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图强——无效的忽悠
公孙鞅来到了秦国,到了秦国首都栎阳,发现这里远远没有大梁那样繁华。
“我是魏国来的。”有人问公孙鞅是从哪里来,公孙鞅这样回答。
“奶奶个怂的。”问的人就会这样来一句,然后几乎用仇恨的眼光瞪着公孙鞅。
如果是在餐馆里说自己是魏国来的,基本上,这顿饭是吃不好的,要么被直接赶出来,要么给的量少很多,公孙鞅甚至怀疑店家在饭里吐了口水。
公孙鞅不是傻瓜,他很快就明白秦国人为什么这样仇恨魏国人,就像卫国人仇恨赵国人一样。世代遭受欺压,能不仇恨吗?
于是,再有人问起自己从哪里来,公孙鞅就这么说:“卫国啊,不是东边那个魏国,是保卫的卫那个卫国。”
“还有这么个国家?奶奶个怂的。”问的人就不会用仇恨的眼光看他,只是好奇还有个卫国。
“请问,景监大夫的家住在哪里?”公孙鞅逢人就问,终于,三天之后,找到了地方。
五
人要倒霉,放个屁扭了腰。人要时来运转,扭个腰都能流行大半年。
一年前景监来到了咸阳,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眼看就要睡桥洞吃剩饭,最后落得与自己的狗同样的下场,谁知道恰好这个时候秦孝公发布命令全球招贤,尤其欢迎来自东方的人才。于是,景监直接去应聘,号称自己就是因为热爱秦国才从魏国来,就是要为秦国的崛起而添砖加瓦奋斗终生。
景监长期在街头混,嘴皮子十分利索,因此当即被当成来自东方的大号人才推介给了秦孝公。景监万万没想到自己时来运转了,竟然能够见到秦国的国家元首了。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当然,那年头还没有和尚。
不管怎样,秦孝公非常重视景监这个外国人才,他认为这至少证明自己的魅力还能够吸引到“歪果仁”。
秦孝公和景监面谈的结果是非常满意,景监声称自己原本在魏国混得很好,甚至魏国国君也准备任命他为大夫,可是他就是看不惯魏国人这么多年来欺压秦国人,所以毅然决然拒绝了魏惠侯的挽留,义无反顾地来到了秦国。
“魏国人治理国家的那一套我全都明白,我有信心有能力让秦国繁荣昌盛起来。”景监一通忽悠,懂的不懂的似懂非懂的凡此种种都是张口就来,秦孝公听得眼冒金星心花怒放。
“哎呀俺的老娘啊,你就是俺传说中的管仲吧?”秦孝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大号人才?当即决定任命景监为大夫。
就这样,景监在秦国当上了大夫,十分受秦孝公的宠信。
转眼一年过去,尽管景监没能改变秦国,可是因为情商超众,跟秦孝公身边的人都建立了良好关系,所以秦孝公依然十分信任他,有事没事请他吃饭。
公孙鞅找到了景监的家,高门大户,门口一对狮子,石头的。一条大狗,活的。狗的绳子牵着两个士兵,士兵的眼睛比狗瞪得还大。
“你干什么的?”两个士兵问,眼光带着警惕。
“那什么,找景监大夫。”公孙鞅小心翼翼地回答,尽管在心里骂这两个士兵还不如这条狗。
“有预约吗?”
“预约?”公孙鞅心说见这个小流氓竟然还要预约了,真他妈见了鬼了。“没有。”
“那改天来吧。”
“我操……”公孙鞅脱口而出,不过只说出来一个字,后面的被咽了下去,改成了:“我从魏国来,是他的老朋友了,麻烦通报下。”
“别开玩笑了,景监大夫说他在魏国没有朋友。”
公孙鞅哭笑不得。是的,他知道在公叔痤的门下,有两个人是没有朋友的,一个是以坑蒙拐骗著称的景监,一个是以睚眦必报著称的公孙鞅。
“那,那就说没有朋友的公孙鞅来找没有朋友的景监行不?”公孙鞅说,抱着最后的一点希望。
“你是公孙鞅?你等等,我给你通报去。”士兵们眼前一亮,其中一个进去通报了。
为什么?公孙鞅瞠目结舌。难道,两个没有朋友的人天然就是朋友?
