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 艰难维持的霸权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秦国的亡国危机

魏文侯凭借自己超凡的才干,从重重包围中,为魏国杀出一片广阔天地,他的儿子魏武侯同样雄才大略,继续着父亲的称霸之路。

早在当太子的时候,魏武侯就显露出卓越的才能。河西之战中,他是魏国主要的将领之一,曾带领魏军打下繁、庞两地,占领了秦国大片领土。攻打中山国,他随同乐出征,共同完成了这次艰难的远程作战,之后被封为中山君,由李克辅佐,坐镇一方。

以军功成名的魏武侯,登基以后自然也是个雄武的君王,对于周围的群魔小丑,他毫不犹豫地给予军事打击。再加上魏国的军事力量本来就称雄天下,无人能挡,因此形成了四面出击的态势。

首先就是继续文侯时代的河西之战。

前几年秦国被魏国欺负得很惨,河西之地整体丢失。这给秦国统治者造成了极大的刺激,他们被迫学习东部国家的先进经验,开始变法。

例如公元前408年,秦国实行“初租禾”,这是某种程度的土地私有化,跟当年鲁国的“初税亩”类似。但“初税亩”是一百八十多年前的政策,秦现在才来实行,由此可见秦国的落后。

又如,秦简公亲自颁下命令,朝廷中百官要随身佩剑,这是为了鼓励整个国家的尚武风气。

但秦国的这些所谓“变法”基本属于邯郸学步,在东方国家看来就是个笑话而已,根本不足以使他们强大到可以打败魏国的程度。

不过秦国人可是认真的,他们以为自己真的强大了,从公元前401年开始,他们就卷土重来,想要从魏国手中夺回河西。

魏国根本不把他们瞧在眼里,继续用吴起守着河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秦人如何拼命,始终无法在吴起手上占到一点便宜。

秦简公在公元前400年过世。继任的秦惠公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把收复河西作为国家战略来执行。

之后若干年,秦国一直在拼命进攻河西的守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在公元前389年引发了一场大决战。

那一年,秦国组织起五十万人的超大规模军队,直扑河西的魏国堡垒,按照当时的人口来说,秦国基本全民出动了,实实在在赌上了国运,对于河西之地是志在必得。

魏国那边,吴起不仅是军事天才,也是治国的能臣,他在西河郡推崇儒学,发展经济,加强城防,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早已把西河郡建成了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

而且吴起特别善于笼络军心。据说当初魏武侯来西河郡召开庆功大会,吴起主持宴席,他把军士们按照军功分为三类:立上功的坐前排,使用金银器皿,享用、羊三牲;中等功劳的坐中排,器皿逐渐减少;没有功劳的坐最后面,席上都是普通器具。庆功宴开完以后,就在太庙外面赏赐有功者的父母妻子,也是严格按照功劳来区分。对于死难者,政府每年都会派使者去慰问和赏赐他们的父母。

赏罚如此分明,大家都愿意去为国立功,西河守军的战斗力也因此远远超过普通军队。

现在秦魏决战在即,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一听说秦军到来,魏国将士们不等上级下达命令,自己先纷纷穿上甲胄准备战斗,片刻之间便集结起上万人。

秦军主攻的方向是阴晋城,已经在城外扎下营寨。

吴起向魏武侯请求,派五万名没有立过战功的步兵上前线,自己亲自率领他们杀向城外的秦军。魏武侯同意,并且增派五百乘战车、三千名骑兵助战。

这支精锐之师杀向前线,锐不可当,在吴起的指挥下,迅速攻破秦军防线,打退了十倍于自己的秦军,造就了历史上一次惊人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这次大胜只记载于《吴子》中,不一定可信,而且这一年吴起可能已经离开魏国了,但秦国这几年遭到惨败是事实。”)

秦国收复河西的努力因此遭遇重大挫折,十几年的励精图治付诸东流,这是对他们的重大打击。

屋漏偏逢连夜雨,秦国国内的政局也不稳定,君王换了一个又一个。

秦惠公执政十三年之后也英年早逝。秦国连续五任君主都死得很早,活得最久的秦简公也才执政十四年而已,这后面是否有不为人知的内幕,很难说,但对秦国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国君频繁更换,政策无法连续执行,政府班底也是严重不稳定,整个国家也就持续处在不稳定状态中;国际上又正好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秦国自然就被抛到了后面。尽管秦简公、秦惠公都是奋发有为的君王,却也挽救不了秦国的颓势。

秦国的厄运还没结束。秦惠公之后,继任者是不到两岁的秦出公,由他的母亲小主夫人执政。主少国疑,权臣当道,孤儿寡母独撑大局,这是把国家引向动乱的标准配置,各方势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当年秦灵公死后,他的叔叔悼子(“秦简公”)趁乱夺到君位。灵公的儿子公子连年方九岁,逃出了秦国到魏国去避难。

