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我是一个哲学家
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原本是魏国和宋国联合攻打赵国,现在则变成了韩国、楚国和齐国从三个方向攻打魏国,如果再算上赵国,就成了四国围攻魏国了。
魏惠侯有些惊慌起来,急忙派使者召庞涓速回。
“慌什么,这三个怂国家怕他们干什么?他们顶多是虚张声势,根本不敢进攻魏国。”庞涓信心十足,拒绝撤军。
对于庞涓的说法,魏惠侯倒是愿意相信,可心里难免还是打鼓。于是,接连不断派出使者,催促庞涓撤军退防。
“唉。”庞涓叹了一口气。
十六
庞涓实在不甘心就这么收兵,可是后方这样催促,又不能不撤,怎么办?
“全力攻城,拿下邯郸之后撤军。”庞涓下令。
魏军开始全力攻城,一时间,邯郸城危在旦夕,而三国救兵还在魏国边境观望。到了这个时候,赵成侯才不得不相信鹿茸皮的话。
“这年头,靠谁都靠不住,到头来还是靠自己啊。”赵成侯慌了手脚,不知道该怎么办。
“主公,魏国人看来不拿下邯郸是不肯罢休了。我看,邯郸是守不住了,咱们弃城吧。”鹿茸皮提出建议。
“啊,首都沦陷,那,那不是太没面子了。”赵成侯有些犹豫。
“都什么时候了,还讲什么面子?”
“那,那咱们逃去哪里?”
“晋阳啊。”
“如果魏国人追到晋阳呢?”
“怕什么啊?当初范家和中行家包围晋阳,结果呢?赵家没咋地,范家和中行家完蛋了。后来,智瑶包围晋阳,结果呢?赵家没咋地,智瑶完蛋了。魏国人要是包围晋阳,结果呢?”鹿茸皮把历史搬出来一讲,还真有说服力。
“对啊,早说啊。”赵成侯不知道是真的放了心,还是找到了台阶,当下决定弃城而逃。
赵成侯派人前往魏军军营,约定明日决战。
当天晚上,趁着月色,赵成侯率领文武百官和大小老婆悄悄地开了北门,直奔晋阳而去。
第二天,魏军等不到赵军决战,这才发现邯郸已经成了空城,能跑的都跑了,只剩下老百姓们无处可逃。
就这样,庞涓拿下了邯郸。
“立即撤军。”庞涓下令,除了一部分军队驻守邯郸外,大军南撤。
此时,齐军还在包围魏国的襄陵,威胁魏国首都大梁。不过其实齐国人也就是做个样子,也是围而不攻。
“孙膑先生,这个,邯郸终究还是没能救了啊,还是让魏国人给占了。”田忌对孙膑说,语气里透出一些不信任来。
是啊,围魏救赵啊,结果还是没能救赵国啊。
“将军,一城一地的得失,何足挂齿。邯郸沦陷看似严重,实际上并没有坏处。”孙膑并不慌张,他早就料到了邯郸守不住,“将军想想,如果没有我们围魏救赵,邯郸也是会沦陷。之后呢?魏军会乘胜北上,吞并整个赵国。可是如今呢,魏国人虽然拿下邯郸,可是已经乱了节奏,成了强弩之末。由于邯郸是被暴力攻破,魏国人没有得到民心,因此赵国人随时会反攻。对于魏国人来说,邯郸不是一块肥肉,而是一个累赘了。另一方面,魏国人占领邯郸,势必分兵把守,也就不能全力来对付我们,我们可以从容撤军。”
孙膑的一番话让田忌茅塞顿开,是啊,逼迫魏国人强攻邯郸,让魏国人与赵国人两败俱伤,这难道不是齐国的最大利益吗?只要魏国人占领邯郸一天,魏国和赵国就是敌对状态,这难道不是齐国的最大利益吗?救赵国不是齐国的目的,齐国的目的是削弱所有其他国家。
“先生说得对,那么,如今该怎么办?是以逸待劳,等待魏军前来决战,还是——撤军?”田忌沉吟了片刻才把“撤军“二字说出来,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田忌知道,魏军的战斗力远在齐军之上,即便是魏军匆匆赶到,齐军也是凶多吉少。因此,田忌内心准备撤军。可是,撤军实际上就是逃跑,肯定会被邹忌拿来说事。所以,田忌这时候倒觉得有些难以收场了。
“魏军出兵时间已经很长,再加上后方被攻,一定是轻车而返,士兵们思乡心切,必无战心。依我看,我们也不要在这里等待决战,而应当北上邀击魏军,可保不败。”孙膑早有打算,邀击齐军有两个好处,一来出其不意,二来即便战败,也可以很容易地撤回齐国。
于是,齐军撤了襄陵的包围,全军北上。
这样,魏军向南,齐军向北,两军在桂陵相遇。
“不恋战。”这是魏军主帅庞涓的命令。为什么不恋战?一来,魏军是轻装,不利于长期鏖战;二来,此时韩军威胁大梁,要回去救急;三来,将士们归心似箭,也无心恋战。
“不恋战。”这是齐军主帅田忌的命令。一来是归军难阻,没必要非逼得魏军拼命;二来齐军出来时间也不短了,老情人们在家里等着呢,也都盼望着早点回去;三来,只要不败或者小胜,就足以回去在邹忌面前显摆了。
双方都是同样的态度,因此两军之间的交战很快结束,基本上打个平手,魏军是且战且走,齐军是你走我不走。
因为截获了魏军的部分辎重,因此齐军号称大胜,高高兴兴回国了。
桂陵之战,在历史上被称为齐国获胜。其实,也就是一场接触战,无所谓胜负。
等到魏军回到大梁,楚军和韩军纷纷撤军回国,谁也没有傻到要跟魏军死磕的地步。
十七
