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宗师——秦国行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曰:“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荀子·强国》

【译文】

积累微小的成果,每月积累不如每天积累,每个季度积累不如每个月积累,每年积累不如每个季度积累。一般人喜欢怠慢小事,等大事来了,才努力去做它。这样,就常常不如那些努力去处理小事的人。……所以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称王天下,珍惜每一季度的君主就能称霸诸侯,出了漏洞再去补救的君主就危险了,一切时间都荒废掉的君主就会灭亡。……《诗经》上说:“道德轻得像毛发,可是很少有人能举起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十八

儒墨终极大PK之后的第三天。

“小胡乱子,跟我去一趟秦国吧。”下课之后,荀子特地留下胡乱说。

胡乱吃了一惊,荀子要去秦国?要知道,在兰陵这个地方,不论是儒家还是墨家还是什么家,对秦国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暴虐之国,绝不与秦国往来。

“什么,去秦国?”胡乱压低了声音问。他怕被人听到。

“是的。”

“那,最老师不怕被周围人说?”

“所以,我才让你跟我去。”荀子说。

胡乱想想,似乎荀子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毕竟自己是后代来的人,没那么多是非,也没有那么多利害关系。而且,自己的嘴很严。

“那,两位师兄呢?他们去不去?”胡乱问。荀子专门留下自己,似乎是不愿意让李斯韩非知道。

“他们不去。”荀子说,证实了胡乱的猜测。

“为什么?”

“我只是去看一看,我怕他们去了就不回来了。”荀子说。

胡乱眼前一亮,顿时对荀子肃然起敬。荀子的眼力太毒了,他早就看出来李斯和韩非迟早要成为秦国的帮凶。可是,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要收这两个学生呢?

“最老师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去秦国呢?”胡乱问。对这个问题,他也有些好奇。

“废话太多了。去,还是不去?”荀子有些不高兴了。

“去,我去。”胡乱连忙说。免费旅游他还是愿意的。

“那走。”荀子说完,站了起来。

“走?”胡乱大吃一惊。去秦国怎么也要走一个月,说走就走?

“对,说走就走,我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车已经在门外等着了。这是荀子雇的车,看上去还不错,上面正好两个座位,前面是御者。御者是个哑巴,这是荀子算计好的。

李斯和韩非都出来送行。他们并不知道老师要去哪里,荀子只是告诉他们要去一趟北方,那里有他的初恋情人。

不过,胡乱从李斯的眼神里看出来,其实他是知道的。

在路上,荀子才告诉胡乱他为什么要去秦国。是秦国丞相张禄邀请他去的。张禄原名叫范雎,从前也在兰陵混。那时候荀子对他不错,两人算得上是朋友。

“去看看也好,长长见识。”荀子说。不过看得出来,他还是有些忐忑,路上话不多。

其实,胡乱也有些忐忑。他知道秦国的暴虐,去那里必须小心谨慎。

在进入秦国之前,胡乱见到的人们还有说有笑。当然,也遇上过几个小毛贼。进了秦国之后,胡乱就没有见过有人笑。每个人都用警惕的眼神看着你。当然,秦国的治安非常好,小偷强盗都没有。

路上走了将近一个月,总算到了咸阳。

荀子和胡乱来到丞相府。报上荀子的名头,不多时,便有人来迎接荀子,说是丞相在客厅恭候。

张禄看到荀子,热情欢迎,行宾主之礼。

“这位小先生难道就是小胡乱子?”张禄问。

荀子和胡乱都吃了一惊,张禄竟然知道胡乱。

“正是,你怎么知道?”荀子问。

“不瞒荀子先生说,秦国在各国都有卧底,兰陵也不例外。所以,兰陵城里的一举一动这里都清楚。”张禄说。荀子和胡乱更加惊讶。“在秦国国内也是如此,到处都是密探,有的直接向秦王报告。”

这就是“警察国家”了,胡乱想。

“先生一路上走来,有些什么感触?”张禄问。

“啊,感触良多啊。”荀子说。

“是啊是啊。”胡乱有很多想法想说,还要说下去,被荀子打断了,“走观花而已,还是看看再说吧。”

张禄笑了,他知道荀子比胡乱老到得多,初来乍到,还是少说为妙。

当下张禄安排了酒席,与荀子谈些当初在兰陵的故事,问了些都认识的人的状况,绝口不提秦国的事情。

到了晚上,张禄给两人安排了住处,这时荀子才悄悄对胡乱说:“祸从口出,秦国这地方,要小心再小心。”

“难道,张禄还会害我们?”

