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齐鲁郑纪宋的纠葛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老鼠有皮、有齿,假若诸侯无礼、无仪,那么一定会走向灭亡。百姓的歌谣中,唱出了诸侯兴亡之道。诸侯讲礼仪,并不是豪华排场,相反是简朴节俭。在鲁国都城曲阜中央,有座建筑,粗木做柱,茅草盖顶。这座建筑非普通建筑,而是鲁国宗庙。
这日,鲁国宗庙办理一件大事,那就是安放双耳鸟纹铜鼎。这双耳鸟纹铜鼎是宋国内乱后,华父督派人送来的礼物。它方唇,双立耳微外撇,浅腹圆底,腹部饰一圈鸟纹,造型简朴秀美。双耳鸟纹铜鼎放置鲁国国库多年后,鲁桓公突然想将其放置宗庙。鲁国大夫臧哀伯觉得这件事不符合礼制,便出来劝谏道:“一国之君,要行德而阻恶,以此为百官表率。鲁国先君做到了这些,但仍然担心有所失误,为了显扬美德以示范于子孙,所以宗庙用茅草盖屋顶,祭天之车用蒲草席铺垫,肉汁不加调料,主食不吃舂过两次的米,这是为了表示节俭。现在君上不遵德而行恶,把别人贿赂来的器物放在宗庙里,公然展示给百官看。君上如果不将此鼎移走,百官势必模仿。要知道,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的邪恶。将此鼎放在宗庙里,是宣扬鲁国威风呢?还是鼓励受贿呢?”鲁桓公不听臧哀伯劝谏,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退下吧。”臧哀伯默然而退,暗恨鲁桓公失德。失有多种,不止失德,还有失察、失算、失控。鲁国及鲁桓公此后多次遭祸,便是因为鲁桓公有所失。
鲁国宗庙安放双耳鸟纹铜鼎后,鲁国大夫臧孙达对鲁桓公奏道:“古时候,国君十五岁就应该有儿子。如今君上连个夫人也没有,请尽快选聘个大国女儿娶为夫人。”
姬羽父说:“臣听说齐君有个心爱的女儿,想嫁给郑世子姬忽为妻,可是没有结果。君上为什么不去向齐国提亲呢?”
鲁桓公想了想说:“好吧。”便让太宰姬羽父到齐国去求婚。
齐僖公子女众多,公子有姜诸儿、姜彭生,女儿有宣姜、文姜等。姜彭生还小,宣姜已嫁给卫宣公,以后还要细说。且说文姜眼睛像秋水一样明澈,脸庞像荷花一样清丽,并且出口成章;姜诸儿身材高大,粉面朱唇,而且能文善武,已经被立为世子。姜诸儿、文姜虽然是兄妹,但不是一母所生。姜诸儿比文姜大两岁,两人从小在宫里同行同坐,一块儿玩耍游戏。等到文姜慢慢长大了,出落得如花似玉,姜诸儿已是情窦初开。两人聚在一处,也没什么男女顾忌,常常手拉着手、肩并着肩。齐僖公夫妇溺爱子女,没有预先防范,以致姜诸儿、文姜产生了感情。
虽然郑世子姬忽拒婚,但齐僖公还是中意他。面对鲁国提亲,齐僖公便以文姜尚小为由搁置不提。后来齐、鲁二君会面,鲁桓公当面又向齐僖公提起这事,齐僖公只说第二年再商量。到了第二年,鲁桓公又亲自为这事跑去齐国与齐僖公会面。齐僖公被他的诚意感动,终于点了头。鲁桓公就让太宰姬羽父再到齐国献上鸿雁。因为鸿雁失配偶,终身不再成双,所以人们以鸿雁为求婚之礼,取其忠贞之意。玉、帛、皮、马等聘礼比常规多出一倍,礼仪也极为隆重。齐僖公非常高兴,约好了九月份,齐僖公亲自送文姜到鲁国成婚。
齐国世子姜诸儿听说文姜就要嫁到鲁国,轻狂之心不觉骤增,便写了一首诗给文姜——
我有个好妹妹,就像桃花之美,灿灿其霞。但是没能跟她相恋,现在她要出嫁了,就像飘落水中的花朵,去了去了!叹息啊叹息!