“来,介绍你们认识一下,”魏惠侯为庞涓摆了接风宴,除了魏惠侯之外,还有一个人,这个时候,魏惠侯要把这个人向庞涓介绍一下,“这位先生,就是我们的新任相国惠施先生。这位将军,就是我们的无敌大将庞涓将军。”
惠施笑了笑,跪坐起来,向庞涓施礼。
庞涓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魏惠侯竟然任命了新相国,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新相国竟然是惠施。
“先生从宋国来?”庞涓勉强地施礼,然后问。说到宋国两个字的时候,明显有些不屑。
宋国人一向以倔强死板著称,是各国嘲弄的对象,因此,庞涓本来就有些瞧不起宋国人,而这个惠施,庞涓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在庞涓的心目中,这就是个只会耍嘴皮子整天无聊没事干的人。如今,这样一个人来担任魏国的相国,和自己搭班子,这不禁让他有些不高兴。可是,既然魏惠侯已经做了这样的任命,他也不能再说什么。
“啊,来了,就是魏国人,哈哈哈哈。”惠施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说了这样一句话,意思是你也不是魏国人啊,就别拿国籍说事了。
庞涓勉强地笑了笑。他不喜欢惠施,他认为惠施这一类的所谓学者都是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人,更不要说打仗。惠施到来,一定会竭力阻止他的对外征战。
果然,在随后的谈话中,庞涓介绍了此次出征的情况,魏惠侯听得还算认真,惠施则心不在焉,要么就是做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第一次见面,庞涓和惠施之间的印象都很糟糕。
那么,惠施是干什么的?他凭什么当上了魏惠侯的相国?
惠施是干哲学的。
宋国是个出哲学家的地方,因为宋国人喜欢一根筋地思考问题。思考得清丽脱俗的,叫做哲学家;思考得稀里糊涂的,叫做神经病。
惠施是一个哲学家,在诸子百家中被称为“名家”。
名家的特点是喜欢玩概念,喜欢辩论,喜欢思考与眼前世界完全没有关系的问题,喜欢摆弄逻辑。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名家是最接近当代哲学的学派。
惠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在他之前,名家代表人物是邓析。
惠施的重要哲学思想被称为“合同异”,惠施这样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这话有点绕口,看上去就很哲学,其意思是“大同”和“小同”有差异,这就叫“小同异”;万物都相同又都不同,这就叫“大同异”。说白了,就是世上万物都有共性,又都有差异。不要片面强调相同性,也不要只看到差异。
惠施还有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万物都是变化中的,他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意思是太阳刚升到正中,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一生下来,就开始走向死亡。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多么辩证啊。
由于惠施的名头很大,魏惠侯特地把他从宋国请到魏国,并任命为相国。
哲学家面对现实通常是喜欢妥协和退让的,因为万物都在转变之中,妥协和退让又何尝不是胁迫和进取呢?从操作的角度说,妥协和退让当然是最简单易行的。
庞涓撤军之后,魏军驻守邯郸的部队就陷入吃紧的状态,因为赵国人不仅随时在骚扰,而且在积蓄力量准备夺回邯郸,同时还在不断地联络其他国家准备围攻魏国。
对此,魏惠侯有些发愁。
“主公,我给您讲一个故事。”惠施来讲故事了,名家的特点就是爱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说明问题。
“好啊。”魏惠侯说。
“老张的老婆是个骚货,就是让每个男人做梦都想的女人。隔壁老王一直垂涎于她,结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老张的老婆抢过来,成了自己的老婆。可是抢过来之后才发现,全村的男人都仇恨自己,都想勾搭这个骚女人,而老张天天晚上磨刀,随时都有可能来找自己拼命。这个时候,美女成了红颜祸水,老王白天吃不好,晚上睡不好,美女成了摆设。这个时候,老王该怎么办?”
