置悬挂着太阳,整个壳上布满星星。太阳终年在壳上移动(人们看到的仿佛是这样的)。太阳移动的路线被称为黄道,壳整体也在转动,太阳周转一圈回到相同位置就恰好经过了一天。
随着壳的转动,就会形成一条从地的正东到正西的线,这条线便是天的赤道,在赤道附近散布着具有代表性的星座。
为了将壳(天盖)与地上的方位相对比,从战国中期—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期时开始,人们以天极为中轴将壳划分为几部分。并且开始从外面观察壳的各个部分,通过与地上的方位进行对比来确定天的方位。
前文提到的关于大鹏的传说,也讲到大鹏背负苍天,所以这个传说应当是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期间的。
天与地都被设定了相应的方位,地被分为十二个方位并设定了相应的十二支。正北为子,正南为午。这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设定的。将天的壳与地的方位进行比较时,给壳也设定了十二支。为便于比较,天的方位也和地的方位一样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设定的。
基准方位则参照了冬至黎明前东方所现的代表性星座的方位。所谓顺时针方向,是指站在地上的顺时针方向,或者说从北极上方看到的壳是按照顺时针方向划分的方位。
恒星是附在壳上显而易见的,但行星看上去似乎逐渐偏离了壳(所以才被叫做“行”星)。木星也从壳上逐渐偏离,如果将壳划分为十二个方位,那么木星大约每年偏离一个方位,大约经过十二年才能回到起始位置。由于通过观察木星便可以得知经过了多少年岁,所以木星也被称为“岁星”。可是天壳的转动,从北极之上俯视来看却是逆时针方向的。由于天壳的方位分配是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列的,这样一来便与天壳的转动方向相反。由于两者的冲突带来了很多麻烦,所以从公元前3世纪中期左右开始,古人创造出了一颗与木星运转方向相反的假想的“行星”。这颗星被称为“太岁”,太岁的别名又称为太一、天一等。上文中提到的大一,到了后来便化身成了这颗星,大一载船移动天的说明,也正是与太岁相联系的结果。这种太岁的观念到了汉代以后也被继承了下来。
通过与太岁相比较,可以看出:上文提到的已经消亡的“大一生水”神话,是在太岁创造之前的时期形成的。
周易的方位设置
刚才我们讲过了十二方位,周易采用的却不是十二方位,而是八方位,详细说明如下。
上文中通过蛋黄、蛋白与壳的关系来解释宇宙,如果我们将这个鸡蛋横切开,将其横切面加以重叠便可以形成这八个方位。
一种切法是横断面包含北、地轴、南,从西侧观察得到的截面图。另一种是切法相同,但却是从南侧观察得到的截面图,如图47所示。
原本八方位就比十二方位更加自然,人根据自身首先区分出前后左右,这便是四方位。再将四方位一分为二,便自然形成了八方位。但是如果要形成十二方位,那便必须将四方位一分为三,这就多少有些自作聪明的意思。
47 周易中的八方位 周易将阴、阳加以组合创造出八卦,八卦互相组合又生成六十四卦。将八卦对应八个方位时,将蛋黄比作大地、壳比作天球形成宇宙,然后将宇宙南北纵切,从西侧观察天地正如左下图所示;同样,将宇宙东西向横切,从南侧观察天地正如中下图所示。左下图极的位置设为乾(天),太阳最靠下的位置设为坤(地)。中下图满月(水之精)位置分配为水,太阳(火之精)的位置分配为火,其他各方位适当分配
将上文说明中使用过的鸡蛋,再次用其横切面来说明八方位,虽然例子重复,但是构思却是崭新的。这种构思形成的时期与“大一生水”形成的时期大致相同。
《左传》采用了木星纪年法,也就是利用木星大约每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特征形成的纪年法。从木星的位置来推测,当时处于公元前353年到公元前271年这83年间,所以木星纪年法应该也是在这83年间创设的。这也正是“大一生水”传说形成的时期。
《左传》中也隐约可见利用周易八方位进行原始分析的影子,这也与根据木星方位推测出的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吻合的。
科学技术
木星纪年法的使用,意味着当时的天象观测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以木星纪年法为基础,又形成了新的历法。在前面也曾经说明过,从某年冬至到次年冬至恰好经过365又1/4天,76年便是940个月,总天数是27759天。这76年间,每月平均天数为27759/940日,也就是29又499/940天。如今我们所说的一年(一太阳年)大约是12.368个月(940月/76年)。
关于历法的详细计算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在前文中我们也多次提到过,从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铁器逐渐普及开来。铁器最初在西亚以锻铁的形式出现,先以较低的温度炼成较软的铁块,然后加以锻造形成铁器。中国大致也是以类似的技术开始生产铁器,但是后来不久,中国人便在锻铁时加入碳,成功地以较低的温度将铁融化。于是,铸造铁器便成为主流。
锻铁富于延展性,但缺点是较软。铸铁比较硬,但缺点是较脆。具备两者中间性质的是钢,在之后不久,钢的生产也开始了。
虽然说是比较低的温度,但是铸铁的问世还是经历了非常艰难的过程。为此工匠们还专门研究制造出了鼓风炉,鼓风炉状似大鼓,所以用鼓风炉铸造出的铁也被称为“鼓铁”。
在战国时代,青铜器成了配角。在春秋前期,通常是先细致地做出模型然后进行生产,但是从春秋后期开始,人们开始使用模具大量生产相同花纹的青铜器。到了战国中期,甚至出现了先用蜡制作模型,然后再将其置换成青铜的做法。虽然在视觉效果上,青铜器越来越精致,但实际上其制作工艺却是越来越简化。一旦大量生产走上了正轨,许多器具的制作便也马虎了起来。
由于古人发明了用青铜和铁制作出了针,医疗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与穴位相关的知识也不断细分,刺激穴位的导引术(现今太极拳的始祖)和针灸技术也开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