文姜看了诗,已明白世子姜诸儿的心思,也回了一首诗——
我有个好哥哥,就像桃树之英,烨烨其灵。从前没有能够相恋,难道未来也不可能吗?勿忘我啊勿忘我!
迎亲时间到了,鲁桓公派太宰姬羽父到齐国迎接文姜。齐僖公疼爱女儿,便想亲自送她去齐国。世子姜诸儿听说这事,就对齐僖公奏道:“按照周礼,国君的女儿出嫁到小国,由大夫护送;出嫁到同等国家,由亚卿护送;出嫁到大国,则由上卿护送。现父君亲自护送,有失周礼。儿臣愿代父前去。”齐僖公说:“话虽这样说,但鲁君求婚之心可鉴,况且寡人已经亲口说下送文姜成亲,怎么可以失信呢?”话刚落下,有人来报告:“鲁君已经在边境等候迎亲。”齐僖公夸赞道:“鲁君在中途迎亲,就是怕寡人劳累。如此说,寡人更不能不去了。”世子姜诸儿悄然退下,暗自神伤。
临别之际,世子姜诸儿挨到车前,对文姜说道:“妹子别忘了那句诗。”文姜答道:“哥哥保重,会有相见的那天。”齐僖公命姜诸儿守国,自己亲送文姜到边境,与鲁桓公相见,鲁桓公设宴款待。待齐僖公回国后,鲁桓公领着文姜到本国成亲。一来齐国是个大国,二来文姜花容月貌、能说会道,因此鲁桓公对她十分敬爱。成亲不久,齐僖公又让他的弟弟姜仲年到鲁国访问。自此,齐、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齐国刚把文姜嫁走,边境就遭遇了北狄来犯。北狄是以放牧射猎为生,随畜牧而转移,有孤竹(在今河北省西北部)、令支(在今河北省迁安、迁西和滦县)等国,他们经常联合侵犯中原,成为齐国等北方诸侯国家的边患。北狄来犯,齐国守城将士抵挡不住,连连告急。齐僖公一面率军前去迎敌,一面派人去鲁、卫、郑三国借兵。
郑庄公听说北狄侵犯齐国,就把世子姬忽叫来说:“齐国和郑国是盟友,而且郑国每次打仗,齐国一定派军相助。现在齐国有战事,来郑国借兵,我们应该急速发兵救援。”当即派出三百乘兵车,让世子姬忽为将军、亚卿高渠弥为副将,连夜往齐国进发。
齐僖公亲自出城迎接郑军,这时鲁、卫两国兵马尚未到达。齐僖公感激不已,见到郑国世子姬忽说:“长葛一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而使郑国声威大振,如今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国当属郑国。世子您亲率郑军前来援助齐国,齐国无忧了。”郑国世子姬忽已得高渠弥的主意,便献计说:“北狄用步兵,容易进攻也容易被击溃;我们用兵车,不容易被击溃也不容易进攻。虽然如此,北狄兵生性放任不受拘束,贪婪而粗暴,胜了互不谦让,败了互不救援。对付这样的兵马,可以先引诱它上当,然后再歼灭它。况且北狄兵仗着刚打了胜仗,一定会贸然进攻。我们如果用侧翼兵马抵挡北狄兵,假装打败了逃跑,北狄兵肯定会来追赶。这时设下埋伏,一定会吓得北狄四散奔逃。我们再追着他们打,就能大获全胜。”齐僖公听了姬忽的一番话,高兴地说道:“这条计策太妙了!齐军在东面埋伏,遏制敌人的进攻;郑军在北面埋伏,从后面追杀敌人。前后夹击,万无一失。”齐、郑两军依计而行,果然不出所料,大败北狄,杀敌数千。
齐僖公大摆宴席,款待郑国世子姬忽等人。齐僖公高兴极了,对姬忽说:“要不是靠世子这样的英雄,北狄兵怎么能一下就被打退呢?如今齐国平安稳定,都是世子您的功劳!”姬忽说:“碰巧尽了一点儿力,怎么值得贵国这样夸奖?”齐僖公觉得世子姬忽有才有德,便提起将别的女儿许配给姬忽,姬忽再三谦让。酒宴散了以后,齐僖公让弟弟姜仲年找郑国亚卿高渠弥私下里做工作。高渠弥劝姬忽答应这门亲事,姬忽对高渠弥说:“当年没打仗的时候,齐君就提起过这门婚事,我尚且不敢高攀,现在我奉命来救援齐国,侥幸成功,就领个妻子回去,别人一定会说我是仗着功劳强求娶亲,到时候我可怎么说得清楚?”虽然高渠弥一再撺掇,姬忽就是不答应。齐僖公闻报,气愤地说道:“寡人有这么好的女儿,还怕嫁不出去?”
