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 大国较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开国何茫然——早期的蜀国

很早以前,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地区有两个古老的国家:蜀国和巴国。他们跟中原华夏民族交流得很少,华夏民族对他们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一直到春秋时期双方才渐渐有了一定的交流。

蜀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的蜀山氏。据传,蜀山氏的女儿嫁给黄帝的儿子昌意,他们的后人被封到蜀地,因为善于养蚕,而被称为“蚕丛氏”。

蚕丛氏之后是柏灌氏,柏灌氏之后,有一支部落以捕为生,被称为“鱼凫氏”。

蚕丛、柏灌、鱼凫可能是蜀地的三个王朝,也可能是先后统治蜀地的三个部落或者三个民族,他们之间是否有继承关系现在还不能确定。

这基本上就是中原民族对于蜀国早期历史的全部了解,所以李白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正因为地理上“不与秦塞通人烟”,导致中原跟蜀地的隔绝,中原民族对蜀国的情况只剩下一片“茫然”。

后来鱼凫氏出了一位叫作杜宇的君王——“杜宇”也可能指的是一个部落或民族,传说是他教会巴蜀民众务农,因此在巴蜀地区被奉作农神。

杜宇统治时期,蜀国开始繁盛起来,疆域大幅扩张,跟中原的交流也渐渐增多。他自称为“望帝”,这是蜀国第一次称帝,因此杜宇也被看作蜀国的开国帝王。

传说杜宇当政时期,蜀国常常遭遇水患。有一个叫杜灵(“绰号“鳖灵””)的大臣被任命来治理灾害。他发现洪水不能消退是因为蜀地四面被群山包围,水流不出去,因此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最终掘开巫峡,使洪水从这里倾泻而出,从而解决了水患问题。

杜宇因为鳖灵的巨大贡献,就效法禹禅位的故事,把王位禅让给他,自己去西山隐居,鳖灵从此被称为“丛帝”。但这次禅让也可能并不是杜宇的本意。据说他过世以后,含冤带恨,精魄化作杜鹃鸟,昼夜啼鸣,声音凄厉,民众闻之断肠,所以后世也把杜鹃称为杜宇。

丛帝又号“开明”,他废除了禅让制,开启世袭制,他建立的王朝便称为“开明王朝”,最初定都郫邑,后来迁到成都,这是蜀地第一个有详细记载的王朝。

丛帝治水的经历跟大禹太像了,会不会是蜀地的先民根据大禹治水的传说编造了自己祖先的故事呢?这很难说。

开明王朝时期正赶上中原的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动荡,社会巨变,中原社会的飞速进步也影响到蜀地,开明王朝因此快速发展,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蜀国这时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王国”了。

蜀地封闭的地形保护着这里。当中原各国打得天昏地暗的时候,这里基本都能保持平静,虽然偶尔也有战争,但基本是跟周围的巴国、苴国等国家打群架,规模不大,比起中原战场的血腥屠杀来说,算相当温柔的。

直到战国中期,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以后,国势迅速膨胀,在合纵连横的较量中又锻炼出了大局观,滋长出吞并天下的雄心,这才开始盯上蜀地这块大肥肉。

秦国的灭蜀阴谋

蜀地有丰富的资源,是个天然的大粮仓,军事实力又比中原各国差得远,秦惠文王很自然就想到这里可以成为秦国的一处后方基地,为秦国提供兵源和粮草。

正好这两年合纵与连横之争非常激烈,秦国在忙着跟山东六国拼外交战,暂时不好向东部扩张,正可以腾出手来拿下这个后方基地。

恶劣的交通条件仍然是征服巴蜀最大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人动了不少歪脑筋。

据说,秦惠文王让人凿了五只石,在石牛身后丢下一些金块,然后对蜀国人宣传说:“这几只牛会拉金粪。”

这时蜀地的主人是开明王朝的第十二位帝王,芦子霸王,这位长居穷乡僻壤的君主,也没什么见识,以为是真的,便请求秦国把这些石牛送给他。

秦国人一口答应下来,让蜀国派出五个大力士去秦国搬运石牛。但是秦国和蜀国之间隔着秦岭和门山脉,无路可通,为了运送石牛,五名力士使出逆天之力开凿山脉,不久便开出一条连接巴蜀与关中的通道,称为金牛道。

蜀国人把石牛搬回来放在那里,过了很久都没有拉出金子,这才知道上当了。

蜀王大动肝火,但蜀道已经开通,秦军从此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蜀地,蜀地的天然屏障已经没有了。

但蜀国有那五名力士在,秦国一时半会儿还不敢侵犯他们。

秦王知道蜀王贪恋美色,便又送给他五个美女,想用美人计迷惑蜀王。蜀王还是派那五个大力士去秦国接人。

五名力士带着五名美女回蜀经过梓潼的时候,见到一条大蟒正往一个山洞里钻。五人上前,拽住蛇尾巴,拼命向外拖,费了九牛二之力终于把蛇拖了出来。这时随着一声巨响,天崩地裂,山体崩塌,滚落的巨石把五名力士和美女一起压死了。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秦王听说力士已死,认为消灭蜀国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这就是“五丁开山”的传说,“五丁”实际上代表着蜀国的工匠们。“五丁开山”的故事真实的含义是:秦国通过外交手段,骗蜀国派出工匠开凿蜀道,蜀道开通以后,秦国上翻脸,通过蜀道把军队开入蜀地,正式展开灭蜀之战。

