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历史——秦之崛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1 属于: 百家争鸣


从桂陵之战到陵之战的十几年间,是列国政局变动的关键时期。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局势特点是,居于中央的魏国国力因不断消耗而逐渐衰落,西方的秦国和东方的齐国,其“国际影响力”则在持续上升。齐国的情况已如上述,下面叙述秦国崛起的情形。

秦国本为西隅偏远落后之国,但自秦献公始,国力有所提升。到秦孝公时,奋发图强,立志革新,任用商鞅推行变法,取得了显著成效,秦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加强,崛起为西方的强国。

位于秦、魏两国之间的河西地区,因其战略位置重要,一直是两国争夺的焦点。战国前期,魏国占据了上风。商鞅变法以后,随着秦国国力的增强,秦在河西地区也逐渐变守势为攻势。公元前354年,秦、魏先战于元里,后战于少梁,皆以魏败秦胜告终。此后秦军又紧逼韩、魏两国交界的地区。

齐、魏桂陵之战后,魏国在东方受挫,秦国乘机东进。公元前352年,商鞅被任命为大良造,帅秦军围攻魏的西部重镇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安邑魏军被迫降秦以求和。但魏国毕竟崛起多年,实力雄厚,而秦国则仍处于羽翼未丰的阶段,公元前350年,魏惠王和秦孝公相会于彤(今陕西华县西南),双方达成了和解。此后,在河西地区的争夺中,双方互有攻守,呈犬牙交错的态势。直到公元前343年前后,秦在武城(今陕西华县东)筑城,河西地区才大部分转入秦人手中。

周显王二十六年(前343),周天子“致伯于秦孝公”,秦孝公受周命而正式称霸。第二年(前342),“诸侯毕贺,会诸侯于逢泽(今河南开封市南),朝天子”(《史记·六国年表》),是为“逢泽之会”。自此时起,秦、魏两国的竞争中,秦逐渐居于魏国之上,开始在战国政治舞台上扮演主角。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即位。秦惠文王时期,秦国集聚了一批谋臣、武将,在对外战争中连连取胜。秦惠文王首先将进攻矛头锁定魏国,任命大良造公孙衍(又称“犀首”)率军伐魏,秦军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南)重创魏军,虏魏将贾,斩魏军四万五千人,史称“雕阴之战”。这是秦大规模东进的序曲,也标志着魏国称雄中原时代的结束。

此后,秦继续对魏用兵,秦军一度深入魏的河东地区。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命公子华和张仪率兵,攻占魏的蒲阳(山西永济北)。魏国为了求和,被迫献出上郡十五县和河西的少梁地区给秦。至此,黄河以西地区,全部归秦所有,魏国在河西苦心经营多年的防线,终于被秦所摧毁。

此时,秦在战略上已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它的西面、北面,已没有强敌;南边是秦岭,东边是黄河,又有函谷关天险可据守,同时占有了关中千里沃野,进可攻,退可守,为日后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说,战国末期,荀子曾应邀入秦,考察秦的政风民风,他对秦国的治理效果,作了极高的评价:

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荀子·强国》)

荀子说的是对的,“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所谓“数”,就是必然的意思。有那样好的自然环境,有那样好的民风民俗,有那样好的恭俭之吏,这个国家怎么可能不雄起呢?