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尊王攘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布谷,布谷……”杜鹃鸟在鸣叫,到了春播的时候了。上卿管仲陪同齐桓公出外视察。一群群人赶着耕犁田。这时犁头不再是用尖锐的石头制作的了,而是用上了铁犁头。铁犁头快而小,实在是农业生产的一次飞跃。生铁冶炼技术的出现并广泛推广,让齐国有了犀利之器。

看到一片繁荣景象,齐桓公对上卿管仲说:“现在我们国富民强,可以会盟诸侯、称霸中原了吧?”齐桓公是热血男儿,虽然无心做管理普天下的天子,但也想称霸一方,满足自己的进取心。

管仲谏阻道:“不可。会盟诸侯是一件大事,必须依靠一种强大力量才成。这种强大力量或者是武力,或者是正义之力。目前武力尚不能慑服各国,只有依靠正义之力才能威服四方。”

齐桓公问:“这种正义之力是什么呢?”

管仲奏道:“尊王攘夷。也就是借尊周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同时,联合各国诸侯,共同抵御西戎、北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

齐桓公说:“周幽王一把烽火烧掉了周朝数百年基业,导致现在王室衰微、王纲解纽、诸侯争强。先有郑庄公部下箭射周天子,后有楚国芈通自立为王,昔日的最高领袖周天子如今已威信扫地、自身难保。仲父说尊王,这还有必要吗?”

管仲解释道:“当今诸侯,强于齐者甚众,他们自逞其雄,不知尊奉周王,所以不能称霸。周王室虽已衰微,但仍是天下共主。君上要是以尊王相号召,天下诸侯必然望风归附。攘夷,是各国所共需也,必能借此把众诸侯团结起来。”

齐桓公不住点头。

管仲又奏道:“几年前,宋国遭受了南宫万之乱,虽然贼臣已被杀死,但宋国君位一直没有名正言顺地确定,君上可派使节前去朝拜周王室,请天子下旨,会合诸侯,立定宋君。”

齐桓公听了非常高兴,当即派大司行隰朋洛阳去朝见周天子。此时周庄王已经病危,他同其父周桓王一样,厌恶嫡长子,而宠爱庶妃所生之子,为此嘱咐大夫为国、边伯、詹父、子禽、祝跪五人:“寡人喜爱少子姬颓,但周礼规定,王位要让嫡长子姬胡齐继承,等姬胡齐百年之后,兄终弟及,你们再用心辅佐姬颓。”五大夫磕头答应后,周庄王溘然驾崩。嫡长子姬胡齐继位,即周僖王。隰朋恭贺完毕后,请周僖王下令各国集会,共扬尊王攘夷大旗。周僖王王位不稳,巴不得有人来尊王,于是痛快地说道:“齐国没有忘记周王室,实属我们的幸运。请齐君小白号召各国诸侯,寡人一定全力支持。”

隰朋返回齐国作了汇报,齐桓公很兴奋,就用周天子之令通知宋国、鲁国、陈国、卫国、郑国、曹国、邾国等,约定在来年三月,共同到齐国北杏会集,尊王攘夷,立定宋君。邾国(在今山东省邹城附近),国君曹姓。齐桓公问管仲:“这次赴会,带多少兵?”管仲奏道:“君上您是奉了周天子之命,召集各国诸侯,怎么能用兵呢?请君上您轻车简从去就可以。”齐桓公点头称好,命人在北杏筑坛建馆,等候各方诸侯前来。

公元前681年,盟会日子到了,宋桓公子御说第一个先到,与齐桓公见了面,感谢他帮助安定君位的好意。其后几天,陈宣公、曹庄公、邾安公相继来到。他们见齐国没有一辆兵车,相互说道:“齐君以诚待人。”便各自把兵车后退二十里。看到约会时间已到,来的诸侯却很少,齐桓公心里焦急,对上卿管仲说道:“诸侯没有到齐,是不是改期盟会?”管仲说:“谚语说:‘三人成众。’现在已有五国诸侯来到,不能不叫众。如果改期,就会言而无信。如果总是等下去,是对王命的侮辱。”齐桓公答道:“仲父言之有理,听你的,如期会盟。”