公元前368年的时候,当时的蜀王杜尚把自己的弟弟杜葭(jiā)萌封在蜀地北方汉中附近,建立了苴国,也叫葭萌国。

但这两个兄弟国家的关系并不好,经常互相攻打。到后来,苴国甚至跟巴国结盟,一起对抗蜀国,同时它们本身的国土也扩张了很多,四川盆地出现了巴、蜀、苴三国鼎立的局面。

到了公元前316年,蜀国和巴、苴联盟之间爆发大战,蜀国在战争中占了上风,打退了巴、苴两国的军队,苴侯紧急逃到巴国,苴国面临亡国的危险。

苴侯和巴王都向秦国请求援助,惠文王当然不想认真帮他们,只想趁机去蜀地捞一笔,于是找朝臣们商量。

当时公孙衍在韩国,眼看韩国就要变成合纵的中心,秦国正准备去打他们,顺便威逼周王室交出九鼎,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这时突然传来蜀中大乱的消息,顿时打乱了秦国原来的计划。

秦国朝堂上人们为先打蜀国还是先打韩国展开了激烈讨论,张仪认为应该先打韩国,大将司马错认为应该先打蜀国。

张仪说: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韩国三川郡扼守周王畿的咽喉,正是天下的“市朝”,也就是天下的利益所在,打他们比打蜀国那种偏远地区利益大得多了。

司马错的理由是:攻打韩国和周王室,必然引起东方六国联手反抗,还落下一个“劫天子”的恶名。反观巴蜀地区,拥有辽阔的土地和巨大的财富,“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打下蜀地以后,秦国的国土可以大幅扩张,还能抢一大笔财富,而现在蜀地正在发生动乱,秦国可以号称他们的君王是“无道昏君”,以平乱的名义入主蜀地,东方各国无话可说,开疆拓土在此一举,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秦王最终接受了司马错的建议,宣布响应苴国的“请求”,派司马错带领秦军从金牛道入蜀帮忙讨伐“昏君”。

秦军丰富的战斗经验不是穷乡僻壤的蜀国可以相比的,战争没有任何悬念,不到几个月的时间,秦军就灭掉了蜀国,杀死了芦子霸王和他的太子、国相等人。

这样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异族国家,直接吞并会很难消化,所以秦国采取“蜀人制蜀”的策略,先把蜀地降为自己的藩属,然后通过不停地移民,逐步同化、消化蜀地。

秦王找到蜀国的一个王子“公子通”,把他封为蜀侯,让他去“管理”蜀地的居民,同时派陈庄到蜀侯手下为相,名为辅佐,实为监视,又派张若为蜀郡太守,作为蜀地实际的管理者。

一直到后来秦昭襄王时代,才撤掉了蜀侯的封号,把蜀地设置为秦国的一个郡。

蜀地从此永久并入华夏,开明王朝立国三百五十多年,历经十二帝,至此绝嗣。

再说司马错,灭蜀之后,他继续挥师东进,一举灭掉苴国和巴国,把这两国的土地也收入囊中。

消灭巴国,也是阻挡楚国扩张的重要一步,这次行动标志着秦、楚两国对巴国的百年争夺战终于画上了句号。

巴国争夺战

巴国位于楚国和蜀国之间,早在夏、商时期就由当地居民建成,并且长期臣服于商朝

但与蜀国不同,他们和中原王朝的联系要紧密很多。

武王伐纣的时候,巴国是助阵的诸侯之一。周朝建立以后,分封列国也包括了巴国——姬姓,子爵,由周朝分封的国君统治这一地区,跟中原诸侯一样尊奉周天子,定期纳贡。

所以他们是一个介于番邦蛮族和华夏文化圈之间的国家,有点类似于楚国。

跟中原各国一样,巴国从春秋时代就参与到列国纷争中来,一直跟旁边的楚国、庸国、邓国打来打去。

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两个国家,巴国跟楚国的交锋非常频繁,时而为敌,时而合作,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灭庸之战:公元前611年,楚庄王联合巴国消灭庸国,瓜分了庸国的土地。

春秋前期,楚国的扩张重点一直在东部,跟巴国以长江三峡为界,暂时相安无事。但到了春秋末期,楚惠王跟巴国爆发大战,把他们彻底赶到长江上游。为了躲避楚国的威胁,巴国甚至多次迁都,最后把首都迁到了江州(“今重庆”)。

从此以后,巴国在东方只能防守,跟西边的蜀国成为世仇,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不清。

到了战国初年,楚国开始掉头回来向西方扩张,再一次从巴国手上抢夺土地。巴国只能再往西躲,但西边的蜀国又比巴国强大,巴国开始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国势也渐渐衰落。

