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世界和平大会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晋平公十二年、楚康王十四年、齐景公二年、秦景公三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宋平公三十年、郑简公二十年、卫献公元年。

五月,春风和煦,百花盛开。

五月不是夏天吗?那是和平的春风,吹开了和平的春花。

中原大地,宋国首都睢阳浓妆淡抹,布置得分外妖娆,就像将要出嫁的处女。西门之外,世界和平大会会场已经修整完毕,设计新颖,装修豪华,建设水准为世界超一流,堪称春秋时期的“鸟巢”。

宋国人民欢欣鼓舞,等待着世界和平的隆重降临。

最令宋国人民兴奋的是,时隔600年之后,商汤后人的土地再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诸侯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就像商朝的时候诸侯们从四面八方来朝拜商王一样。

感觉好极了。

诸侯云集

五月二十七日,从北方来了大队人,那是北方盟主晋国的和平特使们来到了。

在队伍的最前面,是晋国中军主帅赵武,他将是此次和平大会的晋国全权特使;在赵武的身边,是太傅叔向,这位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晋国头号学者将作为赵武的副宾。在他们的身后,是晋国的下军佐智盈。

这样,晋国代表团的成员是:一个上卿,一个下卿,一个上大夫。这个阵容谈不上豪华,但是很恰当,而且,这是三个恰当的人。

五月二十九日,从西面来了一队人马,那是郑国人来了。

郑国派出了上卿良霄,他是郑国三号人物,除了郑简公和子展,就数到他了。这种场合,他也是合适人选。

六月二日,鲁国的叔孙豹来到。随后,齐国庆封也赶到了。晚上,卫国的石恶抵达。

十日,邾悼公来到。这样的会议,大国由卿参加,小国就必须国君亲自出席了。

到现在,北方联盟的国家到得差不多了。

十六日,楚国的公子黑肱来到。

之后,晋国和楚国之间进行了预备谈判,谈判双方是智盈和公子黑肱。

二十一日,宋国的向戌来到陈国,在这里会见了正在陈国访问的楚国令尹屈建,双方就和平协议的最后文本进行讨论。屈建提出,要让晋楚两国的盟国交叉朝拜,希望落实这一条。

二十四日,向戌回到宋国,向赵武通报了和屈建会谈的内容。

“晋楚齐秦实际上是四个地位相当的国家,晋国不能指挥齐国,就像楚国不能指挥秦国一样。如果楚国能让秦国的国君到晋国朝拜,那我们就想办法让齐国的国君去楚国朝拜。”赵武表示。他知道楚国不能指挥秦国,因此也提出齐国,免得自己这一边吃亏。

二十六日,向戌又来到陈国,把赵武的意见告诉了屈建。屈建立即派出快车赶回郢都向楚康王请示这个问题。

楚康王批示:“求同存异,搁置争议,齐国和秦国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先让其他国家互相朝见。”

七月二日,楚康王的指示送达陈国,向戌当天回到宋国。于是,当天晚上,赵武和公子黑肱拟定了盟誓的誓词,双方达成一致。

七月四日,楚国令尹屈建抵达睢阳,同时来到的还有陈国的上卿孔奂、蔡国的上卿声子。当日,曹国和许国的上卿也都抵达。

至此,与会各国成员全部抵达,秦国缺席。

北方联盟在睢阳城北扎寨,南方联盟则在睢阳城南扎寨。

七月五日,和平大会召开,主要程序就是结盟,大家歃血为盟。

结盟之前,楚国人和晋国人都很紧张,都很惧怕对方万一搞个突然袭击怎么办。

“命令所有人在外衣里面穿上皮甲,以防万一。”屈建下令。

屈建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知道当初楚成王就曾经在盟会上搞突然袭击,楚国曾经不讲信用,谁能担保晋国人这一次就讲信用?再说,这里是宋国的地盘,是晋国人的势力范围。

随同前来的太宰伯州犁看见了,提出反对意见:“令尹,这样不好。集合了天下诸侯,我们却不讲信用,这样的话,天下诸侯又怎么能够信服我们呢?”

