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图强——跨国战争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吴起不知道,他实际上开创了一个时代,或者说他开创了一个职业。什么职业?职业经理人。

吴起与李悝不同,李悝毕竟是魏国人,并且从一开始就决定为魏国效力。而吴起不一样,他并不确定为什么国家效力,能确定的是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才能。一开始他拒绝韩魏赵,然而后来他抛开了过去的家族恩怨,决定只为自己的前途负责。

吴起去过齐国,之后在鲁国效力,现在则到了魏国。在他看来,只要哪里有更好的环境和待遇,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就会义无反顾地前往。

这种没有祖国、不讲究忠诚、靠能力吃饭的人,就是后来盛行的职业经理人。

从吴起开始,职业经理人盛行。此后的整个战国,实际上就是职业经理人们在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了不固定的雇主而斗得你死我活。今天是敌人,明天就可能是朋友,或者是敌人同时也是朋友。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和这个群体盛行一时的现象,主要的原因就是春秋末期的各种兼并分解导致整个士阶层三观尽毁,不再相信忠诚,不再相信仁义,不再相信……除了自己,除了实力,什么都不再相信。

以吴起入魏为标志,中国进入职业经理人的黄金时代。

十三

吴起屁颠屁颠去守西河了,他觉得魏文侯这个人还真不错,于是决心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辜负魏文侯的信任。

吴起在西河干得不错,秦国人基本上已经被打得没有脾气了,只能防守而不敢进攻。甚至,秦国人三次准备迁都以避开吴起的锋芒。

晋国人欺负我们两百多年了,如今分成三个国家了,还要欺负我们。”秦国人对吴起又恨又怕,对晋国以及魏国的仇恨无以复加。

李悝顺理成章回到了安邑,安邑确实是个安逸的地方。可是他知道,安逸并不是一件好事,必须要找些事来做,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吴起真是个人才啊,咱们干脆灭了秦国吧?”魏文侯在李悝面前赞扬吴起,并提出新的计划。

“不可。”李悝急忙否定了魏文侯的想法。

“为什么?”

“首先,秦国人的战力非常顽强,战胜他们可以,征服他们很难,到时候弄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那就不好了;其次,就算我们占领了秦国,则立即要面对北面和西面的戎狄,又是一大麻烦。所以,我们不要只盯着西面,要开辟新的战场。”李悝分析道。他总是能看到很远。

当然,李悝怎么也没有看到秦国能够最终统一中国。

新战场?魏文侯拿出了自己的地图,铺在了桌子上。

“那,打谁?韩国?”魏文侯指着韩国自问,随后摇摇头,“不行,我们是盟国。”

李悝没有说话。

“打赵国?”魏文侯又自问,又摇摇头,“不行,我们也是盟国。”

李悝还是没有说话。

“打郑国?”魏文侯自问,然后看看李悝。

“不,郑国是我们和楚国之间的屏障,打郑国,楚国必救。”李悝摇摇头,然后说出否定的理由。

魏文侯没有说出齐国和楚国,因为这两个国家不仅不相邻,而且很强大,所以不用说,也知道不能打。

“那,打宋国?打鲁国或者卫国?”魏文侯问李悝。这三个国家倒是实力不强,靠山也不硬。

“不可,不仅不能打,还要和他们搞好关系。”李悝回答。这倒让魏文侯感到一些意外。

“为什么?”魏文侯问。

“过一阵主公就知道了。”李悝故意不说。

魏文侯见李悝卖关子,懒得追问。

“那,咱们不会要去攻打周王吧?”魏文侯问完,自己也笑了。

周王虽然已经没有实力了,可是那毕竟是天下的王,如果没有发疯的话,谁会去攻打周王呢?

李悝摇摇头,用手指指赵国北面燕国南面的一片空旷地带,地图上,那里没有标明是什么国家。

“这里。”李悝说。

到这个时候,魏文侯才发现自己的地图是老版地图,因为这里分明应该标上“中山国”三个字。

“中山?”魏文侯有些惊讶,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悝竟然要打中山。

中山在哪里?

中山在赵国的北面、燕国的南面,也就是今天河北省定州一带。魏文侯之所以吃惊,是因为这个国家跟魏国不相邻,要想打中山,就要向赵国借路。

“为什么要打中山?”魏文侯紧接着问。

李悝正要说,突然内侍来报:“赵国使者到。”

韩魏赵三家的关系一直不错,平时也都有互相的聘问,哪个国家逢上灾年,另两个国家也都会出手帮助。逢年过节的,还会有高层互访。

不过,这一次赵国使者前来并不是什么聘问,而是来请求和魏国联军出征。按理说,遇上这样的事情,魏国是会答应赵国的请求的,可是这一次还真有点难以决定。为什么?因为赵国想要攻打的竟然是韩国。

“你们要打韩国?”魏文侯很是吃惊,且不要说赵国和韩国之间的世代友好,就说地理位置上两国之间也并不相邻,为什么就要开战呢?