这期间巴国出了一位著名的烈士——巴蔓子。

当时巴国发生内乱,形势极端危急,因为巴国跟楚国有联姻,巴国将领巴蔓子就亲自去楚国请求支援。

楚国当然不会免费帮忙,要求巴国割让三座城池给楚国,才肯发兵,巴蔓子没有请示国君,一口答应了楚国的要求,于是楚国出兵帮助巴国平定了内乱。

事后楚国来讨要三座城池,但割让城池是巴蔓子自己的许诺,巴国政府当然不会同意。

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做人的诚信,怎么办?巴蔓子说:“巴人非常感谢楚国的帮助,但城池是不可能给的,我既然对楚王承诺过,就用我的人头代替三座城池吧。”于是自刎身亡,让人把自己的头颅交给楚国。

楚王被巴蔓子的忠义打动,感叹道:“能得到巴蔓子这样的忠臣,还要什么城池?”于是不再索要城池,用上卿的礼节厚葬了巴蔓子的头颅,巴国那边也用上卿的礼节安葬了巴蔓子的身躯。

巴蔓子从此成为巴国著名的民族英雄,被永久怀念。

为什么巴蔓子宁死不肯割让三城呢?据说这三城里面包括鱼邑、巫邑,那里有重要的宝源山盐泉。

巴国的土地基本都是山地,农业不发达,但他们拥有丰富的卤水资源,是内陆地区最重要的产盐地。盐业贸易是利润非常丰厚的行业,是巴国主要的经济来源,当然也引起周边各国的眼红。

巴国境内有三个最主要的盐泉:宝源山盐泉、伏牛山盐泉、清江盐泉。楚国,还有蜀国,跟巴国的冲突也主要是围绕盐泉的争夺。

楚国的策略是一步步蚕食巴国的领土。

早在春秋后期,楚国就已经占领了夷陵附近的清江流域,控制了清江盐泉。

公元前377年,巴、蜀联军攻打楚国清江地区,希望夺回盐泉,但被楚国反击打败。

公元前361年,楚国攻打巴国南部黔中之地,占领了伏牛山盐泉。

到了楚威王时期,楚国大军沿着长江溯流而上,攻占巫山地区,把巴人彻底逼到长江三峡以西,顺势占领了宝源山盐泉。

每一座盐泉的失守,都会打击巴国的经济,三大盐泉全部被占领以后,巴国的国力也就不可挽回地坠下悬崖了。

接下来就很快了,楚国一路向西推进,甚至攻占了巴国首都江州,巴国的生存空间被一再压缩,国力也不断地下滑。

这时候楚国已经占据了四川盆地和汉中的东边。

终于在公元前316年,蜀国、苴国、巴国爆发大战,秦国借平乱的名义,出手消灭了蜀国、苴国,顺道也消灭了巴国,掳走他们的国君,占领了他们仅剩的领土,占据了四川盆地和汉中西边。

三国互相争斗这么多年,却被外来的敌人一网打尽,数百年积累的财富全部沦为敌人的战利品,都为他人做嫁衣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此战之后,秦国不仅领土翻倍,更占据了成都平原这个重要的产粮地,物资上获得极大的补充,战争的后也就更足了。另外,占领长江上游以后,可以沿江而下攻打楚国,从而在地理上拥有了对于楚国的优势。

秦惠文王还记着韩国收留公孙衍的仇,拿下巴蜀以后,终于腾出手来,准备去找他们的麻烦。

不过这时候国际社会又曝出一条大新闻——燕国发生动乱,齐国与燕国爆发大战了!

一次离谱的禅位

先说说燕国跟齐国的百年恩怨。

齐国的地理位置很好,是秦国以外最优渥的,但他们也面临一个很大的困境,就是没有扩张空间。

他们背靠大海,扩张空间天生有限。春秋时代还好,有一堆小国可以吞并,到了战国时期,小国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再要扩张土地,就会受到严重阻碍:西边的魏国长期称霸,不可侵犯;赵、韩两国又跟魏国剪不断理还乱,惹了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出现被三晋围殴的情况;中原的郑、宋、卫几个小国已经被三晋和楚国预定了,试图去吃掉他们也有被各国围殴的风险;南方有楚国这只大鳄挡着,更没法扩张。

这样算下来,齐国唯一可能的扩张方向就是北边了。

北方的燕国一直是个昏昏欲睡的国家,要吞掉他们本来不难,但三晋,特别是赵国绝对不答应,所以齐国绞尽脑汁跟他们斗智斗勇。

从战国初年开始,齐国就一直在找机会从燕国手上抢地盘,但每次都会被三晋强行拦下来,齐国每次都被揍得灰头土脸。但是扩张是必须的,这个时代谁的地盘小谁就要受欺负,甚至被人吃掉,所以下一次趁三晋忙不过来的时候,齐国又出动……于是这样反反复复,双方的拉锯战一直在持续。

齐国几十年的对外关系,就是不停试图扩张又不停被三晋挡回来的历史。

当然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齐国会无视秦国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乐于充当山东六国里面的搅屎棍,不停找三晋的麻烦,破坏合纵联盟。

直到战国中期,魏国衰落以后,齐国才终于摆脱了三晋的纠缠,可以比较顺畅地打击燕国了。

但这时候的燕国本身也有了一些实力,再加上赵国强力阻拦,齐国要侵犯燕国还是有很大难度。

前333年,燕文公病逝,燕易王登基,齐国趁着燕国国丧的机会又去侵略他们,这次齐国获得大胜,夺下燕国十座城池。

燕易王没办法,只好派使臣去游说齐宣王:“下臣听说,即使快要饿死的人也不肯去吃有毒的食物,因为那样只会死得更快。现在燕国虽然弱小,却是秦国的亲戚(“燕易王是秦惠文王的女婿”),就好比有毒的食物,齐国吞下燕国的城池,必然会跟秦国结仇。燕国在前做引导,秦军随后长驱直入,必然给齐国带来大祸。

大王不如归还燕国的城池,燕国必然感激大王的恩德,秦国听说大王因为他们的缘故而归还城池,也会很满意,以十座城池换来两国的交好,正所谓转祸为福,因败为功,请大王三思!”