魏文侯父子都认为公子连是一张可以利用的好牌,所以不仅收留了他,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盘算着以后可以送他回秦国继承君位,以此控制秦国国政。

公子连就这样一直留在魏国等待机会。

到了秦出公的时候,小主夫人没有政治根基,服不住群臣,据说她任用外戚和宦官,遭到大臣们的集体反对。不过事实上也有可能是反过来的,正因为群臣不配合,小主夫人才只好提拔外戚和宦官,这就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魏武侯看到这一幕,认为扶立秦君的机会已经来了,便学当年秦穆公扶助晋文公的做法,派军队把公子连护送回秦国去抢夺君位。

这是魏国历史上犯下的最大错误。

四面出击的魏国

这时正是消灭秦国的最佳时机,魏国只要凭借西河这个根据地,居高临下,大军直接冲入渭河平原,灭秦易如反掌。吞并秦国以后,魏国领土倍增,西有岐、丰兴之地,中部依山带河,东部扼守中原核心地带,天下一半地利已经握在魏国掌心,一旦把这些领土整合完成,一统天下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魏武侯却在秦国最虚弱的时候放过了他们,放过了千载难逢的一统天下的机会。从那以后,魏国地理上的劣势就渐渐开始显露出来。

魏国被齐、楚、秦三面包围,最怕的是长期跟三方保持低烈度冲突,那样会一直在无谓的战争中消耗国力,何况北方的赵国也常常不合作,偶尔也来捞一把,就更严重了。

只有迅速吞掉秦国,打开包围圈,才能破解这个困局。

可是魏武侯却认为秦国已经被打残,以后不能构成威胁了,而且穷山恶水的地方也没什么价值,不必吞并他们,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中原。所以吞下河西以后,就把战略重点放到东部,重点向楚国和郑、卫等中原小国要土地。

这是重大的战略错误!失去了河西地区的秦国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秦国存在一天,跟魏国的对峙就会持续一天。秦、魏对决最终变成了持久战,使得魏国永远不能完全从西部战线抽身,永远处于两线甚至多线作战的局面。

而齐、楚两大国的势力范围已经跟魏国重合,大家互相抢土地,冲突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岁月里,魏国将会一直面临三面受敌的窘境。

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赵、韩两个亲兄弟。三晋联手,可以无视一切敌人,所以团结赵、韩就成了关系到魏国国运的大事。

好在这两兄弟暂时都还没有跟魏国叫板的实力,只能乖乖地聚集到魏侯麾下,共同对敌——

韩国是“战国七雄”里面最弱的,因此从头至尾都只能唯魏国首是瞻。

韩国从建立的时候起,就是一个被围困的国家,他们的发展方向只有一个:就是向东南方的郑、宋扩张。因此初期的韩国,唯一的任务就是跟郑、宋两国特别是郑国掐架。

韩国人自己也信心满满地把郑国当作自己砧板上的肉,一心想要尽快吞掉他们,打开向外扩张的通道。但尴尬的是,他们居然打不过郑国!

韩、郑两国你来我往,形成持久的拉锯战。在公元前400年,韩国甚至连国都阳翟都被郑国军队包围了,真是丢尽了战国七雄的脸。

同一时期,韩国也在时时敲打宋国,但似乎一直没有占到过大便宜。直到公元前385年他们打进宋国首都,活捉了宋悼公,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再说赵国,它跟魏国的关系很微妙。一方面,魏国的邺(yè)县牢牢卡着邯郸的咽喉,挡住赵国向中原扩张的路径,所以赵国一直有打掉魏国的冲动;另一方面,赵国的土地传统上是偏远地带,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又时刻面临北方蛮族的威胁,没有能力正面对抗魏国,所以只能咽下这口气,勉强跟魏国保持合作。不过这种合作是不对等的,赵国并没有从三晋联盟里面获得多少利益,好处都让魏国占去了。

三晋合作的典型案例,除了公元前405年联合讨伐齐国,俘虏齐康公以外,还有多次围攻楚国的战争。

公元前400年,三晋联军进攻楚国,打到乘丘。

七年后,楚国报复,攻打韩国。

公元前391年,三晋再一次合作,在大梁和榆关大败楚军,打得楚国人丢盔卸甲,抢到大片土地,抢来的大梁后来还成了魏国首都。

三晋联军继续推进,直逼楚国腹地,楚国朝野上下一片惊恐,楚悼王无奈之下只好让人带着大量财宝去秦国请求援助,秦惠公派兵袭击韩国,三晋只好回头救援,这才让楚国侥幸逃脱。

