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秦——换帅,换帅
赵奢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赵括。赵括是典型的高富帅,又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在朋友圈里颇为著名。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孙子兵法》更是倒背如流,而且能言善辩,说起兵法来,连他父亲赵奢都不是对手。
可是,赵奢一点也不为这个神童儿子自豪,相反总是压制他。
“唉,这孩子也就是给我赵家传宗接代罢了,带兵打仗?哼,那是害己害人。”赵奢几乎公开这么说,也不给儿子面子。
“老头子,你怎么这么不看好自己的儿子呢?”老婆有意见了,当初生这宝贝儿子可不容易了,一直宠着。
“打仗那是生死大事,可是你看咱们儿子,说起打仗来好像儿戏一般。就这样的心态,读再多兵书都没用。”
“可是,我看赵王挺喜欢他。”
“唉,最好赵王今后不要用他。如果用他的话,赵军一定会打败仗。”赵奢断言。
老婆半晌没说话。
二十八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赵国向秦国求和的事情,并且传得沸沸扬扬,说是赵王怕得要死,准备签署丧权辱国的和约。邯郸城里也是人心惶惶,原先还很有信心的人们现在开始垂头丧气。
而使者郑朱一直没有回来,根据间谍的报告,说是郑朱被秦昭王扣留了。
赵孝成王有些恼火,又有些气愤。
“流氓!大流氓!老流氓!”赵孝成王痛骂秦王。骂大流氓是因为秦王这么高的地位还要耍流氓,骂老流氓是因为秦王这么大岁数还要耍流氓。
可是,骂有什么用呢?人家虞卿早就提醒过他不要跟秦国人有任何来往,可是他不听。
“奶奶的,我和秦国人拼了。”赵孝成王这样说。现在他决定要和秦国人决一死战了。
“大王不必急躁,虽然形势有些恶化,只要我们稳住,按照既定的策略对付秦国人,也依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虞卿又来安慰赵孝成王,也算是给他个建议。
可是这个时候,恼羞成怒的赵孝成王是很难平静下来的。
事情的后果很快显现出来:赵国向齐国请求粮食援助,原本这根本不是问题,可是赵国求和的消息传出之后,齐国竟然拒绝了赵国的请求,因为“既然你们都要讲和了,我们这不是得罪秦国吗?”
秦国间谍们可没有闲着,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展开了忽悠,结果是突然有大量的人来劝说赵王用赵括替换廉颇。有大夫,有内侍,有说客,有妃子,甚至还有杀猪的到朝廷请愿。
“廉颇畏敌如虎。”
“廉颇老年痴呆。”
“廉颇脑子有病。”
“廉颇骄奢淫逸。”
“廉颇奸淫人妻。”
“廉颇通敌卖国。”
……
各种说法都有,听得赵孝成王不得不信。
最糟糕的是,赵国派去秦国的两个间谍回来报告说:“根据秦国内部高层的情报,秦国人并不怕廉颇,他们最担心的是赵括担任主帅,因为赵奢太厉害了,赵括比他爹还厉害,秦国人想想都怕。”
赵孝成王不知道的是,这两人现在是双面间谍,在秦国和赵国都有老婆孩子,拿双份工资,帮双方传话。
终于,赵孝成王决定用赵括替换廉颇。
“赵将军,有信心吗?”赵孝成王召见赵括。
“大王放心,秦国人在我眼里不过是纸老虎,别人怕他们,我可不怕他们。”赵括很帅地挥了挥拳,赵孝成王很喜欢这个动作。
赵孝成王要用赵括取代廉颇的消息立即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人们纷纷表示秦国人要倒霉了。
可是,有两个人强烈反对。
谁?
一副担架被抬到了朝廷上,一个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老人躺在上面。此人不是别人,是蔺相如。他已经病到快死了,听说赵孝成王要用赵括换廉颇,令人把他抬到了朝廷。
“大王,赵括是个死读书之辈,只能死记硬背兵书,根本不懂得变化。大王如果用他,那真是胶柱而鼓瑟啊!”蔺相如憋足丹田气,说出了这几句话,其中还发明了一个成语,就是“胶柱鼓瑟”。这个成语不常用,但扎扎实实是个成语,而且是个很显示水平的成语。什么意思呢?就是把瑟上的柱都用胶粘上,这样就只能固定弹一个曲子,不能调音了,意思是不懂得变通。
蔺相如看人,可以说是一眼看透。
“老相国,我看赵括行。”赵孝成王坚持。
“唉。”蔺相如叹了一口气,其实他知道很难让赵孝成王改变主意,因为他早就看出来赵孝成王跟赵括是一类人,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完全不懂得变通,“大王,其实我病成这样,十分痛苦,还连累家人遭罪,早就该死也早就想死了。之所以还挺着,是因为我要看到廉颇将军率领赵军战胜秦军的那一天。现在看来,我还是趁早死了吧!”
