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秦——天下归秦
秦军大败的消息传到咸阳后,秦王政大怒。大怒之后,立即前往频阳去找王翦。
“老将军,寡人不听你的话,结果这李信果然就损兵折将了。没办法,还请老将军亲自出马。”秦王政开门见山,连客套话都免了。
王翦也听说了李信战败的消息,不过没料到秦王政会亲自来请自己。
“大王,我已经老了,老年痴呆了,大王另选贤将吧!”王翦谢绝了,是真的不想打仗了。
“不要再说了,就这么定了。”秦王政完全不给王翦拒绝的权利。
“那一定要我带兵的话,我要六十万人。”王翦提了条件。其实,四十万足够,可是为了万无一失,王翦多要了二十万。
想想也是,你为秦王省二十万人,可是万一战败了呢?秦王可不管你带了多少人。
“好。”秦王政答应了。
“我还有一个请求。”
“请说。”
“李信年轻气盛,败在轻敌,不过为国征战多有功劳,请大王免他死刑。”王翦为李信求情,实际上也是为自己留后路。
“嗯,好吧。”秦王政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李信回到咸阳之后,秦王政将他免去职位,全家流放陇西。
三十五
次年,秦军六十万出征,老将王翦领军,秦王政亲自送行,直送到灞上。
为什么要送这么远?
因为六十万大军已经是秦国的全部家底。
“如果这老东西要造反,那我可就死硬了。”秦王政一路这么想,心中有些忐忑,表现出来难免就有些皮笑肉不笑。
“大王,某处某处的田宅不错,望大王赏赐给我。”王翦登车之前突然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秦王政愣了一下,显然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将军难道还担心自己贫穷吗?”秦王政问。
“大王,实话实说,为大王卖命,怎么样也不能封侯,所以,趁着大王用我的时候,多要点好处,给子孙留点产业啊!”王翦半开玩笑地说。因为秦国不是分封制,功劳再大,只要自己死了,子孙后代无法继承爵位。
“哈哈哈哈!”秦王政笑了,随后吩咐手下回去办这件事。
离开灞上,王翦一路向东。这一路上,王翦每隔一天就派人回咸阳,向秦王政请求赏赐田宅财产等等。
“将军,这么要赏赐,是不是有些过分了?”王翦的一个心腹这样问。
“哈哈!这是我故意的啊!秦王这人生性多疑,我如今带走了全秦国的兵力,你觉得他能睡着觉吗?如今我要这要那,看上去让人心烦,实际上这反而让秦王放心,他知道我就这点心思了,没什么野心。”王翦笑了笑说。老谋深算啊!
秦国大军抵达郢陈。李信战败后,郢陈又被楚国人夺回去了。
知道秦国倾国出动,楚国自然不敢怠慢,也是倾国出动。
虽然楚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西部地区,但是大量楚国人逃到了东部,因此楚国人口的减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此次全国动员,楚军集结了五十万兵力,由项燕担任主帅,在郢陈以北阻击秦军。
王翦非常老到,并不急于与楚军决战,坚守不出。
项燕也是坚守不出、拖垮秦军的策略。
于是,双方开始比拼耐心,看谁先顶不住。
转眼三个月过去,秦楚两军谁也不肯出战。
王翦下令驻守邯郸的蒙武南下。蒙武率领五万秦军穿过城父,攻打寝丘(今安徽省临泉县)。此时的寝丘已经几乎是空城,被蒙武轻松拿下。随后,蒙武扬言要攻打寿春。
楚王负刍得知寝丘失守、秦军将要攻打寿春后,大惊失色,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立即召项燕回来守卫首都,有人则建议以现成的部队守卫首都。最终,楚王负刍决定急召项燕。
其实,以蒙武的五万秦军根本不足以攻克寿春。
毫无疑问,间谍和卧底再次起了作用,他们一面在楚王面前夸大蒙武所率领的秦军的实力,一面制造项燕准备投降秦军的谣言。最终,楚王负刍感觉自己的敌人不仅是秦国人,项燕也是个潜在的敌人,只有把项燕召回来,才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项燕接到了楚王撤到寿春的命令,并且是接连不断的命令。
撤,还是不撤?