楚悼王同时也在联络齐国,希望齐、楚共同抗击三晋。

三晋随后跟秦军在武城展开大战,同时齐国也出动,派兵攻打并且占领了魏国的襄陵。

这时候魏国把主要矛头对准秦国,在公元前389年发动了著名的阴晋之战:五万魏军大败五十万秦军,彻底取得了河西之战的胜利,齐、楚、秦三国联盟因此如鸟兽散。

这几年,三晋在魏国带领下,同时抗击齐、楚、秦三个大国,并且还略占上风,这是惊人的成就。魏国风头一时无两,成为毫无争议的霸主。

但随后魏武侯就犯了另一个重大错误——赶走了伟大的战神吴起。

吴起变法

吴起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离开魏国的?这是一个谜案。根据各种记载来看,应该是吴起特立独行的性格得罪了某些权贵,遭到诋毁,魏武侯又没有及时打圆场,导致吴起一怒之下撂挑子走人。

有人说排挤吴起的人是王错,也有人说是公叔痤(cuó),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公叔痤谗毁吴起的故事。

据说当时公叔痤担任魏国的相国,还娶了公主为妻,可谓志得意满。

但他担心吴起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想办法要打压一下吴起,于是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公叔痤对魏武侯说:“吴起有鸿鹄之志,我们魏国是小国,又跟秦国挨着,只怕没法长期留住他。”这是在暗示吴起有可能逃往秦国。

魏武侯问他怎么办,公叔痤就说:“可以把公主许配给他,他如果有心长期留在魏国,肯定会答应这门亲事,如果没有长期打算,多半会拒绝。”

魏武侯于是照着他说的做,准备找一个公主嫁给吴起。

公叔痤回去以后马上邀请吴起来家里赴宴,在宴席上跟自己的公主老婆一唱一和地演戏,老婆假装很嚣张地欺负他,给吴起留下了深刻印象。

过了几天,魏武侯果然来向吴起提亲,吴起想起公叔痤受老婆气的样子,魏国公主都那么彪悍吗?他自己可是杀妻的人啊,怎么能忍受?于是当即推掉了魏武侯的婚约。

这下吴起“有二心”的说法就坐实了,魏武侯开始冷落吴起。

吴起在魏国待不下去,只好逃离。

公叔痤的相位从此也就稳如泰山,无人可以撼动了。

这段记载可信度不高,但吴起确实在公元前390年前后离开魏国来到了楚国。

吴起离开西河郡,到达岸门的时候,命人停下车,回首望着苍茫大地,感慨不已,对下人说:“西河是可以称王的基业,魏侯要能真正信任我的话,灭秦指日可待。可惜魏侯听信谗言,以后西河终究会归于秦国的。”

魏武侯没能留住人才,这一方面他比魏文侯差了太多。

楚悼王却是有雄心有眼光的君主,马上收留吴起,并给予重用。

他先任命吴起为宛郡太守。宛郡是楚国北方重镇,让吴起治理这里,一是为了证明他是真心投靠,二是让他积累一定的政绩,好堵住那些反对者的嘴。

吴起之前治理的西河郡情况比宛郡复杂百倍,现在治理宛郡当然易如反掌。所以仅仅一年时间宛郡的情况就焕然一新,悼王顺势把他提拔为令尹,直接位居百官之首。

悼王如此急于任用吴起,是因为楚国这时太需要变革了。

楚国立国已经有六百年,是真正的老大帝国,但是各种陈腐的制度早已不适合这个时代了。特别是从昭王复国以后开始,广泛实行“封君制”,分封了大量的世袭贵族。这些贵族一方面数量众多,另一方面“世袭罔替”,子子孙孙传下来,滚雪球般越滚越大,逐渐把楚国的土地和财富都裹挟了过去。他们占着大量财富,却不为国出力,基本属于食利阶层,国君和政府反而挨穷受困,这是楚国衰落的最重要原因。

悼王继位的时候,楚国基本上已经只剩下大国的空壳,悼王的父亲声王据说死于“盗”,是被犯罪集团所杀,可见楚国国内混乱到了什么程度。

国际上,魏国首先“抢跑”,第一个推行了变法,然后凭借强大的国力,带上赵、韩两个兄弟一路横扫,所向披靡,多次把楚国揍得鼻青脸肿,黄河以南的土地基本全部沦丧,最后楚国甚至要向老对手秦国求援。但秦、楚的势力范围也有重叠,也是潜在的对手,哪里能一直靠秦国来救援呢?

所以悼王继位以后痛定思痛,把革除国内的积弊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要革新国家,最直接的方法当然就是向魏国这个主要的对手学习,魏国强大的关键在于变法,那么楚国自然也需要尽快走上变法的道路。

这时候吴起的到来,对于悼王来说简直是老天的恩赐。吴起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又是西河郡太守,对于魏国的军事与内政都极其熟悉。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魏国的成功经验搬到楚国来,尽快把楚国拖出泥潭,这样的前景,想想都令人兴奋。

年轻有为的悼王与雄心勃勃的吴起一拍即合,立即在楚国展开变法。

有魏国的经验在前,楚国的变法更加成熟也更加深入。

根据楚国的实际情况,吴起变法的主要方向就是削弱贵族们的势力。

首先就是废除贵族世袭制。

新的法令规定,贵族的爵位只能传三代,到了第四代,如果没有新的功劳,爵位会被废除。这就杜绝了贵族子弟尸位素餐的情况。

对应的,也会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对于做不出政绩的庸官,果断罢免,把位置让给真正有才干的人。对于那些不干实事的冗余部门,也尽量裁减,以提高政府的效率。