“人,是会变的。在暴虐之国待久了,人都不像人了。”荀子再三叮嘱,胡乱答应不再乱开口。

由于正当战事,张禄没有时间陪他们,于是安排了人带着荀子和胡乱在咸阳转了几天。荀子和胡乱非常失望,尽管他们原本就有些心理准备。大街上冷冷清清,几乎没有店铺。人来人往,匆匆忙忙。人们的眼神基本上不做交流,偶然看到的都是警惕甚至仇恨的目光。

最热闹的时候是城门外杀人行刑的时候。人们这个时候会蜂拥而往,似乎大家都很享受这种视觉和听觉刺激。

他们还碰巧遇上了秦军出征。秦军绕城而过,秦军士兵们一个个面带凶相,而为他们送行的百姓一个个都很兴奋,全然不像其他国家百姓那样为自己的子弟担忧的样子。

一转眼过去了七天,张禄总算有了空闲,于是再次置酒款待。

酒过三巡,渐渐地大家都放松下来。

“荀子先生这些天来也走了一些地方,何不说说你此行所见所闻的感想呢?”张禄问。

“好,好。”荀子说。说完,继续喝酒吃肉。

张禄等了一阵,却不见荀子说话,有些奇怪。

“荀子先生,能不能说说此次秦国之行的感受呢?”张禄再次问。

“好,好。”荀子说完,依然喝酒吃肉。

张禄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胡乱原本不准备说话,这个时候看来是不能不说了。

“荀子先生,丞相问您呢?您怎么不回答呢?”胡乱赶紧提醒。

“我回答了。”

“没有啊,您回答什么了?”

“好,好啊,秦国就是好啊。”

张禄和胡乱恍然大悟,原来荀子所说的“好”就是他的感受啊。

“哈哈哈哈。”张禄笑了,心说这老东西还是这么老奸巨猾。“荀子先生,咱们这里也没有外人,畅所欲言吧,让我也长长见识。”

“那好吧。”荀子思考了一阵,这才说话。“秦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来到秦国,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朴实的气息。百姓很朴实,音乐很朴实,服装很朴实,什么都很朴实。官吏很有威严,百姓都很小心地听从命令。城镇里官府也很朴实,大家干活都很严肃认真,谦恭节俭,任劳任怨不知疲劳。进入大城市,士大夫只进两个门,一个是家门,一个是衙门,不喝酒不嫖娼。当然,秦国根本就没有喝酒嫖娼的地方。大夫们私下都不往来,所以不互相勾结,不拉党结派,不贪污受贿,就像古代的官吏一样。秦国的朝廷更别说了,退朝前,所有事情都必须处理完毕,一切按部就班,就像传说中古代的朝廷。所以秦国四代强盛,不是因为侥幸,而是必然。听说不如看见,看见更胜听说啊。这么说吧:有条不紊,人尽其职,令行禁止,一切都好,秦国的治理那是杠杠的。”

张禄笑了,胡乱也笑了。

上面的这一段话,荀子也曾经对胡乱说过。不过同样的事情,说法却不一样。所谓“百姓很朴实”,实际上是“百姓都不敢说话”;所谓“音乐很朴实”,实际上是“根本没有娱乐活动”;所谓“服装很朴实”,实际上是“全国人民都穿同样的灰不溜秋的衣服”;所谓“官员严肃认真”,实际上是“都用警惕和仇恨的眼神看着你”;所谓“私下都不往来”,实际上是“官员之间互相防范不敢往来”……

“荀子先生,你是净挑好听的说啊。咱们怎么说也是老相识了,说几句实话行不?”张禄笑着问。

荀子也笑了笑,他自己也觉得上面那段话有些露骨了。

“荀子先生,我想请教个问题。如今秦国的强大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没有过,可是为什么秦王还会时时感到畏惧呢?”张禄问。

“因为秦国靠武力征服天下,必然招致天下的仇恨和反抗。如果秦国能够放弃武力,以礼服人,那么就能得到人心,也就不必有所畏惧了。”

“呵呵,先生说来容易,秦王已经尝到了武力的甜头,怎么能放弃?不过,先生不妨说说。”

“纯粹地崇尚道义、任用贤人的就能称王天下,驳杂地义利兼顾、贤人亲信并用的就能称霸诸侯。而秦国呢,一味使用武力,嘿嘿。”荀子说到这里,不再说下去了。

“先生的意思,秦国既不能称王也不能称霸,军力却异常强大。难道,这是要灭亡的节奏?”张禄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我可没有这么说啊,哈哈哈哈。”荀子笑了,笑声中隐隐地有些恐惧,他后悔自己说得太多了。