会盟这天,春风撩人,阳光明媚,五国诸侯,聚集在会坛下面。相见之礼完毕后,齐桓公拱手告诉各国诸侯:“毋庸讳医,周王室已经今不如昔。今天,寡人奉周天子之命,召集各位来,就是为了共辅周室。今天会盟,必先推出一位盟主来主持。大家看,谁做盟主好?”几个诸侯议论起来,论爵位,宋桓公高,可他资历浅薄,尚且没有得到周天子正式册封;要论实力,当属现在的齐桓公,但他爵位却较低。他们左右为难起来,陈宣公阅历丰富,目光老辣,早已窥破齐桓公和管仲的伎俩,而且看出眼前的情势是大局已定,何不送个顺水人情?于是,他跨前一步,朗声说道:“天子既将会盟大事托付于齐君,理应推齐君为盟主!”曹、邾两个诸侯见此,立刻附议道:“非齐君不能胜此任啊,陈君说得对!”齐桓公推辞一番,便当仁不让,来到了坛上,坐上盟主座位。

一番礼仪后,五国诸侯商定,共辅王室,抵抗外侵,如有破坏公约,各国共讨之!本次会盟,宋桓公子御说得到各方共同承认。末了,齐国上卿管仲走上来说:“鲁、卫、郑故意违反天意,不来赴会,不能不讨伐。”齐桓公举起手对各位君主说:“我国的兵马不够,希望各位一起来讨伐。”陈宣公、曹庄公、邾安公齐声答道:“愿意尾随贵国,共擎尊王大旗!”五国会盟诸侯,只有宋桓公没有表态,此时的宋桓公心里嘀咕:“齐君地处东方,爵位比寡人低,却狂妄自大,令人气恼呀!”齐桓公见宋桓公不语,也不问究。当天盟会告一段落,各自回馆舍休息。

回到馆舍后,宋桓公又自言自语道:“这次前来,是按照周王旨意,确定寡人君位。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了,那还在这儿等什么?”第二天空中刚刚露出肚白,宋桓公便招呼不打一声,率本国人员驾车离去。

消息报告给齐桓公,齐桓公不由大怒,愤愤地骂道:“为了你来会盟,你却一声不吭,不等盟会解散就悄悄离开,可恨呀!”便派人把上卿管仲请来,打算从齐国调兵去追。管仲奏道:“追他是不合礼义的,况且调兵也来不及。此事从长计议,我们可以去请周朝兵马前去讨伐他。”齐桓公也就压下这股火。

带着众多不足,北杏会盟结束,齐、陈、曹、邾四国君臣各自返回。

此时的齐国国力、军力大增,而近邻鲁国却被齐国上卿管仲的经济战搞得疲惫不堪,国力、军力大减。齐桓公与管仲商议后,便率齐军独自征伐鲁国,追究其不去会盟之过。齐军势如破竹,不几日便将鲁国遂邑攻下来,屯兵在济水边。

面对齐军来犯,鲁庄公急忙召集众臣商议。公子姬庆父奏道:“上次齐军与我鲁国交锋,以失败告终,下臣愿意带兵去阻挡他们。”大夫施伯说:“不可。以前齐、鲁实力相当,互有胜负。而今彼长我消,实力已有明显差异,如再战争恐怕难以取胜。这几年间,齐国兵强马壮,因为谭国(在今山东省济南东)、禚国两国国君不去齐国庆贺新君即位,便派军将谭国、禚国灭掉。对于齐国的锐利锋芒,我们不能不避。另外,北杏开会有周天子之令,鲁国不去已经失礼。”鲁庄公又问大夫曹刿,曹刿奏道:“臣的意思也是如此。”曹刿说这话时,声音低沉、面无表情,似乎压抑着对齐国强大的怒火。鲁庄公见有勇有谋的施伯、曹刿都无迎战决心,内心胆寒起来。君臣商议一下,便决定献遂邑以求和,另择日与齐君会盟,弥补北杏会盟缺席的过失。

于是,齐军退兵。此时,齐桓公又开心起来,命人筑坛,筹备齐、鲁两君会盟。

会场布置庄严,卫兵威武,旌旗招展。齐桓公先与上卿管仲等人在坛上就座,等候鲁庄公前来。当鲁庄公与大夫曹刿等人来到坛下时,卫兵将曹刿拦住。曹刿戴盔披甲,手提短剑,对卫兵瞪大双眼,怒目而视,眼角几乎瞪裂,吓得卫兵后退几步。鲁庄公与曹刿等顺阶入坛。