屈荡看了他一眼,坚持自己的做法:“晋楚两国之间的不信任由来已久了,我们之间打交道,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做,信用不信用不重要。”

楚国人做了最坏的准备,晋国人呢?

晋国人也在做最坏的准备。

“元帅,我看楚国人很紧张,有可能他们会发动突然袭击。”智盈从楚军营地观察到一些不同寻常之处,急忙来对屈荡说。

“不怕,如果他们发动袭击的话,我们立即转移进宋国都城,他们奈何不了我们。”赵武并没有太当回事。

可是,当赵武来到会场,他发现楚国人明显是穿了皮甲的,这时候,他有点紧张了。

“楚国人有备而来啊,咱们怎么办?”赵武悄悄地问身边的叔向。

“不怕,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江湖上立足。如今诸侯大会,一个国家不讲信用,又怎么能成功呢?再者说了,咱们的人也不少,盟国也比楚国多,还有宋国的大军压阵,怕什么?真要动起手来,楚国人再多一倍也不是对手。放心,他们这样,只是说明他们心里害怕。”叔向断言,他一点也不怕。

叔向的分析是正确的,楚国人之所以有防备,是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弱势,怕被暗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楚国人的弱势太明显,如果晋国人存心要袭击他们,即便他们有准备也是无济于事的。

所以,屈建的做法确实不够明智。与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坦诚以待,反而体现出自己的大国风度和自信来。

歃血为盟

和平大会在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宋国人很善于组织会议,特别是国际会议。宋国人在音乐和礼仪上都很有造诣,或者说很有传统,不仅楚国人看得目瞪口呆,晋国人看得瞠目结舌,就是齐国人郑国人也看得自叹弗如,甚至连鲁国人也要赞叹不已。

气氛祥和,充满了和平的味道。

晋国人怡然自得,举止自若。

楚国人很后悔,暗暗说:“真傻,穿多了。”

一切按照程序进行,主持人是东道主的向戌。

终于,到了歃血为盟的时刻。

这是历史性的时刻,晋国人和楚国人要第一次歃血为盟了。

可是,到了历史性的时刻,出了问题。

按照向戌想当然的想法,歃血为盟的顺序是晋国人先来,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应该晋国人先来。实际上,前面的入场、宣读到会人员等程序,都是晋国排在前面。

但是,楚国人不这么想,正因为弱势,就更需要在面子上占据先手。

“为什么晋国人先来?我们楚国要第一个歃血。”屈建提出异议。

大家都没有想到,特别是向戌,尽管私交不错,可是这是大是大非问题,向戌谁也不好得罪,当时说不出话来。

“我们晋国本来就是盟主,当然我们第一了,谁有资格在我们前面?”赵武出来说话了,这里,也就是他有底气跟楚国人争论。

“你们晋国人口口声声说晋国楚国是两个平等的超级大国,可是刚才的程序你们处处在前面,那不是等于说我们楚国的地位低下?再说了,晋国是盟主,我们楚国也是盟主啊,轮也该轮到我们排一次第一了。”屈建提高了声音。

说起来,屈建是有道理的,如果每个程序楚国都排在老二,那就等于是自认老二了,那这次和平大会就成了晋国为盟主的盟会了。

“咦。”赵武心说,你们楚国人真狡猾,前面不吭声,等到现在这个关键环节冒出来了,怪不得人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楚国佬呢。

赵武不吭声了,可是也不让步。

气氛开始紧张,赵武和屈建的脸色都很难看。

但是,脸色最难看的是向戌,他现在有点后悔,早知道有这个问题,就不张罗这事情了,要是因为这个而让晋楚双方在这里打起来,再引发第四次世界大战,那宋国绝对没什么好果子吃啊。

