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 孔子的开创性 ——大胆的教育
孔子30岁时成为一个老师。千万别小看这件事,别以为30岁当老师,有什么了不起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件事再了不起、再重要不过。
传统上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先师”的本意,就是“第一个老师”“最早出现的老师”。而这样的称号,不同于“至圣”,是有明确历史根据的,不是夸张的推崇。
在孔子之前,有教育,但没有专职的老师。一直到春秋时期,都是贵族教育,在贵族的系谱网络中进行。前代的贵族将自己受过的训练,不管是礼、乐、射、御、书、数还是《诗》《书》《易》《礼》《乐》《春秋》,传给同属贵族身份的下一代。这是封建宗法体制的一环。贵族教育是封闭的、垄断的,处于这套体制之中的人才能受教育,也只有处于这套体制之中的人才有办法提供训练传承。
有资格教的人,教给有资格学的人,而这中间的资格,是以血缘身份来定义的。所以到了战国的文献中,我们都还能看到“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样的套语反复出现,显然是从过去普遍都由“父兄”来教“子弟”的教育习惯而来。
孔子和他所教的人,没有血缘关系。孔子的许多学生,甚至在原本的封建秩序中,不具备可以接受这套贵族教育的合格身份。孔子开创的角色,事实上是破坏封建秩序的,或者换一个角度看,正是在封建秩序动摇的春秋时期,才给了孔子这样一个空间,违背了旧体制规范,将原本封闭、垄断的贵族教育内容,拿出来有教无类地提供给更多的人。而这些无法从父兄亲族纽带中获取教育训练的人,跟随孔子,成了他的弟子、门人。
孔子立志于普及贵族教育,他不仅成为第一个老师,而且从一开始就将老师这个身份、这个工作,确立为一份理想。原先只能在贵族间流传的知识与技能,孔子拿来开放给所有人。必须有内在强大的叛逆性,才可能创造如此激烈的变革。
他实质上叛逆了西周体制最核心的原则。周人的传统以血缘判别为前提,一切都先问出身、亲族关系,怎样的出身决定你有怎样的地位,怎样的亲族关系决定你和别人该如何彼此对待。孔子最崇拜的,是周公;他念兹在兹的理想,是恢复周礼,即周公制定的社会秩序。所以,他努力将自己所知道的、所能掌握的礼教给弟子。然而这样的工作,有着内在的根本矛盾——很简单,如果真的能逆转时间,回到周公的时代、周公的制度,那么首先被取消,不存在也不能存在的,就是孔子这种“老师”的角色。
礼的根本,和孔子的“有教无类”相抵触。礼的开端,就是分类,判别宗法中的身份位置,由此规范人的行为。传统的“周礼”,是先确定了“类”才能“教”,只有确定属于贵族这类的人,才有资格受教。
孔子听到子路的志愿时,笑了,治理国家的关键在礼,子路自己如此大咧咧地不节制,如何让一国知礼呢?不过换个角度,同样的矛盾不也发生在孔子自己身上吗?我们也可以“哂之”——哎,孔先生,你的志愿是复兴礼,但你自己不也大咧咧不节制地破坏了封建宗法的原则,礼的基础吗?
在封建宗法中,没有“老师”存在的空间。幸好孔子不可能真正实现他的理想,那个时代也不允许他实现理想。在那个环境中,他创造的新角色,他带来的创造性破坏,才更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