裁下来的大堆脑满肠肥的富二代们怎么办呢?吴起抛出一个狠招。他对悼王建议,楚国地多人少,人口又都集中在几个富庶地区,南方大片土地空着,不如把那些吃闲饭的贵族子弟们迁到南方荒地上去,既安置了这些人,又能开拓边疆,还可以增加粮食产量。

这几招对贵族们的伤害可想而知。

还有就是军队改革。吴起利用在魏国的经验,用同样的方式改革和训练楚国军队,把当前最先进的战法传给楚人,楚国军队的战斗力也迎来爆发式增长。

为了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吴起禁止纵横家们到楚国来游说,强调多干实事,少说空话。

外交方面,坚持远交近攻的策略,交好齐、秦,猛攻三晋,重新跟三晋展开对郑、宋等小国的争夺战。

这一套新法令实行以后出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楚国上下的风气焕然一新,几年之后就再度抖擞精神,开启了对中原霸权的争夺。

楚国变法的同时,秦国也迎来了自己的新君王——一位历尽劫波、老谋深算的强势政治家,他把秦国从亡国的边缘拉回来,逐步走上了康庄大道。

秦国崛起的开始

公元前385年,信心满满的魏武侯派人护送公子连从河西重镇阴晋出发,沿着秦、魏之间的传统路线,来到秦国郑城的关隘,准备回秦国争夺君位。

公子连非常清楚自己现在的身份。所以表面上对魏武侯表现出无比的感激,甚至在出发前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魏武侯还在,秦国就不会主动挑起跟魏国的冲突。

这番话正好说到魏武侯心里去了。魏武侯这时候目光完全放在中原那边,之所以大力支持公子连回国争位,就是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亲魏的君主,保证魏国西部大后方的安定。

双方盟誓以后,公子连就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不料守关的官吏右主然却相当不开窍,公然拒绝这位未来可能的国君入关。他对公子连一行人说:“臣有自己的底线,不能侍奉两位主人,公子请自便吧。”就这样把他们挡在了关外。

对于公子连来说,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秦国国内立即知晓了魏国护送公子连回国的消息。小主夫人如临大敌,下令全军战备,阻止公子连入秦。

这样一来,公子连他们从常规道路入秦的可能性就没有了。

他们思前想后,只能冒险绕一个很大的弯子,绕到西北方狄人控制的乌氏寨,从那里入秦。

这是一段极其夸张的长途奔袭,相当于绕着秦国转了半圈,前后要走上十多天,周围都是居心叵测的蛮族,而且要经过义渠国的领地,一路上潜伏着无数危险。就算最后走到了目的地,也会给秦国政府留下充分的准备时间,那时候即使他们成功进入秦国,还有取胜的机会吗?

但军事史上有一个奇怪的规律:有时候看起来最艰难的路线,却是最容易成功甚至是唯一可能成功的路线。

公子连他们决定冒险一试,经过一段异常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乌氏寨门口。

守关的是叫“菌改”的庶长,他没多说什么,直接开门把公子连他们接进去——也可能公子连本来就跟他联络好了,所以才绕到这里来入秦。公子连一行终于成功进入了秦国。

秦国朝廷震恐,小主夫人紧急派军队到乌氏寨拦截公子连。

但秦国贵族阶层根本不支持秦出公母子,而且很可能已经跟公子连串通好了。他们本来是按照朝廷的命令前往乌氏寨“击寇”,快走到的时候却突然改口说“我们是来迎接新主人的”,于是全体倒戈,跟公子连的军队会合到一起,共同杀向雍城。

变故来得太突然,秦国政府措手不及,迅速被排山倒海的叛军击溃。小主夫人和秦出公被叛军杀死,尸体被扔到河里,公子连大获全胜,新一任秦君终于登上历史舞台了!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登基。乌云散尽,光彩重新照耀大地,八百里秦川获得新生,秦国的黄金时代就此拉开了帷幕!

秦献公流亡国外三十年,尝尽了世间冷暖,对于人情世故有了深刻了解。跟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书呆子国君不同,他有极深的城府和精打细算的谋略,这一点类似于当年的晋文公。

首先就是懂得扛起“政治正确”的大旗。

据说他登基以后想要立即杀掉当初阻拦他回国的右主然,并且要大力封赏菌改。

下人赶忙进谏:“万万不可!这是在鼓励大家都打开关隘放叛乱分子进来,后人会依葫芦画瓢。”

献公于是接受建议,下令赦免右主然的罪行,然后给了菌改一些金银财物的赏赐,但偷偷降低他的爵位,削了他的权力。

史书上于是夸赞道,献公“所归善,虽恶之赏;所归不善,虽爱之罚”,就是说,按照行为的善恶,而不是对自己是否有利来决定赏罚。

这样一通表演下来,全国都知道了:新主人是心明眼亮的君王,会真正根据大家的表现来决定赏罚,拍马屁是没用的,干好本职工作才是正道,谁还敢不尽心尽力?