此时,鲁、卫两国兵马赶来。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齐僖公照样犒赏各军。鲁国兵马由鲁桓公亲自率领,因齐僖公羞于见郑国世子姬忽,便委托女婿鲁桓公来确定犒赏各国兵马次序。按理说,只有郑国一军参战,并且军功卓著,理应排在第一,但鲁桓公有私心,不按军功,按周王室封爵的高低和次序,鲁居第一,卫居第二,把郑国排在最后。郑国世子姬忽知晓后,非常恼怒,便与齐僖公不辞而别。
世子姬忽回郑国后,先将胜利之事告知郑庄公,郑庄公异常高兴。接着姬忽将鲁国分发犒赏对郑无礼的事禀告郑庄公,郑庄公怒目圆睁,默然不语。俗话说:“咬人的狗不叫,叫人的狗不咬。”郑庄公不语,恰是心中下定了对鲁一战以平怨愤的决心。接着,姬忽又把辞婚的事告诉了郑庄公。郑庄公说:“忽儿能自立功业,不怕没有好姻缘。”
当年世子姬忽之母嫁与郑庄公,是祭足做的媒,所以祭足特别关心、支持姬忽。祭足闻听姬忽辞婚,便去找高渠弥问道:“我们君上宠爱的姬妾很多。公子姬突、姬仪、姬亹仗着内宠,都有图谋君位的念头。世子姬忽如果和大国结亲,将来可以有个支援。即使齐国不提亲,我们也应该主动去请婚呢!为什么要辞婚呢?辞婚好比自己给自己剪掉了一对腾飞的翅膀。”高渠弥说:“我不是没劝,可世子说遇事靠自己,为什么非要依靠大国?世子不听,我又有什么办法?”祭足叹着气走了。
亚卿高渠弥一直和公子姬亹关系不错,听了祭足的话,便更加有意和他套交情。世子姬忽发现后,对郑庄公奏道:“高渠弥和姬亹暗中勾勾搭搭,来往密切,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第二天,郑庄公见到高渠弥,便当面责备他:“你身为亚卿,不拥护世子,为啥同姬亹暗中结党呢?”高渠弥明白是姬忽告的状,心想如果承认有此事,自己在宫廷争斗中必会遭殃,于是大声答道:“臣刚刚跟随世子助齐抵抗北狄,取得了胜利,臣怎会不拥护世子呢?怎敢结党营私呢?”郑庄公想想也是,便不再追究此事。高渠弥见到姬亹,就把郑庄公的训斥相告。姬亹说:“当年,上卿姬吕去世后,父君想让你当上卿,是世子姬忽阻拦住的,现在他又要断绝咱俩的交往。父君在,他就这样,要是父君升天了,他成为国君,怎能容得下我们?”高渠弥说:“世子姬忽清高仁厚,害不了我们,公子别担心。”高渠弥嘴上这么说,心里可不这样想。自这时,姬亹、高渠弥都与姬忽结下了怨仇。
再说上卿祭足,积极为世子姬忽出谋划策,向其说道:“当今天子失控,各诸侯国纷纷逞强,郑国如果和陈、卫等国联合成鼎足之势,也足能够保全自己了。”姬忽深以为是。祭足就奏请郑庄公,派使节去陈国携雁提亲,陈厉公同意。姬忽亲自到陈国去迎娶,之后,又去卫国出使,加深两国友谊。