坛上,齐、鲁两君正要歃血为盟,突然鲁国大夫曹刿拔剑而起,直逼齐桓公,所有人都被吓得目瞪口呆。此时,齐国上卿管仲急问:“曹大夫要干什么?”曹刿正然道:“齐强鲁弱,欺人太甚。现在鲁国城破墙毁,请齐国考虑如何办?”齐桓公是个反应很快的人,立即明白曹刿所欲之事,随口说道:“曹大夫是要齐国归还所占鲁国土地吗?这好说,寡人答应就是。”于是曹刿收剑回位,谈笑如故。会盟结束,鲁国君臣胜利回国。

齐国君臣愤愤不平,大司田宁戚奏道:“欺骗之中可不守信,胁迫之下可不守约。鲁国大夫曹刿违背会盟规则,用剑逼迫我国君上,当被处死。今君上宽宏大度,放其一马,已显仁义之心,我们不应再归还土地。”齐桓公点头称是,有了毁约之意,他用眼看上卿管仲。管仲想了想,劝齐桓公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毁约虽然贪图眼前小利,求得一时痛快,但却失信于诸侯。权衡利害,不如守约,归还占领的鲁国土地为好。”不守信用,仅保住几里之地;守信用,则赢得天下信任,管仲又算计起他的“出入”学问。对管仲之见,齐桓公无不听从,即命归还汶阳等地。

齐国都城临淄有山有水,是个好地方,此时正是金色秋天,到处都是喜悦的笑脸,可国君齐桓公却心情沉闷。他对上卿管仲说:“北杏会盟,虽让我们当上了中原盟主,可却十分窝囊,仅仅陈、曹、邾等几个中小诸侯支持。虽然现今鲁国加入了盟约,但寡人还是觉得有口气没吐出来。”管仲明白齐桓公郁闷之处,北杏会盟,本是为宋国而发起,宋桓公子御说得定君位,却将齐国冷落一边。对此,任何一个热血男儿都会觉得是莫大的蔑视和羞辱。另外还有卫国、郑国蔑视齐国,这都需要报复。管仲想了想,上前奏道:“君上的仇恨就是臣下的仇恨。宋国、卫国、郑国,当一一讨伐。不过,打仗就得多找几个帮手,征伐还需要一个一个来,这样才能稳操胜券。”齐桓公很高兴,即命管仲先准备讨伐宋国事宜。

次年春天,齐桓公邀请陈、曹、邾等国出兵伐宋,又向周王室请求派兵伐宋。周王室派大臣单伯带领王师,与四国兵马共同伐宋。此时,宋桓公既不敢迎战,又无理可诉,始觉当时北杏会盟之不足,便带着玉璧、珍珠、象牙去见齐桓公,承认错误,表示今后一定好好遵守盟约。齐桓公见好就收,将宋国所献礼物一部分转交给单伯,敬献周天子,其余全部分送陈、曹、邾等国,齐国一点儿没留。个个欢喜,各自撤军回国。

这年秋收以后,齐桓公与上卿管仲商议攻打卫国,惩罚其北杏会盟无故缺席之失。散朝回内宫后,卫国嫁来的“如夫人”卫姬看见齐桓公,就走过来拜了几拜,轻声问道:“夫君,卫国有什么过失惹您生气?”这“如夫人”就是如同夫人,是齐桓公的发明。因妻妾众多,为平衡关系,设“如夫人”数位。齐桓公从未向卫姬言伐卫一事,见卫姬此问,甚是惊奇,便问她:“寡人现在没有生气呀!如夫人你为什么这样问?”卫姬说:“妾望见夫君进来的时候,脚抬得高高的,步子迈得大大的,脸上有一种强横的神气,这是要攻打某个国家的迹象。当夫君看到妾时,脸色就突然变了,这明显是要攻打卫国。夫君虽然现在没有生气,但肯定因为对卫国不满而要用兵。”齐桓公见自己的“如夫人”如此聪明可爱,便笑了笑说道:“如夫人你如此讨人喜欢,寡人怎么会去征伐你的娘家呢?”于是,放弃了伐卫的想法。

第二天早朝时,齐桓公冲着管仲一揖,召他进来。管仲奏道:“君上不想攻打卫国了吗?”齐桓公问:“仲父如何得知?”管仲奏道:“君上在朝堂上,朝臣很谦恭地作了一揖,并且说话声调也缓和,且面有愧色,因此臣知道君上要取消昨天商定的事了。”齐桓公解释道:“寡人仔细想了想,只要卫国同意讲和、入盟,齐国就不去攻伐卫国了。”管仲也不反对。于是,齐桓公便派大司行隰朋去卫国言明利害。