胡乱有些摸不透张禄的意图。不过他想想,张禄与荀子无冤无仇,总不成是不远千里把荀子骗来杀害的吧?想到这里,反而平静了一些。

“荀子先生不必多虑,咱们之间有话实说。”说到这里,张禄竟然警惕地扫视了周围一圈,确认在场再也没有第四个人,这才凑近了说,“先生也见到了,秦国确实是暴政,我也不希望我的家乡成为秦国的地盘。可是,秦王对我非常信任,我也不能暗地里做对不起他的事情。这次请先生来,是想让先生去见秦王,用先生的学说说服秦王隆礼重法,使秦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不知先生可否愿意去见秦王?”

胡乱大吃一惊,他完全没有想到张禄竟然有这样的想法。这是要改变历史的节奏啊,可是历史是可以改变的吗?

“好,我愿意。”荀子斩钉截铁地说。

秦昭王对荀子是闻名已久了,他也很欢迎荀子的到访。在秦王宫里,秦昭王会见了荀子和胡乱,张禄作陪。

“据说先生是儒者,儒者对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好处吧?”秦昭王问,一听就是没文化。

“儒者效法先王,尊崇礼义,行事谨慎,忠于职守。如果受到君主任用,他们会尽职尽责;如果不被任用,他们也会做一个遵纪守法善良热情的老百姓。就算生活困顿忍饥挨饿,也绝不会偷胡作非为;就算穷得居无定所,也绝不会出卖自己的国家。”荀子如此回答。

荀子不是说法后王吗?怎么到了这里要说法先王呢?胡乱一开始有点迷乱,但是随后想明白了:如果在这里说法后王,那岂不是要法秦惠王?所以在这里必须要说法先王,才好把礼和仁义带出来。

“嗯,你把儒者说得这么X,我要是任用儒者会怎样?”秦昭王再问。

“儒者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一旦被任用,他们就会用礼的原则治理国家,教育百姓友爱诚实助人为乐,整个国家进入和谐社会。而那种见利忘义,残害百姓,残酷刑罚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去做。如果哪个君主任用儒者,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崇高的名声,天下人都会敬仰他。”

荀子不失时机地兜售他的主张,意思就是告诉秦昭王:不用暴政而用礼来统治国家,人们会更拥护你。不用战争去侵略其他国家,天下都会服从你。

“讲得好!”秦昭王大声说。

秦昭王动心了?胡乱吃了一惊,难道历史真的要改变?

荀子的脸上也露出喜色。

张禄的脸上也堆出笑来。

“荀子先生远来辛苦,朕就不留你了,回去休息吧。”秦昭王冷冷地说。现在荀子等人知道了,他刚才的那句“讲得好”根本就是讽刺。

当一个人尝到权力的甜头之后,他是绝不会轻易放弃权力的。胡乱记不得是谁说过这句话,不过他觉得这句话用在秦昭王身上同样适合,只需要把“权力”换成“暴政”。

第二天,荀子告辞张禄回兰陵。

“怎么这么快就走?”张禄有些意外。

“这本来就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嘛。”荀子说。对于他来说,既然无法说服秦王,待在这里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张禄知道荀子一旦作出决定,谁也不能改变,所以并没有再挽留。

“我送你一程。”张禄说,令人套车。

张禄将荀子和胡乱送出了咸阳城,之后三人下车道别。

“荀子先生,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请教。”张禄拉着荀子走到一边,看上去有些隐秘。

“丞相请讲。”

“地球人都知道,秦国的丞相历来没有好下场。我现在担心秦王已经不再信任我。就算秦王不会对我怎样,一旦秦王驾崩,新王登基,我也会很危险。所以,我现在看似风光,实际上是骑难下。先生教教我脱身之术如何?”

“想骑虎的人这么多,找一个帮你骑着,你不就下来了?”

“哦!”

离开咸阳,荀子和胡乱急匆匆赶路,一路无话。直到进了韩国地界,两人紧张的神经才松弛下来。

“最老师,您怎么看秦国?”胡乱问。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问了,他一直想问这个问题,可是在秦国的时候不敢问。

“必亡。”

“怎么个亡法?”