公元前702年,郑国准备妥当,决心对鲁国开战,以消鄙视郑国之恨。郑庄公亲自写信给齐僖公,说四年前,齐国遭受北狄之犯,郑国鼎力相助,然而犒赏将士之时,鲁国有私,致使无功之人在先、有功之士受辱,为维护正义,因此郑国约请齐国一齐讨伐鲁国。
齐僖公接到郑庄公的信简,满面羞愧。在四年前的事情上,齐国有愧于郑国。此刻,齐僖公有点儿左右为难,一方面鲁桓公是自己的女婿;另一方面郑国是自己的盟友,而且有功于齐国。反复斟酌后,齐僖公决定义压过亲,同意与郑国联合讨伐鲁国。
郑国又约请卫国一起讨伐鲁国。这年冬季,郑、齐、卫联军与鲁军在鲁国郎地会战。正当难解难分之时,郑军突然急速返回。鲁国将军是姬羽父,正要率军追赶,突然郎地山上有一石头落下,正中头部,姬羽父当场死去。这石头,是郑、齐、卫联军在山中的伏军所扔。姬羽父不相信上天有眼,但却被上空扔来的石头砸死。郑军为何要急速返回?原来是郑庄公病重。
花开花落,岁月无情。病重的郑庄公把上卿祭足叫到床头,对他说:“寡人有十一个儿子。除世子姬忽外,公子姬突、姬亹、姬仪都有才智福分,尤其姬突更是伶俐,寡人想传位给姬突,你看怎么样?”
祭足说:“世子姬忽当储君已经很久了,而且屡建大功,百姓们都信服他。君上要废嫡立庶,臣不敢从命!”
郑庄公对祭足说:“姬忽清高老实,而姬突却不安心做臣子,如果要立世子姬忽,就要把姬突送到他国去。”
祭足说:“知子莫若父,君上就这么办吧。”
郑庄公思考了半天,叹了口气说:“请先祖保佑郑国吧!”或许郑庄公已经看出此后郑国不会平静。这时的郑庄公既有对诸子争君的内忧,也有对楚国扩张的外忧,他只是忘记了当年对宋庄公子冯的担心。这天,郑庄公就让姬突到宋国去,他外祖父在宋国。
公元前701年五月,郑庄公去世。世子姬忽继位,即郑昭公。郑昭公派大臣分别出访各国,通报郑国消息。祭足出访宋国,他本想留在本国或改去他国,但又觉不妥,因为这是新君即位后的第一道命令,便只好忐忑不安地去宋国了。祭足毕生研究《周易》,深得其中奥秘,并对万事能洞察先机,但此次失察了。
公子姬突的母亲,是宋国雍家之女。雍氏家族,大都在宋国做官,宋庄公很宠信他们。姬突被送到宋国后,不安心就此沉沦,便和雍家商议回郑国的办法。雍家人把这事禀告了宋庄公,宋庄公答应替他想主意。宋庄公子冯曾在郑国多年,与郑昭公姬忽以及姬突等皆熟。姬忽清高,与子冯关系冷淡;姬突伶俐,与子冯关系密切。宋国这些年来一直听命于郑国,是因为当年得到郑庄公扶持。为求心理平衡,宋庄公也想反过来扶持郑国的一位公子,让他当上国君,从而让郑国听命于自己。主意打定后,恰巧机会就来了。郑国上卿祭足访问宋国,宋庄公高兴地说:“公子姬突回郑国的事,都在祭足身上了。”安排武士在大殿里埋伏,等祭足前来拜见。
郑国上卿祭足刚在宋国大殿行完礼,武士们快步走进来,把祭足给捆了。
祭足大声呼叫:“我犯了什么罪?”