“怎么办?”
“把这个骚女人还给老张啊,这样的话,老张化敌为友了,其他人也不再仇恨老王了,虽然名义上美女没了,可是至少日子还能过。”
“那,相国的意思是?”
“把邯郸还给赵国算了,这样的话,赵国就会感激我们,与我们结盟,有了赵国这个盟国,其他国家也就不会跟我们作对。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四面是敌人了。”惠施讲了半天故事,目的就是这个。
“可是,邯郸是我们好不容易夺来的,赵国是我们的头号敌人呐。”魏惠侯有些不甘心,还有些不愿意。
“主公错了,赵国不是我们的主要敌人,秦国才是。主公想想,这么多年来,赵国抢过我们一寸地盘吗?赵国人杀过多少魏国人?屈指可数吧。可是秦国人呢?杀我们的士兵百姓,占领我们的城池地盘,他们才是最危险的啊。我们应该与东边的国家修好,全力对付秦国才是。”惠施的看法,与庞涓完全相反。
“嗯,相国说的有道理,是应该把邯郸还给赵国。”魏惠侯竟然同意了惠施的说法,并且授权他全权处理这件事情。
听说魏惠侯要将邯郸还给赵国,庞涓几乎要气炸肺,饭碗一扔,去找魏惠侯了。恰好惠施也在,于是就该不该把邯郸还给赵国这件事情,两人辩论上了,或者说争吵上了。
庞涓其实口才不错,可是他忘了,惠施是有理论的人。
“主公,邯郸可是我们花了多少功夫,付出了多少个兄弟的性命才夺回来的,怎么如今说还给赵国就还给赵国呢?”庞涓越说越来气,不满地看看魏惠侯,再恨恨地瞪了惠施一眼。
“庞将军不要上火,相国的话是有道理的。惠施先生,你来说说你的看法。”魏惠侯把球踢给了惠施。
惠施并没有被庞涓的气势所压倒,他是有理论的人,不会这么容易被吓住。
“话说,隔壁老王……”惠施不跟庞涓说邯郸,而是直接上隔壁老王。
“绕什么弯子?别跟我说隔壁老王。”庞涓打断了惠施。
“那好,我们来说说赵国,赵国和魏国是邻国,就像老张和隔壁老王……”惠施迅速又绕回到了隔壁老王,再加上“大同而与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这些车轱辘话,听得庞涓云里雾里,稍不小心就被绕进去了,也跟着说起隔壁老王来,结果稀里糊涂就败下阵来。
“那你说,隔壁老王该不该把美女祸水还回去?”最后,惠施这样问。
“该。”庞涓脱口而出,不过随后回过神来,“可是,邯郸和隔壁老王有什么关系?”
“嗨,你看你怎么这么糊涂呢?我再来跟你说说隔壁老王……”
隔壁老王把庞涓彻底击败了,怎么也绕不出去了。
窝着一肚子火,却又说不出来,庞涓气呼呼地回家了。
从那以后,庞涓对惠施恨之入骨,魏国将相失和。
在庞涓拿下邯郸之后的第二年,魏国主动将邯郸归还给赵国,派出的归还使者就是惠施。
“这怎么可能?遇上缺心眼了?”赵成侯一开始是怎么也不相信,早知如此,当初还守什么城?
“这个,我国国君说了,魏国与赵国是世代友好的国家,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惠施这么说,都是套话。
“先生,多谢你仗义执言了。”
“不必客气,话说隔壁老王……”惠施又开始说隔壁老王,不过故事已经不是原先那个故事,而是要强调老王和老张的友好关系。
“太好了,魏国就是我们的隔壁老王,我们两家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赵成侯也觉得隔壁老王的故事很好。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说着说着,惠施又开始推销自己的哲学。
“先生说得太对了。”实际上,赵成侯根本不知道惠施在说什么,什么大同小同,赶快把邯郸拿回来才是正事。只是在这个时候,拍拍惠施的马屁是自然的事情。
两国在两国边境的漳河举行了一个归还仪式,同时进行盟誓,结为盟国。
“从今往后,五十年之内,两国之间再也不要发生战争。”盟誓这么写。说永远那是不可能的,不如规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五十年不变虽然也很扯淡,不过总比永远听上去要靠谱一点。
惠施代表魏国主持了盟誓,自我感觉真的不错。
“世界总是在变化中的,战争是和平的开始,和平是战争的起源。这么说,今天的盟誓就意味着明天的战争?那还盟什么誓?”在回大梁的路上,惠施运用自己的理论回想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结果自己把自己也给问糊涂了。
夕阳西下,回到大梁的时候,惠施已经昏昏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