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齐残楚——灭亡都是自取的
俗话说,不作不死。
这世上,倒霉往往都是自找的,没趣基本都是自寻的,灭亡几乎都是自取的。
战国进行到这个时期,强国众多,虽然秦国独强,也不能独霸天下。强国之间互相掣肘,相互牵制,要灭亡某个国家其实是相当困难的。
燕国、宋国、齐国,一个接着一个灭亡,从国力来看,燕国是中等强国,宋国是小国,齐国是强国,为什么纷纷灭亡?
自取灭亡。
进入战国,宋国已经沦为彻底的小国。这时还有两个境况类似的小国,就是卫国和鲁国。当然,宋国在这三个小国中又算是比较大的。
这三个国家尽管都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但是过得都还不错。究其原因,一来是三个国家都采取了韬光养晦闷头发财的策略,二来是周边大国之间相互牵制,以他们为缓冲地带。譬如卫国在齐国、赵国和魏国之间,三个国家都不愿意卫国被其他国家所吞并,因此卫国就成为他们之间的缓冲地带。
同样的,鲁国是齐国和楚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宋国则是楚国、齐国和魏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可是,宋王偃的贪婪和不理智破坏了宋国作为缓冲地带的存在基础,在齐国人的怂恿和纵容下,他们开始向四周扩张,原先的缓冲地带成了火药桶,原先被三大国当作后花园的宋国成了四处咬人的疯狗。
于是,宋国的命运就走到了尽头。
当然,有人会说与其屈辱地活着,不如壮烈地牺牲。
燕国的实力在强国中是比较弱的,但是地理位置不错,再加上赵国与齐国之间相互对抗,燕国的安全原本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没有内乱,齐国根本没有机会。
子之当然是个聪明人,也未必就是一个坏人。能够让燕王哙禅位给他,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事实上,如果仅仅是禅让这个问题,燕国还不至于亡国。
问题出在子之一心忽悠燕王哙的同时,忘记了四周的环境是凶险的。就如同一头公羊一心要讨好一头母羊,却忘记了狼的出没。
在魏国和楚国被秦国打残的前提下,齐国就显得强大了。但事实上,齐国的军力根本就没有提高。齐国的实力完全比不上秦国,但是眼看着秦国侵吞楚、韩、魏三国的土地,齐宣王和齐湣王有些眼红了,眼红的结果是他们胃口大开,一个要一口吃掉燕国,另一个要一口吃掉宋国。如果没有其他国家干预,齐宣王和齐湣王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问题在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看到齐国强大。于是,齐国最终成了天下公敌,可是他们既没有秦国的军力,也没有秦国的函谷关。结果,不仅吃进去的要吐出来,自己也成为别人的食物。
那么,为什么燕国子之、宋王偃和齐湣王会选择错误的策略呢?因为贪婪。
子之盯上了燕国的王位,宋王偃盯上了周边国家的地盘,而齐湣王盯上了整个宋国。
问题是,贪婪就是缺点吗?
贪婪真不是缺点,人们往往因为贪婪而奋斗;没有贪婪,人类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
问题是,贪婪不能贪得无厌。
贪婪需要节制,或者说,贪婪需要掌握好节奏。
在贪婪的节奏方面,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秦国人就做得比较好。对于魏国、韩国和楚国,秦国人是轮流咬,既要吃到肉,又不至于逼到你拼命。有的时候,吃两口还吐一口,总给你活着的希望,可是总让你在死亡的路上。
秦军曾经数次歼灭韩国、魏国和楚国的主力。但是,秦军总是在取胜之后见好就收。有人总觉得秦国错过了一鼓作气灭掉他们的机会,其实不然。就像一个围棋高手,最稳妥的取胜方式是积小胜为大胜,根本不给你拼命的机会。而对杀大龙一战决胜的方式是有极大风险的,真正的高手往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如此。
宋王偃的问题在于四面出击,什么都想吃。如果他瞄准一个方向,譬如专门吃楚国而同时修好齐国和魏国,可能就不会招来三国联合讨伐。
齐湣王同样如此,一口吃下宋国,却什么也不愿意吐出来,结果得罪了几乎所有国家。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齐湣王显然没有领悟到这一点。
乐毅,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他是在《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其中说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能够带领偏僻弱小的燕国成功复仇齐国,并且几乎灭掉齐国,乐毅的才能已经不必赘言,诸葛亮对他的推崇也已经说明了问题。
同样,田单能够率领齐国人绝地反击,赶走燕国人,成功恢复齐国,功绩也是无可非议的。
可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也难逃被猜忌、排挤,最终远走他国的命运。
功高震主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们遭到国君猜忌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想象,当乐毅为燕国成功复仇齐国的时候,他的威望一定远远超过了燕王。当田单恢复齐国之后,他在齐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一定比齐王要高大得多。
所以,燕惠王继位之后立即剥夺了乐毅的军权,齐襄王登基之后则想方设法要夺去田单的相位。
对于国君们来说,他们似乎并不考虑感恩的问题,他们只关心谁会威胁自己权威和地位的问题。
乐毅和田单有办法避免这种猜忌吗?很难。
功高震主,几千年来,这都是一个难题。
既然很难,那最好的办法大概也就是急流勇退了。
问题是,急流勇退也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譬如乐毅,眼看就要攻下齐国最后两座城池,眼看就要大功告成,这个时候甘心急流勇退吗?譬如田单,国家刚刚恢复,内政外交都需要他主持,这个时候忍心急流勇退吗?