宋庄公说:“暂且押到牢房再说。”
在牢房里,郑国上卿祭足又惊又怕。到了晚上,宋国太宰华父督带着酒菜来看望他,给他压惊。
祭足说:“我们君上让我来结交你们宋国,为何贵国如此待我?”
华父督说:“与明白人不说暗语,贵国新君清高心小,当不了君主。你要是能帮着办成废姬忽立姬突的大事,宋国愿意和贵国世代友好,望你好好考虑!”
祭足此时明白了宋国的意图,心想宋庄公子冯当年逃难到郑国时,是多么安分,如今也要干涉他国政治,看来位置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祭足一直支持姬忽,不想废旧立新,便说:“我们君上继位,是先君定下的。我当臣子的哪能把君主废了?况且君主交替还要周天子册封。”
华父督说:“如今,周王室已无号召力,天下诸侯各自为政。虽然是君主说了算,但执政大臣往往能够左右政局。你在郑国位高权重,办这事绰绰有余。”
祭足紧皱着眉头不说话。华父督又说:“你要是真不愿意,我们宋国就出动大军,送公子姬突到郑国。出兵的时候,把你的头砍了祭大旗,我和你见面也就是今天这一次了!”
祭足了解华父督的残暴,明白如不答应自己必会被杀。无奈之下,他只好答应。华父督又要他对天发誓,祭足只好发誓道:“不立公子姬突的人,必遭天打雷劈!”华父督连夜回报宋庄公,宋国君臣暗中高兴不已。
第二天,宋庄公派人叫来郑国公子姬突,对他诈道:“现在郑国新君姬忽,秘密写信给寡人,说要是将你杀了,愿意割让三座城池作为谢礼。寡人不忍心杀你,所以偷偷告诉你。”姬突跪下说:“我遭受不幸,跑到宋国。我的性命已经属于您了。”姬突反应很快,他似乎看出宋庄公想干什么,便说:“如果能借君的力量,重返郑国,别说区区三座城池!”宋庄公哈哈大笑说:“好!寡人把祭足关起来,正是为了公子你。有了祭足的帮助,你就可以回郑为君了。”
宋庄公又派人把郑国上卿祭足叫来,和公子姬突见面,把废姬忽立姬突的事情说清楚了,三人便歃血为盟。宋庄公又让姬突立下誓约,除了三座城之外,还要给宋国玉璧一百对、青铜一万斤,并每年送粮三万担,作为酬谢礼物。姬突急于回国,没有不答应的。宋庄公又要姬突一切事听从祭足,姬突也答应了。宋庄公听说祭足有个女儿尚未婚配,便让许配给姬突的表弟宋国人雍纠,祭足不敢不听。
公子姬突和雍纠都换上百姓服装,装作生意人,驾车跟着上卿祭足来到郑国,藏在祭足府中。祭足假称有病,不去上朝。众官员都到祭足府中问安。祭足埋伏了武士在秘处,然后请众官到堂里相见。众人一见祭足红光满面、衣帽整齐,纷纷惊叹道:“上卿没病,怎么不去上朝?”祭足说:“不是我得了病,而是国家得了病。如今宋国就要派大军帮着公子姬突伐郑。郑国要有灾祸,我们怎么承受得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回答。祭足说:“现在要让宋兵撤走,只有废姬忽立姬突才行。公子姬突就在这里,诸位从还是不从呢?”亚卿高渠弥因姬忽曾阻止郑庄公封他当上卿,对姬忽有成见,一挺身,率先说道:“上卿说的,都是国家之福。我愿意扶立公子姬突为新君!”众人听了高渠弥的话,以为他俩早就约好了,又隐约瞧见秘处有伏兵,个个害怕,全都答应。