当时已经逐渐出现了齐、秦争霸的苗头,对于秦国的威胁,齐宣王是很忌惮的,当然不愿意为了十座城池引发跟秦国的火拼,所以听到这番说辞以后就归还了燕国的城池。

后来到了燕易王的儿子燕王哙(kuài)(“有一种说法认为燕王哙就是燕易王”)的时候,他把一个儿子派到齐国去做人质,让谋士苏代跟着,陪伴质子。

有一次苏代从齐国回来,燕王哙问他:“齐宣王这人怎么样?有能力称霸吗?”

苏代回答:“齐王不可能称霸,因为他不信任自己的臣下。”

燕国的头号权臣是子之,燕王听了苏代的话,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更加信任子之了。

但苏代很有可能是跟子之勾结好的,他们是儿女亲家,苏代去齐国也是子之安排的结果。

除了苏代之外,其他人也不停在燕王身边吹风,大肆吹捧子之,还鼓吹上古明君退位让国的高尚情操。当然,他们背后可能都是子之在鼓动。

这之后,子之在朝廷里的权势越来越大,渐渐有盖过燕王的趋势。

终于在公元前318年,燕王哙做出了一个震惊国际的决定——禅位子之!

根据传说,上古的三皇五帝都是通过禅让来实现政权交接的,禅让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无比伟大的传统。

燕王哙不知是老糊涂了还是什么原因,凭着对上古太平盛世的无限遐想,渴望自己也当一个被后世顶礼膜拜的“贤君”,竟然做出这种离谱的事情。

但他有很多地方都没有考虑到——

首先,让位给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大臣,别的国家会怎么想?他们的大臣们都在虎视眈眈等着,正愁没借口搞掉国君,这样的事情正好给了他们一个篡权的榜样。这个口子一开,以后会有多少权臣打着“禅让”的旗号谋权篡位?这是其他各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再有,尧舜禹的禅让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继任者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禅让不应该是一种馈赠,而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继任者如果实力不够,禅让是一定会失败的。

子之现在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家族在燕国根基并不深厚,他本人也并没有达到只手遮天的程度,燕王哙的儿子太子平,也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支持,这时强行禅让一定会招来激烈反抗。

燕王哙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但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一个更加离谱的决定:一次性免除满朝文武的官职,让子之重新组建自己的政府班底。

这等于把燕国的整个权贵阶层集体“禅让”了!

消息一出来,天下大哗,权贵们纷纷起来反抗,聚集在太子平的大旗之下,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在子之执政三年之后,太子一派人跟子之的支持者们爆发激烈冲突,燕国内乱就此爆发,史称“子之之乱”。

太子平一面指挥大将市被去攻打子之,一面向齐国紧急求援。

这时候齐宣王那边也有点纠结。

秦惠文王前两年拿下巴蜀以后,就在磨刀霍霍地准备去收拾韩国。但韩国跟齐国已经结盟,双方大概签定了类似盟友互助的协议。所以齐宣王听说秦、魏两国要联手攻打韩国,马上准备去救援。

这时候齐国却接到了燕国太子的救援信息。手下人就对齐宣王说:“大王不如先别管韩国了,让他们去打,韩国一旦危急,赵国、楚国必定去救,一时半会来不及赶回来,我们趁机去打燕国,燕国失去了赵国的帮扶,就是我们砧板上的肉。”

齐宣王想起前些年燕国跟齐国结下的仇,齐国不敢打燕国,不就是因为他们是秦王的女婿吗?现在燕王都下台了,秦国又在忙着打韩国,现在打燕国不是最佳时机吗?

于是齐宣王同时答应了韩国和燕国太子的求援,两拨人都兴高采烈地回去复命。

韩国仗着有齐国援助,腰杆很硬,决定跟秦国对决到底。

燕国太子平也仗着齐国撑腰,大举进攻子之。

但他们都没料到,齐国谁都不救!

齐国只在旁边看着,静待事态发展。

秦、魏、韩在浊泽展开大战,韩军在秦、魏联军的猛攻之下,迅速崩溃,赵、楚两国一看不对头,赶忙去援助韩国。

赵国大军一出动,齐军立马行动,但方向跟赵军相反,直扑燕国!