此时卫君依旧是卫惠公,齐国大司行隰朋向卫惠公道:“卫军有宋军强吗?卫国有鲁国大吗?当前宋、鲁都已入盟,各自受益,而卫国却是浑浑噩噩。”卫惠公面有不悦。隰朋继续说:“难道贵国忘记齐国先君齐襄公的功绩了吗?”此时,卫惠公甚觉惭愧。他想起了很早以前,齐襄公助他夺回君位。面红耳赤的卫惠公向隰朋说:“不是卫国不想入盟,而是让琐碎之事耽搁了。”当即备下玉璧、布帛,命公子卫开方送到齐国,请求免罪和入盟。

卫国公子卫开方来到齐国临淄,见这儿繁华富强,又有女闾等娱乐场所,便想留在临淄,不回卫国,卫开方恳求齐桓公赐给他一个小小的官职。此时上卿管仲在旁,问卫开方:“你是卫国公子,享尽荣华富贵,为何弃掌而取粗饭呢?”卫开方答道:“盟主是天下最贤明的君主,开方如果能够侍奉左右,那是太荣幸了,这比什么都有滋味。”齐桓公眉开眼笑,当即答应卫开方的请求,拜其为齐国大夫。由于卫开方擅言辞、有心机,很快得到齐桓公的宠爱。

另有一个人物易牙也因齐国繁荣而来到临淄。他擅长烹饪,通过水、盐、火的调和使用,即可做出酸咸合宜、美味适口的饭菜来。据说,他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他被厨师们称作祖师。易牙对于味道有惊人的鉴别力,即使将临淄附近的两条河淄水、渑水中的水混合起来,易牙也能够分辨出来。易牙饭馆中有道名菜叫鱼腹藏肉,此菜两鲜并用,互相搭配,外酥里嫩,鲜美异常,“鲜”字即由此而来。当易牙名声越来越大后,齐桓公将其请进宫中担任专职厨师。有一次,“如夫人”卫姬生病了,易牙以“食疗菜”进献卫姬。“食疗菜”就是将可口菜与中草药巧妙混在一起,化中药之苦于菜之味美。卫姬食后病愈,从此,易牙深受齐桓公和卫姬赏识。

还有一个姓刁之人,仰慕齐桓公,为了进宫伺候他,自行阉割,人称竖刁。

卫国公子卫开方、易牙与竖刁这三人,都善于揣摸人的心理,极尽阿谀奉迎之能事,齐桓公得意什么他们就来什么,齐桓公说蛋带柄,他们就会说是树上结的。三人深得齐桓公的宠爱,齐人称之为齐宫“三贵”。

这时候,陈、曹、邾以及鲁、宋、卫等国先后臣服或者屈服齐国。郑国自郑厉公回国,杀了恩人傅瑕后,为巩固君位,要取得齐国等大国的支持。齐国上卿管仲看到并抓住这一时机,建议齐桓公联合郑国。齐桓公派大司行隰朋出使郑国,一番利害说明后,郑厉公同意入盟。就这样,齐国盟主影响越来越大。

齐桓公召集郑、宋、卫等国诸侯,在鄄邑举行会盟。

第二年,齐桓公又召集宋、陈、卫、郑等国重在鄄邑会盟,各国信誓旦旦地签订了和平盟约。这次会盟开得很成功,齐桓公已成为公认的霸主。而这霸主地位的得到,主要依赖于上卿管仲的谋略和心血。会盟结束,在回国都临淄的路上,鸿雁从头上飞过,齐桓公向众人说道:“寡人有了仲父,就如鸿雁有了羽翼。”他更加信任管仲。

齐桓公梦寐以求的霸主地位得到了,但他作为盟主的权威远远没有树立起来,霸主地位极不稳固。国与国之间的新仇旧恨、夙怨嫌隙,并没有完全解开。大事当前,众诸侯仍各行其是,并没有把盟主放在眼中。天下冲突迭起,战乱此起彼伏,无一时太平,可谓风雨飘摇无静处。