祭足派人秘密告诉郑昭公姬忽:“宋国威胁以重兵拥立公子姬突,郑国众臣因此不能再侍奉您了。君上即位,实际上并非先君郑庄公之意,是臣力主。宋国把臣关起来,让臣立誓把君上您给废黜。臣恐怕自己死了也无济于事,便口头答应了。君上您不如暂时退位,容臣找机会再把君上您给接回来。”郑昭公姬忽自知孤立无助,便放弃君位,连忙逃奔卫国而去。
公子姬突即位,这就是郑厉公。大小政事,都由上卿祭足决定。祭足如约把女儿嫁给雍纠,称她为雍姬。郑厉公宠信雍纠,让他担任大夫。公子姬亹、姬仪生怕郑厉公加害,当月,姬亹逃到蔡国,姬仪逃到陈国。
宋庄公听说郑厉公君位已稳,就派使节前来祝贺,同时提起割取郑国三座城池以及索取财物之事。郑厉公召来祭足商议,郑厉公说:“当初为了急于得到君位,说好用这些东西换取宋国的帮助。现在寡人刚刚即位,宋国便来索取。如果如约付给,郑国的仓库就一扫而空,更何况刚刚即位,就失去三座城池,会让国人愤恨和被邻国耻笑。”祭足说:“可以这样推辞,就说郑国人心还不安定,割让领土恐怕要出乱子,我们愿意把三城的贡赋转献给贵国。至于玉璧、青铜,就先给他三分之一,多说些好话,三万担粮食如数献上,但请求从明年开始。”郑厉公听从了祭足的主意,托宋使回复宋庄公。
宋庄公听后勃然大怒:“郑君姬突这小子,亡命宋国时,是寡人拯救了他;他落魄潦倒时,是寡人使他富贵起来。郑君姬突许诺寡人的财物,那是旧君姬忽的东西,本来就没有他的份儿,现在他居然还敢这么吝啬。”当下又派使节到郑国索取,一定要如数贡来,而且要马上割让三城,不要三城的贡赋。
郑厉公又和祭足商议,决定再给宋国送去两万担粮食。宋国的使节去而复来,传宋庄公的话:“如果不把许诺的东西如数送来,就要祭足亲自来回话。”祭足对郑厉公说:“宋国受先君郑庄公的大恩大德,分毫没有报答。现在依仗立您为君的功劳,贪得无厌,而且说话蛮横无理,我们不能听他的摆布。当今能与宋国抗衡的是齐国和鲁国,请君上派人出使齐国和鲁国,请他们代为周旋。如此的话,或许会让宋国知难而退。”郑厉公别无他法,听从祭足的建议,分派使节前往齐、鲁两国,告知郑国新立国君之事,并诉说宋庄公忘恩负义,索要贿赂,请两国帮助说和。
郑国使节到达鲁国后,鲁桓公笑着说:“当年,宋国贿赂我们鲁国,仅用了一鼎。现在郑国已给了他好多东西了,他还是不满足。寡人这就动身,亲自到宋国为你们国君求情。”郑国使节拜谢告别。因为上次抵抗北狄时,弄错犒赏次序,鲁桓公也觉得愧对郑国,如今当事人旧君姬忽被逐,新君姬突即位,鲁桓公也想借此机会弥补两国关系。
郑国出使齐国的使节,却没有出使鲁国的使节顺利。齐僖公一直欣赏郑国旧君姬忽,并且在以前得到姬忽的帮助击败北狄。虽然姬忽曾经谢绝提亲,但齐僖公内心还是向着姬忽。现在郑国废旧君姬忽而立新君姬突,齐僖公当然不高兴,对郑国使节说道:“郑君姬忽犯了什么罪?你们为什么要把他废掉?寡人要到你们那儿为姬忽讨个公道。”郑国使节回报郑厉公。郑厉公大惊,对上卿祭足说:“看来齐国要对郑动武。”祭足说:“没什么可怕的。我们操练兵马,修理兵车,做好战斗准备就行了。”