中山国也出动了,趁火打劫占领燕国大片领土。

燕国国内这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敌对双方带着自己的支持者们打得天昏地暗,最终老谋深算的子之一伙打败了市被和太子平的军队,市被被杀,太子平逃进深山躲避,子之眼看就要篡位成功了。

这时候齐国兵马的到来使战局彻底扭转。

燕人忙着内斗,谁也没心思抵抗外敌,各地城门大开,望风而降,齐军如入无人之境,一个月之内就推进到蓟城。

极度疲劳的燕国军队根本挡不住齐军的进攻,兵败如山倒,齐军在燕国土地上横冲直撞,焚烧宗庙,大肆劫掠,最后成功活捉子之,把他押解到齐国处以醢(hǎi)刑(“剁成肉酱”),燕王哙也在惊恐中自缢身亡。

权力这枚果子真的不好吞,没有实力的情况下硬要吞下去,只会惹来杀身之祸。

这场动乱前后绵延几个月,死亡数万人,燕国社会遭到沉重打击,基本上是一场灭国大祸。

但齐国想就这样吞下燕国也没门。赵武灵王发现上当以后,紧急撤回军队,这时候他手里还有一枚重磅棋子。

燕国的太子平已经在动乱中身亡了,另外还有公子职在韩国当人质。

赵武灵王当机立断,火速派人去韩国接回公子职,让大将乐池把他送回燕国接任王位。

公子职是燕王哙和秦国公主生的儿子,他来继位名正言顺,燕人都很欢迎,背后更有秦国、赵国支持,谁敢反对?

赵国的乐毅又积极谋划,跟楚、魏结成同盟,号称要联手攻打齐国,讨伐他们侵略燕国的罪行。

但他们也只是说说而已。赵武灵王相当精明,他要干涉燕国内政,但不肯为此消耗赵国的国力,就对公子职说,赵国的军力不足以打败齐国,建议他向外公秦惠文王求救。公子职于是派人去秦国求援,惠文王果然出兵帮忙。

至此,赵、楚、魏、秦全部介入燕国事务,强势逼迫齐国退出。

齐国军队在燕国土地上横行霸道的行为引发燕人的激烈反抗,本就镇压不住了,又面临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终于无法在燕国立足,只能撤走。

公元前312年,公子职继位,是为燕昭王

燕国的动乱终于平息了。战乱中燕国民众受尽伤害,但他们也是幸运的,齐、赵两大国掰手腕的结果,使得燕国在重重危机中奇迹般的幸存下来,并且迎来了一位年轻有为的雄主——战火中登基的燕昭王即将带领燕国人重振国威,找齐国报仇雪恨。

齐宣王费尽心思,最终也没能吞掉燕国,反而跟燕国结下更大的仇恨,报应即将到来。

赵武灵王在这次危机中的精准判断,使赵国成为最终的赢家,在跟齐国争夺燕国的较量中取得优势。从此以后,燕、赵成为稳定的盟友,彻底封死了齐国北进的道路,赵国的周边环境大大改善,国力也稳步提升,开始在七雄中显山露水。

出卖盟友的大国

齐国攻打燕国的时候,韩国正在浊泽跟秦军鏖战。

秦国的目的在于给山东六国一个警告:谁敢倡导合纵,秦国就跟谁过不去,既然韩国敢收留公孙衍,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所以秦国虽然打的是韩国,实际上却是在打合纵联盟。

按理说,山东六国看到这种情形都应该大力援助韩国才对,但齐、楚两个老大继续表现出万年不变的自私和狭隘。

他们确实都答应援助韩国,但都在耍小聪明。

齐宣王不用说了,援助韩国只是幌子,私底下盘算的是让浊泽战场吸引国际社会的目光,自己好暗渡陈仓去偷袭燕国。

楚国的情况更加复杂。

巴蜀地区被秦国纳入囊中以后,秦、楚两国在地理上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双方开始直接碰撞,而秦国占据长江上游,隐隐约约有了威胁楚国的态势。

而楚国那边,颟顸的楚怀王这些年一直在打三晋的主意,总想趁三晋被秦国饱揍的机会冲过去捞一些便宜,便宜倒也确实捞到了一些,但却把三晋逼得更加倒向秦国一方。

在三晋心里,楚国跟秦国一样都是虎狼之国,秦国还稍微强大一点,两只猛虎同时过来争咬自己,反抗肯定是不行的,只能归顺其中更强的那只,帮他去咬另外一只,这是唯一的保命策略。

所以当秦国大军扑过来的时候,公仲朋就对韩宣惠王建议:“秦王心里恨我们,但更恨楚国,不如赶紧投降,割让一些土地,劝他们发兵去打楚国。”

韩宣惠王依计行事,派公仲朋去跟秦国讲和。

楚怀王听说以后,大惊失色,他这么多年一直在看韩、魏这些小兄弟的笑话,到现在才发觉,楚国之所以安全,似乎全靠三晋在前面挡着。难道三晋倒了以后,下一个就要轮到我们了?

他赶紧找陈轸商量。陈轸这时已经离开秦国,在楚国当令尹,他对楚王说:“大王你才发觉秦王最忌惮的是我们?现在韩国投降了,甚至说要出兵帮助秦国,接下来当然要来伐楚了。于今之计,不如赶紧点起全国兵马,号称要去援助韩国。

“韩国看到有我们撑腰,才会鼓起勇气跟秦军战斗,就算不敢跟秦军作对,他们也会三心二意,不诚心投靠秦国,至少离间他们跟秦国的关系是没问题的。”

楚怀王采纳了他的建议,一场轰轰烈烈的“援韩”表演在楚国发动起来。兵车密密麻麻地塞满了道路,看起来是准备打一场大仗的样子。同时派人去游说韩宣惠王,拍着胸脯保证:“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们抗秦的,请你们坚持到底!”