结果呢?结果就是被人赶走。
还好,乐毅只是被剥夺了兵权,还有机会远走他乡,老婆孩子也能安然无恙。田单只是被变相剥夺了相位,也能远走他乡,老婆孩子也还安好。若是换作此后的两千多年,多半家破人亡了。
对于乐毅和田单的军事才能,历来是有争议的。
乐毅率领的燕军之所以能够几乎吞并齐国,一个原因是齐军主力在济西之战中已经崩溃,另一个原因则是齐军的战斗力原本就比人们想象的要差。不过最令后人诟病的还是乐毅对于莒和即墨两城所采取的策略,宋代的苏东坡就为此严厉批判了乐毅。
田单的军事才能同样受到质疑,《战国策》中记载他曾经和赵国名将赵奢有过一段对话。当初燕军攻打赵国,赵惠文王和平原君准备邀请田单前来领军的时候,赵奢就极力反对,认为自己的才能远远超过田单,完全没有必要请田单。所以,田单到赵国之后,专门找赵奢进行过辩论。
"赵将军,我不是不佩服您的用兵策略,我不佩服的是您使用的兵力太多。兵力太多,就会影响农耕,就会让后勤运输费用过高,国家财政就会崩溃,这不是自取灭亡坐以待毙吗?我听说,古代的帝王用兵不会超过三万,天下就能归服,可是您每次出兵一定要十万乃至二十万的兵力,我不能佩服您。"田单这样说。他很得意自己仅仅用了五千齐军就赶走了燕国人。
赵奢瞥了田单一眼,心说你没跟秦国人干过,干过你就不这么说了。
"田将军,从前我还有一点点佩服您,您这么说,我真是一点也不佩服您了。看来您不仅不通晓用兵之道,而且也不明了如今的军事形势。吴国的干将之剑,加之于肉体可以砍断牛马,加之于金属可以割断盘匝,如果把它靠在柱子上砸,就会折为三段,把它垫在石头上砸,就会碎为百片。现在用三万兵力去对付强大国家的军队,这就像是把宝剑靠在柱子上或垫在石头上砸它一样。况且那吴国的干将之剑虽然锋利,但是如果剑背不足够厚,剑尖就无法刺人;剑面不足够轻薄,剑刃就无法断物。如果同时具备了这样的剑背和剑面,但是没有剑环、剑刃、剑珥、佩带等辅助之物,那就只好手持剑刃去刺物了,这样的话,剑还没有入物,自己的手指就先被割断了。您如果不拥有十几二十万的兵力作为像剑环、剑珥这样的配合部分,只想凭借三万精兵横行于天下,怎么可能做到呢?何况,古时候天下分成很多个诸侯国,即使是大城邑,城墙也没有超过三百丈的,人口即使多,也没有超过三千家的。如果用训练有素的三万军队去攻打这样的城邑,还有什么困难呢?如今,古代众多的诸侯国已经归并成为战国七雄,它们可以召集数十万兵力,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如果这样持续几个年头,就会出现你们齐国那样的状况。齐国动用二十万兵力攻楚,五年才结束战争;赵国出动二十万兵力灭中山,整整打了五年才告成功。假如说,现在齐、韩两国势均力敌,又相互围攻,有谁敢对我夸下海口,说他能用三万兵力去援救这两国呢?现在方圆千丈的大城、户口上万的大邑相互对峙,如果想用三万的兵力去包围千丈的大城,恐怕连城的一角都围不住,至于进行野战就更加不够了,您能拿这点兵力去干什么呢?"
田单眨了眨眼,想想看,真是如此。
"唉,我确实比不上您的高明呀!"田单叹了口气,表示服气。
田单的军事思想确实有些过时了,乐毅的军事思想确实也有些过时了。乐毅之所以迟迟不拿下齐国最后两城,根本原因在于他还是希望能够以德服人,要用仁义之师赢得齐国人的顺服。
不论是乐毅还是田单,实际上,他们的军事思维还停留在春秋时期。
实际上,不仅仅乐毅田单的军事思维还停留在春秋时期,整个齐国的军事状态也停留在春秋时期。
进入战国以后,各国相继变法,只有齐国保持不变。所以当秦国人进行野蛮战争的时候,齐国还在坚守贵族战争。当秦国人以斩首为乐、以屠城为乐的时候,齐国人还在讲战争道德。
如果当初占领燕国的不是齐军而是秦军,燕国人还能够那样轻松将他们赶走吗?如果包围莒和即墨的不是乐毅而是白起,又将是怎样的状况?
冷兵器时代,残忍与野蛮是最有效的军事策略。
作为一个典型的商业国家,作为一个发达的文化大国,齐国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与秦国相提并论,在扩张的欲望上也远远不能与秦国相比。在经历了灭亡和复国之后,齐国人对战争彻底失去了兴趣,他们忙于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于是我们看到,齐国复国之后,齐国人再也没有进行过任何一场战争,直到六十年后被秦军长驱直入,静静地接受了安乐死。
齐国未亡,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齐国已经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