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史——儒学宗师孔子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关键词:儒家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创造的儒学,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核心,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从西汉开始,孔子学说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随时调整变化,但总是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孔子在世的时候,就有人尊奉他为“圣人”,死后更是为人所景仰,被视为万世师表。他是封建社会集大成的“圣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

早年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生父叔梁纥。孔子3岁时,父亲病逝,被母亲带回娘家,迁居阙里。孔子16岁时,母亲去世,他受到当地贵族社会的排挤。困苦的境遇激励孔子奋发向上,他一面谋生,一面刻苦自学。他困知勉行,不耻下问,谦恭知礼,处世深沉。于是,很快在社会上,包括在贵族中间获得了声誉。20岁左右,他曾经当过季氏的“季吏”,负责管理仓库,又当过“乘田”,负责管理,干得都很出色。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孔子赴齐国,成为大夫高昭子的家臣,并拜见齐景公。孔子与齐太师谈论乐,学《韶乐》,欣赏音乐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道,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称善。后来,景公又问这一问题,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大悦。孔子的出现是时代的象征,他将以同族结合为基础的礼乐转换为具有普遍社会性的礼乐——社会制度,进而提出“仁”,作为礼乐实现之目标。“仁”一方面是指个人的人格,个人人格没有贫富贵贱之别;另一方面则指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以彼此承认对方的人格为关键。要实现“仁”,必须靠教育和教养;而礼乐则是实现“仁”的手段,因此要从礼乐的学习与研究着手。孔子以身作则,从事教育工作,所收学生不限阶级,可谓“有教无类”,其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音乐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孔子“闻韶不知肉味”的故事体现了当时文人和士大夫把音乐修养作为教养的一部分,孔子还由此引申出礼乐精神,成为战国儒家的一个核心观念。

中国简史——儒学宗师孔子

孔子像·清

根据史书的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生得牛唇狮鼻,海口辅喉,掌龟脊”,而在这幅清代的《孔子像》中,孔子一身布衣,长袍柔和圆润的线条和轻轻飘起的衣襟都彰显出这位先师“温良恭俭让”的儒家特点。

周游与著书

鲁定公八年(前502),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在费(今山东费县西北)反叛季氏,派人召孔子,孔子准备应召,然而弟子子路劝阻了孔子。不久之后,名声在外的孔子终被鲁定公所用,先任孔子为中都宰,为时不过一年,政绩显著,四方效仿,孔子遂被升迁为司空,后又升迁为大司寇。孔子前半生用心于政治,力图复礼,在为鲁国任用的一段时间里曾全力施展其抱负和才能,在司法、教育和打击三桓势力上做过不少努力,虽然见效不大,但也显示了他的政治能力。后因与鲁国君臣政见不合,孔子于55岁时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阶段。孔子周游了14年,先后到了卫、陈、曹、宋、郑、蔡六个诸侯国,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任用他推行“仁政德治”主张的理想国君。

中国简史——儒学宗师孔子

曲阜孔庙内景

孔庙位于山东曲阜,是为了纪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修建的。公元前478年,也就是孔子去世后的一年,鲁哀公下令祭祀孔子,并将孔子居住过的房屋改造为庙宇,开始了孔庙的修建。千百年来,孔庙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为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应鲁大夫季康之召,返回鲁国。孔子虽满怀复兴周礼的政治抱负,然而终不获见用。孔子初归鲁时,鲁哀公、季康曾先后问政于孔子,但都没有重新起用他。孔子眼见自己的政治理想无以施展,转而致力于讲学与著述,以求得自己的思想、学识流播于后世。孔子有感于当时周室衰微,礼乐皆废,说“不学礼,无以立”。这里的“礼”指周礼,包括奴隶制的等级世袭制度、道德标准。孔子又强调“礼”必须以“仁”的思想感情为基础,“仁”与“礼”相辅相成。孔子又相当重视“乐”的陶冶情感作用,孔子主张“礼”以修外,“乐”以修内,以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从西周开始至春秋中期,传下古三千多篇,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义者,删定为305篇,并分为“风”“雅”“颂”三类,即流传下来的《诗经》。孔子说“诗”的作用有四:激发道德情感;观察风俗盛衰;增进相互情谊;批评政治得失。

孔子逝世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四月十一日,孔子逝世,享年73岁。鲁哀公作诔文悼念孔子,开后世诔文之先河。孔子的门徒服丧3年,而子贡则在孔子墓冢旁建房而居,6年之后才离去。因为孔子弟子及鲁国人在孔子墓附近聚居,所以墓地一带就叫孔里。孔子晚年自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闭门治学,潜心研究礼义。他与弟子整理古籍,评论时事人物。传说他作《书传》《礼传》,为《易》作《彖辞》《象辞》《系辞》《序卦》《说卦》《杂卦》《文言》,人称《十翼》;删减《诗》三千多篇为305篇;整理《春秋》,使文辞简约而内寓褒贬。孔子的主张虽然不被当时的君主所采用,影响却很深远。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他以道德作为政治、行为的规范,从个人角度规范了仁、义、忠、信,完善了春秋道德思想,他的大同精神、日新精神与和而不同、但求进取的精神成为战国文明的主导精神。

中国简史——儒学宗师孔子

《孔子圣迹图册》之子贡庐墓·明

儒家思想

关于儒的含义,东汉郑玄注释《周礼·太宰》时指出:“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可见,儒就是用六艺(即诗、书、易、礼、乐、春秋)教育贵族子弟的王官。春秋时期学术下移,官学变为私学,便将从事教育的人也称为儒。鲁国是周公的旧封,长期保留着丰富的商周文化传统。“周礼尽在鲁矣”,因此,鲁国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绝非偶然。孔子的学说就是士阶层思想的结晶。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正酝酿着巨变,当时“士”处在社会的中间,是统治阶级的最下层。但士阶层是军事上的作战骨干、政治上的下级官吏、文化上的知识群体,士的社会作用非常重要,但地位不高,必须依附把持国政的世卿贵族。当“士”们想求仕闻达时,便表现出迎合上层贵族利益的保守思想,在穷困不得志的情况下,就表现出同情庶民的进步观念。

中国简史——儒学宗师孔子

《孔子圣迹图册》之孔子见鲁哀公·清·焦秉贞

孔子的政治观和伦理观是互相交融的。孔子政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礼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孔子最高的政治思想。“德”指仁义,“礼”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乐”是从感情上求得人与人相互间的妥协中和。“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的等级;“乐”用以求同,缓和上下的矛盾。礼乐的基础是“仁”。“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孔子主张仁政,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论语·先进》载,弟子冉求替季氏聚敛,孔子愤怒将其逐出师门。他主张举贤才、慎刑罚、薄赋敛、重教化,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里反映出孔子的统一思想。尽管孔子的思想并不符合春秋末期的历史实际,但只要统一的政权出现后,这种思想就能迎合统治者的心理,所以受到后世的提倡。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各个王朝都积极利用孔子的这种思想,维护现行政权的稳固。

历史断面

《论语》

《论语》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集中反映,共20篇。它是中国语录体散文的滥觞,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语言简洁隽永,内敛含蓄,用意深远。由于孔子对现实社会生活有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语言虽简短,但感情丰富,通过简单的对话和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例如《先进》篇中,弟子们各言其志时,子路的直率、冉有的谦逊、公西华的善辩、曾的洒脱,以及《微子》篇长沮、桀溺遗世傲慢的隐逸形象,都写得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