韩宣惠王果然上当,重新又激起了抵抗秦国的勇气,紧急叫停了公仲朋出使秦国的计划。公仲朋把楚国的把戏看得清清楚楚,苦苦劝说,无奈韩宣惠王怎么都听不进去,彻底掐断了跟秦国谈判的通道。

后来的事情当然就在预料之中了,秦王大怒,派重兵扑向韩国,韩国幻想中的齐、楚援军一个都没来,韩军在岸门遭到惨烈的围剿,又一次大屠杀上演了!

秦军斩杀上万人,韩国再一次遭遇沉重打击,公孙衍也只好再一次逃走。

最后,韩宣惠王只好把太子仓押送到秦国去乞求原谅,自此再也不敢作乱,老老实实跪倒在强秦面前。

这次战争,可能只有魏国站到了韩国一方。随后魏国就遭到秦国报复,秦国派樗里疾又一次洗劫魏国的河东地区,把前些年还给他们的焦邑和曲沃又夺了回去。

魏国立马也给跪了,也赶紧求和。秦国这时对他们早已是想打就打,想拉就拉,甚至指名道姓要他们立自己选的人为太子,他们对此无可奈何,只能一口答应。

第二年,秦军顺势扫向赵国,夺取蔺邑,俘虏赵国大将赵庄,赵武灵王也只能打掉牙和血吞。

到这时为止,合纵联盟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特别是三晋,个个被打得没脾气,战战兢兢地伏在秦国脚下听候差遣,张仪谋划的连横局面初步形成。

秦国逼迫魏、韩当打手,组成三国同盟,对面是死到临头不自知的齐、楚,第一次连横对决正式来临。

张仪欺楚

秦国有一套严密的计划。他们先把魏、韩两个小国打趴下,逼迫他们服从自己,然后借助他们的力量和地理优势去打东边各国,这种借力打力的做法正是连横的精髓所在。

不过东方的齐、楚实力都很强,两者还结成联盟,要一下打掉他们代价太高了,所以得想办法先拆散他们,再各个击破。

幸好楚国有个特别蠢还喜欢自作聪明的国君,这是他们的软肋,所以秦惠文王就从这个方向下手。

这时就轮到张仪出马了,他被派到楚国去游说楚怀王。

当时秦、楚矛盾的焦点在于商於之地的归属。

商於之地本来是楚国领土,春秋末年被秦国占领,曾经被秦孝公封给商鞅,商鞅的“商”字就来源于此。

在汉中以东,秦、楚、韩交界的位置,沿着丹水有一条狭窄的道路,这是从秦国关中平原通往楚国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道。向西,通过峣(yáo)关,可以迅速来到咸阳城下;向东,沿着山谷,尽头是楚国的“方城”,方城以内就是楚国腹地。所以对于双方来说,这里都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基本上,谁控制了丹江通道,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现在丹江通道被分成两半,西边一半就是商於之地,在秦国手里,东边一半在楚国手里,两国在中间的武关对峙,都修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

但由于这里地形西高东低,双方的地位并不对等,秦国的商於之地处于居高临下压迫楚国腹地的态势,因此楚国一直想把它夺回来。

张仪来到楚国的时候,齐楚联军刚刚从秦国手上夺下曲沃(“本来是魏国土地,上一年才被秦国夺走”),然后顺势西进,逼近商於之地,在那边跟秦军对峙。

张仪当然知道楚国最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秦王最迫切的愿望是拆散齐楚联盟。

所以他一上来先大大地吹捧了一番楚怀王,表示秦王最欣赏的人就是楚王您,我张仪最仰慕的也是您,同时呢,秦王最恨齐国,早就想收拾齐国了:“我们大王一直想跟您结交,只是您一直被齐国蒙蔽,帮着他们来为难我们,使得我们没法跟您交好。

“现在只要大王跟齐国绝交,下臣马上说服秦王,让他把六百里商於之地送给楚国,两国共结同心,一心抗齐。

“对于楚国来说,既获得商於之地,又得到秦国的感激,还能削弱齐国,同时带来三大好处,何乐而不为?大王您意下如何?”

这番话勾起了楚怀王的贪欲,自己发动千军万马都拿不下来的商於之地可以轻松到手,这个诱惑太大了,所谓的齐楚联盟算什么呢?他立即答应了张仪的请求。

楚怀王非常感激张仪,隆重地设宴招待他,据说甚至把楚国的相印都给了他,张仪在理论上也成为了楚国相国。

楚国满朝文武纷纷夸赞怀王的“英明决策”,只有陈轸站出来反对:“这件事未必靠谱。秦国之所以畏惧我们,是因为我们跟齐国有盟约,一旦我们废除了跟齐国的盟约,秦国何必再怕我们?到时候张仪一定会毁约,那么我们只能跟秦国结仇,同时跟齐国也断绝来往了,这样的形势是很凶险的呀!

