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历史——晋楚争霸的势均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楚晋“邲之战”以后,晋作为战败国是削弱了,但作为战胜国的楚国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相反,由于战争的耗费,国内矛盾加剧了,在以后的数年间,楚国陷入了长期的内乱之中,国力也明显下降了。可以这样说,经过长期的拉锯战,到此时晋楚之间形成了势均力敌的态势,要想谁吃掉谁,难。

频繁的战事给各国带来的都是灾难,尤其是小国人民。公元前597年就在晋楚两国战争开战之际,受到楚庄王的军队重重包围的郑国就如惊弓之鸟。郑国被包围了十七天,郑国人为了求和,举行大占卜,得出的结果是“不吉”。这时,整个郑国像是疯了一般,战车都列在大街上,城中的人们都到太庙去号哭,守城的士兵一边守在武器旁,一边大哭。郑与楚之间像是捉老一般。楚军说要退去了,郑军上前进,并修起了城墙。还没等城墙成形,楚军又来了,把一切都摧毁了。郑都被攻破后,满大街的都是楚军,楚军神气得不得了。当时是十二月的严冬,可怜的郑襄公(也算是一国之君啊)为了表示诚意,光着上半身牵着头去慰劳楚军。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所谓“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史记·楚世家》)。见到楚军统帅和国君,他跪下哭着说:“孤不能顺从天意,使君王带着愤怒来到敝邑,这是孤的罪过。现在,孤愿意一切听从楚君的,即使把我俘虏到江南去,安置在最荒野的海边上,也听从君上的命令。即使灭亡郑国,把郑国分赐给诸侯,让孤做他们的奴仆,也甘心情愿。如果把郑改建成楚的一个县,那就是对郑国的恩惠了,孤和郑国民众都不会忘了大王的恩典的。”楚国的国君看到郑襄公是那样的可怜,与郑订立盟约后,将郑公子作为人质押走后才算了事。

总是感到不安全的不仅是小国,就是像晋国这样的大国,也时时感到了危机的存在。“邲之战”的烟尘还没有散尽,晋国就提议与宋、卫、曹诸国在清丘(今河南省濮阳市附近)共同立约。为了立约事,讨论了好多天,最后达成的盟约就是四个字:“恤病,讨贰。”(《左传·宣公十二年》)“恤病”的“病”指的是困难,是说面对种种困难,大家要同舟共济,要患难与共,这是从老百姓角度讲的。“讨贰”是反对违约,反对三心贰意,反对不讲信用。当时不讲信用的实在太多了,一忽儿与这个结盟,一忽儿又与敌对方签约了,这就叫“贰”,这个盟约想抑制一下这种状态,其实时势如此,一纸盟约要想解决现实政治问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楚国也感到了不安全。公元前589年,楚共王倾全国之师,攻打卫、鲁两国。两国忙向楚国求和。鲁大夫孟孙氏屈辱地送给楚国木工、缝工、织工各一百名,还将自己的公子送到楚国去当人质。这年的冬天,楚邀请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zēng,又读céng),十四国在蜀(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会盟。这是春秋以来参加国最多的一次盟会。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楚的强大和实力。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86年,晋国为了平衡楚国会盟造成的影响,在虫牢(今河南省封丘县北)邀集齐、鲁、宋、卫、郑、曹、邾、杞等国会盟,一面显示晋的威风,一面提倡相互保护。

这里有两点是可以说明的:其一,此时的楚、晋两国虽然都还属于春秋强国,但是比起其最强盛的时候来说,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此时的实际情况是,谁都压服不了谁,但谁也不愿服软。这是一种僵持状态,也是一种力量的相对平衡状态。其二,从“蜀之盟”和“虫牢之盟”的构成成分来看,“虫牢之盟”共九国,其中七国是与“蜀之盟”重叠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当时的所有国家——尤其是小国——都以“不站边”为立国原则。

细说历史——晋楚争霸的势均

耳尊(春秋早期,上海博物馆藏)

更为主要的是各国民众厌战情绪的高涨。据史书记载,楚庄王二十年的时候,楚国为了报宋国杀来使之仇,竟围宋国都城达三个月之久。这就造成了大灾难。“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史记·楚世家》)这可说是人间极大的惨景了。要不是被称为“君子哉”的宋华元出面求情,惨景还不知要延续到何时呢!

楚、晋两大国的势均力敌,小国的“不站边”,各国人民的反战呼声,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段时期内使“弭兵”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