“韩国人太坏了,我们今年粮食歉收,所以跟他们有个代换粮食的协议。可是,韩国人给我们的粮食竟然都是生虫的粮食,怎么吃啊?所以,我们要向他们讨个公道回来。”赵国使者说出理由,非常气愤。

魏文侯一听,觉得这不是一个战争的理由,所以他决定调解。

“这里说不定有误会,我看,不要开战的好。”魏文侯好心劝解。

“不,我们从国君到百姓都很气愤,一定要打。”赵国使者坚持。

魏文侯有些生气了,不过他决定还是问问李悝的意见。

“李悝先生,你怎么看?”魏文侯问。

“韩国不是我们的盟国吗?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可以攻打我们的盟国呢?别说和赵国联手,就是借路给赵国也不行。”李悝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知道魏文侯一定也是这样的意见。

李悝的判断是正确的,魏文侯不仅拒绝借兵,也拒绝了借路。赵国使者气哼哼地走了,赵国已经无法攻打韩国了。

赵国使者刚走,韩国使者来了。

韩国使者来的目的跟赵国使者一样:借兵借路,攻打赵国。理由:代马换粮食的行动中,赵国给的代马不是老马就是瘦马,甚至还混杂了驴。

魏文侯给了同样的回答:赵国是我们的盟国,所以我们既不借兵,也不借路。

韩国使者也气哼哼地走了,他们也没有办法攻打赵国了。

过了一段时间,赵国和韩国的使者又来了。这一次,两国使者同时来到,于是魏文侯同时接待了他们。

出乎意料的是,两国使者之间非常友好,并且都向魏文侯表达感谢。

“你们不打了?”魏文侯问。

“我们听说您不仅拒绝了我们,也拒绝了他们,这才体会到您阻止我们之间战争的一片苦心。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双方都有错,我们都改了。我们的国君让我们来向您表达谢意,今后也都愿意唯魏国马首是瞻。”两国使者异口同声地说。

魏文侯笑了,他很有成就感。

“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件事情。”魏文侯说。

什么事情呢?这是李悝策划的一件事情,由韩魏赵三家联合出面,请求宋国、鲁国和卫国三国向周王室联合提起一个建议:正式册封韩家、魏家和赵家为诸侯。

这,就是李悝所说的要与宋国、鲁国和卫国搞好关系的理由。这三个国家虽然实力平平,但是在周朝的地位都非常高,与王室的关系也都非常好。

对这个建议,韩赵两家都是举双手赞成。

十四

春秋时期,北面的异族均被称为北狄,其中的一支为白狄,占据着今日山西北部和河北中部。白狄中最大的一个部族为鲜虞,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国君姓姬。按理说,北狄应该是夏朝后裔,可是根据记载,鲜虞的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或者叔叔虢叔的后人。总之,鲜虞虽然是北狄,跟周还有些亲戚关系,文化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语言文字则几乎一样。

到了春秋晚期,强大的晋国开始向北方扩张,中行吴多次北伐,拿下了同属白狄的肥和鼓,再到智瑶拿下了厹繇,鲜虞见势不妙,急忙从太行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因为都城中有山,所以号称中山国。中山国国君自号中山武公,仿效华夏国家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中山国的人口和地盘基本上相当于宋国,一时间,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国家。可惜的是,中山武公去世之后,儿子中山桓公没有了父亲的雄才大略,中山国失去上升势头。

因为中山国建国不久,机会比较多,所以中原诸国的士们有很多前去寻找机会,成为北漂一族。

下面,来看看李悝为什么要打中山:

“第一,中山是一个北狄国家,我们打他们,其他国家无话可说,也都不会救援他们。第二,中山在赵国以北,如果我们不拿下,中山迟早是赵国的菜,那么赵国将会强大,对魏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拿下,就能对赵国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第三,中山国如今政治腐败,离心离德,正是占领他们的好时机。”李悝说出三条理由,条条在理。

“你怎么知道中山国政治腐败,离心离德?”魏文侯很惊讶地问。

“我有一个朋友叫白圭,这人非常有才干。前段时间听说中山国建国时间不长,国君仰慕中原文化,因此前往中山,想去那里混个前程,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老国君中山武公已死,他的儿子完全没有他父亲的魄力,尽管表面上依然在吸纳中原人才,可是不知道怎样使用人才,也不善于听取意见。因此,尽管中山国君想留他下来,他还是离开了中山,来到了魏国。”这一段,其实是李悝瞎编的,白圭原本就是一个商人,根本也没有准备留在中山。

“啊,那不妨让白圭来我这里做官啊。”魏文侯认为,李悝的朋友一定也不是寻常人。

“我本来也想举荐他,可是白圭现在对仕途已经没有兴趣,他准备经商。而我看,他会是一个好商人。”

“可惜了。”魏文侯叹息。

白圭后来成为名震一时的大商人,并且被记录进了《史记》中,这是后话。

“那,打中山。”魏文侯下了决心。

可是,决心好下,事情不好做。要打中山并且灭掉中山,需要一个出色的将领。李悝是不可能去的,吴起则在西河,那么,谁能率领魏军攻打中山呢?