违抗君令,必然军心动摇。所以,只能撤。
项燕想要悄悄地撤军,可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一来五十万大军的撤退是无法悄悄进行的,二来王翦早就知道楚军要撤。
两军相争,其实就像老虎和狮子的终极对决,面对面的对决难分胜负,但是一旦有一方扭转了屁股,他就再也没有回身的机会了。
五十万大军一旦开撤,别说回头,就是想停住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当楚军撤退的时候,秦军就开始了尾随追杀。
撤退变成了一场大溃逃,楚军自相踩踏,死者不计其数。秦军则穷追不舍,一路追杀。
项燕仰天长叹,无可奈何,逃到蕲(今安徽省宿州市)的时候,绝望自杀。
秦军乘胜进攻,顺势包围了寿春。
到这个时候,楚王负刍已经没有任何选择,只能投降。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楚国灭亡。
关于楚国的灭亡,史料记载有些混乱,并且后人的解说有许多矛盾之处。
首先是地点问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李信“攻鄢郢破之”,这个鄢郢是哪里?杨宽先生认定这是鄢陵和郢都,李信之所以要攻打这里,是因为楚国收复了这里。
不过,从位置来看,杨宽先生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鄢郢应当是郢陈,也就是陈地。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又记载李信与蒙恬会师城父。一般的解说是城父为今日的河南平顶山,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平顶山此时为秦国腹地,秦军不可能回撤到平顶山会合。事实上,当时的亳州也叫城父,因此两军相会的地点应当是亳州,会师的目的是合攻亳州。
其次是人物的问题。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的记载是项燕战败之后直接在蕲县战死,此后楚王投降。而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又记载说,在楚王投降之后,项燕又在淮南立昌平君为王,之后被王翦击杀。
那么,项燕究竟何时战死?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昌平君这个人。
杨宽先生根据史书记载,认为昌平君就是当初与吕不韦一同平定嫪毐叛乱的昌平君,他原本是楚国公子,后来在秦国发展被封为昌平君,灭韩之后被秦王政派往新郑镇守,结果新郑人民起义。昌平君随后被外放郢,此后背叛秦国。而项燕之所以立他为楚王,是因为他在秦国比较有威望。
这个说法恐怕值得商榷。
在秦国实行军功制后,要成为君是很困难的,如果这个昌平君是楚国公子的话,他一定要有很大功劳才能成为君,而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所以,昌平君的身份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秦王政的叔叔,二是华阳夫人的外甥,是楚国公族,而不是楚国公子。相比较,第二种可能更大。
好在,这其实也不重要了。
灭楚之后,王翦率十万大军继续南下,一路攻克吴越旧地以及闽越,将楚国全境占领。
秦王政派王贲攻打燕国的辽东,这时候心情好,特赦李信,以李信为王贲副将出征。
燕国完全没有力量抵抗,燕王喜被俘。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
回军途中,王贲和李信顺便攻打代王嘉,活捉代王嘉。
至此,赵国全境被秦国占领。
这个时候,东方六国只剩下了一个国家——齐国。
此时的临淄已经是一个万国城,外来移民多到几乎无法容纳的地步。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是逃难来的。
眼看着一批一批的难民从其他国家涌来,齐王建一开始不大在乎,后来发现好像有些不对劲了。
等到大批楚国人涌来的时候,齐王建猛然发现三晋和楚国都完蛋了。再到燕国难民涌来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孤独了。
“怎么办?秦国人会不会来攻打我们?”齐王建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于是紧急召见相国后胜。
“没关系,齐国人只能从西边来,咱们布置重兵守卫西边边境就行了。”后胜建议。
“嗯,也对,秦国人只能从西边来。”齐王建松了一口气。
齐王建没有想到的是,秦国人现在不仅能从西边来,还能从北边来,还能从南边来,甚至还能坐着大船从海上来。
齐王建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后胜早已经被秦国人收买了,他就是秦国人的卧底。
结果,秦国人从北面来了。
王贲在收拾了燕国和代王嘉之后,从原先的燕国南下,进入齐国。
“怎么办?”齐王建现在傻眼了,紧急召见全体大夫。
“从前,韩国被秦国攻打的时候,我们不救;赵国被秦国攻打的时候,我们不救;魏国被秦国攻打的时候,我们不救;楚国被秦国攻打的时候,我们不救;燕国被秦国攻打的时候,我们不救。如今,我们被秦国攻打了,已经找不到人来救我们了。”不知道什么人说的。
于是,大家都沉默了。
“娘!娘啊!”齐王建哭了,哭着找娘。
娘给了他几十年的和平生活,但是也最终葬送了这个国家。
除了叫娘,似乎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齐军主力都在西边,无法回防。不过话说回来,几十年没有打过仗的齐国军队,就算回来,也经不起秦军的一次冲锋。
“我们投降吧。”后胜很平静地说,似乎投降就是回姥姥家一样轻松快乐。
没有争论,没有反对,所有人都默默地接受这个建议。
“投降吧。”齐王建说。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
从秦王政登基到统一中国,用了二十六年。
从秦王政亲政到统一中国,用了十三年。
从秦王政灭亡第一个国家韩国到统一中国,用了十年。
三十六
秦国一统天下。
天下都是秦国的了。
天下都是秦王的了。
从此天下人都是秦国人了。
当强盗把所有东西都抢到手之后,他会突然有一种合法性的困惑,因为他要开始担心人们会不会抢回去。所以,他要为自己的强盗行为找合理的理由。
秦王政就是如此。
这一天,他召集了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要跟他们商量一统天下之后如何守好天下。
“其实吧,本王根本就不想一统天下,本王是个很随和很谦恭从来不抢别人东西的人,是吧?”秦王政说,说得很真诚。
“是的大王,不仅如此,大王还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呢!”群臣都这么说。
“本王一统天下,都是被逼的,都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和平啊!”秦王政说。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从前韩王交出土地献上印玺,请求做我们的臣子,我们好心好意接受了他们。可是没多久他们就背弃誓约,与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这不是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吗?没办法,本王只好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虏了韩王这个不要脸的怂。从那以后,韩国人民就和秦国人民一样过上没有战争的和平生活了。”
“大王说得对,我代表韩国人民感谢大王将我们救出了水深火热之中。”内史腾及时地喊了两嗓子。
秦王政得意地点点头。
“再说赵国,赵王派他的相国李牧来订立盟约,所以归还了他们抵押在这里的质子。不久他们就违背了盟约,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太原造反。没办法啊,本王只能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获了赵王。公子嘉竟然自立为代王,所以也只好把他给灭了。大家说,他们是不是自找没趣?”秦王政说到了赵国。
“大王说得对,赵国人太不要脸了。”群臣都这么说。
赵高站在秦王政的身边,嘀咕了一句:“太原自古以来就是秦国的领土。”
秦王政笑了,心说这也太不要脸了。
“再来说说魏国,魏王起初已约定归服于秦,我们逼他了吗?没有啊,完全自愿啊!可是不久他们却与韩国、赵国合谋袭击秦国。我英勇的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终于打败了他们。”
“该打!该打!”