“我这不自找没趣吗?”向戌这个后悔,心说我们宋国就是一条,非要给两个老办什么和平大会啊,我真傻,怪不得人家都说我们宋国人是二百五。

后悔是来不及了。

楚国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衣服,摸到里面硬邦邦的皮甲。

在和平的婚床前,站立着战争这个强奸犯。

叔向站在赵武的身后,他凑了上去,轻轻地说:“元帅,我们晋国做盟主,靠的是德行,而不是主持盟会。实际上,咱们的盟会也经常由小国来主持的。算了,就当楚国是个主持盟会的小国算了。”

赵武想了想,点了点头,然后在心里默念了十遍“楚国是傻鸟”,说话了:“好吧,就让楚国人先来吧。”

赵武特地把“让”字念得很重,听上去,就像在命令楚国人先来。

楚国人如愿以偿,晋国人在心理上也没有吃亏,向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看人家晋国人,胸怀宽广啊。”诸侯们暗暗赞叹。

楚国人赢得了自尊,晋国人赢得了人心。

屈建第一个歃血,随后是晋国、鲁国等等依次进行,宋国作为东道国不参加此次盟誓,齐国也没有参加。

皆大欢喜。

把酒言欢

六日,宋平公设宴招待晋国和楚国的代表,这一次,赵武为主宾,屈建其次。因为有了歃血为盟的楚先晋后,对于宴请的排名,屈建没有异议。

赵武和屈建非常客气,两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酒过三巡,大家高兴,开始谈天说地。

到了这个时候,赵武就发现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屈建知识渊博、反应敏捷,说出话来条理清晰而且很风趣,相比之下,赵武完全跟不上对方的思维。这不怪赵武,因为当孤儿的那段时间里,把义务教育给耽误了。

赵武一看自己不灵了,心说不能给晋国人民丢脸啊,怎么办?上厕所。

上厕所能解决问题吗?当然不能。

“叔向,来来来,我去方便一下,你陪令尹好好聊聊。”赵武上厕所是假,要让叔向来对付屈建是真。

俗话说:占着茅坑不拉屎。赵武是:借口拉屎腾茅坑。

看着赵武被屈建说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叔向早就为他着急了,可是又不好插嘴,只能干着急。如今赵武腾位置了,叔向赶紧挪了过来。

屈建一看,差点笑出来,他知道赵武这是找借口让位。对于叔向,他有所闻,知道这人很有学问。

两人一交谈,屈建就发现坏事了,自己固然知识渊博,可是跟叔向相比,那就不值一哂了;自己固然思维敏捷,可是跟叔向一比,那就是反应迟钝了。

三言两语过去,屈建就能感受到刚才赵武的感觉了。

“我也上厕所算了。”屈建准备照方捉药,可是一看旁边,坐着的是公子黑肱,还不如自己呢,让他来更丢人。

也是屈建反应快,索性扮一回单纯。

“那什么,舌太傅知识渊博啊,望尘莫及。咱们别光聊天,喝酒啊,行个令,老虎棒子怎么样?老虎,老虎。”屈建转移话题了,自顾自喊了起来。

赵武站在门口,“扑哧”一声,笑得把嘴里的鸡肉都喷出来了。

大家都笑了。

当晚,尽醉而归。

九日,东道主宋国单独搞了一次盟誓。

这一次,宋平公主盟,各国大夫参加,算是给了东道主一个极大的面子,也算是感谢东道主的热情接待。

赵武和屈建现在已经是好朋友了,两人站在一起,歃血的时候还互相推让了一番,最后同时歃血。

“赵元帅,我听说士会这个人很了不起,他究竟怎么样?”歃血完毕,屈荡问赵武。

“他治家很有条理,对于国家又很坦荡无私,他的祝史向上天祷告的时候从来不说谎言。”赵武说。他也很敬佩士会,尽管他从来没有见过。

“叔向怎么样?”屈建又问。他很喜欢叔向。

“他似乎有士会的风格。”赵武说。他也很喜欢叔向。

十日,各国大夫回国。

告别的时候,屈建和赵武竟然有些依依不舍,屈建还盛情邀请赵武和叔向在合适的机会前往楚国访问。

世界和平大会圆满成功。

向戌挨骂

屈建回到了楚国,来向楚康王汇报整个和平大会的情况。

屈建把整个过程介绍了一遍,说到歃血为盟跟赵武相争的那一段,做了检讨,说是那样做得不偿失,还是晋国人比较有风度,楚康王频频点头。

屈建说到赵武怎样介绍士会的时候,楚康王也对士会很佩服,他说:“士会真是高尚,难怪他能一连辅佐五代国君,而且让晋国成为盟主啊。”