“依微臣之见,我们不如先表面上跟齐国绝交,暗地里还是保持联络,然后派人跟着张仪去秦国,等拿到土地以后再真的与齐国绝交也不迟。”

但被贪婪蒙蔽了双眼的楚怀王根本听不进陈轸的劝告,毅然派使者去齐国宣布断绝外交关系。

怀王也派了使者跟着张仪回秦国办理接收土地的手续,哪知张仪一到咸阳,“哎哟”一声就从车上摔下来,崴了脚,然后向秦王请假,回家休息去了,割让土地的事情就这么搁下了。

这一休息就是三个月,楚国使者到处询问都没人理他,也没法回楚国复命。

楚怀王那边等得毛焦火辣,但一直得不到使者的回复,转念一想:是不是因为张仪怀疑我没有真正跟齐国绝交呢?于是他一拍脑袋,派了一个不怕死的使者宋遗去齐国,这次就做得更绝了,要他当面辱骂齐王。

齐宣王那边看到楚国使节来了,正要好好接待他,哪想到宋遗上来就对着宣王一顿臭骂,数落他们这么多年得罪楚国的罪行,宣王暴跳如雷,当场摔掉他的符节,宣布跟楚国断交。

这才是张仪要等的消息。消息传到秦国以后,张仪马上活蹦乱跳地出来了,等了很久的楚国使者找到他询问割地的事,张仪很干脆地回答:“割地?没错啊。在下有六里封地,这就送给你们大王。”

楚国使者说:“你这不是耍流氓吗?六百里地怎么变成六里了?”张仪白眼一翻:“你们大王听错了,我哪里说过割让六百里地?说的是六里!而且秦国的土地我哪有资格割让?只能把我自己的封地送给你们罢了。”

楚国使者气得七窍生烟,只好回国照实禀报,楚怀王气得差点没吐血,这才知道上了张仪的大当,简直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此仇不报,何以为人?怀王当即点起兵马,直扑秦国。

秦楚大决战

从春秋时代开始,秦、楚两国就是友好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晋国以及后来的魏国,他们常常联合起来。

但到了楚怀王的时候,魏国已经衰落成了二流国家,共同的敌人不存在了,秦、楚两国的势力范围又已经大面积重合,所以两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彼此最大的对手。

可惜只有秦国察觉到了这个事实,脑满肠肥的楚怀王还蒙在鼓里,这才有了被张仪欺骗的事。

发觉上当以后,楚怀王也终于意识到:原来在秦国眼里最大的敌人是楚国,三晋早已倒向了秦国那边,现在楚国才是抗秦的最前线。

但他的觉悟来得太迟了。秦国已经认准了楚国,打的就是你!

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爆发。

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秦国带着魏、韩两个小弟,跟齐、楚联盟的决战。

楚国先派大将屈匄(gài)围攻於中,这是商於之地的边缘;同时,派柱国景翠包围韩国的雍氏,牵制秦国。

国际社会迅速站队,齐国积极响应楚国,联合宋国进攻魏国的煮枣;楚国的老对手越国则赠送大量军事器材给魏国。

秦国早有准备,派出樗里疾、魏章甘茂从三条战线迎战。

樗里疾出函谷关,前往雍氏,反围困景翠的军队;魏章从商於之地杀出,经过丹江通道,攻打楚国的析邑;甘茂从南郑杀出,进攻楚国西部。

这三条线路覆盖了秦、楚相争的三个方向:

樗里疾走的是秦国进攻中原的传统方向,出函谷关以后跟韩、魏会合,共同迎战楚军。这里也是三晋一直以来跟楚国交锋的主战场,不过现在由秦军带领三晋跟楚国人打。樗里疾很快取得胜利,不仅解了雍氏之围,还带领韩、魏军队南下,跟魏章会合。

魏章本来是魏国人,后来被张仪推荐给秦王,也是秦国招罗各国人才的成果之一。他率军出武关后,进入丹江通道的楚国段,正在攻打武关的楚军遭遇大败,秦军沿着丹江通道追杀,楚军且战且退。丹江通道的尽头是楚国的析邑,那里有楚国的长城“方城”,防守极其严密,楚军显然想在这里绞杀秦国追兵。

魏章却没有继续挺近析邑,而是向南沿着丹水,绕开方城,直扑楚国西部重镇丹阳。丹阳背后就是开阔的南阳盆地,这里一旦失守,楚国整个腹地将全部暴露在秦军兵锋之下。

到这时,战争局势就变了。

屈匄大骇,急忙回撤防御丹阳,但已经失了先机,变成了楚军去攻打丹阳。同时,屈匄刚一撤走,北边樗里疾的军队就杀过来了,直接突破方城的防御工事,追到丹阳,跟魏章会合,两支军队共同夹击屈匄。

樗里疾是这个时代的战神,楚国大军无法抵挡,在丹阳遭遇惨烈的屠杀,被斩首八万人,主将屈匄被杀,七十多名将领被俘虏,这是楚国百年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这时候甘茂的军队也已经从汉中杀出,占领楚国的安康盆地和上庸。

秦岭和大巴山脉由西向东分成汉中盆地、安康盆地和上庸三块。秦国本来已经占据汉中盆地了,现在再拿下另外两块,就可以占据整个汉中地区,从此居高临下,直接逼视江汉平原。

北方的战事还在继续。秦、魏、韩联军解除了雍氏的围困后,顺势向东推进,赶跑正在围攻煮枣的齐、宋联军,随后在濮上大败齐军(“但史书上又记载这时的齐国跟秦国是友好状态,此处存疑”),活捉齐国大将声子,再一路推进,攻打燕国本土,另一支部队则攻打卫国,几乎要一次吃掉整个中原!

