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史——墨子与墨家
关键词:非攻/尚贤/兼爱
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去世后,其弟子将其生前的语录进行整理,汇集在《墨子》一书中。墨子一生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学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显学”,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墨子与墨家
墨子(约前468—前376,一说为约前480—前420),名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年代略后于孔子。关于墨翟的生平,司马迁《史记》并未作专门记叙,仅在《孟子荀卿列传》末尾简单提及。可见到尊儒的汉代后,墨家学派已被冷落。墨子出身贫贱,自称“贱人”。他生活相当俭朴,“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与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态度明显不同。为实行自己的主张,他四处奔走。墨子曾经为阻止楚国攻宋,从齐国出发,步行10个昼夜赶到楚都,和儒士驾马驱车、冠冕堂皇地游历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信奉墨子学说的人称为墨者,墨者集团是个带有宗教色彩、组织严密的集团,其最高领袖称为巨(钜)子。前任的巨子传位给他所认可的贤者。墨者集团有严明的纪律,“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所有的墨者都必须服从巨子的指挥。据说墨者非常勇敢,并且善于防御战,富有“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死士精神。
墨子的主张
墨子的政治主张既企图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又想符合当时“王公大人”的政治要求。墨子认为当时人民最大的问题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称为“三患”。他同时认为当时“王公大人”的政治要求是“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称为“三务”。墨子想通过上说下教找出解决“三患”和“三务”的途径,以解决当时社会上统治与被统治阶级间尖锐对立的矛盾。墨子的政治思想和行动,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墨子雕像
首先,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针对战国初年“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的祸乱现实,提出“兼爱”和“非攻”的思想,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有相应能力的人要用力助人,用财分人,用道教人,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表达出人民的要求和渴望。但这只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是不可能实现的。
铜匕首·战国
匕首类似短剑或狭长的短刀,其首形状类匕(古人取食的器具),因而得名。据传尧、舜时已有匕首。匕首短小锋利,携带方便,是近距离搏斗的有效武器,“图穷匕见”就是一个和匕首有关的著名成语。
其次,墨子提出三项促进生产和限制消费的原则:一是“使各从事其所能”,要求各尽所能;二是“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主张所有生活资料只供给到够用为止;三是“诸加费不加利于民者弗为”,建议凡是对于人民物质生活没有好处的事情都应禁止。基于这样的原则,墨子还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的主张。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人民的“三患”,实现“三务”。
再次,墨子主张选贤来管理政治,即“尚贤”政治。墨子反对贵族的世袭特权,认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甚至觉得应该选举天下最贤的人立为天子,按次选二公、国君、卿、宰、乡长、里长,所有的臣民都得无条件服从上级统治,各级长官对下层臣民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另外,墨子非常重视劳动生产,强调人类必须从事耕织才能取得衣食财物,“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严厉批判“不与其劳,获其实”的行为。
墨子熟悉原来出身的阶层,注重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并能对当时统治集团的奢侈荒唐行为进行尖锐的抨击,这是其思想的进步性。但他过分强调节约,忽视精神生活,过于要求“非乐”,这有违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儒墨之争
继孔子创建儒家后,墨家也在鲁国建立起来。两家形成“显学”,互相论争,揭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序幕。墨子最初师从儒者,但后来他发现儒家的礼节太过烦琐,便背离儒家,另创墨派。墨家兴起后,发展迅速,人数众多,有极大的活动能力。据《吕氏春秋·当染》载,孔子、墨子死后,“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由于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不同,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术观点的差异,儒墨两家经常互相诘难指责。
儒墨两家的争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仁爱”和“兼爱”分别是儒、墨两家的代表性理论和核心范畴。儒家的“仁爱”是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的爱为圆心,逐层外推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的兼爱则是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其二,儒家“罕言利”,把重利者视为“小人”,所谓“小人喻于利”。墨家则认为义和利是密切联系的,“兼相爱”的同时也要“交相利”。这显然是两种对立的义利观。其三,孔子讲“天命”,认为自然界和人的命运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所谓“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人顺天命而行。但他也认为要尽力去做该做的事,无论成败,“知其不可而为之,尽人事然后听其自然”。墨子主张“非命”,否认儒家的天命论。但也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即“天志”。“天志”能根据人的行为赏善罚恶,它已不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而变为实现理想的理论工具,其实就是借天言志。这种从“天上”到“人间”的转化是明显高于前人的地方。因此,墨子比孔子更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四,孔子对鬼神既没有明确肯定,也没有明确否定。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基本是采取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态度。墨子主张“明鬼”,肯定鬼神的存在。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墨子所明的鬼也具有赏善罚恶的能力,其性质与“天志”雷同。墨子这种借鬼言志的行为,反映出当时社会小生产者力量的薄弱,难免会有借助超自然的力量的空想。其五,儒家讲究礼仪,重视“厚葬”“久丧(三年)”。墨家认为“厚葬”“久丧”劳民伤财,提倡“薄葬”,不能因丧葬影响社会生产。其六,儒家维护和提倡礼乐制度,前文已经提到,墨子主张“非乐”,反对物质享受,生活只要求能吃饱穿暖,礼仪、艺术等精神生活都没有存在的必要。
《墨子》书影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可惜已经散失。如今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