第二次鄄邑会盟的夏天,郳国(在今山东省滕州附近)人进攻宋国。齐桓公纠集诸侯伐郳。郳国求救于郑国。郑与宋世仇未解,割地交物的事一直纠缠不清。郑国此时将盟约之事忘个干净,派兵伐宋救郳。众诸侯又忙着应付郑国。等到大军压境,郑厉公方知盟约并非一纸空文,稍稍收敛。但郑国瘦雄心在,郑厉公比齐桓公年岁大出好多,听其指挥本就不服。郑厉公又想起昔日辉煌,先君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世都是周王朝的卿士,冠冕列国,威服诸侯,是何等的荣耀!现在却要唯齐桓公马头是瞻,于是与齐国有了离心倾向,开始与南方强国楚国勾勾搭搭。

齐桓公正欲伐郑,后院起火。齐国在北杏会盟之后,鲁国献遂邑求和,齐国派军士戍守。就在宋、郑等国闹得不可开交、齐桓公左奔右跑穷于应付之时,遂人乘机发难,以美酒佳肴为饵,将戍守军士灌醉,全部杀死。

齐桓公派兵平定了遂乱,周王室又闹腾起来。公元前676年,在位仅五年的周僖王驾崩,太子姬阆即位,为周惠王。为国、边伯、詹父、子禽、祝跪这五大夫,因有周庄王“兄终弟及”的遗命,见姬阆继位,而不是王子姬颓登基,便召来燕、卫两国兵马,拥奉姬颓,发动叛乱,攻打周惠王。周惠王战败,逃往温邑,既而又逃到郑国。郑厉公把周惠王安置在栎城,联合了虢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攻入洛阳,将姬颓和五大夫杀死,迎周惠王回国。周惠王回来后,为了答谢郑国和虢国对自己复位所做出的贡献,就将酒泉赐给虢国,将虎牢以东之地赐给了郑国。

自北杏会盟以后,一直与齐国交好的陈国也不平静。陈宣公以蓄意谋反罪杀死了世子陈御冠。与陈御冠关系密切的公子陈完,恐祸乱牵连自己,只身逃往齐国。陈完的贤德博得齐桓公的赏识,齐桓公便从中斡旋,欲使父子和好,陈宣公不允。齐桓公便将陈完留在齐国,任命他为管理百工的工正。齐、陈两国自此存下了嫌隙。齐国大夫齐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完为妻,为此事,便按《周易》中的占卜术进行推算,结果是:“凤凰于飞,和鸣锵锵。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争。”意思是说陈完五代之后就要昌盛发达并取得上卿的地位,八代之后,地位之高没人比得上。齐懿仲欣喜异常,高高兴兴地把女儿嫁给了陈完为妻。陈完见回陈国无望,便在齐国改称田完,田氏建立,并在齐国得以立足。

这期间,齐国本身也并不安宁,北狄乘齐军四处征伐、国内空虚之机,不断袭扰齐国边境,杀人放火,抢掠财物,捉走男丁、女人,闹得人心惶惶。整个天下并不因有了盟约而稍有安定,可谓四下里起火,八下里生烟。

齐桓公在上卿管仲的辅佐下,不急不躁,打着周王室旗号,率领盟国大军左奔右走,或施之于德,或施之于武,或德武兼用,四处征伐,八方安抚。管仲建议齐桓公道:“恩泽布于诸侯,才能使国有泰山之安,使君享无疆之福。”齐桓公言听计从。鲁国、卫国等有忧,齐桓公一一妥善处置。卫国牲畜跑散了,齐桓公还送给他们良马三百匹。表率在前,天下清晏,男女不淫,马壮牛肥。齐桓公知道诸侯渐渐对自己心悦诚服,便轻币重礼。天下诸侯以犬羊作为货币和齐国做生意,齐国则以良马作为回报。总而言之,与齐国贸易交流,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报偿。麻草换锦绣,轻装而来,满载而归。互市贸易中,齐国爱心昭揭。不费一兵一卒,齐国便得了天下人心。大国之君惭愧,小国诸侯攀附。这样一来,齐国根本不用提剑动戟,文功武迹昭彰天下。

公元前670年,鲁庄公遵二十年前母亲文姜与齐襄公之命,娶齐女哀姜为妻。此时,文姜已死,死前,嘱咐鲁庄公快将哀姜娶回。齐、鲁两国再添联姻之好,盟约更加巩固。齐桓公、鲁庄公二位颇有作为的国君,集两个大国兵马,联手征伐不服盟约之国,威势大振。