公元前312年,秦师在中原大地上肆意冲撞,无人能挡。

这是秦国第一次彻底扫荡中原列国,让东方所有国家都见识到了秦师的恐怖战斗力。

这也是连横政策的胜利。秦国能够以如此迅猛的速度推进到中原核心地带,其实是借助了韩、魏两个带路党的力量,在这种借力打力的策略之下,齐、楚两大国合力也扛不住了。

东方各国即将全体投降。

但天意显然不希望秦国如此迅速地统一天下。

就在秦军快刀斩乱麻地扫荡山东六国的时候,伟大的秦惠文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秦国朝堂上一时暗流涌动,太子荡与张仪有很大矛盾,病床上的秦惠文王已经无法保护张仪,各方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而前线的魏章和甘茂都是张仪举荐上来的。后方朝廷里的权力斗争,显然对前线的士气构成了严重打击。

秦国本身也有些大意。他们以为楚国已经被打垮了,便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东部战线上,从关中到燕赵,直线距离接近两千里,这一条战线拉得实在太长了。

狂怒状态的楚怀王趁这个机会再次征召兵马,再度杀向商於之地——这个地方对他刺激太大了,说什么也一定要拿下来。

秦军去年刚沿着丹江通道攻入楚国本土,根本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顺着这条线打回来了,秦军的主力还在遥远的东方,丹江通道防守薄弱,沿途的守军很快崩溃。

楚军沿着丹江通道飞速推进,瞬间攻破武关,接着席卷整个商於之地,然后攻破丹江通道尽头的峣关,直逼蓝田城下。

蓝田背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渭河平原,再往西一百二十里就是咸阳,中间没有阻挡,咸阳告急!

现在轮到秦国紧张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局面反转得如此之快。

东方,樗里疾的军队紧急回撤,但显然来不及了,秦国只能用守卫关中的兵力急速赶到蓝田防守。

两大国在蓝田展开决战,秦军占据上风,但楚国的援军正源源不断地沿着丹江通道赶过来。

楚怀王明白,就算打进关中,也很难给秦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自己的军队反而可能面临被瓮中捉鳖的危险,但他已经杀红眼了,只想拼死给秦国人一个教训。

面对赌上国运拼死一搏的楚怀王,秦国的压力也很大。难道真要在咸阳城下抗敌了?韩、魏两个小弟会不会趁机倒打一耙?魏章这样外国来的将领会不会临阵反水?

更严重的问题是,这时秦惠文王病危,无法发号施令,而朝廷里的权力斗争正是一触即发的状态。

好在秦国还有另一张牌。

东方六国永远是一盘散沙,不会真正团结的。

韩、魏两国这些年夹在大国中间受气,已经恨极了楚国。现在楚国拿出全国兵力跟秦国拼命,楚军全部拥入丹江通道,楚国本土已经空了,这正是报仇的绝佳机会。

他们立即派兵截断楚军后路,两国联军从北方攻入楚国腹地,在完全不设防的南阳盆地横冲直撞,一直打到邓邑——这地方已经在丹阳以南一百多里,再往南穿过汉江通道便直达楚国都城郢都了,这是楚国不得不救的局面。

这一刻,秦、楚两国的国都同时面临陷落的危险!

楚国向齐国紧急求援,希望他们出手拖住韩、魏。

但齐宣王不知是被打怕了,还是仍旧记着楚怀王跟他断交的仇恨,没有动静。

山东六国到这时仍然各怀鬼胎,后来被秦国挨个消灭,也实在是咎由自取。

这时楚怀王就算有再大的怨气也没法任性了,只好赶紧撤军,回防郢都。

而秦军趁势掩杀,再度取得大胜,收回了商於之地,局面又一次反转。

楚国只好赶忙求和,割让两座城池,这时大家都已经极度疲惫,秦国也打不动了,双方各自休兵。

第二年,缓过气来的秦国再度出手,攻占楚国的召陵,报了去年的仇。楚怀王没脾气,只好咽下这枚苦果。

秦、楚之间的这场大战终于画上了句号。楚国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强大国力受到严重削弱,从此以后,东方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单独对抗秦国了,抱团取暖成了唯一的选择。

这次战争也让天下各国见识到了连横的强大威力。秦国本身的力量是不足以一次性碾压山东六国的,但山东六国的勾心斗角给了秦国机会,所以六国是败在自己的不团结上面,这次失败让六国再一次反省,重新考虑合纵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秦国自己其实也在这次战争中损失惨重,差点被人攻进关中,不免惊出一身冷汗,这也让他们认识到楚国内部蕴含的巨大潜力。再加上秦惠文王正好过世,秦国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暂时改变了前些年四面出击的姿态。

秦国被削弱的后果立即在国内表现了出来,蓝田之战刚刚结束,蜀地就叛乱了,秦国内部开始风云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