说完,老爷子一闭眼一伸脖子一蹬腿,死了。
反对的人一个是蔺相如,还有一个是谁?
孩子他娘。
赵括的娘也亲自来找赵孝成王了。
“大王,赵括不适合做主将。”赵括的娘兜头就是一句。
“为啥?”赵孝成王有些吃惊,这天下的老娘都是说自己儿子厉害的,赵括的老娘怎么贬低自己的儿子呢?
“其实吧,他爹早就认为他不行,我还一直不承认,所以,这次大王任命他的时候,我也挺高兴,觉得儿子能够为国家效力,发挥自己的能力,我自豪我骄傲我有面子。可是,这几天我算是看清楚了,赵括真不行。”老太太说话有些激动,咽了几下口水。
“为啥?”
“为啥?当年他爹为将的时候,对待贤士十分恭敬,亲自上门送饭送粮的有几十人,平时作为朋友往来、虚心请教的有好几百人,对手下将士亲如兄弟,朝廷的赏赐宗室公子的赠予,都拿出来分给将士们。一旦被任命为主将出征,家里的事情就都不再过问,全心全意备战。”说到这里,老太太意味深长地瞥了赵孝成王一眼,“可是如今赵括被任命为主帅之后,前呼后拥,目中无人,呵斥士卒,耀武扬威,将士们见到他都不敢抬头。大王赏赐给他的,他全部收藏到家里,每天还抽时间去买上好的田宅。唉,大王,知子莫如父,您难道比他爹还了解他吗?”
说到这里,老太太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赵孝成王有些尴尬,他觉得有些悲哀,因为赵国的老年痴呆太多了。廉颇基本上就是老年痴呆,蔺相如也是老年痴呆,眼下这个老太太也是老年痴呆。
“婶子,要给年轻人机会,要相信年轻人啊!”赵孝成王坚持。
赵括的娘其实也知道难以说服赵孝成王,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在朋友圈有个绰号叫二愣子。大愣子是谁?就是眼前这个赵孝成王。
“那这样吧,如果大王一定要坚持,我也没办法。不过,如果赵括有什么差错,我全家能不受连累吗?”老太太很冷静地提出。
“婶子,您放一百个心。”赵孝成王当场答应。
二十九
长平。
赵军大营。
新帅赵括来到,老帅廉颇交出了帅印。
“老将军辛苦了!”赵括话说得挺客气,世家子弟虽然有些傲慢,礼节还是不缺的。
廉颇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他是看着赵括长大的,他知道赵括的才能究竟怎么样。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再说什么都毫无意义了。
办完交接,廉颇匆匆上路了。离开军营的时候,老爷子已经满脸泪痕了。他知道,此去之后,再也不会回来了。此去之后,不知道有多少赵国子弟将成为无头野鬼。
可是,他无法改变。
穿过太行山,廉颇来到了武安。看到这里依然歌舞升平,他一阵心酸,因为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是一片焦土,而人们如今还懵然无知。
“将军,前面就是邯郸了。”亲随士兵提醒了一句。
“不进邯郸了,向南。”廉颇下令。
廉颇不准备去见赵孝成王了,他倒不是怕赵孝成王给自己罗织什么罪名,他甚至可以想象赵孝成王会非常客气地嘉奖他,赏赐他,找个撤换他的好理由给他一个台阶。
廉颇有些担心自己会忍不住发脾气,会忍不住斥责赵孝成王,会忍不住老泪纵横。
“一直向南。”廉颇又下了一道命令。
一直向南,出了赵国,进了魏国。
廉颇决定前往大梁,他已经没有待在赵国的心情了。
廉颇在大梁得到了魏王的安顿,于是派人回赵国将自己家人都接到了魏国。廉颇知道,秦军一定会攻打邯郸的,他不愿意自己的家人被秦军杀害,不愿意自己的家人成为秦军的俘虏,不愿意自己的家人成为秦国的百姓。
同一天。
长平。
秦军大营。
一行三乘战车进入了秦军大营,悄悄地毫无声息,没有人知道来人是谁,也没有人去问。
王龁在中军大帐内等候着,他在一天前知道自己被撤了。所以,这个时候他在恭候新帅的到来。
一股杀气进入了大帐,王龁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随后,一个人走了进来,身后是他的卫士们。
“王龁听令。”
进来的是大良造白起,白起的杀气令王龁感到畏惧。
白起怎么来了?
