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历史——晋楚“城濮大战”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大败于楚,六年后,晋国晋文公的领导下已经强大起来,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军,称霸诸侯。

在成为晋君之前,晋文公重耳真是历尽艰辛,差不多走遍了当时的列国。

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献公时镇守于蒲(山西省隰(xí)县西北)。当时,曾深得献公宠信的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阴谋毒死了献公。事发后,就嫁祸于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重耳得知此事后,就逃奔狄。重耳在狄一住就是十二年。后来,他的一个兄弟夷吾执政后,也想杀害他,他只得又从狄出逃。过卫,卫文公不接待。在五鹿地区没粮吃,向农民要饭吃,农民送给他一块土,重耳很生气,他的随从狐偃说:“这是好兆头呀,‘土’是国家的象征,这是天赐国家的吉兆。”重耳听了这话,高兴地向那农民深深地鞠了一躬,并且郑重其事地收下了那块泥土,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把这块泥土珍藏在身边。

细说历史——晋楚“城濮大战”

宋襄公塑像

齐国,齐君对他是友好的,送给他八十匹,又把公室女嫁给了他。在齐国,他一住就是十多年,也曾产生过在齐长住下去的念头。这时,他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

到曹国,曹国的国君对他不加礼遇,还讥笑他的生理缺陷。只有曹国的一位大夫送给了他一顿饭吃。

在宋国的印象是深刻的。当时宋襄公刚被打败,正在家中养病。宋襄公一见晋公子到来,十分的热情,一下送给了他八十匹马,还留他吃住。

细说历史——晋楚“城濮大战”

城濮大战示意图

到郑,郑文公对他不礼貌,他很生气,转身就走。他不喜欢郑文公这样欺贫爱富的小人。

在楚国,他受到了楚成王隆重的接待,让他很优厚地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临走前,楚成王问:“我待你这么好,假如将来你能回国,或许当上了国君,你准备怎么报答我?”重耳很策略地作答:“楚国的物产那样丰富,晋比不上楚,我真不知如何报答呢!”楚成王进逼一步,说:“话虽这么说,但你总得报答我啊!”重耳想了想回答:“如果日后楚晋交战的话,我一定退避三舍!这是最好的报答了吧!”

“舍”是古代行军计算路程的单位,一舍相当于三十里。重耳说的打仗时“退避三舍”,就是晋军后退九十里。“退避三舍”后来变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因对对方的尊重而退让的意思。

重耳这样回答,使楚成王很不高兴,顿时沉下了脸来,当时甚至有人要杀重耳,但最终还是被优柔寡断的楚成王制止了,认为杀这样一个有为的人,会招来列国的非议。

当时正当晋惠公死,在秦国为人质的太子圉不告而别,匆匆回国继承君位去了,这使秦国很不高兴。重耳到秦,受到了出乎意料的隆重接待。重耳在秦也积极准备回国取代公子圉。因为公子圉沉湎于酒色,一开始就不得人心,重耳回国轻而易举地夺得了政权,他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的霸业从维护周王室权威做起。公元前636年冬,周王室发生内乱。周惠王之子子带联合了狄人向其兄周襄王进攻,一直攻到了京都洛邑。周襄王只得出逃,逃到了郑国,然后向兵强马壮的秦晋求助。刚刚即位的晋文公二话不说,马上率军攻打狄军主力,并很快将狄军主力消灭。然后分兵两路:一路到郑国去迎接周襄王回洛邑;另一路攻击子带,并轻而易举地将他活捉,然后交给襄王处置。襄王杀死了子带。晋文公的这一举动,大大提高了他在诸侯中的声誉。周襄王为了报答晋文公的勤王之功,奖给他阳樊等四邑土地,晋这才有了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土地。这可以算作是成就霸业的基础。

在成就霸业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当然来自楚国。晋、楚难免一战,一些小国也总是在晋楚间摇摆。公元前632年,楚君率军大举北上,与晋的前锋部队相遇。晋文公为了报答楚君以前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和践行自己曾许下的诺言,决定“退避三舍”。晋文公的“退避三舍”马上传到了列国那里,大家都为晋国的不失信用叫好,秦、齐等诸侯国为此而派出军队,协助晋国抗击楚军的进犯。晋军退到了城濮(今山东省鄄城县),楚军马上紧紧追上,并在城濮地区据险要地位安营扎寨。两军剑拔弩张,一场决战在即。

在强大的楚军面前,晋文公采取的是以智取胜的方略。晋军先不去触动楚军的主力,而是集中兵力向与楚联盟的陈、蔡军队进攻。晋军在战马上蒙上皮,使敌军的战马见而生畏。陈、蔡这两支军队本来就势单力薄,晋军轻而易举地将其击溃,取得了第一场战斗的胜利。

接着,当楚军的主力部队发起进攻时,晋军采取退却战术。楚军大举挺进,狐偃率领的晋上军马上竖起两面大旗,望风而逃。楚军又向栾枝率领的晋下军发起进攻,晋下军也节节溃退。正当楚军被所谓的“胜利”冲昏头脑而不顾一切地大踏步挥师前进时,先轸、郤溱率领的晋中军部队突然如神兵天降,从城濮的山谷间杀出,一下把楚军一截为二。这下楚军乱了阵脚,前后的指挥系统也联系不上了。楚军的左右两军差不多是全军覆灭,只有主帅子玉带领的中军还有些实力,但也不敢恋战,掉头向南方撤去。楚国的败军退到半路上,传来楚王的话:“子玉,你有何面目回来见楚地父老?”子玉自知楚王难以容得下他这个败军之将,就在归途中自尽了。楚军除少部分回到自己的国家外,十之七八都被消灭了。

春秋时期的大军事家孙武在总结“城濮之战”等著名战役的基础上,得出了“兵者诡道”这样的军事原则。晋文公亲自指挥的这场大战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