此时,对齐国心猿意马的郑厉公姬突已死,其子姬捷继位,即郑文公。郑文公见齐国势大,开始真心实意地考虑结盟之事了。郑文公想:如果主动请求结盟,齐人肯定以为郑国人胆小如,而小觑了郑国,郑国到底也是个曾经称雄一时的堂堂大国啊!如不请盟,齐国对郑国背盟而与楚国交好并攻打宋国一事耿耿于怀,决不会轻易罢休,有朝一日势必兴师问罪。如果大军骤至,郑国国势不振,兵无斗志,无力抗拒齐军乃至诸侯联军,除了请降之外别无他路。如若被逼走投无路而屈辱请降,还不如现今屈服强齐。郑文公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齐国使节到来,送来齐桓公一封信简。郑文公不知何意,忐忑不安地展开,原来是一封表示修好的信简。信简中言辞恳切,有理有节,字里行间没有一丝一毫盛气凌人的霸气,确实表现出一副盟主风范。郑文公不由得大为感叹,对群臣说:“素闻齐君小白心胸博大,今日只见一信简,便可窥斑见豹,确是非同凡响。郑此时不与齐结盟,更待何时?”当即修信简一封,表示深怀结盟之心。

公元前667年冬,齐桓公见郑国重又屈服于齐国,就召集鲁、宋、陈、卫、郑等国君,在宋国的幽地会盟。周惠王也派大臣召伯参加。这是一次空前的盛会,几乎全部中原国家都参加了这次会盟。从此,齐桓公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霸主。

齐桓公回国后设宴慰劳各位大臣。宴会上,有地方官吏献琴给齐桓公。看到齐桓公饶有兴致,地方官吏便讲起了这张琴的来历——

楚人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便到东海山崖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有感而作《高山》《流水》。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中时,猛然看到一个人在旁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正在猜测此人为何而来时,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鱼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伯牙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堆渔网,果然是个打鱼的人。伯牙心想,一名渔夫,怎么会听懂琴声呢?正寻思间,那打鱼人说:“这琴声,开始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后来表达的是海浪的无穷无尽。请问,我说得对吗?”打鱼人说得一点儿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前来细谈。那打鱼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鱼人的这番讲述,伯牙惊喜万分,暗叹自己遇到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经过聊天,伯牙知道打鱼人名叫钟子期。俩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由于伯牙有急事要回去,两人约定来年的这个时候再到这里相会。

一年后,伯牙如约来到了山崖,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山脚下,好听伯牙的琴声。闻此消息,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高山》《流水》。弹罢,伯牙把心爱的瑶琴扔进大海。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这瑶琴被扔进大海后,并没有损坏,好心人将其捞起后晒干修复,但自此后,琴声变得悲凉凄怆。

听完讲述,齐桓公高兴地说:“伏羲所造之瑶琴传到了寡人之手,实是幸运也。”众官员皆向齐桓公道贺。齐桓公随即弹奏一曲,只见这琴声洪亮激荡、粗犷悲凄,犹如长钟号鸣,令人震耳欲聋。齐桓公高兴地说:“真乃寡人之号钟也。”遂将瑶琴改名为号钟。公子卫开方上前奏道:“幽地会盟成功,回国后又得到名琴,君上您的德行可比,当可喜可贺!”齐桓公面露骄矜之色,对群臣说:“寡人想命人铸大钟,用以铭记功德,各位以为如何?”大司直叔牙奏道:“君上虽功绩卓著,但齐国也是危机四伏,前进之路布满荆棘,请君上不可高傲。”齐桓公觉得惭愧,起身拜谢道:“如果不是夫子您及时批评,寡人迟早要犯大错误。”遂取消铸钟想法。此时,卫开方坐在酒席偏处,不敢言语。到了酒酣之时,齐桓公对鲍叔牙说:“夫子为什么不起来为寡人祝酒呢?”鲍叔牙捧觯而起,正言道:“希望君上不要忘记当年流亡在莒国的时候。”鲍叔牙见上卿管仲、大司田宁戚在旁,便又说道:“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绑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不要忘记在乡下喂牛的时候。”齐桓公离席再拜说:“寡人和两位大臣如果不忘夫子您的话,齐国就没有危险了。”这一刻,君臣畅怀而饮。

