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图强——吴起变法的总结
李悝和吴起,子夏的两个得意门生,主持了两场变法。其结果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甚至连命也搭了进去。从结果上来看,当然是李悝更加高明。
在同样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几乎同样的变法却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有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变法者本身的原因。
下面,就来看看吴起变法的经验和教训。当然,主要是教训。
楚国与魏国不同,楚国并没有变法的刚性需求。
从内部来说,楚国地大人少,没有经过大的内乱,因此国内治安并不差,百姓的生活也还不错。所以,人们对于变法并没有期待。
对外来说,楚国尽管在军力上不如三晋,但是并没有到亡国的程度,所丧失的土地原本也不属于自己,要守住自己的国土并不困难。何况,当时北方诸国之间连年征战,根本没有威胁到楚国。从这个角度来说,楚国的卿大夫阶层对于变法也没有兴趣。
实际上,对变法有所期待的几乎就是楚悼王一人而已。从始至终,支持吴起变法的也不过是楚悼王而已。
既然治安没有问题,那么引进《法经》就显得很无聊,漫无目的。
当然,取消贵族三代以上的爵禄对于国家来说是有好处,但要明白的是,这样的做法打击面太大,导致整个贵族阶层的反对,其产生的副作用很可能抵消掉其积极作用。
至于精简机构,裁撤冗官,看上去都是积极的举动,但是与以上的变法相结合,恐怕又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所以,吴起变法费力不少,作用有限。
实际上,如果说魏国是病急用猛药的话,楚国根本就没有急病,顶多患有慢性病。慢性病,自然应该慢性治疗,逐渐调理。
魏国变法,李悝都是直击要害,循序渐进。然而,楚国基本上没有什么致命的要害,要想短期内获得巨大成功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操之过急是吴起变法的一大问题。
因为根本不存在社会治安问题,《法经》的引入是欠缺考虑的。
楚国确实存在一盘散沙的问题,取消爵禄精简机构的强国方向是对的,但是动作过大了。
吴起的军事才能毫无疑问,但是政治才能值得质疑。
首先,他没有弄清楚治理国家首先是治理人。作为一个外来户,仅仅依靠楚王的力量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培植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长久下去。
如何培养自己的力量呢?那就是有打有拉,譬如贵族领袖庄臣和屈宜臼,拉拢住他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自己的压力。可是,吴起忽略了这一点。
其次,他没有明白变法是需要节奏的。不错,楚国没有变法的刚性需求,但是刚性需求也是可以创造的,譬如通过事件或者宣传。当刚性需求被创造出来,就是变法出台的时机。
再次,他忽略了对于民意的利用。吴起变法,既缺少刚性需求,也缺乏民意基础。吴起变法似乎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实惠,这让百姓的参与热情不高。吴起如果能够把百姓的利益捆绑进来,就等于有了有力的同盟军。同时如果利用宣传工具树立贵族中的坏典型,引导百姓对贵族的仇恨或者抱怨,则吴起的变法一定会得到百姓的支持。
孤军作战,是吴起最致命的问题。
性格的因素也是吴起的一大教训,换句话说,吴起的情商值得商榷。
吴起是一个固执到有些偏执的人,同时非常恃才傲物。
因此,他缺少朋友,不仅在楚国,在魏国的时候也是如此。
对于权力、对于成功,吴起有一种不懈的追求。有追求当然很好,但是太露骨了就有问题。
魏文侯、魏武侯为什么不肯进一步重用他?因为吴起锋芒太露,令人难以放心。
吴起这样的性格,也让他失去了柔性和耐心。他太担心自己的失败,因此难免急于求成,勉为其难,进而失去节奏。
当然,吴起也有他的成功之处,吴起变法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他是一个坚忍不拔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力,吴起研究兵法并且颇有成就,成为与孙武齐名的伟大的军事家,绝不是偶然的。
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从齐国到鲁国,从魏国到楚国,可以说是步步登高,这与他的努力和敬业是分不开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吴起的主要才能都显示在了军事方面。从军事理论到军队训练,再到军事管理、临战指挥,吴起有一整套的理论和高超的操作手法,他所训练的“魏武卒”是当时超一流的军队。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
尽管我们说楚国并没有变法的刚性需求,但是如果说为了强国这个目的,吴起的变法是正确的。吴起的变法扎扎实实地强化了楚国的中央政权,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楚国一盘散沙的状态,这为此后楚国依然有实力对抗其他强国打下了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楚国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号的鲁国或者大号的宋国,也就是说,国家虽然大,但是没有凝聚力,中央没有号召力,对抗外敌的时候缺乏力量。
吴起变法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当社会主要矛盾激化的时候,变法就是势在必行,不变不行;当社会主要矛盾缓和的时候,变法是要慎重的,或许改良是更好的办法。
要撬动既得利益阶层,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因为他们的力量是巨大的。单单依靠变法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其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变法者成为变法的牺牲品,就如吴起一样。变法者所能依靠的除了最高统治者,还需要全民的支持。也就是说,变法需要民意支持,否则,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