鲁桓公履行诺言,与宋庄公相会。鲁桓公代郑国感谢宋国的帮助,并且代郑国恳求减少谢宋数额。宋庄公说:“郑君姬突受宋国的恩惠是很重的。他原来是个鸡蛋,是寡人孵化了他,让他成为一只雄鸡。他许诺给宋国的礼物,是他发了誓的,现在他践踏诺言,宋国是很难答应的!”鲁桓公说:“贵国对郑国的大恩,郑国怎么敢忘记呢?只是因为他当国君不久,国库空虚,一时难以如约付清。贵国就宽限他些时日吧。”宋庄公又说:“像玉璧、青铜这些东西,一时凑不齐,还能说得过去,但割让三城,还办不到吗?”鲁桓公见宋庄公这样固执,只好作罢,返回鲁国。回国后,鲁桓公便派人出使郑国,把出使经过以及宋庄公不肯罢休之情如实相告。
郑厉公问祭足如何应对,祭足奏道:“当初华父督犯上作乱,杀了宋殇公而立子冯为国君时,我们先君和齐、鲁都接受了宋国财物,才让宋国新君顺利过渡。现在我们再请鲁君把当年宋国贿赂郑国的商彝归还宋国。宋庄公想起当初的情景,一定深感惭愧,或许会主动放弃对郑国的要求。”郑厉公听后非常高兴,当即派大夫雍纠带上商彝,请鲁桓公转交宋国,并说:“请让这商彝代替三城吧。另外,郑国再进献三十对玉璧,三千斤青铜,求贵国再去求求情。”鲁桓公没法推辞,只好再到宋国。
宋、鲁两国君主寒暄过后,鲁桓公又代郑厉公向宋庄公表示歉意,并送上玉璧和青铜,然后说:“郑国一时困难,先交纳这些。”宋庄公叫人收下。对鲁桓公的热情,宋庄公没有丝毫谢意,却问:“三城什么时候交割?”鲁桓公说:“郑国现在敬献一件宝物,可以代替三城。”说完就命随从把商彝献上。宋庄公知道这是当初宋国贿赂郑庄公的物品,脸上立即涨红,但他假装糊涂,问道:“这东西有什么用处?”鲁桓公说:“这是贵国珍宝,当年赠送给郑国先君郑庄公。现在的郑君姬突不敢继续保存,所以奉还贵国。希望您考虑到往日情分,就不要让郑国割让土地了吧!”宋庄公一看提起旧事,不觉异常尴尬,急忙答道:“以前的事情,寡人已记不清楚了,待和大臣们商量商量再说吧。”鲁桓公便回到了鲁国。
鲁桓公以为此事会暂告一段落,没想到宋国不停派使节到郑国催要财物和三城,郑厉公又不得不派人向鲁桓公求救。鲁桓公被套在“马车”上下不来,只得又约宋庄公相会,以解决郑、宋两国的矛盾。这次,宋庄公并不赴约,只派使节对鲁桓公说:“宋国与郑国的事已经有约在先,请贵国不要再过问此事了。”鲁桓公大怒,面对宋国使节大骂宋庄公:“贪婪而不讲仁义,简直匹夫不如!”鲁桓公撵走宋国使节后,就径直去了郑国,与郑厉公相会,约定联合起来,一同讨伐宋国。
这年秋,鲁、郑两国联军与宋军混战一场。正当鲁桓公和郑厉公商议如何继续攻打宋国时,纪国有使节前来告急,鲁桓公马上召见。
这纪国(在今山东省寿光附近)位于齐国以东,姜姓。若干年前,纪国向周朝第七代天子周懿王告齐哀公对周王朝有不臣之心,周懿王便派人用大鼎煮死了齐哀公,而立其弟为齐君,同时将国君由公爵降为侯爵。从此,齐、纪两国结下了不世之仇,齐想灭纪,而纪选择与鲁结好,代代通婚,以借齐、鲁两国矛盾而自保。鲁国也力图保存纪国,以抑制齐国的扩张和对鲁国的威胁。