然后,献公下令废除延续了几百年的人殉制度。这是秦国迈向文明的标志性事件。

人殉制度损耗了秦国无数人才,闹得怨声载道,也给东方各国造成了“蛮夷”的印象。这一制度的废除,赢得国际国内的一致赞赏,大家都夸赞献公是有德的仁君,他的形象进一步树立起来,地位也就更稳固了。

献公对秦国真正的贡献,是紧随楚国的步伐,开始了秦国版的变法。

在魏国三十年的生涯,献公目睹魏国通过变法一跃而为天下第一强国的过程。这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此他毫不迟疑地把魏国的先进经验带到了秦国。

秦国变法的关键举措也是摆脱旧贵族对朝政的羁縻。

秦国虽然没有楚国那么庞大腐朽的贵族阶层,但这个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献公对付他们的办法很干脆——迁都。

按照经验来说,每一次迁都都是对国家上层势力的大洗牌。旧贵族的财富和特权都会受到削弱,给新兴阶层腾出上升空间。

献公即位的第二年就把首都从雍城迁到了栎阳。这里更靠近东方,更危险也更有挑战性,所以也是一种主动出击、直面挑战的姿态。

秦国历史上的每一次迁都都是向东部迁移,都在进一步逼近东方各国,表现出一个处在上升阶段的、雄心勃勃的国家特有的活力。

另外就是把蒲、蓝田、善明氏这些西部边远地区改建为县,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增强了君王对国家的控制力。

然后,鼓励商业贸易,建立规范的市场,抽取营业税,秦国的商业开始走上正道,为国家增加了大量税收。

改革户籍制度,五户人家为一伍,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和兵源。类似的制度其实早都在东方国家实行了,秦国现在终于补上了这个缺漏。

相比起魏、楚等国家来说,秦国的改革还是很初级的,仅仅属于查漏补缺的性质,是追赶东方先进国家的一小步。这样的改革当然不足以真正使秦国强大起来,只是使秦国开始走上了正轨而已。

但秦献公有一点做得很不错:他的改革是逐步实行的,不像楚国吴起的变法那样雷厉风行,而且比较温和,没有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暴烈举措。再加上秦国的旧贵族势力本来也比较弱小,所以秦献公的变法很顺利地推行了下去。

现在,秦、楚两个大国都进行了变法,魏国的先发优势已经不存在,是时候挑战一下魏国的霸权了。

三晋联盟破裂

吴起的到来,给楚国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楚国开始再度向外扩张。

吴起率领全新的楚国军队,首先对南方的百越部族发起打击。战神出马,所向披靡,落后的南方蛮族们哪是对手?楚国很快征服了这些蛮族,把洞庭、苍梧一带的领土永久纳入了楚国版图,国土面积大幅增加的同时也解除了后顾之忧。

接着掉头向北,正面挑战魏国。

这时候北边的局势却发生了出人意料的转折——三晋联盟破裂了!

三晋里面魏、赵两国的关系一直比较微妙,两国明明是竞争对手,迫于魏国的压力,赵国却不得不在后面做个小跟班。但三晋每次对外出击得到的好处基本都被魏国占了,赵国一直陪跑,所以两国实际处于面和心不和的状态。

终于在公元前386年,两国的矛盾彻底爆发。

这一年赵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迁都到邯郸,明确表露出向南方进军的意愿。但从地理上来说,魏国的东郡牢牢扼住了邯郸的咽喉,这就很尴尬了,两国之间难免升起一些火药味。

其二,赵敬侯的堂兄弟公子朝谋反,被赵敬侯打败,逃到魏国寻求援助,魏武侯竟然派军队帮助公子朝攻打邯郸,两国从此公开撕破脸。名不正言不顺的魏军在邯郸城下被赵国军队打败,只好灰溜溜地退回国内。

横扫天下的魏军多年以来第一次吃到败仗,而且是败在曾经的小弟手下。虽然他们可能没有派主力部队参战,但也不能否认,魏军的战斗力已经发生了惊人的下滑,这时候距离吴起离开魏国才四年而已。

也是在这一年,魏武侯受田和所托,向周安王提出请求,成功使田和被立为齐侯,所以这时候魏国和齐国处于蜜月期,共同阻挡赵国的扩张。

赵国要向南进军,自然就需要从齐国口夺肉。之后两年,赵国连续跟齐国发生战争,并且都取得了胜利,看起来赵国的南下之势简直无法阻挡了。

自信心爆棚的赵敬侯正式开始侵占中原的计划,他首先把目标定在卫国身上。他们在卫国首都北面的刚平修筑了一座军事堡垒,作为侵略卫国的前沿阵地。

赵国非常重视这次战争,倾举国之力,“车不舍,人不休”,发狠要一次性拿下卫国。围攻卫国首都的时候,赵国士兵大规模登上卫国城墙,捣毁卫国城门,卫国一度陷于极度危险的境地,眼看就要被灭国了。