魏文侯和李悝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三十多年不打仗啊,找个会打仗的还真不容易。

“这样吧,召集几个人来讨论下,看谁有合适的人选。”魏文侯决定扩大一下决策面。

魏文侯召集的人也不算多,只有魏成子、李悝和翟璜。

李悝是没什么人可以推荐了,魏成子认识的人多半是知识渊博但是性情闲散的人,并没有打仗的好手。

“我推荐一个人吧,这个人是我的门客,名叫乐。”最终,翟璜推荐了一个人。

按照翟璜的介绍,乐羊祖上是宋国人,因为内乱而流亡到了晋国,乐羊本人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盗贼,后来投奔了翟璜。

“为什么你认为乐羊行?”魏文侯问。

“首先,这个人有学识,并且有向上爬的欲望,他会很卖命。其次,这个人很有眼力,他儿子在中山做官,派人来请乐羊去,说是凭他的能力,能做更大的官。乐羊去了之后,发现这国家不行,不仅自己不肯留在中山,还劝他儿子也离开那里。”

乐羊,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可是,我们任命一个做过盗贼的人为大将,会不会有人不服?”魏文侯问大家。

“这……”翟璜不说话了,其实他心里在想,如果举荐不当,乐羊不能够胜任,恐怕就不是有人不服,而是失去魏文侯信任的后果了。所以这个时候,他有点后悔自己贸然举荐乐羊了。

魏成子想了想,也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李悝说话了:“我们都是负责举荐的,决定还要靠主公。主公定了的,谁也不能不服。凡是举荐,都是有功。用谁不用谁,是否所用得人,这是主公的事情。”

李悝的话,实际上打消了翟璜的顾虑。同时也是提醒魏文侯,决断必须由他自己做出。

“好,让乐羊来见我。”魏文侯在做出决定之前,要面试乐羊。

面试的结果并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乐羊成为讨伐中山的大将。

“咦,为什么每次李悝提出建议的时候,翟璜总能有合适的人选提出来?”魏文侯不免有点称奇。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悝在每次提出建议之前,早就找好了人选,然后由翟璜提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李悝不会被认为是假公济私,而翟璜得到举荐贤良的好名声。

乐羊一边在国内练兵,魏文侯一边派出使者前往赵国,请求借路前往攻打中山。

赵国这个时候的国君是赵烈侯,赵国国内也存在与魏国同样的问题,也很头疼,可是赵国没有李悝,因此国内治理差了很多,眼看着魏国的国力一步步超过自己。虽然说起来是盟国,暗地里都不希望对方强大。所以看见魏国人来借路攻打中山,那是一百个不愿意。

“那什么,一路辛苦,先去休息,容我们商量一下。”赵烈侯先拖住使者,紧急召集群臣来议这个事情。

一听说魏国要越过赵国去打中山国,群臣就像炸了锅一样,这中山国挨着赵国,本应该是赵国嘴里的肉啊,怎么魏国人来抢了?让魏国人抢走了,那今后不是对赵国形成包夹之势了?

群臣没有一个愿意借道的。

可是,不愿意是一回事,借不借是另外一回事。

基本上,建议直截了当拒绝的一个也没有。一来,两国说什么也是盟国,直接拒绝太不给面子;二来,魏国实力强于赵国,轻易不要得罪。

所以,讨论的焦点最后落在一点上:怎样拒绝魏国又不得罪魏国。

一个人提出,咱们告诉魏国人,说中山跟咱们已经结为亲家了,看在亲家的份上,希望魏国能够放过中山,我们也会劝中山国来朝拜魏国。一边呢,迅速派人去中山国,真的跟他们结为亲家。

这个建议一提出,立即就有人认为不妥,万一中山不尿咱们,拒绝通婚拒绝朝拜魏国,咱们不是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吗?到时候弄不好魏国和中山国联合攻打咱们,那不是死得很冤?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了半天,没有个结果。

赵利一直没说话,他看出来了,大家是不想借,可是又不敢不借。而魏国人那边是你借也要借,你不借也要借。你借,我们打中山;你不借,我们打你。所以,现在的问题其实已经不是借不借,而是怎样能让自己感觉到借了也不吃亏。换言之,自己给自己找个心理台阶。

所以赵利说话了。

“主公,我看,我们应该借。”赵利说,于是大家都看着他。

“为什么?”赵烈侯问,他其实很希望被说服。

“你想啊,中山国也不白给,我们让魏国人去打中山,打不下来呢,魏国人劳民伤财,国力受损,对我们不是好事吗?打下来了,我们也不怕呀,魏国和中山之间隔着我们,他们能占领多久呢?迟早还不是我们的。等于他们帮我们啃了个硬骨头,有什么不好?”赵利的话,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

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安慰剂了。

“好,就这么个道理。”赵烈侯首先表示赞同,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看见大家都赞同,赵利索性把戏份再表演得充分一点。

“主公,为了不让魏国人识破我们的计谋,您要假装成不太愿意借道的样子。”赵利轻声说,好像怕被魏国使者听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