纪国使节向鲁桓公呈上告急国书,上说:“齐国联合卫、燕两国猛烈攻打纪国,纪国非常危急,希望鲁国看在世代联姻的分儿上,迅速派兵救援。”鲁桓公阅后大惊,急忙对郑厉公说:“齐国攻纪,纪国告急,鲁国不能不救。宋国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攻下来的,不如退兵,估计宋国也不敢再来勒索了。”此时的郑厉公心里想:齐僖公一直欣赏郑国旧君姬忽,扬言要为姬忽讨个公道,如今郑、齐两国已由盟友转为冷战,既然如此,鲁国的事情不能不帮,于是接话说道:“贵国既然退兵救援纪国,那么郑国也跟着您一同前去。”鲁桓公非常高兴,马上命令鲁国兵马拔寨起程,与郑军一起向纪国进发。
且说在鲁、郑联合伐宋时,齐僖公见纪国盟友鲁国兵马大都去了宋国,便认为是个良机,于是约了卫、燕两国一同对纪国宣战。卫国和齐国是姻亲,自不必说。燕国是北方一个诸侯国,姬姓,都城在蓟城(在今北京市房山)。燕国自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以“燕”为图腾,文化较中原落后。此时,燕国国君是燕宣侯,他一心想与齐国和平相处,所以派出兵马帮助齐国。纪国国君纪哀侯一看三国兵马前来,自知力量不行,不敢出城迎战,只是严密防守,等待援兵。
再说鲁、郑两军来到了纪国,鲁桓公和齐僖公在阵前相遇。鲁桓公虽是齐僖公的女婿,但两国对阵,各为本国利益,鲁桓公说:“纪国与我们鲁国世代联姻,听说他们得罪了贵国,特地前来求贵国饶恕他们。”齐僖公说:“齐国先祖齐哀公遇难,至今已经八代了,这不共戴天的仇恨一直没报。你来帮助你的亲戚,寡人来报寡人的仇恨,今天的事,只有用战争解决了。”鲁桓公说:“鲁与纪是亲戚,与齐也是亲戚,请各自退兵,友好相处。”同样是亲戚,鲁帮纪不帮齐,齐僖公大怒,指挥兵马与鲁军厮杀。卫、燕两军看到齐、鲁两军交战,也赶来参加了战斗。郑国兵马也不客气,前来帮助鲁国厮杀。纪哀侯让弟弟姜季领军出城参战,喊声震天。六国的兵马混在一起拼杀。鲁桓公碰到燕宣侯,就责备他道:“你只知道讨好齐国,难道你就不怕鲁国吗?”燕宣侯底气不足,低头转车退去。郑军遇上卫军,将其击溃。齐军孤掌难鸣,不断败退,战场上血流成河。正当齐军处于危急关头之时,宋国兵马赶到,鲁、郑两国这才收军。原来,宋国见鲁、郑两军退去,便一路赶来帮助齐国,攻击郑、鲁。双方互有损失,各自罢战,回国休养。自此,鲁、郑两国为一派,齐、宋两国为一派。
却说齐僖公自纪国回去后,生了病,到了冬天,病情加重,就把世子姜诸儿叫到床前嘱托道:“纪国是我们世世代代的仇人,能消灭纪的,才是我们齐国的孝子。你接替君位以后,一定要把此事看作第一大事。不报了这仇,死后也不准进入宗庙!”姜诸儿记下了齐僖公的教诲。齐僖公又把弟弟姜仲年的儿子姜无知召来,让他叩拜姜诸儿。一年前,姜仲年先齐僖公病故。齐僖公嘱咐姜诸儿:“寡人的同胞弟弟就公孙无知这一个儿子,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俸禄要按寡人生前所定,如数供给。”一切安顿完毕,齐僖公离开了人世。姜诸儿继位为君,这就是齐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