卫国是天下的核心区域,各国势力都在这里交汇,赵国吃独食的嘴脸立即在国际上搅起巨大的漩涡。

魏国立即行动,和齐国组成联军援助卫国。两大国合作的力量是可怕的,卫国战场的形势瞬间逆转,不仅打退了赵国的进攻,还一路反攻,推倒刚平堡垒,打进赵国境内,一直打到中牟,反过来占了赵国大片土地。

由于邯郸就在赵、卫边境附近,这时候轮到赵国担心自己被灭国了。

吃了大亏的赵敬侯这时才意识到外交的重要性,只好紧急向楚国求助。

楚国这时刚刚经历了吴起的变法,焕然一新,正要找魏国的麻烦,接到赵敬侯求救的信息,立即派出吴起,率领新一代楚军杀奔魏国。

吴起没有直接去攻打前线的魏军,而是越过黄河,从他们后方突袭魏国本土。

两国在州西展开大战。这是吴起训练起来的两支军队的交锋,新一代楚军大获全胜,一路推进,一直打到了大梁北边。

魏国国土不连续的弱点在这时暴露无遗。楚军前锋相当于从魏国东部领土的西边插进去,硬生生把魏国分割成了两半。西边是魏国的主体部分河东郡,包括了首都安邑;东边是魏、赵、楚、齐等国交锋的主战场,卫国前线的军队也在这里。

对于魏国来说,这是极其凶险的形势,他们也陷入亡国边缘了!

赵国也马上扑过来趁火打劫,从北边攻进魏国本土,烧毁棘蒲,打下黄城。

魏国东部领土在楚、赵的南北夹击下,几乎全部沦为焦土。

这一连串战争延续了三年之久,是战国初期破坏力最大的战争,作为主战场的魏、赵两国都遭受到巨大的打击,几年前不可一世的三晋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魏国的霸权事实上已经凋零。

这之后的魏国只能称为强国,或者偶尔算得上天下第一强国,但已经算不得霸主了。

魏武侯为几年前逼走吴起后悔了吗?也许是吧,但即使后悔也已经太迟了,魏国已经永久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能力。

新兴的楚国成了这一系列战争唯一的赢家。

但随后楚国后院起火,一场惊天的变乱拯救了战火中挣扎的魏国。

吴起的报复

楚悼王和吴起的变法太过于猛烈,在楚国旧贵族中引发激烈的反抗。尤其是昭、景、屈三个掌握实权的大家族,对吴起简直恨之入骨,屈宜臼就曾当面攻击吴起的政策。

但楚悼王推行变法的态度相当坚决,驳回一切反对声浪,强行把这些政策推行了下去。

有悼王这座大靠山,吴起尽管拉够了仇恨,却没有人能动得了他分毫。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座靠山会倒得如此之快。

就在前线楚军接连取得大捷,一路向北推进的时候,郢都的楚悼王却暴毙身亡。

前线的吴起立即赶回国内,准备料理悼王的后事。以吴起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次回去会面临的风险,但他是有情有义的人,悼王对他的知遇之恩他永远不能忘记,不管有多少危险在等着他,他也毅然决定回到郢都。

郢都那边的老牌贵族们早就准备好了,正在磨刀霍霍地等着他,不仅为了出一口恶气,也为了彻底打断变法的进程。

悼王的遗体停在大堂上,吊唁的人络绎不绝,众人一边伏地痛哭,一边偷偷拿眼睛瞄外面的情况。一看到吴起进来,所有人同时掏出兵刃扑向吴起,灵堂上箭如雨下,铺天盖地地向吴起射过去。

吴起知道今天已经无法逃脱,眼里如同要喷出火来,大吼道:“今天叫你们知道我的谋略!”他不进反退,大步冲到大堂中央,伏到悼王的遗体上,大叫:“群臣叛乱,谋害我王!”