且说齐国上卿管仲一直钻研“出入”学问,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此刻他想降服代国(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便对齐桓公奏道:“代国出产一种狐白,这狐白就是狐腋白毛,君上您可派人高价收购。如以高价收购,代人忘其难得,喜其高价,一定会纷纷猎取,导致国内不稳。北狄令支国听到消息,必然入侵代国,代国无力抵抗,必将归降于我齐国。”齐桓公依计而行,派人拉了一百车铜贝币到代国,收购狐白。代国国君侯业听到后,高兴地对众人说:“代国之所以比令支国弱,就是因为无钱。现在齐国出钱收购狐白,是代国的福气。各位速令百姓搞到此皮,换取齐国铜贝币,寡人将用这笔钱招降令支。”代人放下农业,走进山林,搜求狐白。这狐白实是非常难觅,过了两年也没有凑成一张。令支国听到代国经济不稳,便从北部侵入代国。代君侯业大为恐慌,慌忙率领军士抵挡,无奈既无强兵又无粮草。万不得已,代君侯业率领军民自愿归服齐国。齐桓公大喜,立即派兵去代国救援。

令支等北狄各族,见齐国来救,便离开代国转而去攻打燕国。此时燕国国君是燕庄公,燕庄公见抵挡不住,便告急于齐桓公。上卿管仲奏道:“当前为害华夏的,南有楚国,北有北狄,这都是华夏诸国的祸患。君上您要想继续霸主之业,就要向南应对楚国,向北打击北狄。不过,北方安定,才能专心去对付南方。如今燕国被犯,又求救于我国,我国当率兵前去迎敌,此攘夷之举必能得到华夏各国的拥戴。”齐桓公深以为然,遂率领管仲、宁戚、隰朋、子成父等人举兵救燕。

郭地原是郭国(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北),前去救燕的齐桓公率军行至郭地,便问当地百姓郭国灭亡的原因,百姓说:“郭君对好人友好,对坏人憎恶。”齐桓公不解,便问:“善善恶恶,是兴国,为什么反而亡国呢?”百姓说:“郭君对好人很好,但却不用好人;郭君对坏人憎恶,但却不能远离坏人,所以亡国也。”齐桓公非常感慨,在郭地住宿一夜后,便继续西行救燕。

且说令支等北狄各族闻齐军将至,掳掠燕国大量财物解围而去。齐军与燕军合兵一处,北上追击,杀得以令支国国君无何为首领的北狄兵落荒而逃。北狄善种冬葱、豌豆,大司田宁戚建议齐桓公尽获冬葱、豌豆,移植齐国。宁戚此举,影响华夏深远。

却说令支等北狄各族残兵败将逃入北狄孤竹国。不肯就此罢休的齐、燕大军一鼓作气,兵围孤竹。大司行隰朋博学,向齐桓公及众人讲述令支国、孤竹国的故事——

令支国境内到处可见野生果树——杜梨。因杜梨树枝多且生木质尖刺,对人们行走、爬树、采摘果实多有不便,便给人印象很深,由此人们常说“梨枝”。这“令支”即由“梨枝”谐音演变而来,时间久了成了国名。

这孤竹国是商朝所封的诸侯。“孤竹”是一根竹子,代表男性的根,是氏族的图腾。

传说孤竹国有两位公子伯夷与叔齐,伯夷为了让叔齐继承君位,便离开孤竹,谁知叔齐知道后也跟随而去。当时正是商纣王无道、周武王伐商之际,伯夷、叔齐听到这消息,一起赶去劝谏周武王,认为周伐商是以下犯上的逆行。周武王没有听从,一举攻入商都朝歌,结束了商纣王的暴虐统治。伯夷和叔齐以商朝遗民自居,不仕周朝,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下采野菜而食。有一天,碰到一个老叟,老叟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二位以不食周粟标榜自己对前朝的忠心,但《经·小雅·北山》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们虽说不食周粟,但是你们吃的野菜不也是周朝的吗?”二人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决意不吃野菜,几天后饿死在首阳山下。

齐桓公及众人听后,均感叹不已。齐桓公向众人说:“如果伯夷与叔齐中的一人为孤竹国君或者令支国君,世世传递这种忠与善,那么现在的孤竹国、令支国又将是何等显赫!”上卿管仲是聪明人,知道此时需要表白忠心,遂与大司田宁戚、大司行隰朋、大司马王子成父等人一齐奏道:“臣等将以伯夷与叔齐为榜样,世代效忠齐国。”齐桓公听后,哈哈大笑,吩咐下人摆酒,与众臣畅饮。只可惜此时齐国工正田完在临淄,不在行军之列,不然必会受教育,而让其家族世代传递这种忠善精神。