景监倒是挺欢迎公孙鞅,通常在街头混出来的人都是比较热情的。景监虽然是秦孝公面前的红人,可是心里很瞧不起秦国人,他认为秦国人土拉吧唧,不懂得生活还脾气死倔。他倒是希望有魏国的人来,至少能有些共同语言。
所以,尽管景监跟公孙鞅也就是点头之交,此时此刻,也想见见他,顺便炫耀自己的成就。
两人见面的时候都有些激动,好像是他乡遇故知的意思。其实,都是装的。
装了一阵之后,还是进入正题。
“鞅,你来秦国干什么?”景监问,其实猜也猜到了。
“监,我听说秦国广招人才,又听说你在这里,因此前来,想通过你在秦国谋个前途。”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景监笑了,他知道公孙鞅从前瞧不起他,所以这个时候他是不会帮忙的,“鞅啊,我知道你的才能比我高太多了,我要是推荐了你,到时候都是你的了,我怎么办?帮你?我傻啊?”
公孙鞅有些失望,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至少景监这个人还挺诚实,有话直说。要是遇上那种伪君子,还真不如遇上这样的真小人。
对付伪君子,公孙鞅没把握;可是对付真小人,公孙鞅倒觉得比较简单。因为小人所关心的无非就是自己的利益,把利益敞开来说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你以为你不傻吗?”公孙鞅反问,越是处于不利位置,就越是不能示弱,越是有求于对方,就越是做出瞧不起对方的架势。
果然,景监有些意料不到,顺口说出:“我怎么傻?”
公孙鞅就等着景监问这句话,现在,谈判进展到了公孙鞅的节奏。
所以,一个好的谈判者,千万不要顺着对方的话去反问。
“什么故事?你说说?”
公孙鞅就把管仲和鲍叔牙当初为什么要分头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故事说了一遍,然后说:“聪明人不能一个人干,要两个人干,这样才能够互相关照。不说别的,就说说你吧。你肚子里那点材料,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时间久了,秦侯还看不出来吗?到时候你不受宠了,原先嫉妒你的人就该收拾你了,那时候,谁来帮你?”
景监想想,似乎也是这么回事。
“现在你还能忽悠秦侯,你不趁着现在赶紧向秦侯推荐个人,以后可就没机会了。再者,你不推荐人,人家其他人也会推荐人。到时候人家推荐的人上位了,人家还能感激你?相反,如果你推荐了我,秦侯重用了我,一来你有推荐贤才的功劳,二来今后有我和你互相关照,那不是终身受用无穷?这个道理,难道还要我跟你说吗?”公孙鞅见景监一步步上套,自己就一步步紧逼。
“是哦!”景监被公孙鞅说服了。
“监,怎么好像你的手下都知道我,难道你经常提到我?”公孙鞅有些得意,自然而然觉得景监应该很佩服自己,因此趁机来印证一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景监又大笑了起来,笑得前仰后合,最后忍住笑说,“我经常跟我的兄弟们说我在魏国就是个混混,人缘差到狗都不理我。可是我说还有一个人人缘比我还差,什么时候万一他来了,我一定让大家认识一下他。我说的就是你啊,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公孙鞅也笑了。
从那天起,公孙鞅就住在景监家里,景监对他好吃好喝好招待,一边等待机会推荐他去见秦孝公。
公孙鞅忽悠住了景监,对他的手下完全不放在眼里,吆三喝四,当成自家的奴仆一样。
“狗日的,果然人缘很差。”景监满府上下都感受到了公孙鞅的人品,实在是太差,就连狗看见公孙鞅都不叫,不知道是讨厌他还是怕他。
六
十天之后,景监终于找到了机会,向秦孝公推荐了公孙鞅。自然,他把公孙鞅吹嘘得花儿一般,让秦孝公大感兴趣。
在一个乌云密布的日子里,公孙鞅兴奋而又紧张地来见秦孝公。
秦孝公对于公孙鞅的到来还是非常欢迎的,此前景监的一番忽悠还是颇见成效的。
“先生何以教我?”双方坐定之后,秦孝公以一句传统客套开头。通常,国君会见客人都会先来这么一句。
“我在魏国听说贤侯广招天下贤士,因此不远千里来到秦国,虽然我才能一般,也想要为您的宏图大志出一分力。”公孙鞅也是传统开场,假装谦虚一回,这是固定套路。