贵族们个个咬牙切齿,既恨极了吴起,也怕极了吴起,但众人的情绪已经无法克制,所有人继续疯狂射击,箭矢遮天蔽日,如飞蝗一样扑向大堂中央。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喊一声“够了”,大家才渐渐地停了下来,这才看清楚灵堂上的情况:现场一片狼藉,从停灵的木榻,一直到供桌上,每一个地方都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矢,吴起和悼王的尸体上更是千疮百孔,血流满地,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知道闯下大祸了,赶忙把悼王的遗体清理出来,重新入殓。

但已经太迟了,太子臧看到现场的情况后,怒火中烧,暗暗下了报仇的决心。

太子臧随后登基,是为楚肃王。

肃王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调查吴起遇害案,父王的遗体受辱,这是绝对不可能原谅的罪行。他大肆搜捕当时参与叛乱的贵族们,所有射中悼王遗体的人全部灭三族,总共灭了七十多家,成百上千人因此为吴起殉葬。吴起用一生最后一个计谋,成功为自己报了仇。

不过也有可能肃王本身就想干掉这些桀骜不驯的贵族们,而“为父报仇”是绝对过硬的理由,谁也没法反对,贵族们也就只好自认倒霉了。

反对变法的人们都被清理掉了,不过失去了悼王和吴起的楚国,也已经没有能力进一步把变法推进下去,楚国的变革之途戛然而止。

好在变法的核心是清除旧贵族势力,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变法的主要成果还是在的,楚国的国力依然处在稳步上升的通道中。

不过军事上就不同了。失去了吴起的指挥,楚国军队的战斗力顿时跌了一个大台阶。中原混战的局面因此发生明显的变化,魏国得到喘息的机会,准备重新找回自己的霸权。

中原迎来了新的实力均衡。

艰难维持的第一强国

国际社会的焦点仍然在三晋,他们和周边国家的混战还没有停息。

而魏国第一强国的地位也在这样一种混乱局面中艰难维持着。

楚悼王末期,赵、楚联手夹击魏国,不仅对魏国造成沉重打击,赵国自己也摇摇欲坠。危急中的魏、赵两国可能达成了某种协议,两国摒弃前嫌,握手言和,三晋再次在表面上联合起来。不过这一次,赵国的地位就高得多了,三晋联合体从魏国带两个小弟,变成了魏、赵双雄相爱相杀的格局。

公元前380年,齐国发兵攻打燕国,打下燕国的桑丘。

这侵犯到了赵国的利益,赵国提出请求,三晋又一次组成联军抗击齐国。三兄弟联手,再度表现出天下无敌的战斗力,迅速打退了齐国的侵略。

两年以后,齐国卷土重来,想找回场子,结果又被三晋打退,直接攻进齐国本土,一直打到灵丘才撤军。

这几次战争说明三晋,特别是魏国,依然拥有傲视天下的实力,不管是齐国还是楚国,暂时都还没法与他们争锋。

但三晋毕竟不是一个国家,不可能真正统一步调,所以也没法把这种实力转化为实际的收益。几年的战争打下来,基本上大家都在原地踏步,丝毫没能改变自己被齐、楚、秦三方夹攻的恶劣局面。

其中反而是最弱小的韩国捡了大便宜。

从立国开始,韩国就专心致志地啃郑国和宋国这两块硬骨头,想尽快把它们吞掉,以打开向外的通道。这个思路是对的,但问题在于韩国的实力实在太弱,甚至跟郑国都基本打成平手,况且还有楚、魏等国在竞争,要吃掉这两个小国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终于在公元前380年以后,韩国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首先是吴起被杀,楚国变法终止,楚肃王展开大清洗,全国上下跳,对外暂时处于防御姿态。

紧接着齐国也出了大事,田午弑杀自己的哥哥齐侯剡,自立为君,是为田齐桓公,齐国也陷入短暂的混乱状态。

赵国更是遇到大麻烦,二十多年前被消灭的中山国再次复国,直接威胁赵国本土,赵国焦头烂额忙着灭火。

魏国也很忙,除了跟赵国时不时地“打情骂俏”以外,趁着楚国内乱的机会,在前375年,他们发起对楚国的袭击,双方在榆关展开激战。

正好郑国内部也发生了“太宰欣”的动乱,国力严重下降。

所以韩哀侯抓住这个机会,派出大军攻打郑国,一鼓作气吞掉了这个重要的老牌诸侯国。

位居天下中央的郑国,立国四百三十一年,前后二十六君,经历了无数次血腥的战乱,在晋、楚、齐三大国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到现在,如此苦难深重又坚强的国家,却灭在了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手上,实在是世事难料啊。

韩国随后把首都迁到新郑,国土大幅扩张。但他们仍然处于各国包围中,地理条件仍然是各国最恶劣的。

对于韩国这次吃独食的行动,魏、赵都来不及反应,他们正在处理北方中山国的威胁。

之前公元前406年,一代雄主魏文侯派军队远程奔袭,消灭了中山国,中山桓公却幸运地活了下来,之后可能被封到中山的故土上,小心翼翼地接受着魏国的统治。

公元前381年前后,魏、赵大火拼,两败俱伤,中山桓公趁机发动故国遗民造反。

中山国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他们的国土挨着赵国,却被魏国统治。现在魏、赵正在全力对决,楚国的军队甚至把魏国本土拦腰砍成两半,这种情况下,魏、赵双方都没有能力阻止中山遗民的反叛,中山遗民的复国战争很快大获成功。