“楚王也是,他献出青阳以西的地盘给我们,不久也背弃誓约,袭击我南郡。本王就纳了闷了,你说这些国家怎么都这么不要脸呢?没办法啊,本王只好派兵去讨伐,俘获了楚王,终于平定了楚地。大家评评这个理,秦国和楚国那是世代联姻的老亲家,要不是他们逼得我们下手,本王好意思动他们吗?”
“唉,可不是嘛!”群臣一阵感慨。
“再说燕王,这燕王真是老年痴呆了,竟然无缘无故让太子丹派荆轲来刺杀本王。是可忍孰不可忍啊,我们的正义之师灭掉了他的国家。”
“燕国人脑子都不好使。”有人高声说。
“最后说说齐王,齐王闲的蛋疼,竟然重兵封锁了西部边境,这不是明显对我国构成威胁吗?这不是赤裸裸的挑衅吗?我们只好自卫反击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六国都是暴乱分子,他们都因为他们的罪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消灭他们,世界上就永远没有和平。”
群臣一阵欢呼,他们为秦王政的英明而欢呼。
欢呼声经久不息,因为谁也不敢先停下来。
秦王政终于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可以稍微歇一下了。
“现在,天下安定了,天下一统了,本王要更改名号,好让子孙后代记得本王的功业。”秦王政要改名字了,因为他觉得这个王已经装不下他了,必须要有一个更牛逼的称呼。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一起上前说道:“从前五帝的土地纵横各千里,外面还划分有侯服、夷服等地区,诸侯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天子不能控制。现在您兴正义之师,讨伐四方残贼之人,平定了天下,在全国设置郡县,法令归于一统,这是亘古不曾有,五帝也比不上的。我们恭谨地跟博士们商议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
原来,这哥三个早就商量好了。
秦王政摇了摇头,什么天皇地皇泰皇的,老子比他们都牛,不能跟他们叫一样的。
“三位,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其他就按你们议论的办。”秦王政认为自己比三皇五帝都要牛,把他们合起来叫皇帝,自己还觉得有些委屈呢!不过,现在就这样了,想到更好的再说。
“大王英明!”众人连忙说,只有赵高摆了摆手,给大家纠正,“是皇帝英明!”
“皇帝英明!”众人以更高的音量叫道。
秦王政笑了,现在他不再是王,而是皇帝。
“朕是皇帝,所以,朕的爹就是太上皇。还有,周朝搞了个什么谥号,人死以后根据生前品行事迹给个谥号。这样做,就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了,非常没有意义,要取消。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我就叫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我秦家江山,千秋万世万万年。”
从这时开始,秦王政就成了秦始皇。
秦朝开始了。一个专制集权的秦朝开始了。一个没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旅行自由、教育自由、结社自由的秦朝开始了。
秦朝开始了。一个只有农业的秦朝开始了。商业被消灭了,商业文明随之消灭。
据说,有人称秦朝是法制社会。
需要顺便提及的是,当秦国灭亡楚国和燕国之后,秦王政下令“天下大酺”,也就是天下百姓可以聚饮三天。按照秦法,秦国百姓不得饮酒,三人以上(含三人)聚会犯法。所以,千万别小看了这三天的“天下大酺”,这比春节珍贵多了,很多人一辈子就这三天算没白活。当然,这三天仅仅是允许,有没有酒喝那就靠你自己了。
从此,中国从封建贵族社会进入了专制集权社会。
欲知后事如何,咱们《说秦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