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齐残楚——胡服骑射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就在楚怀王转圈丢人的同时,另一个魏三娘的儿子在警惕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谁?赵武灵王。

在秦、齐、韩、魏、楚五国纠缠不清的时候,赵国则置身事外。不过,赵武灵王知道,赵国之所以暂时还没有被秦国攻打,不是因为自己人品好,只是因为秦国的手暂时还伸不了这么远。等到秦国人一步步向东扩张到可以触及赵国的时候,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就将无可避免。

居安思危,才能临危不乱。

当秦国攻占韩国宜阳之后,赵武灵王终于下定决心,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了。

十九

赵武灵王知道,韩国和魏国都无法阻止秦国的步伐,楚国同样将是秦国人碗里的菜。

要对抗秦国,只能靠自己了。

可是,秦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以魏军的战术素养、韩军的兵器质量和楚军的勇猛善战,在秦军面前都是稍触即溃。赵军的战斗力如何,赵武灵王心里是清楚的,以赵军的实力,在秦军面前,其下场不会比魏韩楚更好。

赵武灵王考虑过是不是全面按照秦国的模式进行变法,可是他立即就否定了,而且他也知道,全赵国人民都不会同意。就算赵国不强,可至少是个人的国家。如果全盘秦国化,那就是一个豺狼的国家。

问题是,如果不作改变,那么赵国迟早会被秦国所消灭。

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到底要选择哪一个?

赵武灵王为这个问题苦苦思索了很久,或者确切地说,是思索了很多年。

直到两年前,赵武灵王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一个大胆的想法。

早年,赵国吞并了代地,并且近些年来还在一直向北扩张,大量的胡人成了赵国人。赵武灵王发现,胡人与中原人作战各有优劣:胡人身着短装,骑射箭,因此行动迅速,进退自如;而中原军队战术素养高,防守严密,纪律性强。

单兵作战能力,显然胡人更强。集团作战能力,则是中原军队更强。攻击力胡人更强,防守则是中原军队更强。

若是能够将二者结合,战斗力一定会有大幅的提升。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战斗力,就可以与秦国人掰手腕了。事实上,代地由胡人组成的部队在经过训练之后,整体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成为赵国最精锐的部队。

那么,如果让赵国人也像胡人一样穿短装,骑马射箭,那是不是就等于结合了胡人的长处,战斗力就会大幅提升呢?

听上去,这个想法挺好。

可是,赵武灵王还是有些顾虑。

因为,中原人一向瞧不起胡人,认为他们是没有文化不懂礼仪的野蛮人,对于他们的一切都嗤之以鼻。如果向他们学习,人民会接受吗?

就是因为这样的顾虑,赵武灵王足足犹豫了两年。

直到宜阳被秦国人攻克,赵武灵王知道,他已经没有时间去犹豫了。

赵武灵王知道,世上最难的一件事情就是移风易俗了,因为人们往往愿意保持原状而不愿意变化。

但是,有的事情再难也要做。

问题是,怎么做?

办法有两种。

第一种,强制执行,违抗者重罚,就像商鞅变法一样。这样做,会死很多人。

第二种,从自己开始率先垂范,然后逐层推进,最后全民接受。这样做,一个人也不会死。

“一个人也不能死。”赵武灵王这样对自己说。赵家的传统是爱民的,赵武灵王也是如此。

赵武灵王锁定了三个人,他认为首先要说服这三个人。

哪三个人?三朝老臣、全赵国最受尊重的肥义丞相楼缓,自己的亲叔叔公子成。如果能够说服他们三个人,其他人也就多半无话可说了。

肥义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祖上为北狄肥国的胡人,为人耿直宽厚,在赵国深孚众望,每个人都很尊重他。

赵武灵王也很尊重他,第一个约谈的就是他。赵武灵王不仅想要说服他,还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说服别人。从另一个角度说,肥义本身是胡人,他可能更愿意接受赵武灵王的做法。

这一天风和日丽,人的心情莫名其妙的好,特别适合谈心。

赵武灵王在邯郸城外的一处别宫宴请了肥义,之后闲坐聊天。蝴蝶在天上飞着,看上去特别的轻闲。

肥义是赵武灵王的老师,他对赵武灵王的了解比赵武灵王的父亲还要深,所以他知道赵武灵王一定是有什么事要和自己谈。既然这样,不如自己把话题挑起来。

大王,如今天下混战,秦国独强,韩、魏基本被打残了,楚国的趋势也很糟糕。很快,秦国人就要到赵国边境了。而我们的北边和西边还有楼烦、林胡等胡人,大王难道不想继承先王的事业,将他们纳入囊中吗?”肥义说。他说得并不激动,而是娓娓道来。

赵武灵王眼前一亮,因为这原本是他想要说的话,如今被肥义说了,说明肥义与自己是有默契的。

“老师,寡人今天请老师来,其实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赵武灵王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维,“寡人也想继承先王的事业,开疆拓土,造福百姓。古人说得好:‘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怨。’这么说吧,想要做出一番不同寻常的事业,一定会不被世人所理解。如今,秦国强大,赵国如果想要对抗秦国,恐怕只能效仿秦国的商鞅变法了。”

赵武灵王故意这样说,想试探肥义的反应。

“大王,”肥义眼前一黑,似乎赵武灵王的话让他非常吃惊,“人非禽兽,国家固然要强大,可如果代价是沦丧人性埋没天理,那还是人吗?大王,想想别的办法吧!”