中山桓公赶走魏国占领军,接纳遗民,收服故土,继续以顾城为国都,重新建立了中山国。

等魏、赵从战乱中抽身出来的时候,新的中山国已经屹立在他们身旁,他们只能重新开启消灭中山国的工程。

对于中山复国,最紧张的是赵国,这个蛮夷之邦紧挨着他们,双方又是世仇,肯定不可能和平共处,所以赵国第一个出手。公元前377年和376年,赵敬侯两次发兵攻打中山国。

据说被灭国之前的中山桓公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不理朝政,不恤民力,才招致了亡国的祸患。现在重新登基以后,历尽磨难的中山桓公已经变成了一个勤勤恳恳的有为之君。

另一方面,现在的魏国已不复当年勇了,国力有了很大的下降,赵国连年征战,也是疲惫不堪。

所以双方一交手,赵国立即发现形势跟当年不同。这个刚刚从废墟上恢复的国家,战斗力竟然相当强悍,自己虽然国力和人口都远远超过他们,却从他们手上占不到任何便宜。

同一时期,魏国可能也有所行动,也打过中山国,但还是没能获胜。

在这个关键时刻,穷兵黩武的赵敬侯突然去世。他当政十年,年年都在发动对外战争,虽说这是赵国拓展生存空间必需的步骤,但如此频繁的战争,肯定会大量消耗国力。而且跟魏国翻脸也是很不明智的举动,直接造成了三晋被外人围攻的局面,所以这几年魏、赵国力的大幅下滑,赵敬侯有很大的责任。

他的儿子赵成侯登基,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强势向南方出击,当然首要任务还是除掉中山国这个眼中钉。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国内的公子胜跟赵成侯争夺君位,赵国内乱爆发。

这下可就便宜中山国了。中山桓公心里乐开花,一面下令全国积极备战,一面提拔乐池担任大将,准备对赵国开战。

乐池是乐羊的孙子,乐舒的儿子,因此史书上记载的中山国君把乐舒做成肉羹给乐羊吃的故事不一定真实。

公元前374年春天,中山国反客为主,派乐池主动进攻赵国,彪悍的狄人军队所向无敌,一路打下了灵寿、番吾、房子等重要城邑,恢复了许多被赵国侵占的领土。这以后很多年,赵国在跟中山的战争中都占不到便宜,可见他们的武力之强。

中山桓公随后把都城迁到灵寿,并且修筑长城防范中原国家的打击,中山国自此进入全盛时期。

赵、魏等国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了中山复国的事实,中山国也因此成为跟战国七雄并立的第八个强国。

另一方面,赵国的主要扩张方向还是在中原,卫国依然是他们眼里的大肥肉,必欲吞之而后快。

公元前372年,卫慎公过世,卫声公继位。这时候魏国正在联合燕国、鲁国、卫国等一起进攻齐国,赵国趁这个机会发起突袭,瞬间攻入卫国国内,接连打下卫国七十三座城邑(“这个数字可能有夸张,卫国未必有这么多城池”),准备一举吞并这个国家。

这是公然挑衅。魏武侯大怒,马上带领诸侯联军掉头打向赵国,不仅把他们赶出了卫国,还攻入赵国本土,最后在北蔺大败赵军。这给了赵成侯当头一棒,赵国南侵的步伐也只好放慢下来。

不过这也看出魏国的对外战略之混乱,基本上是逮谁就打谁,四面出击,没有一套明确的扩张计划,这方面他们比韩、赵都差得远,可以说是七雄里面最盲目的。而且他们不善于谋略,什么“借力打力”“拉一派打一派”,这些花样在魏国的外交账本上是不存在的,他们秉承祖先的传统,以赳赳武夫的姿态在国际上暴走,把铁拳砸向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所以魏国虽然有天下第一的国力,却被自己硬生生浪费掉了,没能把这种国力转化为实际的利益。

连年战乱对国力的损耗确实很明显,魏文侯多年励精图治的结果,正被魏武侯悄无声息地消耗掉,这一切都注定:在战国历史上,魏国这个“霸主”终究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公元前370年,一辈子都在马背上打天下的魏武侯病逝。死前两年他在打赵国,死前一年还在打楚国,他一生的作为确实当得起一个“武”字,可以说为国家耗尽了心力,可惜并没有给魏国带来什么积极的东西。

魏武侯的离世带来一个出人意料的严重后果——当初秦献公受到魏武侯的帮助回国争位,临走之前,曾当面向魏武侯表示感激,保证在魏武侯在世的时候不跟魏国发生冲突。

所以魏国这些年才可以无视西部大后方,全力以赴地在中原争夺霸权。

但仔细分析起来,从两国的休战中真正受益的其实是秦国。魏国四面出击的这些年,秦国人却在和平状态中静静建设自己的国家,加上秦献公的变法,秦国国力一直在稳步提升,不紧不慢地追赶着东方各国。

现在魏武侯离世,秦献公的保证已经自动作废,秦人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参与到中原大乱斗中来。

公元前370年前后,秦国悄然登上了中原争霸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