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 子路与我的电影剧本
剧本《孔子》在我的抽屉里躺了三十年,不时想起来,我还会拿出来翻看,至今仍对三十年前的自己竟然写得出这样的东西感到不可思议。年轻时自己写的电影开场,读来仍然强悍有力。
电影的开场,是子路之死。那是多么戏剧性,又多么有画面张力的一段故事!
历史上,子路之死记录在《左传·哀公十五年》中,那年发生了卫国之乱。乱事源头是卫国太子蒯聩,他原先出亡,这时回到卫国,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去找他的外甥孔悝支持他,和他结盟。孔悝不肯,蒯聩就以武力挟持孔悝,胁迫他答应。
发生这件事时,子路正担任孔悝的家臣;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柴高则在卫国任职。卫国陷入动荡中,柴高一看状况不妙,就仓皇离开,出城时,刚好遇到了子路,子路本来不在卫国,这时急着要赶回去。相遇之际,柴高劝子路:“卫国大乱,你只是孔悝的家臣,别进去,这不是你能处理的,也不属于你的责任。”子路没听,他认定既然在身份上是孔悝的家臣,他就有义务必须介入。
子路进入卫国后,直接找到了蒯聩,强势地对蒯聩喊话:“你用这种手段挟持孔悝没有用的。就算你杀孔悝,我也有办法替他建立继承者,绝对不会对你让步,绝对不会和你结盟帮助你。”接着,子路又冲动地公开臭骂蒯聩,骂他是个胆小鬼,只要放火烧他所在的地方,蒯聩就会吓得屁滚尿流了。然后子路反过来威胁蒯聩,如果不放了孔悝,他就真要放火了。
遇到这样的子路,蒯聩又气又怕。于是他就派了两名力士——石乞和盂黡去对付子路,“以戈投之”。在这场打斗中,子路以一敌二,敌不过了,最终死于石乞和盂黡之手。然而,《左传》特别记录:在打斗过程中,子路的帽带断了,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遂结缨而死。这意味着他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帽带重新系好,从容而死。
子路死于和蒯聩的冲突,而死前他特别郑重其事地系好帽带,这个动作有深意的。那不只是他自己对于礼,对于外在仪容的讲究,更是做给蒯聩看,是对蒯聩的讽刺与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