原来,赵国将要换帅的情报第一时间报到了咸阳。
“丞相,赵国人要换帅了。”秦昭王有些兴奋。
“大王,我们也要换帅了。”范雎冷静地说。
“换谁?”
“白起。”
“为什么换他?”
“赵军二十五万,秦军三十万。五十万大军决战,当今世上只有白起才能把控。”范雎看人很准。
“可是,他太喜欢杀戮。”
“有的时候,用他的长处,就要容忍他的短处。”
白起被任命为主帅,接替王龁。不过,王龁要继续留在前线听从白起指挥。
“大良造,寡人有一个要求,你要记住:准降,降卒脑袋不计战功。”秦昭王提前下了命令。此前秦军是不接受敌军投降的,因为大家都要脑袋。不过这一次,秦昭王接受了范雎的建议,准备接受敌军投降,降卒发配边远山区开荒种地。
白起看上去有些意外,不过一闪而过。
“大王,我也有两个要求。”白起竟然也有要求,这让秦昭王倒有些意外。
“你说。”
“首先,秦军换帅的事,不可以让任何人知道,更不能让赵国人知道。”白起的第一个要求是保密,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白起的名声不是王龁能相比的,若是赵国人知道秦军主帅换成了白起,一定会多加小心。
“好,若是此事泄露,所有知情者杀无赦。此外,寡人会先派人知会王龁,令他务必保密。”秦昭王答应了。
“第二,大王要为我增兵,我要增兵到六十万。”
白起的第二个要求出乎秦昭王和范雎的意料。在他们的印象中,白起根本不在乎率多少人出征,怎么这一次会要求六十万人?
“大良造,四十万已经是秦国迄今为止出动的最多兵力了,难道不够?”范雎忍不住问。
“大王,丞相,白起为什么要求增兵呢?此前秦军与楚军、韩军和魏军作战,这三个国家的将士在心理上对秦军十分畏惧,基本上是未战先怯,未战先逃,甚至连逃的勇气都没有了,所以打他们就是收割脑袋,秦军多少都无所谓。可是赵军不同,赵军比这三国军队都要勇猛,此前又曾经战胜过秦军,心理上不处下风。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秦军在人数上没有优势,就很难取胜了。”
白起的一番话,让秦昭王和范雎都有些刮目相看了,这个杀人狂魔在一颗杀心之下,还有一个非常冷静的头脑。
“什么时候要?”秦昭王问。
“白起出发之日,大王就可以征召了。”
长平。
赵军大营。
赵括巡视赵军大营。
墙壁非常厚重结实,将近三年廉颇一直在加固着。正因为如此,秦军根本无法攻破。
“哼,死守谁不会?如果只会死守,谁不能当将军?”赵括不屑一顾,昂着头说。
赵军的士气还不错,虽然一直死守,廉颇也没忘记激励士气。虽然是死守,士兵们也很有信心。
“兄弟们,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龟缩不是战术,防守不是勇士,是男人就要挺出去。我来了,我们就要把秦军打得丢盔弃甲,让他们再也不敢正视我们。”赵括也挺会动员,说得大家也有些热血沸腾。
赵括下令三军准备决战。
赵军振奋。当年赵奢率领赵军战胜了秦军,如今赵奢的儿子又要率领大家去战胜秦军了。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见过当年赵奢战胜秦军之后的表情。
长平。
秦军大营。
秦军大营与从前没有两样,主帅王龁每日都要巡视大营,照常发号施令。
王龁新近将四万老弱病残编在了一起,士兵们都有些奇怪,不过没有人议论,更没有人问起。
一部分士兵和一部分辎重开始向后撤,看上去似乎是要撤军的节奏。不过,没有人问起,也没有人议论。因为,议论和猜测都是死罪。
对于撤军,秦军士兵的内心是矛盾的。
撤军当然就可以回家,回家当然是个好事。当然,回家不等于安全,各种告奸随时发生。
但是,在外接近三年,就这样空手回家又不太甘心。眼看着对面四十多万颗脑袋却不能收割,大家的心情都很遗憾。
秦军开始进行一些部署调动,看上去又好像不是要撤军的样子。
难道,要和赵军决战?
秦军都知道赵军换帅了,莫非这个新帅要改变廉颇这个怂包的防守战术?想到这里,大家都很高兴。
总之,秦军跟赵军一样,也在作决战的准备。
需要一提的是,秦军最近有几个士兵莫名其妙地被杀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而且似乎王龁也没有进行调查,完全等于没发生。
后来人们才知道,他们被杀,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人。这个人,就是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