屈建紧接着又介绍了晋国几个与会使者的情况,说赵武是个实在人,可以相信。

“声子说得不错,晋国的大夫确实比他们的卿要强,像叔向这样的人,我们楚国一个也找不出来,所以,不要跟晋国人争雄了。”屈建说。他对叔向非常佩服,把那一天赵武上厕所和自己行酒令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楚康王哈哈大笑起来。

从那之后,楚康王和令尹屈建没有心思再与晋国争霸了。

世界和平大会结束了,曲终人散,人走茶凉,东道主收拾锅碗瓢勺。

向戌两个多月以来累得半死,总算是天道酬勤,圆满完成,与会各方都非常满意。基本上可以这样说,春秋以来,这是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大会。

“这是史无前例、无与伦比的一次盛会。”与会各国在临行前都这样评价,客观地说,恰如其分。

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办?向戌想想,自己当初就为国家贡献了一座逼阳城,如今又立这么大功劳,说什么也该弄点奖赏啊。于是,向戌去找宋平公了。

“请免死之邑。”(语见《左传》)向戌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古来的解释通常是:这次大会得以成功,使我免于一死,请赐给我城邑。或者:这次大会我冒死促成,请赐给我城邑。

两种解释都非常牵强。

合理的解释出于《春秋正义》,应该是:我促成了世界和平大会,使宋国能够脱离战争,宋国人民免于死亡,因此,请赐给我封邑。

宋平公想想,向戌确实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于是决定封给他六十邑。六十邑是六十座城邑吗?当然不是。

春秋时期,十平方里为一邑,按规定,战争时期,每一邑出战车一乘。所以,“百乘之家”就是指拥有一百邑的大夫。理论上,大国的卿最多可以拥有一百邑,不过后来早就不受这个限制了。

六十邑在《左传》中多次出现,说明这个数字比较特别,可能是下卿的标准配置,因此,免死之邑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六十邑可以作为卿死罪的赎罪物。

不管怎样,宋平公准备给向戌六十邑。当时令人在竹简上刻好了命令,给了向戌。

向戌得意洋洋,这下算是名利双收了。国君签字画押了,谁来执行呢?司城子罕(即乐喜)。郑国有一位子罕,宋国也有一位。司城是干什么的?国土资源部部长。

子罕看见向戌吹着口哨过来,满脸的不高兴,等到接过向戌递过来的“土地使用通知书”的时候,勃然大怒,之后,说了一段很的话。这段话如果放在今天的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安理会就该立即解散了。

“对我们这些中小国家来说,外部有晋国和楚国的军事威胁,我们就会害怕,怕了就会内部团结,团结就能安定国家,同时想办法讨好大国,我们的国家就能生存。如果外部没有威胁,我们就会骄傲放纵,骄傲放纵就会动乱,动乱就会灭亡。老天给我们金木水火土,我们都要用到,缺一不可。武力也是上天给我们的,谁能够废弃它?战争由来已久,就是用来警示各种越轨行为并且弘扬各种文治德政的。圣人因此而崛起,坏人因此而灭亡,国家的兴衰存亡,君主的贤明昏庸,都是战争决定的。而你竟然要消灭战争,不是自欺欺人吗?你用骗术忽悠诸侯,还有比你更大的罪恶吗?你这样的罪恶,不惩罚你算是走运,还好意思要奖赏?真不要脸,真贪得无厌,真是老太太喝稀粥,你无齿(耻)下流。”子罕把向戌一通臭骂,骂得狗血喷头,然后拿出刀来,把那片竹简削成几段,扔在地上。

向戌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浑身有点哆嗦。

“算了,我不要了。”向戌说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