“那,你说,我听着。”秦孝公说。最近这几年外国忽悠客见多了,基本上也都是这样的开头。
“那,我就说了。”公孙鞅原本希望双方能有些互动,这样自己可以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然后对症下药。如今这个“你说我听着”的模式下,只能自己发挥,看能不能挠上对方的痒痒肉了。
秦孝公点点头,没有说话。
公孙鞅理了理思路,目前这样的状况是实在没有想到的,那么,下一步可能是两种结果。第一种就是对方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被自己带进玉米地里,然后对自己言听计从;第二种就是对方早有自己的想法,若是自己的说法不符合对方的预期,则会被轻松否决掉。
那么,秦孝公会是哪一种人呢?公孙鞅不清楚,也没有时间去思考了。怎么办?除了撞大运,没有别的办法。
怎样撞大运?公孙鞅决定采取迷宗大忽悠的方式,就是什么都往大里讲,往云里雾里去讲,有没有用没关系,关键是不犯错,给自己留下转圜的余地。
“贤侯,在下看您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凤眼剑眉,目光炯炯,浑然有帝皇之相,隐隐有经天纬地的志向。恕我直言,只要贤侯愿意,那就是三皇五帝重生,前途不可限量。”这一通马屁是纯粹的马屁,毫无遮掩直来直去。
秦孝公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公孙鞅弄不懂这微微一笑的意思,既然开了头,也只能继续下去。
“那么,如何达成三皇五帝的事业呢?两个字:牺牲。”
秦孝公的眼中似乎有些疑惑,依然没有说话。
“什么是牺牲呢?就是把天下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前面,这样,天下人就会拥戴您,您就能一呼百应,足不出户而天下归心。譬如,神农尝百草,死过几回都不知道。再譬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十三年不回家,再回家的时候,孩子都十一岁了……”公孙鞅滔滔不绝,几乎把整个上古历史都说了一遍。
说到后来,公孙鞅刹不住车,直到一旁的侍者打断他:“先生,您小声点,别把主公吵醒了。”
“你推荐的是个什么怂人哪?一水的空话套话,满嘴跑火车,教我牺牲自己?还说什么大禹治水十三年不回家,回家的时候孩子都有一堆了,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这样的人能用吗?”秦孝公对景监非常不满,当面怒斥了他。
景监赔着笑脸,十分尴尬。
回到了家里,景监立即把公孙鞅给叫来了。
“你给我滚。”景监几乎要这样说,可是强行忍住了,他换了一种比较委婉的说法:“老鞅啊,你都说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主公很生气啊,把我都痛骂了一顿。算了,你在秦国是没什么好想的了。”
景监说完这话,就等着公孙鞅赔礼道歉,然后识相地灰溜溜滚蛋了。
公孙鞅知道自己应该滚蛋,可是就这样滚蛋实在不甘心,再要找这样的机会恐怕也很难。所以,就算厚着脸皮,就算被骂不要脸,也要坚持下去。
“不要气馁,不要气馁。”公孙鞅先来个反客为主,好像这事情不是自己对不起景监,而是景监对不起自己,“其实吧,我呢就是跟秦侯讲了成就帝业的道理,可是他吧,境界真没到那一步,不碍事,下次,我一定让他听得眼前一亮。”
“眼前一亮?这次主公差点都眼前一黑了。我看,你还是回老家去吧。”景监见公孙鞅不自觉,索性直接逐客了。
“你这你这是怎么回事呢?失败是成功他娘嘛,失败了怕什么?重新来就是了。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你多点耐心好不好?”公孙鞅厚着脸皮,半是央求半是说理,就是不肯走。
随后,公孙鞅说了大量的失败之后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的例子。