却说孤竹国国君墨台见齐、燕大军前来,便与众臣商议。有臣献计道:“两军对阵交战,我们打不过齐国,但我们可用计全歼齐军。荒荒大漠,齐人全然不识其凶险。如果我们将其引入大漠,就好比撵羔羊入虎口。”孤竹国国君墨台大喜,即派人诈降齐军。为让齐、燕大军相信,还杀掉令支国国君无何,献上其首级,谎称孤竹国国君墨台已逃往沙漠。

齐桓公信以为真,便以孤竹国投降之人为前部,率军追赶。孤竹国降者把齐、燕大军诱入荒漠,乘人不备逃之夭夭。此时天色已晚,放眼望去全是一片茫茫白沙,狂风卷地,杀气逼人,齐、燕大军前后队失去了联系。

齐桓公有些不知所措,忙向上卿管仲求教解危之计。管仲沉吟片刻,便让随行军士敲锣打鼓,使各队闻声来集,屯扎一处,挨至天明。谁知天亮后,齐、燕大军对一望无际的沙漠难辨方向,众人焦急万分。管仲见状,忙向齐桓公建议道:“臣听说老马识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也许熟悉此地,君上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寻见出路。”齐桓公依其言,命人取数匹老马,放之先行,大军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然而齐、燕大军迷途数日,随身携带的水已经喝光,好不容易走出流沙进到山林,仍然没能找到水源。齐桓公绝望地仰天长叹:“天不佑齐,今寡人死于此处矣!”博学的大司行隰朋向齐桓公献计道:“蚂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蚂蚁窝下一寸就会有水。”齐桓公又有了新的希望。此时正值夏天,他赶紧派人在山的北面找到一个蚂蚁窝,顺着挖下去,不一会儿,果然挖出一口井水,齐、燕大军欢呼雀跃。此时,齐、燕大军已是人困马乏,行军缓慢,齐桓公甚是心急,管仲奏道:“臣作一首行军歌,可让将士乐其身、忘其累。”他迅即作词谱曲一首——

荒沙漫漫路盘盘,驱逐贼寇保中原。 不险不艰非男儿,将士冲锋我当先。 我驱车兮踏四方,功无量兮史留名。

铿锵激昂的歌曲使将士们斗志倍增。唱着歌行军,将士们顿觉脚步轻盈。齐桓公大喜,高兴地道:“寡人没想到,一支歌竟有这么大的神力!”

且说孤竹国国君墨台见齐、燕大军被诱入沙漠,心里十分高兴,心想齐、燕大军不被沙漠“老虎”全吃掉,也会所剩无几,便举兵攻进燕国无棣城,赶走了守城的燕军,躲避在山谷中的孤竹百姓也随着进入无棣城。

齐国上卿管仲见此情形,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命令齐、燕两军将士数百人扮作孤竹百姓混入城中,半夜举火为应。然后,又兵分三路攻打无棣城的东南西三门,只留下北门让孤竹兵逃跑,命大司马王子成父和大司行隰朋率一队兵马埋伏在北门之外。

当天夜里,无棣城中四五处火起,齐、燕两军内应砍开城门,放齐、燕大军入城。孤竹国国君墨台见势不妙,率众夺路而逃,直奔北门。谁知一行人刚冲出北门不远,路旁突然伏兵四起,截住了墨台等孤竹君臣。两下厮杀,孤竹国国君墨台死于乱战之中。齐桓公顺势率军灭掉了孤竹国。

此时,代国国君侯业前来,苦诉被令支侵扰之恨。意气风发的齐桓公又率齐、燕大军,灭掉了令支国,辟地五百里,悉数给了燕庄公。

齐桓公凯旋回国之时,燕庄公以礼相送,千恩万谢,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把齐桓公送入齐国境内五十里,仍然依依不舍。齐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寡人不可无礼于燕。”于是割燕庄公所至之地送给燕国。燕庄公再三推辞,齐桓公就是不答应,燕庄公最后只得接受。以后,燕庄公命人在这里建筑了城池,起名叫燕留,意思是说要将齐桓公的恩德留在燕国。燕国西北增加了五百里,东方增加了五十里,从此便开始成为北方大国。此时,华夏诸侯莫不畏齐之威、感齐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