肥义坚决反对,这倒在赵武灵王的意料之中。

“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胡服骑射。”说到这里,赵武灵王看看肥义,他发现肥义眼前一亮,“可是,我又很担心人民不会支持我。”

什么是胡服骑射?就是穿胡人的衣服,并且组建骑兵。

“大王,古人说:‘疑事无功,疑行无名。’古人还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古人又说:‘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大王啊,有这么好的想法,还犹豫什么呢?”肥义不仅支持,而且大力支持。

赵武灵王不知道的是,其实肥义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基于他是胡人的原因,并不适宜自己提出来。如今赵武灵王有这样的想法,当然令他喜出望外。

“老师啊,我倒不是担心胡服骑射这件事,而是担心会被天下人耻笑啊!古人说得好:‘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实行胡服骑射,远的不说,中山一定会被我们拿下。”赵武灵王说。看到肥义的态度,他的信心增强了许多。

“草原上有句话:‘舍不得羔套不住狼。’大王,撸起袖子加油干吧!”肥义继续鼓励。

“撸起?袖子?”赵武灵王一时有些没听明白,因为中原的衣服是长袍宽袖,袖子是撸不起来的。

“大王,不是要胡服吗?”肥义笑笑说。胡服是短衣窄袖,袖子是可以撸起来的。

“哦。”赵武灵王恍然大悟,不禁也笑了。

二十

赵武灵王要胡服骑射的消息迅速传开了。谁泄露的秘密?赵武灵王自己。因为他想看看各方的反应。

不出赵武灵王所料,反对的人远远多过支持的人。

他知道,现在必须从公子成这里突破了。公子成是自己的亲叔叔,也是公族的首领,在赵国上层的号召力很强。

赵武灵王先派了王孙緤去见公子成,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转达赵武灵王的意思。

“叔啊,寡人准备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古人说得好:国家大事要听国君的,家里的事要询问长辈。寡人准备率先胡服并且穿着上朝,我希望叔叔也胡服,否则人们会责怪我。治理国家需要制度,可是一切制度都应该以利民为准则。治理国家需要制度,可是能够执行才是好制度。古人还说得好:宣示德行要先从百姓开始,推行新政要从权贵身上实行。现在寡人实行胡服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为了千秋万代的利益。首先我们要带头去做,等到人人都遵从了,就能看到效果了。如今我很担心叔叔有什么想不通的,因此派王孙緤来与叔叔商议,希望叔叔能够带头胡服。”赵武灵王一大通话被王孙緤复述过来,说得口干舌燥,不过好歹说清楚了。

公子成是反对胡服骑射的,尤其是胡服。如今赵武灵王亲自派人来说,不给面子恐怕不行,不过不表达自己的反对也不甘心。

“请转告大王,公子成已经听说了大王的胡服计划,因为最近身体不好行动受限,所以没有能够实践大王的号召。如今大王下了命令,臣也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愚忠,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听说中国是聪明睿智的人所居住的地方,是出产万物的地方,也是圣贤教导所至的地方,施行仁义的地方。远方的人都来中国学习,蛮夷都很羡慕中国的文化。可是如今,大王竟然要放弃我中国的文化,改穿胡人的衣服,这不是离经叛道、倒行逆施吗?希望大王三思啊!”公子成最终还是决定要坚持自己的反对。

“我就知道叔叔会这样。”赵武灵王对于公子成的反应倒并不意外,要说服他,不是派个使者前去就能做到的。

“看来,要寡人亲自出马了。”

赵武灵王亲自前往公子成的家中。

“叔啊,衣服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为了方便于施行礼。可是,之所以制定礼,就是为了方便百姓。所以啊,地方不同,适合于不同的衣服,就像吴国这样多水的地方,那就是断发文身才好。所以,不同的地方,风俗都不一样。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不是因为他们因袭古代,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礼制。古人说:‘穷乡多异,曲学多辩。’越是贫穷落后,臭规矩就越是多。越是歪门邪道的学说,争论就越是多。”赵武灵王一番话说出来,说得公子成脸色有些难看。

“大王说得是。”公子成点头。

“如今,赵国东面隔河有齐国、中山,可是却没有舟楫可用。北面有燕、东胡,西边有楼烦、秦、韩,都是强敌,可是却没有骑射的兵力。先前中山仗恃齐国的支持,屡次侵扰我国。如今寡人想要施行骑射以对抗强敌,可是骑射必须胡服。叔啊,为了一件衣服,就忘却了国家的耻辱吗?就愿意受列强的欺凌吗?”赵武灵王的话可以说是环环相扣,说服力极强。

“大王说得实在是太对了,我真是没有考虑得这么远啊!那什么,什么时候胡服?我坚决服从!”公子成也不知道是真想明白了,还是看到了赵武灵王的决心,总之,他的态度彻底转变。

肥义、公子成搞定了,赵武灵王立即召见丞相楼缓。

“胡服骑射,如何?”赵武灵王问。如果说肥义是老师、公子成是叔叔,自己必须要以学生和晚辈的姿态请教商讨的话,那么对于楼缓,就不存在同样的问题。

不换思想,就换人。

“大王英明,说干就干。”楼缓没有任何犹豫,也不知道是真的早有此心,还是坚决无条件服从赵武灵王的命令。

“怎么干?”赵武灵王问。

“大王下旨,群臣百姓胡服。”

“哈哈!丞相啊,如果这样强迫百姓,我们与暴秦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与暴秦没有区别,那何不将秦国的制度直接搬来呢?”赵武灵王其实早有自己的想法。

“这……难道大王还有更好的办法?”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丞相,你知道什么是以德治国吗?”

楼缓眼前一亮,以德治国他当然是知道的,可是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人以德治国。

“难道大王要亲自垂范,以身作则,感化群臣百姓?”

“不错。”赵武灵王说。

其实,赵家自从“赵氏孤儿”赵武开始就颇具自省和亲民的意识,对国家的臣民一向采取怀柔感化的方式,极少动用暴力和强迫。所以,赵武灵王从一开始就没有准备采取强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