“监啊,听过那首歌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这第一次对秦侯摸底,所以先试探一下他。说起来,这也不能怪我啊。你跟他这么长时间了,我问你他的目标是什么,你不是也说不上来吗?现在我就这么一次见面,至少我知道他对帝皇的事业没兴趣了,这不就是成功的一个方面吗?”公孙鞅唱一阵说一阵,根本不给景监思考的机会。
景监被说得有些心动,勉强答应让他留下来。
“那行吧,你觉得待着还有希望,那就待着吧。”
又过了十天,趁着秦孝公心情好,景监再次推荐公孙鞅,说是这小子上次准备得不充分,但是确实很有才,而且被主公您的风采折服得五体投地,说要是能为主公您效力,就是死也甘心了。
景监的一通忽悠都是顺口而来,说得秦孝公心里很舒服,心说闲着也是闲着,让他来吧。
于是,公孙鞅有了第二次机会。
这一天,阴有小雨。
这一次,公孙鞅决定不再说什么帝皇的志向了。是啊,什么世道了,谁还会当什么神农大禹啊?谁当谁被灭,谁当谁傻逼。
所以,公孙鞅决定退而求其次,降低点标准。
“先生何以教我?”双方坐定之后,秦孝公还是这么一句。
“那什么,三皇五帝太久远了,没意思。今天,我想给贤侯讲讲怎样称王,就像当初的周文王周武王一样,建立不世的功业,让天下太平,百姓富裕。”公孙鞅偷眼看看秦孝公,发现秦孝公还是微笑。
这微笑是什么意思?公孙鞅还是搞不懂。不过既然开了头,也只好说下去了。
“那什么,要成就王业,最根本的是什么?就是以德治国,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要老百姓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样,不用下命令,老百姓就会按照正确的方向走下去,天下就会归心,诸侯都会归顺……”公孙鞅刹不住车,讲完文王讲武王。
“哈——”秦孝公打了个长长的呵欠,“先生回家接孩子去吧,我要吃饭了。”
“阿监,你这个朋友很差劲呐。”秦孝公再次对景监表示不满,不过语气上没有上一次强烈。
景监回到了家里,立即把公孙鞅给叫来了。
“你给我滚。”景监这次是真这么说的,他对公孙鞅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了。
“监,别这样行吗?我这次给秦侯讲的是王道,可是秦侯还是没兴趣。这没关系啊,下次我给他讲霸道行不?”公孙鞅赔着笑脸说。
“讲个屁道,再让你讲下去,秦侯都该让我滚蛋了。”景监这次算是下了决心。
“监,再给次机会嘛。就算是老朋友不远千里来看你,你还能赶老朋友走吗?这要传出去,你多没面子?再者说了,前面输得越多,后面挣回来的越多。你是个赌博大师,难道不知道这一点?监,怎么说,你也不能让我露宿街头吧?”公孙鞅现在开始哀求景监,他的想法是,只要不把我赶出去,只要我还能住在他家,就还有机会让他帮自己约见秦孝公。
景监此时的火气已经消了不少,想了想,如果真的赶走了公孙鞅,传出去还真不是好名声,秦国人也会笑话他向秦孝公推荐了一个怂货。
“算了算了,看在故人的面子上,你住着吧。”景监松了口,反正无非就是多一个人吃饭,就当喂狗了。
公孙鞅千恩万谢,说些就知道阿监是个重感情的人等等废话,心里却在恨恨地想:“阿监阿监,要是老子被秦侯重用了,让你从阿监变太监。”
就这样,公孙鞅继续住在景监的家里,每天千方百计向景监面前凑。而景监的家人和手下越发讨厌他,公开羞辱他。对这些,公孙鞅表面不在乎,都记在心中。
转眼过去一个多月,天气渐渐寒冷,公孙鞅还穿着薄衣,每天要靠搓手和跑步取暖,十分辛苦。
就在公孙鞅渐渐有些熬不住,想要打退堂鼓返回老家卫国的时候,机会来了。
这一天秦孝公待着实在无聊,听歌看跳舞泡妞都提不起精神来,突然想起公孙鞅来:“别说,这小子还真能侃,叫他来侃着玩?”
秦孝公的意思,拿公孙鞅来打发下时间。
“监,你的朋友呢?叫他来聊聊。”秦孝公给景监下了命令。
景监不知道秦孝公什么意思,也不敢问,只是心中庆幸还好没把公孙鞅赶走。
“鞅,看在多年老朋友的份上,我这些天在主公面前拼命说你好话。现在,终于,主公说再给你一个次机会,这一次,如果再不行,就什么也别说了,我直接放狗赶人了。”景监把好人自己做了,然后发出警告。
“多谢多谢,监啊,你不是我的朋友,你简直就是我亲大爷啊,比我亲大爷还亲哪。我要是发达了,一定好好报答你。”公孙鞅喜出望外,忙不迭道谢,“那什么,要是这次还不行,不用你赶,我直接就去跳黄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