“秦亡天下,天下亡秦。”荀子十分肯定地说。

胡乱瞠目结舌,他不得不多看了荀子几眼,如此英明的论断出于荀子的口中,胡乱深感敬佩。

“为什么?”

“六国有残礼无全法,秦无礼有法。所以,秦国更强,可以灭六国。但是秦国实行恶法,百姓最终无法忍受,于是天下起义,秦国崩溃。”

胡乱瞠目结舌,荀子简直就要说到陈胜吴广起义了。

看着胡乱的表情,荀子知道自己说对了。

胡乱几乎要把李斯和韩非今后的所作所为告诉荀子,他怀疑若是荀子知道了是不是会找个机会干掉这两个徒弟,从此中国历史就可以重写。不过再想想,中国历史岂是这两个人所能改变的?秦亡天下已经是必然,有没有李斯和韩非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二十九

回到兰陵,胡乱第一个拜访的就是庄子。说实话,在所有人中,他最想念的还是庄子。当然,他来见庄子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想听听庄子对秦国的看法。

看到胡乱来到,庄子也很高兴。实际上,自从胡乱跟着荀子去了秦国,庄子就一直在为他担心。如今见胡乱安全归来,十分高兴,吩咐庄蒜氏做了几味好菜,拿出家里最好的酒,宴请胡乱,就连庄蒜氏也来凑热闹。

胡乱把这一趟的所见所闻尽自己所能讲述了一番,听得庄蒜氏脸色煞白,连呼太恐怖了。

“唉,泯灭人性啊。”庄子感叹,随后问起荀子怎么个看法。

“最老师说了,秦亡天下,天下亡秦。”

“哦?他说得对吗?”庄子问,竟然似乎有些紧张。

“非常对。”

“那,秦什么时候亡天下?”庄子问。

胡乱知道庄子问这个问题的意思,就是担心自己会成为秦国的奴隶。以庄子的性格,就是自杀也绝不会做秦国人。

“这倒不必担心,秦亡天下没那么快。”胡乱说完,庄子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一些。

“唉,看来我们都应该感到庆幸。秦国人来了,我们还能像这样喝着小酒聊天吗?只可怜我们的子孙就要过禽兽一样的生活了。”庄子还是叹了口气说。在胡乱的印象中,庄子从来没有这么忧愁过。

两人一时无话。庄子闷闷不乐,胡乱决定安慰他一下。想想觉得有些可笑,因为从前都是庄子开解别人,从来没有被安慰过。

“庄子先生,秦国人也没能统治天下太长时间,也就是十五年,大可以不必这样忧心。”胡乱说。

“十五年?就算秦灭亡了,也改不回来了。”庄子说。胡乱有些惊讶,庄子竟然能预料到这些。

“那,庄子先生,依您看,秦亡天下之后,哪里的百姓最先起义?”胡乱问,转移一下话题的重点。

庄子闭上眼睛,想了一阵。

“楚国。”庄子肯定地说。

这一下,胡乱彻底被震惊了。大师就是大师,荀子预料到了秦亡天下天下亡秦,庄子则预测到了楚国人先起义。

“为什么?”胡乱紧跟着问。

“我给你讲个段子。”庄子说。段子又来了。

庄子的段子是这样的,说是老高家里为了防止盗贼来偷家里的财宝,所以把财宝都放到了保险箱里,内外两层锁,以全家八辈的生日为解锁密码,以为万无一失。谁知道来了一个大盗,二话不说,把保险箱给扛走了。这下,等于老高帮着大盗整理好了财宝又装好了箱,一次性把全部家当送给了大盗。

胡乱觉得这个段子很有意思,可是想说明什么呢?

“六国当中,三晋齐国的治理都好,就像财宝都放到了保险箱并且上了锁。楚国的治理最差,财宝到处乱放。如果说秦国是石头,三晋齐国是土块的话,楚国就是散沙。秦国吞并三晋齐国,只需要攻占他们的都城,然后利用他们原先的治理体系就能管控全国。而楚国不同,楚国是一盘散沙,秦国没法全抓起来。所以,秦亡天下之后,对楚国的管控一定最差,再加上楚国民风一向彪悍,性格刚勇。所以,一定是楚国人率先起义。”庄子见胡乱有些不明白,向他解释说。

胡乱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段时间兰陵没发生什么事吧?”胡乱问。

“倒是没什么事。不过,墨子带着几个弟子去了郢都,禽滑厘则带着几乎所有的墨家弟子去了睢阳。”庄子说。

“他们去干什么?”

“说起来,话还真有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